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魏晋南北朝,隋文帝,隋炀帝,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他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的局面,再次将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凝结在一个政权之下。——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随后持续300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含嘉仓的修建,反映了隋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完成统一以后,隋朝统治者做了哪些事?取得了什么效果?
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统一以后,隋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些改革、创新和建设成就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修大运河和创立科举制。
隋朝大运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于605年下令开凿,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奇妙算式:3+4+5=1
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宋史》
国家利用水道转运粮食全靠隋朝大运河。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九品中正制在名义上保留了考核选官的制度,但选拔考察官吏的职能实际全部落到世家大族手中。由于名教的衰落,对知识分子的评判越来越以家世门第为标准,以后发展成为家世是能否入仕的唯一标准了。寒门庶族,即使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也难以膺选入仕,特别是不可能列入上品担任国家高级官员。……这样,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国家官僚机构成为贵族门阀专制的政治舞台。——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世家大族把持选官途径,选官看重门第,不利于人才选拔,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
(2)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3)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
建立隋朝,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三省六部制。
开通大运河;设置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
关于隋炀帝的部分大事记大业元年(605年) 营建东京(洛阳) 发江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造龙舟、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第一次巡幸江都大业三年(607年) 发河北十余郡丁男凿太行山,以通驰道 发丁百余万筑长城,一旬而罢,死者十有五六大业四年(608年) 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 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大业六年(610年) 第二次巡幸江都 开江南河 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大业八年(612年) 第一次征辽东大业九年(613年) 第二次征辽东大业十年(614年) 第三次征辽东大业十二年(616年) 第三次巡幸江都——摘编自《隋书·炀帝纪》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旧唐书·李密传》
为什么隋朝末年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百姓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隋炀帝的统治是一种急政,事实上,他的很多政策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的。只不过,在当时的情形下,他推行得急了一点,也早了一点。毕竟,经过了几百年的割据战争之后,广大百姓需要的其实是安定,他们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过上平稳富足的生活。——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形式会发生急剧变化,以致民众起义,隋朝很快就崩溃了?
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并多次巡游,三征辽东,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和反隋势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濒临崩溃。
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以及营建东都洛阳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导致隋朝的灭亡。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
(西安期末)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50余万大军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涉及“589年”“陈朝灭亡”等关键词的题,一般考查的是隋文帝统一全国。
隋唐时期,洛阳、江都郡、余杭郡等成为著名的经济城市(如图)。 这主要得益于( ) A.繁盛的内河航运 B.便利的海运交通 C.安定的社会环境 D.经济重心的南移
(合肥期末)古诗云:“喜中青钱选(“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才高压俊英。”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 ) A.血缘 B.品德 C.门第 D.才学
先秦时期世官制主要以血缘为选官标准。
汉代察举制主要以品德为选官标准。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主要以门第为选官标准。
“(炀帝时)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可以说,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隋末农民起义 B.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沿岸地区的发展。
开通大运河加重了隋朝人民的负担,但隋朝之后的朝代,人民受益颇多。
大运河的开通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交通运输功能持久。
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对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❶;大运河在隋唐以后继续发挥着贯通南北水路的作用❷,直到今天,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水路运输的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优质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昙花一现千载芬芳,隋的统一,蓄力之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朝再,造统一,运河沟,通南北,科举影,响千年,暴政致,隋短命,今京杭大运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授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小档案,隋朝的建立,隋朝的统一,隋文帝杨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