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梳理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优秀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词语解释,文学常识,主题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二、词语解释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往事知多少〕意思是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
〔故国〕指南唐。
〔雕栏玉砌〕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
〔朱颜改〕红润的容颜改变了,指人已憔悴。
〔几多〕多少。
三、文学常识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李煜(南唐)
2.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他嗣位的时候,南唐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风格柔糜绮丽。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法,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背景简介
宋太宗天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押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俘三年的李煜作此词。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他的生日七夕之夜反复吟唱,被人出卖,宋太宗极为恼怒,就赐牵机药酒(一种毒酒)将他毒死,李煜时年41岁。在这个弦月盈盈的夜晚,他踏着一地清辉,写下了这首《虞美人》,此词也成了他的绝命词。
4.词牌名——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 “虞美人”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四、主题思想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之悲情愁绪。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脊轩志精品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字音,词语解释,文学常识,主题思想,文章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脊轩志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引导,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链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引导,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