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通过观察图文、分析史料,了解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感受中国先贤们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雕版(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胡应麟(明)《少室山房笔丛》
材料一: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二: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很少再被使用。
【任务一】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
(2)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回顾:下册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活字印刷术——出现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
【任务二】根据下则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活字印刷术的优点?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1.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2.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降低成本;3.省工省时,灵活高效。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同学们可根据诗歌《登飞来峰》,用橡皮泥和牙签等工具,亲自体验“印刷术”的简易过程,感受对活字印刷术“活”字的理解。
2.活字印刷术——发展
2.活字印刷术——传播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2.活字印刷术——影响
印刷术普遍应用,一般认为是促进宋代经典研究的复兴及学术风尚改变的多种原因之一……儒家学术的复兴,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印刷术都使书籍的成本减轻、产量增加、形式统一、流传广远、并使典籍留传后世的机会较多。 ——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当时(15世纪)西方社会对印刷术的需求,如饥如渴,因此促进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帮助许多民族文字和文学的产生,以及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 ——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有利于书籍保存、普及和流传,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2.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拓展学习】现代印刷术的发展。
雕版印刷DIAO BAN YIN SHUA
活字印刷HUO ZI YIN SHUA
激光照排印刷JI GUANG ZHAO PAI YIN SHUA
激光打印机JI GUANG DA YIN JI
3D打印3D DA YIN
现代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如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用指南针
舟师(船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州可谈》
1.指南针——影响与传播
材料: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元朝发明火铳(chòng)
2.火药——影响与传播
材料: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而我们的社会可能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 ——德克·海德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
【拓展学习】中国“新四大发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最爱的中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在国外青年“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的采访中,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高铁: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移动支付:轻轻一扫,交易完成
共享单车:第三大城市出行方式
网购:动动手指买遍全世界
【拓展学习】说出中西方古代科技成果的比较中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
10-14世纪的宋元时期,中国科技成果高于西方。15世纪,西方科技成果开始超越中国。
【教材研读】总结宋元时期其他方面的科技成就。并综合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创制了先进的历法“十二气历”
1.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
2.编有新的历法《授时历》
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定月份,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小月时间,有利于农事安排
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也包括他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测定的一年为365.2425天
与现行的公历几乎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点:(1)实用性 (2)经验性(3)总结性 (4)封闭性
1.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理学是以儒学为主,吸收佛教、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
3.“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他们将天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守天理。
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朱子语类》
影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官方的统治思想。传播:传到日本、朝鲜半岛乃至欧洲。
积极:①重视气节、道德;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③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①程朱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为封建阶级秩序作辩护,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拓展学习】理学发展: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
合编“四书”,并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创办书院,传播理学,推动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南宋后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南宋末年,理学经由赵复北传,并由许衡等人在元朝传播并发扬光大。
元中期恢复科举,将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词的特点:词的发展:词的格式
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填词用的曲调名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和收复中原的壮志
不少作品抒发了爱国情怀
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
阅读课本P82的相关史事
《窦娥冤》社会批判有力人性思考深刻
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作者:体例:内容:地位:
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我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纪传体: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通史: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地史实。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教材研读】完善《资治通鉴》的相关信息。
《史记》(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任务三】以下历史人物哪些记载于《史记》?哪些记载于《资治通鉴》?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苏轼、李清照等词及词风
《资治通鉴》与《史记》
沈括十二气历、苏颂的发明
郭守敬研制简仪和《授时历》
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文献描述的技术成就为( ) A. 改进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转轮排字法
2.北宋沈括创制的 “十二气历” 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来定月份;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取名自 “敬授民时”,使百姓知时令变化。这表明中国古代历法制定的目的是( ) A. 理论创新 B. 服务生产 C. 巩固统治 D. 方便祭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pptx、印刷术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