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pptx
    • 视频
      清明上河图.mp4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1页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2页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3页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4页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5页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6页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7页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8页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pptx、清明上河图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宋代全国总人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突破一亿,大体上是汉唐盛世的两倍,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一方面表明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足以养活数量众多的人口。——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宋代的全国人口与汉唐盛世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古代社会,人口的增长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两石;宋朝的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两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宋代粮食亩产量与唐代粮食亩产量相比有何变化?宋代高产田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在我国,通常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分界线。在宋代,长江流域亩产量较高,长江流域在地域上属于南方地区。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结合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
    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教科书相关知识,说说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宋代是汉代以后大力兴修水利最突出的历史阶段,其炽热程度较之西汉殆有过之而无不及,大体上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兴修水利,推广灌溉的最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全国各地新建了许多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一些早已堙废的旧有渠道也得以修复疏浚,凡有可以利用的江河湖泊,凡有可以开凿沟通的陂塘渠道,必尽量加以修治,力求使全国河网化,以尽量扩大土地灌溉面积,提高农产品数量。——整理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随着农作物的大规模交流和优良品种的培育推广,耕作制度出现了重要变化,同一块土地上可以接续栽种不同作物。如在江南、淮南的一些地区,由于北方旱地农作物麦、豆的推广,逐渐形成了稻麦或稻豆连作制;两浙、福建沿海及广南等地区由于早稻品种的增加,开始实行稻稻年作制,也就是种植双季稻。这样,从战国以来延续了千余年的一年一熟的单作制,到宋代已经向一年两熟的复种制过渡,这实际上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也增强了农民防灾抗灾的能力。——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北民南迁既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宋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南方经济的发展。
    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区域发展: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产量: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面积: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予谓方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
    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朝廷的收入全依仗南方。这说明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宋元时期,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增加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福建和海南;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在宋代,复种技术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复种技术和两熟制得到推广,它使耕地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元朝建立初期,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忽必烈令人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
    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等
    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使得粮食从南方直达大都,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对元朝的统一和巩固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①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②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③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④毛纺织业是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宋代是我国陶瓷业繁荣昌盛的朝代,瓷窑遍布全国。1949年以来的考古发现,古代窑址分布于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个县……唐为12个省,50个县;宋为19个省130个县。当时全国有瓷窑超过10000座。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宋代在制瓷工艺方面有许多革新和创造,如复烧工艺的发明、“火照”的应用、煤燃料的出现等,但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境界。宋代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追求釉的质地美。——颜惠崇《宋代陶瓷业兴盛的原因》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各具特色。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定窑主要烧制白瓷,上面装饰有印花、刻花等;汝窑釉色多呈天青色,且青中带蓝;哥窑主要烧制青瓷,釉面上分布着大小纹片;官窑专为宫廷烧制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上;钧窑瓷器釉色以钧红、钧紫最具特色。
    辽金的制瓷技术也相当进步。辽的瓷器鸡冠壶,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马的民族特色。金的耀州瓷以青瓷为主。
    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得到大量开采,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
    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等是铁器中的精品。
    兵器制作精良,剑锋利无比。
    宋朝时,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金还造出了撞冰船。
    这艘南宋海船于1974年出土于福建泉州。出土时,海船残存长24.2米、宽9.15米。宋代海船设置水密隔舱,增加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这一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和元大都,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这段材料揭示了北宋东京城中的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盛和市民生活的变迁。
    北宋东京城商业活动的有什么特点?
    住宅区和商业区没有明显区分。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出现了专门的街市。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区。
    辽夏金的商业和城市也有一定的发展。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和金的燕京,商业都很繁盛。金在一些地方还对往来商旅征收商税。
    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金银作为货币的流通量不大。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多吨,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何况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贸易或巨额批发交易,十分不便。——樊树志《国史概要》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元朝时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交子”的出现有何意义?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出现表明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的货币有了新发展,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过了北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至此,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观察粮食主要产区的区域范围。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
    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分布看宋代的经济重心。
    江南地区,特别是东南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及启示
    对交通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对人口分布——南方人口迅速增长,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对民族关系——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民族交融,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同一性的发展。对南方环境——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积极对外开放,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要重视人才的交流、科技的创新。 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1.(贵阳中考)“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据此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宋代( )A.南方农业经济较为发达B.产茶州县有所增加C.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D.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2.(福建中考)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A.以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
    3.(宁夏中考)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
    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❶;制瓷业发达❷;商业繁荣❸;纸币的发展❹。
    材料二 予谓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❺,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相关课件

    初中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备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繁荣的海外贸易,密切的中外交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讲解,海上交通,路上交通,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温州朔门古港码头遗址,相关史事,一中国的对外交流,2印刷术,3火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