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pptx、印刷术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结合材料说明,雕版印刷技术都有哪些弊端?
但雕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突破,活字印刷术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制成泥活字。西夏也出现了泥活字印刷。
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元朝科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创新。元朝中期,锡活字印刷出现。
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红线处有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梦溪笔谈》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大批量印刷的效率。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说说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后来印刷术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普及,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
朱彧(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火药之所以成为“药”,是因为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汉之际,硝石已被用作药物内服或外用,以治疗中风、惊厥和皮肤病等。唐初孙思邈“丹经内伏硫磺法”取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加热治药,引起燃烧甚至爆炸,故称“会着火的药”,简称火药。后用于军事。——王渝生《北京奥运开幕式对中国“四大发明”的新演绎》
依据材料,说说火药功能的变化。
由药物逐渐演变为军事武器。
到北宋末年,人们创制出比蒺藜爆炸力更强的“霹雳炮”,李纲曾于公元1126年使用霹雳炮击退了金兵对开封的围攻。南宋初年,宋军还用霹雳炮击溃了正在长江渡江的金兵。金灭北宋后,接管了北宋的兵工场和工匠,火药武器又得以发展。金宣宗时,发明了“震天雷”……《金史》记载:“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以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金德年《中国古代发明》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火药大量用于军事的原因是什么。
宋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火药逐渐大量用于军事。
火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
中国的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战国时期:制成司南宋代:制成罗盘
唐朝:发明火药唐末: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1)积极:①它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民族性格。③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对中国乃至世界有深远影响。(2)消极:强调封建伦理纲常,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学们知道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吗?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达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阅读下面的选段,找一找对应作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回顾所学词作,试分析苏轼与辛弃疾词作的异同及原因。
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特点: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 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 艺术。
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元杂剧不等同于元曲,而是元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它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窦娥冤》描写的是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她临刑前对苍天立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
思考:元朝出现元曲这种艺术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元曲的产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两宋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市民也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需求,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发展变化。
代表作: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体例: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比较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讨论:宋朝都市生活丰富与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宋朝政府大量颁行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各类书籍,满足各级学校的教学需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得益于( ) A.科举制的创立 B.造纸术的发明 C.市民阶层壮大 D.印刷术的发展
“当11—13世纪之际,中国海船乘风破浪,昼夜星驰,多次成功往返于欧亚之间的远洋航路上。”下列史实最有利于中国海船“昼夜星驰”的是( ) A.造纸术的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C.火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我国古代有位科学家改进圭表和创制简仪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皆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有古人所未及者”。 他还主持大规模科学观测,编制历法,“历成,(世祖)赐名曰《授时》 ,颁行天下”。 这位科学家是( ) A.郭守敬 B.僧一行 C.苏颂 D.沈括
地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世界影响。
阅读材料一、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pptx、清明上河图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说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字印刷佛经的残页,学习目标,知识讲解,活字印刷术,2流程,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3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