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 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 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春秋时期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辀人篇》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的记载,意思是马拉车的时候,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现象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B.马力既竭,转犹能一取的原因是车具有惯性
C.马对车不再施力了,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马对车不再施力了,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 phyphx软件是一款非常实用的物理运动图像软件。如图,小明探究从一楼坐电梯回到家(五楼)的电梯运动情况的v—t图像,小明处于失重阶段的是( )
A.从20.0 s到30.0 sB.从30.0 s到40.0 s
C.从40.0 s到50.0 sD.从50.0 s到60.0 s
3.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方向与上游河岸成角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处渡河,经过一段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已知河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中水流速度为
B.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的时间为
C.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D.小船以最短的时间渡河的位移是
4.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θ,将小球A从斜面顶端以速率v0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击中了斜面上的P点;将小球B从空中某点以相同速率v0水平向左抛出,小球恰好垂直斜面击中Q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2:1B.:1C.1:2D.1:
5.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倾斜粗糙杆的圆环上。现用始终平行于杆的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并且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和环对杆的摩擦力Ff的变化情况是( )
A.F保持不变,Ff逐渐增大B.F逐渐减小,Ff保持不变
C.F逐渐增大,Ff逐渐增大D.F逐渐增大,Ff逐渐减小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长木板b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将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a轻放在木板b上,同时对物块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已知木板b与物块a的质量相等,物块a始终在木板b上,且物块a与木板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放到木板b上后,下列关于物块a、木板b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7.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物块A,一细线跨过固定在天花板上O点的轻质定滑轮一端连接A,另一端悬挂物块B。开始时A位于P点,M为O点正下方杆上一点,现将A、B由静止释放。当A通过杆上N点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取sin 37°=0.6,cs 37°=0.8,关于释放后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从P到M过程,A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A从P到M过程,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A通过N点时速度与此时B的速度大小比为5∶4
D.A到达M之前,绳子对B的拉力始终大于B的重力
8.我国高铁总里程超4万公里,高铁已成为重要的“中国名片”,领跑世界。我国和谐号动车组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每节车厢质量均为m,当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启动时,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均为F,每节车厢所受阻力均为车厢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2、4、5、7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该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做匀速运动时,各车厢间的作用力均为零
B.匀加速启动时,整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不管是匀速运动还是加速启动时,第4、5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一定都为零
D.匀加速启动时第7节车厢对第8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9.如图所示,两小球M、N分别与两段轻绳A、B和一轻弹簧C连接。两小球静止时,轻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45°,弹簧C沿水平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M和球N的质量之比为
B.轻绳A和弹簧C的弹力之比为1∶2
C.若小球N的质量为,剪断轻绳B的瞬间,轻绳A的张力为
D.若小球M的质量为,剪断轻绳B的瞬间,球M的合力大小为
10.如图甲所示,倾角为、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块锁定在斜面体上,时刻在物块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同时将锁定解除,使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体运动,已知外力大小与物块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为,为定值,整个过程中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关于速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
C.物块的速度最大时,推力的大小为
D.物块的加速度为时,推力的大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6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图1安装好器材,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打开电源,使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②关闭电源,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
③继续打开电源,只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
④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的关系。
(1)关于实验操作步骤说法正确的有 。
A.实验时拉小车的轻绳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实验时需要使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和托盘的质量
C.该实验改变砝码质量时也可以不必改变木板倾角
D.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选取清晰的7个打印点,测出位置A到位置B、位置C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打点周期T =0.02s,则小车的加速度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画出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
12.(10分)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实验前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D.小球在平抛运动时要靠近但不接触木板
(2)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轨迹,A、B、C 是运动轨迹上的三点,位置已标出,O 点不是抛出点,x 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 m/s,小球从抛出运动到 B 点的时间为 s,抛出点的坐标 x= m,y= m。(g=10m/s2)
13.(10分)如图所示,质量m = 2kg的光滑小球用细线系在质量为M = 4kg、倾角为α = 37°的斜面体上,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g取10m/s2。试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斜面体,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拉力F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推斜面体,要使小球不沿斜面向上滑动,推力F′不能超过多少?
14.(12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从A到B长度为,传送带以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划痕。已知(,),。求:
(1)煤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划痕的长度。
15.(16分)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通过助滑道加速后从A点垂直于缓冲坡以起跳,最后落在缓冲坡上的B点,轨迹上的C点与A点等高(图中未画出),已知缓冲坡倾角θ=37°,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37°=0.6,c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运动员从A点到C点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2)缓冲坡上A、B两点间的距离L;
(3)运动员落在B点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值k。
物理答案
1.【答案】C
【解析】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说明车具有惯性,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故AB正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马对车不再施力了,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C。
2.【答案】C
【解析】从20.0s到30.0s,由v-t图像可知,速度随时间在增大,因此小明随电梯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阶段,A错误;从30.0s到40.0s,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电梯仍在上升,因此小明随电梯匀速上升处于平衡阶段,B错误;从40.0s到50.0s,速度随时间在减小,电梯仍在上升,因此小明随电梯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阶段,C正确;从50.0s到60.0s,速度为零,即此时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小明处于静止平衡阶段,D错误。
3.【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小船方向与上游河岸成角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处渡河,经过一段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则,解得,故A错误;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的时间为,故B错误;小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头应垂直对岸,时间为,故C错误;小船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到达对岸,沿河岸通过的位移为,通过的位移,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设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1,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2,对小球A,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对小球B,结合几何知识,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联合可得,故选A。
5.【答案】C
【解析】先对结点O受力分析,受物体的拉力(等于重力)、拉力F和绳子的拉力T,根据平衡条件,结合三角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
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拉力F增加,再对环和物体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平行杆方向,拉力F增大,则摩擦力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对杆的摩擦力增大。故选C。
6.【答案】C
【解析】和的速度达到共速之前,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和恒力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做加速运动,做减速运动,则对于有,对于有,由此可知的加速度大于的加速度,故AB错误;共速后,若在恒力作用下,间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则一起做加速运动,则对于有,且,故和的加速度,故C正确;若在恒力作用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发生相对滑动,则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且均做加速运动,则对于有,对于有,可知的加速度小于共速前的加速度,故D错误。
7.【答案】C
【解析】物块A从P到M过程,绳子的拉力与A运动方向夹角为锐角,A的加速度方向一直与运动方向相同,A的速度一直增加,故A错误;开始时B的速度为零,当物块A到达M点时,物块B下降到最低点,因此B的速度又为零,则B从释放到最低点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先失重后超重,故B错误;物块A在N点时,将A的速度进行分析,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物块B的速度大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可得,故C正确;B从释放到最低点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先失重后超重,所以绳子对B拉力先小于后大于B的重力,故D错误。
8.【答案】BC
【解析】当动车组做匀速运动时,对整体有,则,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第一列车厢有,对于一、二列车厢整体有,可得二、三节车厢间作用力,以此类推,可知,,,,,则可知各车厢间的作用力不是都为零,故A错误;匀加速启动时,对8节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整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加速启动时,对前4节车厢有,可得,第4、5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零,故C正确;匀加速启动时,对第8节车厢有,可得第7节车厢对第8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故D错误。
9.【答案】ACD
【解析】设弹簧弹力为F,对两球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对小球M受力分析且由平衡条件可得,,联立解得,,故A正确,B错误; 剪断轻绳B的瞬间,轻绳A的张力为球N在径向的分力为,剪断轻绳B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球M的合力大小为,故CD正确。
10.【答案】BD
【解析】时刻,推力为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斜面的方向有,解得,故A错误;物块加速度为零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得,又,代入上式解得,由图乙可知,此时,解得,故B正确;由B选项分析可知,推力的大小为,故C错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又,代入数据解得,故D正确。
11.【答案】(1)AD;(2);(3)
【解析】(1)小车沿木板运动时,轻绳必须为小车提供恒定的拉力,所以,实验时拉小车的轻绳必须与长木板平行,故A正确;小车匀速下滑,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取下托盘和砝码后,小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一定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不需要使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和托盘的质量,故B错误;该实验改变砝码质量时还要使小车匀速下滑,木板倾角也必须改变,否则小车无法做匀速下滑,故C错误;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D正确。
(2)小车的加速度为。
(3)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所以,求得。
12.【答案】(1)BCD;(2)4,0.4,-0.8,-0.2
【解析】(1)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并不是越高越高,释放的位置如果过高,会使抛物线轨迹开口过大,需要更宽的木板及坐标纸,不宜进行轨迹的绘制以及数据处理,所以释放位置的高度适宜即可,故A错误;为了使小球每次抛出时速度大小相等,每次应使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故B正确;本实验中探究的是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与竖直分运动规律,所以实验前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故C正确;小球在平抛运动时要靠近但不接触木板,若接触木板,小球会受到木板的摩擦力作用,使其不再做平抛运动,故D正确。
(2)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题图乙可知相邻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以相邻两点间运动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为T,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规律有,解得T=0.1s,故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小球在B点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小球从抛出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小球从抛出运动到B点的水平位移大小为,竖直位移大小为,故抛出点的横坐标为x=0.8m-1.6m=-0.8m,纵坐标为y=0.6m-0.8m=-0.2m。
13.【答案】(1)80N;(2)45N
【解析】(1)小球不离开斜面体,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为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0,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恰好为0,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4.【答案】(1);(2)
【解析】(1)开始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以
可得
煤块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为
煤块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煤块的位移为
因,所以煤块加速到时仍未到达B点,此时摩擦力方向改变。
第二阶段有
所以得
设第二阶段煤块滑动到B的时间为,则
解得
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第一阶段煤块的速度小于皮带速度,煤块相对皮带向上移动,煤块与皮带的相对位移大小为
故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上移
第二阶段煤块的速度大于皮带速度,煤块相对皮带向下移动,煤块相对于皮带的位移大小为
解得,即煤块相对传送带下移
故传送带表面留下黑色炭迹的长度为。
15.【答案】(1)32m/s;(2)75m;(3)
【解析】(1)运动员竖直分速度
从A点到C点过程中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2)沿缓冲坡为x轴,起跳方向为y轴。
y向加速度为
y向往返时间为
x向加速度为
AB之间的距离为。
(3)沿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
着陆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着陆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着陆速度与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 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