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练习+讲义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06 机械运动 课件+练习+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06 机械运动 课件+练习+讲义,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6机械运动课件ppt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6机械运动讲义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6机械运动练习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6机械运动练习解析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6机械运动讲义解析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跨学科实践+重点实验+新素材、新情境、新考法
全国视角过考点,易混易错细辨析,针对训练强效果
精准划分题型以把握命题规律,深入掌握考试动态与趋势
解读近年考情,融合最新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预测中考方向
知识串联明关联,思维导图巧记忆,特殊标注知重点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考点四 速度的测量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人们常常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为此,人们发明了很多测量仪器和工具。生活中常见的尺子、钟表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长度、时间等可定性或定量描述的属性称为物理量。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单位。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为SI)。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 ,符号是 。
常用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长度的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认识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如图所示:
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使用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端,是否磨损。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小值到最大值。有时用量程来表示测量工具测量的范围。量程是测量范围上限和下限的差。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时间的测量工具古代测量工具:沙漏、日晷、圭表等。现代测量工具:机械秒表、智能手表、石英钟、手机秒表等。
(3)机械停表认识机械停表机械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它有两个表盘,一个是长针(秒针)和一个短针(分针),常见的型号有两种,大表盘量程0~30s和0~60s。如图:
①调:按下复位按钮,使指针指在“0”处;②按:按下启动/停止按钮开始计时;③停:再次按下启动/停止按钮计时结束;④读:时间=小盘分数+大盘秒数。
读数 内圈示数+外圈示数。先读小盘分钟数,再读大盘秒数。若大盘量程为0~30s时,观察小盘指针是否超过两数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若未超过,则大盘按 0~30s读数,若超过,则大盘按 30~60s读数。 如下图,外圈有两排刻度,分别为0~30 s、30~60s,要由内圈指针位置来确定读哪一圈的示数,如果没超过半个大格,按0~30s读数,如果超过半个大格,按30~60s读数。右图中内圈指针超过了3和4中间的刻线,内圈读为3 min,即180 s,外圈按30~60s读数,为38.3s,所以停表示数为180s+38.3s=218.3 s。
(1)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2)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3)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4)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5)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正确步骤是:数值不变,乘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1)实际测量时,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只要能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就可以了。(2)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3)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如读数时3.50cm,小数点后的“0”是估读的,不能省略。
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如读数时3.50cm,小数点后的“0”是估读的,不能省略。
1.应先剔除测量数据中的错误数据,如读数明显错误的数据,或有效值位数不够的数据。2.测量值有几位有效数字,求平均值的结果也要保留几位有效数字。(1)若平均数除不尽,应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2)若平均数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是零,应保留,不能删除。
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 V,如图所示测量7号干电池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长度为 cm。
2.(2024·江苏苏州·二模)如图甲、乙、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温度计示数为 ℃,秒表读数为 。
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判断方法:概念中“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的方位发生变化。凡是符合二者之一的宏观物体,我们就可以判定其做了机械运动。
定义: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性。
理解:①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②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不一定相同。
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方向 ,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例如,空中加油时的加油机和受油机,运动快慢相同,运动方向相同,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
2. 【航空航天科技】(2024·北京·中考真题)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1. 【经典诗词】(2024·西藏·中考真题)有一首诗词写道“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感觉“山走来迎”是以 为参照物;全诗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发射塔和火箭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火箭的相对地面位置发生改变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 ,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观众的比较方法)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所花的 ,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裁判的比较方法)
与速度有关的交通标志 ①速度表 下图中的汽车速度表,它上面的单位是km/h,当指针指在哪个位置时,说明此时的速度是多少km/h。如图所示,汽车的速度是80 km/h。“136018”是指这辆车总共通过的路程为136018km。
在不同的道路或不同的路段,有很多限速的标志牌。如图甲所示为限速标志,限速标志牌的单位是km/h,表示机动车在该道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km/h。图乙是公路上的里程标记牌,表示从此标志牌到北海的路程为24km。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比较
s-t图像和 v-t图像分析①s-t(路程-时间)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如果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如果图像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 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②v-t(速度-时间)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甲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1)速度公式中的v、s和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2)速度的大小时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3)计算时代入的数据,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个部分。(4)在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对应搭配,“千米”和“时”搭配,“米”和“秒”搭配,组合成的速度单位分别是“千米/小时”或“米/秒”。
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D.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
A速度是变化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
B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改变
A和B的速度都为3m/s
0~10s,A图像与横坐标围成的图形面积与B的不相等
2.(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3.【新情境】(2024·新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钓鱼时鱼漂静浮于水面的示意图。某次鱼咬钩后,鱼漂从露出水面的长度为6cm竖直向下运动到露出水面的长度为2cm的过程,所用时间为0.4s,则该运动过程鱼漂的平均速度为( ) A.5cm/sB.10cm/sC.15cm/sD.20cm/s
1.(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题型一 长度、时间和速度的估测 题型九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题型二 刻度尺的使用 题型十 频闪测速、区间测速题型三 时间与时间的测量题型四 参照物题型五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题型六 速度概念及应用题型七 速度的计算题型八 运动图像的分析
提高估测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常见的时间和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是解答速度估测题的关键;(2)不熟悉的单位,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或通过公式计算出熟悉的物理量的值,再进行正确判断。
1. (2024·吉林·中考真题)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根铅笔的质量约为2kg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5℃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5s
2. (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5mB.中学生跑完800米的时间约为1min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km/h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3.【新情境】(2024·湖北·中考真题)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A.3mmB.3cmC.3dmD.3m
(1)刻度尺的选择:测量长度若分段测量,然后再将每段长度相加也可测得结果,但误差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测量物体长度时,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刻度尺的量程应大于待测物体的长度,以保证可一次完成测量。(2)刻度尺的放置:放置刻度尺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刻度尺的读数(易错)读取准确值后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所测物体的末端刚好对准某个刻度线,那么估读数为“0”,且不能省略。(4)刻度尺的分度值(易错)从测量值推断刻度尺的分度值时应注意,测量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长度单位就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4. (24-25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 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选填“甲”或“乙”)。
5. (24-25八年级上·天津河西·期中)如图所示,为了较准确测量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长,下列测量工具最合适的是( )A.测量范围:0~15cm、分度值:1cmB.测量范围:0~30cm 、分度值:1cmC.测量范围:0~15cm 、分度值:0.1cmD.测量范围:0~30cm 、分度值:0.1cm
不能超过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6. (24-25八年级上·重庆·期中)卓希同学学习完长度的测量后,用A、B刻度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刻度尺的分度值都为0.1mmB.两个刻度尺的摆放方式都正确C.该物体的长度为6.00cmD.不能用B刻度尺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7.(24-25八年级上·重庆梁平·期中)如图所示,测量圆形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s。
3.20cm-2cm=1.20cm
小圆指针超过半格,大圆读50s,在加上60s,即为110s
8. (24-25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秒表所示的时间为 s;(2)图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一部分,图中所示示数为 。
(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选择参照物
9.(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后运动的
相同时间甲通过的路程更大,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后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前运动
10.(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将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我国研发的“忠诚僚机”FH-97A无人机将与有人驾驶歼20战斗机“比翼齐飞”(即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认为FH-97A无人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歼20战斗机B.FH-97A无人机C.地球D.太阳
11.【民族优秀文化】(2024·青海·中考真题)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到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朱自清的文学作品《荷塘月色》,月亮被赋予了多种寓意。“飞天”兴趣小组依照张九龄的诗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一幅画,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是( )A.升起的明月B.海边的礁石C.站立的诗人D.海边的房屋
12.(2024·湖北·中考真题)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如图,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 的,航天员B是 的。
13.【新情境】(24-25八年级上·云南昭通·期中)2024年9月25日,中国—31AG洲际弹道导弹从海南成功发射,20分钟后成功精确命中太平洋南部海域的预定目标,中国—31AG洲际弹道导弹射程高达120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0马赫。如图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前相对于发射架是 的,发射后在奔向目标的过程中,相对发射架是 的。
14.(24-25八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的路程物体所用的时间;另一种方法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 。甲同学100m跑的成绩为15s,乙同学50m跑的成绩为8s, 跑的快。
15.(24-25八年级上·上海闵行·期中)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16.(2024·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小明和爸爸自驾游返程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此处至少需 h到达哈尔滨;若以他们正在行驶的车为参照物,此交通标志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此地距哈尔滨18km,最快速度为40km/h
17. (2024·辽宁·中考真题)我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运送图书、教具的货车和教师乘坐的客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路线前往同一目的地。客车比货车晚出发0.5h,货车速度为40km/h,客车速度为60km/h,两车均做匀速运动,且同时到达,则货车行驶的时间是 h。当货车行驶时,以 为参照物,货车是静止的。
s客=s货,即v客t=v货(t+0.5h)
19.【新情境】(24-25八年级上·天津河西·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小王同学观察到大巴车上的车速显示屏始终显示72km/h。他用电子表测出大巴车由第1根路灯杆行驶到第6根路灯杆的时间为10s,如图。若路灯杆之间是等距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B.相邻两根路灯杆之间的距离为40mC.在10s内大巴车行驶的距离为400mD.该车从第1根路灯杆行驶到第3根路灯杆的时间为5s
72km/h = 20m/s
s=vt=20m/s×10s=200m
第1根路灯杆行驶到第6根路灯杆之间有5个间隔,每个间隔的距离为40m
20.(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小明从家前往科技馆,整个过程中有步行,也有骑行,其全程的s-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骑行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大,则他骑行的路程为 m,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0~5min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m/s5~6min静止6~16min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25m/s
甲比乙先2s,并且在乙前面6m出发,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22.(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则( )A.甲车速度为2m/s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C.乙车先到达Q点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m
23.【新考法】(2024·江西·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报告内容补充完整。
24.【新情境】(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2024年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探测器经历了减速、悬停、自由下落等复杂的运动过程。为了解探测器在月球上自由下落的有关情况,学校科技小组开展了相关研究。第一步:实验探究。(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为: (用公式表示)。猜想: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由静止状态释放,下落的速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及下落时间有关。实验:如图所示,为了在地球上模拟月球表面没有空气的环境,实验均在抽真空的竖直管道内进行。实验时,将不同数量的相同沙包放入不同的容器内,依次进行了甲、乙、丙、丁四次实验,物体在0s时由静止落下,利用频闪摄影记录了物体在0s、1s、2s、3s时的位置。(各种容器的质量均相等,容器形状和体积已在图中标注)
(2)分析频闪照片,若想验证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比较 ;若想验证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形状是否有关,应比较 (上述两空均选填“甲”“乙”“丙”“丁”)。综合分析四次实验,请你判断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由静止状态释放,下落的速度与 有关;
第二步:联想迁移。(4)科技小组又发现“速度与时间的比值”与“地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存在某种神奇的“巧合”。若这种“巧合”在月球上同样成立,已知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约为1.6N/kg,请判断物体在月球上竖直下落过程的v-t图象可能为图中的 (选填“a”“b”“c”)。
26. (24-25八年级上·上海松江·期中)阅读材料,完成问题:超速行驶是构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在道路安全监管方面加强了对速度限制的监控力度。监控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定点测速”,即对车辆通过特定地点时的速度进行监测;二是“区间测速”,即计算车辆在特定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若超过该路段设定的最高限速,则判定为超速行为。(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如图所示,小军同学从地图上观察到监测点A、B相距20km,全程限速100km/h,小军爸爸通过A、B两点时仪表盘分别显示95km/h和105km/h,同时,小军还注意了通过两点的时刻,问:(1)采用“定点测速”,小军爸爸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2)采用“区间测速”,小军爸爸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3)如果小军爸爸需要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尽快通过此路段,则最早可以在什么时刻到达B点?
【详解】(1)图中限速标志的具体含义是限速100km/h,车通过A监测点的速度为
v1=95km/h<100km/h所以不会被判超速
通过B监测点的速度为v2=105km/h>100km/h所以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车通过A、B监测区间所用时间为t=8︰42-8︰32=10min
由图可知车在A点的时间为08︰32,所以最早可以在08︰44到达B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06讲 机械运动(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必备知识梳理,源头活水话中考,经典例题与变式拓展,实验探究,河北十年中考真题,分度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机械运动,路程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专题06 机械运动(含答案),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06,机械运动,考情分析,知识建构,知识梳理,题型归纳,夯基·基础知识梳理,提升·必考题型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06 机械运动 (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06,机械运动,考情分析,知识建构,知识梳理,题型归纳,夯基·基础知识梳理,提升·必考题型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