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练习+讲义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1 浮力 课件+练习+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1 浮力 课件+练习+讲义,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浮力课件ppt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浮力练习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浮力讲义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浮力练习解析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浮力讲义解析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跨学科实践+重点实验+新素材、新情境、新考法
全国视角过考点,易混易错细辨析,针对训练强效果
精准划分题型以把握命题规律,深入掌握考试动态与趋势
解读近年考情,融合最新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预测中考方向
知识串联明关联,思维导图巧记忆,特殊标注知重点
考点一 浮力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新教材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方向: 。(3)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4)称重法—测量浮力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G物和物体浸入液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者之差即为物体所受的浮力。称重法测浮力的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 。注意:步骤①②若颠倒,会因物体沾带液体而产生误差。
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所示,我们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的受力情况。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物体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为0。长方体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分别记为h1、h2,h1>h2,因此,液体对长方体下表面的压强要大于液体对上表面的压强。考虑到长方体上、下表面的受力面积是相同的,所以,液体对长方体向上的压力F2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简单概括: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着一个向上的 ,即F浮=F2-F1。
浸在水中的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且接触处无水渗入(即不受水对其有向上的压力)时,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如图,甲不受浮力,乙受浮力。)
随着物体接触水面到浸没的过程中,浮力在逐渐增大。不能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原因是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在变大。
1.(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小明在海边游泳时,发现塑料泡沫板浮在水面上,石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进行了有关浮力的实验探究。(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 N;(2)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石块浸没后,在触底之前,弹簧测力计示数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3)将 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分别浸没于水中,若发现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无关;(4)将一个两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别以图乙和图丙的方式浸没于水中,能反映浮力产生原因的是图 。
(1)阿基米德灵感的启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的乘积就是排开液体的质量,因此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又由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是成正比的,由此可以想到: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直接的关系。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3)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 。推导式: ,其中ρ液指的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V排指的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3。变形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此时F浮=ρ气gV排。
F浮=m排g=ρ液gV排
1.(2024·海南·中考真题)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实心柱体,将它浸入水中静止时,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N,则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N,其密度是 kg/m3。(ρ水=1.0×103kg/m3,g=10N/kg)
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利用称重法计算物体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V排,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V物=V排
(2)对物体沉浮条件的理解①当F浮>G物时,物体在液体中 。随着物体不断上升,物体将有一部分露出液面,物体所受的浮力也随着 ,一直减小到F浮=G物时,物体就不再上浮并处于漂浮状态。由此可知,物体上浮的最终状态是漂浮。②当F浮G,气球(飞艇)可升上天空,若要使气球(飞艇)降回地面,可以放出一部分气体,使排开空气的体积减小,浮力减小;对于热气球,加热时内部空气膨胀,一部分空气排出,球内空气密度变小,使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停止加热,热空气冷却,使重力大于浮力而落地
(4)密度计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构造:密度计是一根上部标有刻度,形状特殊的玻璃管;管下部的玻璃泡内封装小铅丸或水银(如图所示),使密度计能够直立在液体中。原理:密度计在液体中呈 状态,所受浮力大小不变,都 它受到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密度较大时,V排较小,密度计露出液体的体积较大,反之较小,因此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上面小、下面大,且刻度不均匀。
(1)相同点:都是静止的平衡状态,受力特点相同:F浮=G物。(2)不同点:①悬浮是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对于实心物体:ρ液=ρ物。②漂浮是部分浸入液体中,V排ρ物。
1.(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夏天原本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熔化了一部分以后,冰山会在水中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这个冰山在水下部分的体积约为2×105m3,则此冰山受到的浮力为 N。(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2.【新情境】(2024·陕西·中考真题)当海水的温度及所含盐分变化时,可能会导致海水密度发生突变,在垂直海面方向上形成一个类似“悬崖”的突变水层,在如图所示的情形中,若有潜艇潜航至此水域时,就会急速下沉,发生“掉深”事故,危及潜艇安全。我军潜艇曾创造过遭遇“掉深”自救成功的奇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潜艇在高密度水层悬浮时,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B.潜艇从高密度水层潜航进入低密度水层时,所受浮力不变C.潜艇遭遇“掉深”进行自救时,需快速排出水箱中的水D.潜艇从刚要露出水面至漂浮在水面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变大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分析浮力的变化只需判断液体密度的变化
液体密度不变,V排变小,浮力变小
常用的密度计体积较大,很难放入小瓶酒精中进行测量。如果能设计和制作一个微型密度计,测量时只要把微型密度计放入小瓶中,就能方便、快速地判断其是否合格。
设计微型密度计(1)基本思路如图所示,把塑料吸管的下端用蜡封口并缠上铜丝,设法让它能竖直漂浮在水面上。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密度计。设计符合要求的密度计,应该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密度计的质量,另一个是标度杆的直径。(2)估算密度计的质量对于100mL的小瓶酒精来说,若微型密度计测量时排开1~2mL的酒精,一般不会导致酒精的溢出。1~2 mL酒精的质量为1g左右,因此我们设计的微型密度计的质量也应为1g左右。
(3)估算标度杆的直径知道消毒酒精密度的合格范围,通过计算可得出标度杆的横截面积和直径。(4)设计微型密度计的结构微型密度计由标度杆、浮子和配重三部分组成,配重位于最下方,浮子位于上方。如图所示。
制作(1)选择材料浮子:可以用小泡沫塑料球作为浮子,也可以截一段稍粗点的塑料管,将其两头封口作为浮子。标度杆:直径约为3 mm的细塑料管、做棉签的实心塑料杆以及细的圆珠笔芯等,都可以用来做标度。配重:可以在实心塑料杆下端缠上若干圈铜丝,或者在空心的细塑料管下端插入一段粗铁丝作为配重。改变铜丝或铁丝的长度就可以调节配重。(2)制成作品
1.【跨学科实践】(2024·北京·中考真题)某同学将粗细均匀的吸管一端密封,在吸管内装上适量的铁砂,并在吸管上标上刻度线及相应的密度值,制成了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密度计上有密度值为ρ1和ρ2的两条刻度线(ρ1>ρ2),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h,该同学发现△h很小。若想增大△h,分析说明应增加还是减少吸管内铁砂的质量。
漂浮在液体中,浮力等于重力
【详解】F浮=G物=ρ液gV=ρ液gSh
题型一 浮力的概念 题型九 压强和浮力的综合分析题型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题型三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题型四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题型五 有关图像问题的计算题型六 判断物体的浮沉题型七 浮力的应用题型八 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
浮力的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如果物体下表面与液体不接触,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则物体不受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
1.(2024·四川成都·二模)中国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受到的合力不为零B.空间站在太空中受到浮力C.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D.空间站在太空中惯性消失
2.(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鸡蛋悬浮于浓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鸡蛋的受力示意图。(重心O点已标出)
3.(2024·西藏·中考真题)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图所示。(1)操作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2)分析比较操作甲、乙、丙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 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已知水的密度是1×103kg/m3,实验所用物体的密度为 ;(g取10N/kg)(4)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还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
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新情境】(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带盖的玻璃瓶(瓶盖的质量、体积和形变忽略不计)、柱形容器等,操作过程如下:(1)在容器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玻璃瓶装满水后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容器中水面上升h,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如图乙所示,将玻璃瓶浸没水中,容器中水面又上升h,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7F,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继续增大玻璃瓶浸没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无关,此过程中瓶底所受的压强大小变化情况是 ;(3)为探究浮力大小与物重是否有关,将玻璃瓶中的一部分水倒出,再将玻璃瓶浸没到容器的水中,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F。经过测量,图乙、丙操作中玻璃瓶所受浮力均为 F,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重无关。
5.(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小西和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和足量的水等实验器材,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由 两图得出物块所受浮力F浮=1N,再由另外两图得出物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G排=1N,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实验时,若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会导致测出的G排 ;(3)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接下来的操作中合理的是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将物块换成小石块,用原来的方案再次进行实验(4)小组同学经过交流、评估和反思后,得出实验步骤的最佳顺序是 ;(5)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计算出物块的密度ρ= (g取10N/kg);(6)另一实验小组将物块换成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木块进行实验,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1)相同的结论。
6.【新考法】(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小东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发现老师研究的物体都是在液体里下沉的,于是他想用木块验证“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是否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G排”。(1)小东在设计实验时,通过推理得到了一种间接验证的方法。推理过程如下:因为木块漂浮在水中,所以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等于木块所受重力的大小G木;若要验证F浮是否等于G排,只需验证 ;又因为G=mg,所以只需验证m木是否等于m排;于是,小东找来了电子秤(可直接显示物体质量)、溢水杯和小烧杯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电子秤测量木块的质量m木;b、用电子秤测量小烧杯的质量m杯;c、把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小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被木块排开的水;d、用电子秤测量小烧杯和排开的水的总质量m总;
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G排 ;(3)在和同学交流分享时,小华认为以上实验过程可以更加简化,如图乙所示,只需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将木块轻轻放入溢水杯的同时用手拿着小烧杯收集排开的水,等溢水杯中不再有水溢出时,拿走小烧杯,若观察到 ,即可得到F浮=G排(4)小明梳理小东的推理过程时发现,下沉的物体不能通过“m物是否等于m排”间接验证“F浮是否等于G排”,原因是 。
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7.(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水下5000米时,潜水器上0.1m2的表面上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N(ρ海水=1.1×103kg/m3)。如果继续下潜,潜水器所受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小明洗菜时发现体积较大的土豆沉入水底,体积较小的西红柿浮于水面,土豆受到的浮力 西红柿受到的浮力;他想测量土豆的密度,用细线将土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2.4N,再将其完全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为0.4N,则土豆的密度是 g/cm3。
9.(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一个重为2.7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使之浸没在水中,当测力计指针静止时,示数为1.7N。(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是多少?(2)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
【详解】解:(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是 F浮=G-F=2.7N-1.7N=1N
10.(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多选)如图甲所示,将一底面积为0.04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系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的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A.木块的重力是24NB.木块的体积是0.048m3C.木块完全浸没后受到的浮力是40ND.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
由图像知,容器中水的深度在6cm时,木块刚好漂浮,细线对木块没有拉力,当容器中水的深度超过18cm时,细线对木块产生拉力且逐渐变大,所以在AB过程中细线对物体没有拉力;由图像知,容器中水的深度在6cm时,木块刚好漂浮;由图像知,当容器中水的深度是22cm时,木块刚好浸没。
11.(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中水深16cm,用细线将沉在容器底的圆柱体物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从物块刚刚离开容器底到拉出水面的过程中,拉力F与物块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细线的质量、体积及物块带走的水均忽略不计,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物块取出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容器中水的质量。
由图乙可知,当h>15cm时,物块完全离开水面,物块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当h”“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专题11 浮力(含答案),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11,考情分析,知识建构,知识梳理,题型归纳,夯基·基础知识梳理,提升·必考题型归纳,三种浮沉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浮力(课件)-2024年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练习+讲义(全国通用),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11,考情分析,知识建构,知识梳理,题型归纳,夯基·基础知识梳理,提升·必考题型归纳,三种浮沉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浮力(7题型)(练习)-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练习+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浮力7题型练习原卷版docx、专题11浮力7题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