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练习+讲义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2 功和机械能 课件+练习+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2 功和机械能 课件+练习+讲义,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功和机械能课件ppt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功和机械能练习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功和机械能讲义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功和机械能练习解析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功和机械能讲义解析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跨学科实践+重点实验+新素材、新情境、新考法
全国视角过考点,易混易错细辨析,针对训练强效果
精准划分题型以把握命题规律,深入掌握考试动态与趋势
解读近年考情,融合最新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预测中考方向
知识串联明关联,思维导图巧记忆,特殊标注知重点
考点一 功考点二 功率考点三 动能和势能考点四 机械能及其转化
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计算:在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表达式: ,F表示力,s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W表示功。变形式: ,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则功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作 ,简称 ,符号是 。1J= N·m。对W=Fs的理解(1)F与S的方向必须一致;(2)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3)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即公式中的F始终作用在物体上;
(4)当有几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要根据题意明确哪几个力做功和对谁做功;(5)做功多少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不管物体是做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不管物体是在光滑平面上还是粗糙平面上,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对做功的两种表述(1)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一致,称为力对物体做功。(2)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某个力做功。如克服重力做功:向上抛出某个物体时,重力方向向下,物体运动方向向上,对于该物体,我们一般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移动方向并非一定要与力的方向完全一致,移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夹角(夹角不等于90°)时力也对物体做功。如图中,拉力F对物体做功。
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先竖直向上匀速提升3m,再悬停6s,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情况是( )A.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做了功B.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不做功C.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做了功D.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时间相同,比较 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做功多少相同,比较所用 ,用时少的做功快;做功多少、所用时间都不相同时,用做功多少除以做功时间。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比值定义法)。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达式: ,W表示力,t表示做功所用时间,P表示功率。变形式: , 。
功率和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由物体所做的功和完成这个功所用的时间共同决定,物体做功越多,所用时间越少,其功率越大。所以,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反之,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
1.【回归教材】(2024·江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块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在时间t内沿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s,则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功率为 。(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1)物体 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对能的理解(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是说它具有做功的本领。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2)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量度,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如,空中飞行的小鸟、行驶的汽车、流动的水等。2.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定义: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做 。2.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同一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同一质量物体,高度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3.研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 势能。影响因素: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本身的材料有关。对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受质量影响。分析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时首先分析物体的质量如何变化,注意隐含条件,如“洒水、喷气、播撒干冰、抛掉副油箱”等都是“抛物”现象,质量减小。(2)物体匀速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航空航天成就】(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神舟十八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十八艘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国旗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进入中国空间站,由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太空传递和在轨展示。在飞船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其质量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机械能(1)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和物体运动紧密联系的能量。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J)。(2) 一个物体具有动能,可以说具有机械能,但反过来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却不一定具有动能,因为它可能只具有势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互相转化。(2)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机械能守恒: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对机械能守恒的理解(1)若有其他形式的能参与转化,则物体的机能不守恒(如火箭发射,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做功,使火箭的机械能增大);(2)若需克服阻力做功,则物体的机械不守恒(如载人飞船返回舱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要受到气的阻力,机械能减小)。
判断机械能如何变化①当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时,动能和势能中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必然增加。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机械能不守恒时,可先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再结合“机械能=动能+势能”来判断。
③人造卫星运行时的机械能转化人造卫星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过程中,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故卫星的机械能守恒。如图所示,它离地球中心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离地球中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卫星在两点间运行时能量转化情况如图所示。
物体升降过程中,判断重力势能和动能是否有相互转化,还要看物体速度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外力做功。如加速升空的物体,动能变大,重力势能液变大。
动能和弹性势能的之间的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例如,由高处落下的篮球在撞击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过程中,球的动能转化为自身的弹性势能;球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球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自身的动能,动能和弹性势能在一个物体上相互转化。运动员进行蹦床表演时,运动员的动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在两个物体间相互转化。
1.【日常生活场景】(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小丽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如图。下列关于她的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题型一 判断是否做功 题型九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题型二 功和功率的计算 题型十 机械能守恒题型三 功和功率的比较题型四 功率的测量题型五 功和能的关系题型六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及变化题型七 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题型八研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劳而无功”:物体在受力的方向上没有地洞距离;(2)“不劳无功”: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力,依靠惯性继续运动;(3)“垂直无功”:物体受到的力和运动方向垂直。
2.【跨学科实践】(2024·重庆·中考真题)“备战奥运,再创辉煌”,对图中的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对杠铃做了功B.运动员射出的箭受到惯性作用而继续飞行C.运动员击打网球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D.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后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1.(24-25九年级上·陕西安康·期中)擦黑板时,需用力压着黑板擦在黑板表面运动。在此过程中,黑板对黑板擦的支持力 ,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 。(均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4.(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辆无人配送车。若该无人配送车装运快递后的总重为6000N,在某小区的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了60m,用时40s,此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600N,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800cm2。通过计算回答:该无人配送车在40s的时间里;(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牵引力做功是多少?(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在某次测试中,一款重为6.4×104N的超音速汽车以126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受到的阻力为1.8×105N,10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m,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W,重力做功是 J。
(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7.5×104Pa
(2)牵引力做功W=Fs=600N×60m=3.6×104J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900W
6.(24-25九年级上·陕西安康·期中)在一次活动中,小明和小华先后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水平拉着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物体A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v1F2C.两人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两人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5.(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同样的时间、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P1,P2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W1P2C.W1=W2 P1=P2D.W1P2
8.(24-25九年级上·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小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1)用体重计测量自己的质量m;(2)用刻度尺测出自己每次跳起的平均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3)用 (填测量器材)记录跳n次所用的时间t;(4)计算出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P= 。(用实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P,不要出现数字)
9.【跨学科实践】(24-25九年级上·广东肇庆·期中)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小明制作了一架小风车,风车转起来时,回形针能被提到一定高度,他想粗略测量风车在一定风速下做功的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小明是通过测量细线对 做功的功率来测量风车做功的功率的;(2)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3)实验时,逐渐增加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直到细线恰好缓慢匀速提升回形针为止,此时风车对细线的拉力 (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回形针的重力。若测得回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h、所用的时间t、回形针重力G,则风车做工的功率为P= ;(4)实验过程中,风车转动转轴处会有摩擦,这会使测得的风车功率与实际相比偏 (选填“大”或“小”)。
(1)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物理量,有能量的物体有做功的本领;(2)物体通过对外做功来释放能量;(3)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即功是做功过程中物体的能量的多少。
10.(24-25九年级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力和运动、功和能量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力和运动、功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做功C.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D.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11.(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关于功和能,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度大的物体势能一定大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C.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它具有能D.物体运动时的机械能一定比它静止时大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除了注意“速度”和“高度”外,还要考虑“质量”。(2)考虑弹性势能的变化,注意物体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同一根弹簧在拉伸或压缩时,形变程度相同,具有的弹性势能相同。
14.【航空航天】(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2024年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月背取样的旅程。嫦娥六号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A.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大B.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减小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12.(2024·海南·中考真题)火箭搭载探测器加速升空过程中,探测器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航空航天】(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2024年4月2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送往预定轨道。载人飞船离开地面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15.(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小车推动木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木块被推出距离的远近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B.由甲、乙两图可知,小车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C.由乙、丙两图可知,小车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D.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
16.【新情境】(2024·贵州·中考真题)小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组合式滑梯,各个滑梯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小朋友从不同的滑梯滑至底端时的快慢也有所不同,速度快的甚至会冲出滑梯摔在地上。这一现象引起了小明的思考:人沿滑梯滑至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猜想:与人开始下滑的起点高度有关。小明用木块、硬纸板、垫块进行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纸板一端置于垫块上,另一端置于水平桌面上模拟滑梯,用纸板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木块模拟人,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木块滑至底端O点时速度的大小,距离越长表明速度越大。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释放后木块保持静止,是因为木块受到沿纸板向 的摩擦力,若要让木块下滑,写出一种操作方法: ;(2)解决上述问题后继续探究。如图丙①所示,从纸板顶端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M点;如图丙②所示,从纸板中部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N点。比较木块两次在桌面上的运动距离,可以得出结论:木块沿纸板下滑的起点越高, ;(3)根据上述探究,小明认为,要保证人不因速度过大冲出滑梯,设计时可以考虑在滑梯底端再连接一段 方向放置的滑梯,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所学物理知识说明这样设计的必要性;( )(4)结合你坐滑梯的经历,谈谈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沿滑梯下滑的快慢?(写出两个因素即可)( )
人的动能较大,可以将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以防止人冲出滑梯
滑梯较为光滑、滑梯较陡
17.(24-25九年级上·陕西渭南·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把小桌放在透明的沙箱中,让实心铁块从高处落下,撞击小桌。(实心铁块质量关系:mA=m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11 功和机械能(课件)-2024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资料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标要求,知识梳理与典例,实验专题,综合练习,复习内容,内容结构,思维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专题12 功和机械能(含答案),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12,功和机械能,考情分析,知识建构,知识梳理,题型归纳,夯基·基础知识梳理,功的概念,提升·必考题型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功和机械能(课件)-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12,功和机械能,考情分析,知识建构,知识梳理,题型归纳,夯基·基础知识梳理,功的概念,提升·必考题型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