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风和日丽B. 日月交替
C. 鸟语花香D. 潮起潮落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D.风和日丽、日月交替、潮起潮落都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
C.鸟语花香中的鸟和花都有生命,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鸟语花香属于生命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这是利用了( )
A. 生物数量多样性B. 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C. 基因(遗传)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
【详解】A.生物数量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A错误。
B.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题主要强调的是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之间基因的差异,不是物种的丰富程度,B错误。
C.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之间不同的基因,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这是利用了基因(遗传)多样性,C正确。
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的多样性,本题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无关,D错误。
故选C。
资料:草莓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其浆果芳香多汁,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深受初中生们的喜爱。请完成下面小题。
3. 草莓播种前要先疏松土壤,这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 )
A. 充足的空气B. 肥沃的土壤
C. 适宜的温度D. 充足的光照
4. 草莓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是( )
A. 完整的胚乳B. 完整的胚芽
C. 完整的种皮D. 完整且活的胚
5. 草莓种子萌发时,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
A. 胚芽B. 胚根C. 胚乳D. 子叶
6. 使用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能提高草莓的产量,原因是营养液可为草莓的生长精准提供( )
A. 水B. 有机物
C. 无机盐D. 二氧化碳
7. 草莓的叶芽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 )
A. 根和茎B. 茎和叶
C. 叶和花D. 花和果实
【答案】3. A 4. D 5. D 6. C 7. B
【分析】(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胚必须是活的且是完整的,具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2)种子吸水,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3题详解】
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播种前翻耕土壤的主要目的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从而有利于种子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它能为种子萌发提供所需的能量。因此草莓播种前要先疏松土壤,这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题详解】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必须是活的且是完整的,具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因此草莓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是完整且活的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题详解】
草莓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因此草莓种子萌发时,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草莓没有胚乳。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题详解】
无土栽培通过营养液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无机盐,精确控制营养元素的供给,提高产量。因此使用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能提高草莓的产量,原因是营养液可为草莓的生长精准提供无机盐,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题详解】
芽中有分生组织,使芽通过细胞分裂分化,新成新的枝条,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叶芽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因此草莓的叶芽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碘液染色后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
C. 图中序号①指的是细胞质,内有微细结构
D. 出现②的原因是“染色”操作不规范引起
【答案】D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①擦、②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⑥染、⑦吸。图中①是细胞质,②是气泡。
【详解】A.用碘液染色后,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故A正确。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组成保护组织,有助于保护内部组织免受外界伤害,故B正确。
C.图中序号①指的是细胞质,内有线粒体、液泡等微细结构,故C正确。
D.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②气泡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D。
9. 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和液泡B. 细胞壁和叶绿体
C. 液泡和叶绿体D. 细胞核和细胞膜
【答案】A
【分析】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详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等,但没有叶绿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结构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分析】题图中,①代表细胞核,②代表液泡,③代表叶绿体,④代表细胞壁。
【详解】A.①代表的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不符合题意。
B.②代表的是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等,B不符合题意。
C.③代表的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C符合题意。
D.④代表的是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有同学提出用表面有小孔的滤纸代表细胞膜更合理,是由于细胞膜能够( )
A. 释放能量B. 支持细胞
C. 制造有机物D. 控制物质进出
【答案】D
【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植物绿色部分)等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详解】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有同学提出用表面有小孔的滤纸代表细胞膜更合理,是由于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 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 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的作用。由此可见“筋”属于( )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
【答案】B
【分析】人体四大组织如下图:
【详解】A.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由上皮细胞构成,多分布在体表和体内管腔内表面等处,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故A错误。
B.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比较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所以“筋”属于结缔组织,故B正确。
C.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生理功能为收缩和舒张,能够使躯体产生运动,故C错误。
D.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13. 选取甜椒植株上的一片叶片,按照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后,叶片变成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片浸没在酒精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体
B. 滴加碘液的目的是对叶片细胞进行染色
C. 实验现象证明:甜椒的叶片内含有淀粉
D. 实验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A.叶绿素易溶于酒精,因此加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片内的叶绿素,故A错误。
B.碘液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淀粉遇碘变蓝,故B错误。
C.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选取甜椒植株上的叶片,按照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后,叶片变成蓝色,说明甜椒叶片内含有淀粉,故C正确。
D.此实验没有对甜椒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未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不能说明光是甜椒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14. 如图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分析】图中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和①成熟区。
【详解】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③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④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5. 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口诀有“挖大坑、栽正中、根舒展、回填土、浇足水……”。让“根舒展”的意义不包括( )
A. 利于根呼吸作用B. 利于根光合作用
C. 利于根吸收水分D. 利于根吸收无机盐
【答案】B
【分析】虽然植物的根通常会因为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但是植物的根一般都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详解】A.植物的根部需要呼吸,舒展的根部有助于增加根部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根部的呼吸作用,A正确。
B.根部的功能并不包括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因此,“根舒展”与根的光合作用无关,B错误。
C.舒展的根部可以增加根毛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植物更有效地吸收水分,C正确。
D.舒展的根部有助于增加根毛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植物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分,D正确。
故选B。
16. 大熊猫喜欢吃冷箭竹。与大熊猫相比,冷箭竹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B. 系统C. 器官D. 组织
【答案】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结构层次上,植物体和动物体区别就是植物体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动物有系统,即动物体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因此,与大熊猫(动物)相比,冷箭竹(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大多数体积较小,其意义是( )
A. 利于细胞分裂B. 利于物质交换
C. 利于细胞分化D. 利于细胞生长
【答案】B
【分析】细胞不能无限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详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与细胞体积较小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就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慢,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长大,所以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大多体积较小,其相对表面积较大,利于物质交换,故B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与细胞体积较小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胞生长是使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模拟保卫细胞,能控制②开闭
B. ②模拟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C. ③模拟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 夜晚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的状态
【答案】D
【分析】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蒸腾作用的功能是将植物体内水分转化为水蒸气从而带走叶片的热量,达到降低叶片温度的效果。图中①模拟的是保卫细胞,②模拟的是气孔,③模拟导管
【详解】A.①模拟保卫细胞,而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②气孔开闭,故A正确。
B.②模拟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故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故B正确。
C.③模拟导管,其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故C正确。
D.晚上叶片的大多数气孔缩小或关闭,蒸腾作用减弱,散失水分减少,故②呈关闭状态,故D错误。
故选D。
19. 下列实验中,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分析】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被观察的物体,镊子主要是拿取物品,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详解】A.观察种子的结构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故A正确。
B.观察花的结构时,用镊子由外向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而不是纵向剖开子房,纵向剖开子房要用刀片,故B错误。
C.探究种子呼吸作用,观察燃烧的蜡烛在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中的燃烧情况。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燃烧的蜡烛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中后立即熄灭,证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故C正确。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D正确。
故选B。
20. 胶农在橡胶树皮上割开一条切口,橡胶树的胶液流出。割开的切口应深到( )
A. 树皮的最外层B. 木质部的导管
C. 韧皮部的筛管D. 木质部的筛管
【答案】C
【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分为外层的表皮和内层的韧皮部,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中有筛管具有向下运输有机物的作用。木质部中的导管具有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详解】A.树皮的最外层是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没有输送橡胶等物质的作用,割到这里不会有胶液流出,A错误。
BD.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将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体各处,“乳汁”是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是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木质部没有筛管,BD错误。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橡胶树分泌的胶液属于有机物,所以割胶时应割到韧皮部的筛管,这样胶液才能流出,C正确。
故选C。
21. 水稻开花时,花药中成熟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下图是水稻花部分结构示意图,能正确表示上述传粉方向的是( )
A. ①→③B. ④→②C. ①→④D. ③→②
【答案】D
【分析】根据图中提示可知,①和②是柱头,③和④是花药,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会四处飘散,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详解】自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异花传粉是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结合题图可知,①和②是柱头,③是花药,④是另一朵花的花药。可见能够表示自花传粉的是③→②,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 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人们进入地窖取冬储菜时,待久了会感觉头晕,主要原因是地窖里( )
A. 氧气不足B. 潮湿闷热
C. 光照不足D. 温度过低
【答案】A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详解】地窖通常比较密闭,在贮存蔬菜的过程中,蔬菜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地窖中氧气含量较低。人进入后,如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氧气供应不够,从而引起头晕的感觉。而不是潮湿闷热、光照不足或温度过低等原因引起头晕。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3. 我国通过长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树木和植被,于近日成功给沙漠“锁边”,有效阻止沙漠的扩张,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可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 破坏了沙漠的生态平衡
C. 可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D. 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维持碳—氧平衡,还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
【详解】A.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促使水分从根部运输到茎、叶等部位,同时也促进了水分在生物圈中的循环。因此种植树木和植被可以增加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降水,从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故A正确。
B.通过长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树木和植被有效阻止沙漠的扩张,实际上是改善生态环境,而不是破坏生态平衡,故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在呼吸作用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远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从而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故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需要,还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故D正确。
故选B。
24.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下列新质生产力属于生物学方向的是( )
A. 下一代通信技术B. 细胞和基因技术
C. 先进半导体技术D. 高效太阳能技术
【答案】B
【分析】生物技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详解】A.下一代通信技术属于通信类,不是生物学方向,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和基因技术属于生物学方向,B符合题意。
C.先进半导体技术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C不符合题意。
D.高效太阳能技术属于能源动力与材料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 选取相同的绿豆种子40粒,清水浸泡10小时,平均分成4组。对每组种子的子叶进行不同处理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0天,测量植株的高度,每组取平均值,具体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变量是“子叶完整程度”
B. 实验设计了甲组与其他三组对照
C. 实验结果是“子叶越完整植株越高”
D.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玉米种子,结果一样
【答案】D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该实验探究子叶完整程度对植株高度的影响,设置了4个组,其中甲组是对照组。由实验结果可知,子叶切除越多,对植株高度的影响越大。
【详解】A.由表格可知,4个组的唯一区别是子叶完整程度,故变量是子叶完整程度,A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可形成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甲与丙、甲与丁,B不符合题意。
C.由实验结果可知,子叶越完整的绿豆种子长成的植株越高,C不符合题意。
D.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绿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由于玉米和绿豆种子在结构上的差异,不可直接论断实验结果会相同,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内填序号或字母)。
26. 实验人员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其生活离不开氧气)制成临时装片,然后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发现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本实验的变量是好氧细菌。( )
(2)水绵光下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
(3)好氧细菌的分布受水绵光合作用的影响。( )
(4)红光最不利于水绵进行光合作用,蓝紫光最有利于水绵进行光合作用。( )
【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图中好氧细菌多,表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好氧细菌少,表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少。
【详解】(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据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不同颜色的光束,故题干的说法错误。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因此水绵在光下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故题干的说法正确。
(3)好氧细菌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光照不同处好氧细菌的多少不同,表明光照不同产生的氧气不同,因此光照不同,水绵光合作用强弱不同。因此好氧细菌的分布受水绵光合作用的影响,故题干说法正确。
(4)观察题图可知,用不同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在红光和蓝紫光照射处分布较多,而在绿光照射处分布较少,表明红光和蓝紫光照射处氧气较多,绿光照射处氧气较少。可以证明绿光最不利于水绵进行光合作用,蓝紫光有利于水绵进行光合作用,故题干的说法错误。
27. 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取4个干净的空瓶子进行编号,在4个瓶子中分别放10粒籽粒饱满有活力的菜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4个装置中,种子最可能萌发的是_______号瓶(填序号)。
(2)③号和④号瓶_______(能/不能)作为对照实验,其理由是_______。
(3)装置②不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这一环境条件。
(4)萌发的种子,总是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
【答案】(1)① (2)①. 不能 ②. 变量不唯一
(3)水分 (4)胚根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①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②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③种子浸没在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④温度低种子不萌发。因此以上装置中能萌发的是①。
(2)③号和④号瓶不能作为对照实验,其原因是有两个变量:空气和温度,变量不唯一。
(3)①和②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水分,故装置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装置②不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这一环境条件。
(4)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28. 如图所示,A~E代表大熊猫的不同结构层次,①和②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表示细胞_______,此过程可使细胞数量增加。
(2)过程②表示细胞_______,通过此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3)D中的胃分泌胃液主要与_______组织的功能有关,胃能有规律蠕动挤压食物进入小肠主要与肌肉组织的功能有关,体现__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答案】(1)分裂 (2)①. 分化 ②. 没有
(3)①. 上皮 ②. 结构与功能
【分析】(1)图中①过程,细胞数目不断增多,是细胞分裂的过程;过程②形成了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构成了组织,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由图可知,A、B是细胞,C是组织,D是器官,E动物体(大熊猫)。
【详解】(1)细胞分裂使细胞量增加。图中①过程,细胞数目不断增多,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2)过程②形成了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构成了组织,是细胞分化的过程。该过程中索然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了变化,但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上下代之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器官就是由这些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胃能分泌胃液,说明胃内有上皮组织。胃能有规律蠕动挤压食物进入小肠主要与肌肉组织的功能有关,这体现了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9. 山楂又名山里红,其果实具有酸甜诱人的味道,是冰糖葫芦的主要原料。图A-C表示显微镜下山楂果实不同部位的细胞结构图。
(1)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可以推测,图[_______]是表皮细胞,构成_______组织覆盖在植物体的表面。
(2)山楂果实具有的酸甜口感源于其中含有糖类、有机酸等成分,这些有机物主要储存在图[A]所示果肉细胞的_______中,由此可知果肉属于_______组织。
(3)山楂果实、叶和茎都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构成的,从植物体结构层次上看属于_______水平。它们之间分工协作,共同构成了山楂植株。
【答案】(1)①. C ②. 保护
(2)①. 液泡 ②. 营养 (3)器官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营养组织,作用是把外界的物质变成自身物质,储存起来,起到储存营养的作用;输导组织,作用是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分生组织,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群,具有分裂能力;机械组织,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图中A是营养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保护组织。
【详解】(1)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故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可以推测,图C是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
(2)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等。故山楂果实具有的酸甜口感源于其中含有糖类、有机酸等成分,这些有机物主要储存在图A所示果肉细胞的液泡中,由此可知果肉属于营养组织,起到储存营养的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山楂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果实、叶和茎都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构成的器官,因此从植物体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器官水平。它们之间分工协作,共同构成了山楂植株。
30. 我国多地通过建设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图一为草莓植株及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表示生理过程;图二为草莓基地测得的实验数据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是草莓进行[a]的原料之一_______,[b]是草莓进行_______,其为草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草莓植株的叶片在烈日炎炎下未被灼伤,主要是因为其叶片进行图一中的[ ]_______可散失水蒸气,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3)我们平时食用的草莓并不是果实,而是花托发育而成。草莓成熟过程中,花托中的有机物不断增多,原因是[a]活动强度_______[b](填“大于/小于/等于”)。
(4)根据图二实验数据曲线可知,当播种密度为_______时,草莓产量最理想。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总结了许多提高[a]效率的办法,请试举一例_______。
【答案】(1)①. 二氧化碳 ②. 呼吸作用
(2)c蒸腾作用 (3)大于
(4)①. b2 ②.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分析】(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图中:a是光合作用、b是呼吸作用、c是蒸腾作用,A是二氧化碳、B是有机物。
【详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A是草莓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草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图一中b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
(2)蒸腾作用促进了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及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降低了植物体尤其是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被高温灼伤;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草莓植株的叶片在烈日炎炎下未被灼伤,主要是因为其叶片进行的图一c蒸腾作用的生理活动可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草莓a光合作用强度大于b呼吸作用时,草莓积累有机物,花托中的有机物才会不断增多。
(4)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根据图二实验数据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b2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多,说明此时草莓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产量最理想。
图一中a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施肥(如施加氮肥以促进叶片生长)等措施来实现,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31. 请完成下面的学习资料卡。
“制作和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资料卡
制作番茄果实细胞临时装片:
(1)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以维持细胞形态。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端,另一端先与载玻片及液滴接触,再轻轻放下,以防止产生________。
显微镜观察番茄果实细胞临时装片:
(2)观察临时装片时,要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聚光镜。放置好装片后,要转动[________]使载物台上升至最高处,此时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以防冲撞玻片。
手绘番茄果肉细胞结构图:
(3)番茄果肉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贮存着番茄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________。
【答案】(1)①. 清水 ②. 气泡
(2)①. 低倍 ②. ② ③. 物镜
(3)①. a细胞壁 ②. c细胞核
【分析】(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
(2)图2中:①物镜、②粗准焦螺旋、③手轮。图3中:a细胞壁、b液泡、c细胞核。
【详解】(1)在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主要目的是维持细胞原来的形态。为了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它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地放平。
(2)对光时,首先使用低倍物镜,这样更容易得到明亮的视野。观察临时装片时,对光且放置好装片后,先转动②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此时眼睛应该注视物镜,以防冲撞镜头或冲撞玻片。
(3)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c细胞核。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可以通过生殖传递给下一代。
32.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请认真观察草履虫的相关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从培养液吸取草履虫时,通过从培养液的表层液体中吸取。原因是表层培养液中_______含量高,草履虫可以通过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在观察草履虫时,要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上少许棉花纤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填“加速”或“减缓”)草履虫的运动。
(3)该生物小组完成“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实验如上图所示。实验中草履虫会向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由此可见草履虫会躲避有害刺激。
(4)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身体只由一个_______构成,但却可以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答案】(1)①. 氧气##O2 ②. 表膜
(2)减缓 (3)左
(4)细胞
【分析】细胞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草履虫就是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的作出反应。草履虫的呼吸靠表膜进行,运动由表膜上的纤毛完成,由口沟完成摄食活动,由食物泡消化食物,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位于前端和后端的收集管和伸缩泡能收集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详解】(1)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体表的表膜来完成。
(2)草履虫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比较快,因此显微镜下,常常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上少许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
(3)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该实验中的食盐对草履虫的生存有害,因此实验中草履虫会向左运动。
(4)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其呼吸靠表膜进行,运动由表膜上的纤毛完成,由口沟完成摄食活动,由食物泡消化食物,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位于前端和后端的收集管和伸缩泡能收集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33. 生物兴趣小组把辣椒对切,取出里面的种子,进行辣椒种植实践活动。
(1)兴趣小组成员将种子放在疏松的土里浅埋,浇上水,当种子再满足萌发的另一个外界条件即_______后,种子吸水破壳萌发。
(2)种子萌发时,发育成辣椒幼苗的结构是_______。
(3)辣椒苗生长过程中,兴趣小组会在辣椒苗的旁边施加复合肥,这是为了给辣椒苗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_______,同时马上给辣椒苗浇一次水,这是为了_______(填“降低”或“提高”)土壤溶液浓度,防止烧根烧苗的情况发生。
(4)兴趣小组观察到了辣椒上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辣椒是自花授粉植物,⑤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经开花、传粉和_______后,⑤中的_______发育成了⑥,兴趣小组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答案】(1)温度 (2)胚
(3)①. 无机盐 ②. 降低
(4)①. 花蕊 ②. 受精 ③. 子房
【分析】(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2)图中:①种子,②根,③茎,④叶,⑤花,⑥果实。
【详解】(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将种子放在疏松的土里浅埋,浇上水,当满足种子萌发的温度条件后,种子即吸水破壳萌发。
(2)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3) 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在辣椒苗的旁边施加复合肥,这是为了给辣椒苗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盐。
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故施肥后要浇水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使土壤溶液浓度小于作物细胞的浓度,让作物细胞正常吸水,防止烧根烧苗的情况发生。
(4)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⑤花的主要结构。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植物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称为受精。正常情况下,花发育成果实,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发育如图:
因此,⑤花中的子房发育成了⑥果实。
34. 沙蚕又称海蜈蚣。沙蚕喜欢栖息在沿海的沙泥中,我们在见光的沙滩上游玩时较少看到它们。对于沙蚕的这种分布特点,生物兴趣小组决定通过项目式学习一探究竟。
【项目式学习一】
步骤1:取大小相同的沙蚕10条,放在图1的中央,静置一定时间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沙蚕数量,并记录。
步骤2:按步骤1方法,再重复进行4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本实验中,生物兴趣小组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
(3)小组同学重复实验,将统计的数据(图2)进行处理,计算求出_______。
(4)分析图2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项目式学习二】
(5)兴趣小组继续探究“湿度对沙蚕分布的影响”,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应将前面探究的装置1进行改动:A._______一块黑纸板(填“增加”或“去掉”);B.土壤:右边用湿土,左边用_______。
【答案】(1)光对沙蚕的分布有影响吗
(2)把实验环境设置为明亮和阴暗
(3)平均值 (4)沙蚕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沙蚕的分布有影响
(5)①. 增加 ②. 干土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该小组取大小相同的沙蚕10条,放在实验装置(如图1)的中央,静置一定时间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沙蚕数量。因此,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对沙蚕分布有影响吗?
(2)探究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本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其余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因此,本实验中,生物兴趣小组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是把实验环境设置为明亮和阴暗,其他条件都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3)探究实验一般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 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分析图2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是:明亮处的沙蚕数量比黑暗处的沙蚕数量少,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沙蚕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沙蚕的分布有影响。
(5)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湿度对沙蚕分布的影响,其单一变量应该是水分,所以,要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干燥土壤,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因此,应将前面探究的装置1进行改动:A要增加一块黑纸板;B两边土壤湿度要不一样,右边用湿土,左边用干土。选项
实验
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种子的结构
放大镜
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B
观察花的结构
镊子
纵向剖开子房
C
探究种子呼吸作用
燃烧的蜡烛
验证氧气
D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形态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子叶处理情况
完整
切除1/4
切除2/4
切除3/4
植株高度(cm)
17.98
16.58
12.54
10.5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下列生物中,无细胞结构的是,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