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
    2.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 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内,没有重力的引导,植物的大部分根都会扎到土壤盒去,而盒里的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分析】生物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生物能进行呼吸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但题目描述的是植物在无重力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与呼吸作用无直接关联,A错误。
    B.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同样与题目描述的生长情况无直接关联,B错误。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与题目描述的无重力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方向无关,C错误。
    D.在无重力引导的情况下,植物的大部分根仍然会扎向含有充足水分的土壤盒,这体现了植物对外界环境(即水分分布)的刺激作出了反应,选择了有利于自身生长的方向,能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
    故选D。
    2. 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图中甲为显微镜结构图,乙为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中的⑤表示气泡,⑥表示细胞
    B. 若观察的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中的④
    C. 若将图乙中的⑤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向下方移动装片
    D. 高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①
    【答案】B
    【分析】图甲: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转换器,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反光镜;图乙:⑤是细胞,⑥是气泡。
    【详解】A.图中⑤是细胞,⑥是气泡,因为气泡一般边缘较黑、较宽,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往往是一片空白,故A错误。
    B.当光线强时,视野过亮,用反光镜的平面镜,遮光器的小光圈;光线弱时,视野较暗,用反光镜的凹面镜,遮光器的大光圈,所以若观察的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中的④反光镜,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故B正确。
    C.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后的图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图乙中的⑤位于视野上方,若将图乙中的⑤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向上方移动装片,故C错误。
    D.③细准焦螺旋能较小幅度的升降镜外,还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所以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③细准焦螺旋,故D错误。
    故选B。
    3. 制作临时装片对于我们认识生物显微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D. ③→④→②→①
    【答案】A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清水)、撕(内表皮)、展(用解剖针展开内表皮)、盖(用镊子盖盖玻片)、染(用碘液染色)、吸(用吸水纸)。
    【详解】结合题图可知,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用解剖针在水滴中把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盖上液滴)、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和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结合题图可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①滴加液体、②放置表皮、③盖盖玻片、④染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黄花蒿的茎和叶中提取的,茎和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个体
    【答案】C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详解】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可见,茎和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生物课上,同学们使用显微镜观察蚕豆根尖细胞分裂切片。由如图可知,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染色体D. 细胞质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初期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由此可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在与培养液等距的位置加入甲、乙、丙、丁4种液体,并与培养液连通(如图)。最终草履虫数量最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A
    【分析】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在题目中,载玻片中央滴有草履虫培养液,四周等距离处分别加入了甲(肉汁)、乙(食盐)、丙(酒精)、丁(醋)四种液体。
    【详解】A.甲处是肉汁,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因为草履虫是异养生物,需要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肉汁中含有营养物质,可以吸引草履虫游向该处,所以最终草履虫数量最多的是肉汁处,即甲处,A正确。
    BCD.食盐溶液、酒精溶液和醋对于草履虫来说是都是有害的刺激,因为这些溶液会导致草履虫体内的水分流失或对草履虫有害,对其生存造成威胁。因此,草履虫会避开这些溶液,BCD错误。
    故选A。
    7. 康康尝试在家自制酸奶,准备了1000mL鲜牛奶、适量白糖、100mL酸奶,按老师指引的操作进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制作酸奶的装置需要先灭菌
    B. 该装置需要放入冰箱发酵
    C. 密封发酵主要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
    D. 加酸奶的目的是加入醋酸菌
    【答案】A
    【分析】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
    【详解】A.在制作酸奶时,为了防止其他杂菌的污染,保证乳酸菌的正常发酵,制作酸奶的装置(如容器、工具等)需要先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
    B.酸奶的发酵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通常是温暖的环境(如35℃~40℃),而不是冰箱中的低温环境,B错误。
    C.密封发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无氧或低氧的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虽然防止灰尘进入也是密封的一个好处,但并非主要原因,C错误。
    D.加酸奶的目的是为了引入乳酸菌作为发酵剂。乳酸菌在牛奶中发酵产生乳酸,使牛奶的pH值下降,从而凝固成酸奶。醋酸菌与酸奶制作无关,它主要用于醋酸发酵(如制作食醋),D错误。
    故选A。
    8. 如图为已经灭绝的菊石化石。据研究菊石身体柔软,体外有坚硬的贝壳保护,由此推断它属于( )
    A. 刺胞动物B. 扁形动物
    C. 软体动物D. 节肢动物
    【答案】C
    【分析】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详解】A.刺胞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A错误。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B错误。
    C.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菊石体身体柔软,外有坚硬的贝壳保护,属于软体动物,C正确。
    D.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节肢动物代表动物有:蚊、蝇、蝶、蜂、蜻蜓、蜘蛛、蜈蚣、虾、蟹等,D错误。
    故选C。
    9. 宠物店新添了一种水生脊椎动物,如图。它皮肤光滑无鳞,少数个体用肺呼吸。关于该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卵无坚韧卵壳
    B. 与海马是同属鱼类
    C. 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D. 生殖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答案】A
    【分析】结合题图可知,该生物是蝾螈,其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详解】A.蝾螈是两栖动物,其卵是柔软的,没有像鸟类或某些爬行动物那样的坚韧卵壳,A正确。
    B.海马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具有鱼类的典型特征,如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而蝾螈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
    C.蝾螈作为两栖动物,其牙齿并没有像哺乳动物那样分化为门齿和臼齿,C错误。
    D.蝾螈的成体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其生殖和发育过程仍然需要水环境的支持。例如,蝾螈的卵需要在水中孵化,幼体也需要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它们的生殖发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D错误。
    故选A。
    10. 真空封口机可抽取保鲜袋内空气,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关于这种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B. 加速食品中水分的蒸发
    C. 破坏需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D. 减少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答案】C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详解】A.真空封口机并不能直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它主要是通过抽取保鲜袋内的空气,减少微生物的生存空间,A错误。
    B.实际上,真空封口机的目的是减少食品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减缓食品中水分的蒸发,而不是加速食品中水分的蒸发,B错误。
    C.真空封口机通过抽取保鲜袋内的空气,创造了一个低氧或无氧的环境,从而破坏了需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延长了食品的保存时间,C正确。
    D.真空封口机有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但它并不能直接减少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营养成分的流失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氧化等,D错误。
    故选C。
    11. “竹升面”起源于岭南地区,被评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制作竹升面用的面粉主要来自图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分析】题图中:①是胚乳,②是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根。
    【详解】A.小麦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制作竹升面用的面粉主要来自图中的①胚乳,A正确。
    B.小麦种子中,②子叶的的功能是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胚根、胚轴、胚芽,B错误。
    CD.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④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③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CD错误。
    故选A。
    12. 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一种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复活的病毒可以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能够独立生活
    B. 病毒用孢子繁殖
    C. 该病毒体积比阿米巴虫大
    D. 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答案】D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会变成病毒颗粒。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内的原料和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繁殖,A错误。
    B.病毒是通过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繁殖的,而不是通过孢子。孢子繁殖是真菌等生物的一种繁殖方式,B错误。
    C.病毒是非常微小的生物,通常比细胞小得多。阿米巴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其体积远大于病毒,C错误。
    D.题目中提到复活病毒可以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因此可以推断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D正确。
    故选D。
    13. 小萌学习“细胞的生活”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壁
    B. 结构②是DNA,内储存遗传信息
    C.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D. 洋葱根尖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答案】C
    【分析】细胞的生活不仅需要物质和能量,还需要信息。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故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详解】A.细胞的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①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细胞壁主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对物质进出细胞没有直接作用,A错误。
    B.细胞的结构有:①细胞膜、细胞质、②细胞核。可见,结构②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DNA,DNA内储存遗传信息,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C正确。
    D.洋葱根尖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D错误。
    故选C。
    14. 这学期同学们进行了很多生物学实验,对以下实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 )
    A.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滴加清水
    B. 观察鱼呼吸时,需要在鱼的鳃盖附近滴加红墨水
    C.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滴加碘液,细胞质染色最深
    D. 观察草履虫时加棉花纤维的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答案】D
    【分析】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用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取。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可总结为:擦(用纱布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用解剖针在水滴中把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盖上液滴)、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详解】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不是清水),A错误。
    B.鱼在水中生活,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可见,观察鱼呼吸时,需要在鱼的口(不是鳃盖)附近滴加红墨水,B错误。
    C.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滴加碘液是为了使细胞核染色,细胞质不会染色最深,C错误。
    D.草履虫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动物,在水中会不停地游动。为了更好地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特点,可以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花纤维,这样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范围,使其更容易被观察到,D正确。
    故选D。
    15. 小刚学习了《生物学》后尝试绘制以下关系图。符合图中1-4所示关系,依次应是( )
    A. 生物、植物、动物、蘑菇
    B. 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水杉
    C. 器官、营养器官、生殖器官、花
    D. 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皮肤
    【答案】B
    【分析】图中表示关系:1包含2和3,2和3属于并列关系,2又包含4。
    【详解】A.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蘑菇属于微生物,而不属于植物。因此,1是生物,2是植物,3是动物,但4不能是蘑菇,A不符合题意。
    B.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植物,水杉属于裸子植物。因此,1是植物,2是裸子植物,3是被子植物,4是水杉,A符合题意。
    C.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因此,1是器官,2是营养器官,3是生殖器官,但4不能是花,C不符合题意。
    D.组织是生物学中用来描述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保护组织、机械组织都是植物组织的一种,皮肤属于器官。因此,1是组织,2是保护组织,3是机械组织,但4不能是皮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动物和植物的细胞,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了细胞模型的制作(如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眼虫、海带和鸽子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生物体
    (2)这个细胞模型的原型最可能是( )
    A. 小鼠上皮细胞B. 黑藻叶肉细胞
    C. 大肠杆菌细胞D. 痢疾内变形虫
    (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主要以竹类为食。比照图中模型,大熊猫细胞和竹子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④⑥D. ②③⑥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荔枝营养丰富,又香又甜,带甜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荔枝细胞的( )
    A. 液泡B. 细胞核C. 细胞壁D. 细胞膜
    (5)人类通过对细胞的探索,揭示了许多生命的奥秘。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B. 细胞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C. 细胞数量增加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答案】(1)A (2)B (3)D (4)A (5)B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膜,④液泡,⑤叶绿体,⑥线粒体。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1)A.细胞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的基础。眼虫是单细胞动物、海带是多细胞藻类、鸽子是多细胞动物,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
    B.“组织”是细胞进一步形成的结构层次,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组织层次,如眼虫无组织层次,B错误。
    C.“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更高级的结构层次,C错误。
    D.“生物体”是个体层次,D错误。
    故选A。
    (2)细胞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这些结构在植物细胞中较为常见。A选项“小鼠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B选项“黑藻叶肉细胞”是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与模型相符;C选项“大肠杆菌细胞”是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等结构;D选项“痢疾内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竹子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还有叶绿体。大熊猫等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可见,比照图中模型,大熊猫细胞和竹子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②细胞核、③细胞膜、⑥线粒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A.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带甜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荔枝细胞的液泡中,A正确。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错误。
    C.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C错误。
    D.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D错误。
    故选A。
    (5)A.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A错误。
    B.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细胞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正确。
    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C错误。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有些有害物质也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B。
    夏日炎炎,读书之余,小亮同学走出教室到野外观察。他发现生活在池塘中的水螅和桃花水母,忙于“翻耕”土壤的蚯蚓,遇到陌生人就汪汪叫的小黄狗及“林中仙子”白鹇(广东省省鸟)。小亮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动物进行如下分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7. 图中①代表的动物是( )
    A. 水螅B. 蚯蚓C. 白鹇D. 小黄狗
    18. 图中③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 口B. 角质层
    C. 湿润的体壁D. 触手的刺细胞
    19. 与⑤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0. 下列对白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前肢变成翼B. 身体呈流线型
    C. 体温恒定D. 骨骼重且发达
    21.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上述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黄狗可以看家护院
    B. 水螅能形成美丽的珊瑚礁
    C. 蚯蚓破坏植物根系,降低作物产量
    D. 白鹇喙内有齿,可以更好捕捉害虫
    【答案】17. D 18. C 19. D 20. D 21. A
    【分析】水螅和桃花水母都是腔肠(刺胞)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小黄狗属于哺乳动物,白鹇属于鸟类。
    【17题详解】
    水螅、桃花水母、蚯蚓、小黄狗和白鹇中只有小黄狗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性。所以①是小黄狗。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8题详解】
    水螅、桃花水母、蚯蚓、小黄狗和白鹇中只有蚯蚓身体分节,所以③是蚯蚓,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题详解】
    图中④⑤都不用肺呼吸,身体都不分节,二者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题详解】
    A.白鹇属于鸟类,它们的前肢特化成翼,翼是其飞行器官,能使其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A正确。
    B.白鹇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B正确。
    C.白鹇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C正确。
    D.白鹇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翔生活,D错误。
    故选D。
    【21题详解】
    A.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可以看家护院或者陪伴人们,A正确。
    B.珊瑚虫能分泌石灰质物质,堆积形成珊瑚礁,水螅不能形成美丽的珊瑚礁,B错误。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植物的生长,C错误。
    D.白鹇属于鸟类,有喙无齿,可以捕捉害虫,D错误。
    故选A
    “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4月3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这一重要要求。某校师生响应号召,在“为校园添绿”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各展身手,有学生社团开展“辨认校园植物特征并挂牌”活动,认识了水绵、莲、葫芦藓、肾蕨、银杏和向日葵等植物;也有兴趣小组负责实施“利用劳动基地为校园添绿”项目;更有科研小组开展校园水池里养花种菜的尝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2. 在开展“辨认校园植物特征并挂牌”活动,学生社团成员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探究法D. 分析法
    23. 兴趣小组成员整地时在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植物,它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叶中没有叶脉,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 )
    A. 葫芦藓B. 肾蕨C. 银杏D. 向日葵
    24. 社团学生把水绵、葫芦藓和肾蕨分为一类,将莲、银杏和向日葵分为另外一类,请问分类依据是( )
    A. 生活环境B. 是否有孢子
    C. 种子是否裸露D. 是否有输导组织
    25. 下面哪种植物所在的类群在陆地分布最广( )
    A. 葫芦藓B. 肾蕨C. 银杏D. 向日葵
    26. 科研小组成员在研究池塘水质及植物类群时,认为莲属于被子植物,判断依据是( )
    A. 有种子B. 有果实
    C. 有根、茎、叶的分化D. 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答案】22. B 23. A 24. B 25. D 26. B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以前,学者一般把藻类归为植物。现在,有的学者只把像水绵、紫菜这样的藻类归为植物;有的学者不把藻类当作植物。藻类的细胞中一般都含有可吸收光能的色素,可以说,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
    【22题详解】
    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可见,在开展“辨认校园植物特征并挂牌”活动,学生社团成员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观察法,B正确。
    C.探究法在科学研究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它指的是科学家通过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来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过程,C错误。
    D.分析法指对已有数据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本题活动主要是观察,不涉及大量数据分析,D错误。
    故选B。
    【23题详解】
    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是假根,只有固着作用,没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葫芦藓主要通过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正确。
    B.肾蕨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没有种子,B错误。
    C.银杏(又叫白果树)是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银杏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花和果实,通常提到的“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C错误。
    D.向日葵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D错误。
    故选A。
    【24题详解】
    A.水绵和莲都生活在水中,可见,两类植物的分类依据不是“生活环境”,A错误。
    B.水绵、葫芦藓和肾蕨分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可归为一类;而莲、银杏和向日葵没有孢子,有种子,用种子繁殖,可归为另外一类。莲、银杏和向日葵中,银杏可见,两类植物的分类依据是“是否有孢子”,不是“种子是否裸露”,B正确。
    C.莲、银杏和向日葵中,银杏种子裸露,莲和向日葵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可见,两类植物的分类依据不是“种子是否裸露”,C错误。
    D.水绵等藻类的结构简单,无输导组织;葫芦藓等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肾蕨等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莲、银杏和向日葵都有输导组织,D错误。
    故选B。
    【25题详解】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最繁茂和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它们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从寒冷的两极到炎热的赤道,从低洼的沼泽到干旱的沙漠,到处都能看到被子植物的踪迹。可见,选项中:葫芦藓是苔藓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银杏是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而“向日葵”所在的类群是被子植物,在陆地分布最广,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6题详解】
    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可见,科研小组成员认为莲属于被子植物,判断依据是“有果实”,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27.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以下生物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请根据下图回答:
    (1)甲生物通过结构______(填序号)摄入小球藻。未被消化的小球藻仍能存活,其细胞内有______,能通过光合作用为甲提供营养。
    (2)甲型流感病毒与图中______(填序号)结构相似,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与其他三种生物不同,该生物不具有______结构。
    (3)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如乙生物通过______繁殖后代,丙生物可以通过产生大量[a]______繁殖后代。
    (4)橘子上长的“毛”是图中______(填序号)所示生物形成的菌落,这类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由图中______(填序号)所示生物引起的疾病。这两种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答案】(1)①. ③ ②. 叶绿体
    (2)①. 丁 ②. 遗传物质 ③. 细胞结构
    (3)①. 分裂 ②. 孢子
    (4)①. 丙 ②. 乙 ③. 有无成形细胞核
    【分析】图甲是草履虫,其中①是表膜,②是纤毛,③是口沟。乙是细菌,其中A是鞭毛,B是DNA集中的区域。丙是青霉,其中a是孢子,b是直立菌丝,c营养菌丝。丁是病毒。
    【详解】(1)草履虫属于动物,小球藻属于植物。甲草履虫通过③口沟摄入小球藻。未被消化的小球藻仍能存活,其细胞内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甲提供营养。
    (2)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其结构与图中的丁生物相似。
    (3)乙是细菌,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真菌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的孢子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丙生物可以通过产生大量a孢子繁殖后代。
    (4)橘子“长毛”是图中丙青霉形成的菌落。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因此这类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由乙细菌引起的疾病。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所以乙和丙这两种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8. 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请根据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广东是渔业大省,发展渔业历史悠久。根据《202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我省水产养殖产量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目前,广东省草鱼、鳜鱼、鲈鱼、乌鳢、鳗鱼、罗非鱼、罗氏沼虾等多个淡水养殖品种的养殖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资料二:白鳗Anguilla japnica(如图)在佛山市顺德区已有30多年的养殖历史,2018年“顺德鳗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资料三:11月6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首台座底式桁架智能养殖平台——“湛农1号”第二组网箱成功下水,它由3组矩形模块共6个网箱组合而成,不同网箱之间可保持独立。“湛农1号”搭载可升降折叠网箱、可移动自动投料机、饲料舱、吸鱼泵等养殖加工一体化设施,搭配自动化出鱼系统,满足不同网箱、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鱼类规模化养殖。平台还可同时与传统网箱进行科学搭配、合理布局使用,为海洋牧场规模化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
    (1)分析资料一,我省水产养殖产量高的动物除了______外,身体内均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都用______呼吸,其中,______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2)分析资料二,白鳗生物分类的等级是______,Anguilla代表______,白鳗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______协调运动。
    (3)分析资料三,“湛农1号”“不同网箱之间可保持独立”(划线部分)的优势在于______。除了以上介绍,“湛农1号”还可以开发什么功能?______。
    【答案】(1)①. 罗氏沼虾 ②. 脊柱 ③. 鳃 ④. 草鱼
    (2)①. 种 ②. 属名 ③. 鳍
    (3)①. 避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鱼类之间的相互影响 ②. 开发休闲渔业、观光旅游等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线虫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详解】(1)根据资料一,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高的动物中,除了罗氏沼虾属于无脊椎动物外,其余动物(草鱼、鳜鱼、鲈鱼、乌鳢、鳗鱼、罗非鱼)都属于鱼类,它们身体内均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鱼类都用鳃呼吸,其中,草鱼与青鱼、鲢鱼、鳙鱼并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家鱼。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根据资料二,白鳗的生物分类等级是种,表示白鳗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属名,第二部分为种加词,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也可省略)。可见,Anguilla是白鳗的属名。白鳗是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运动来在水中游泳。
    (3)根据资料三,“湛农1号”养殖平台的不同网箱之间可保持独立,这一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鱼类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除了题目中介绍的养殖加工一体化设施外,“湛农1号”还可以开发休闲渔业、观光旅游等功能,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渔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29. 晓东同学尝试利用葡萄表面的天然酵母菌制作馒头。为此,他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
    (1)实验一:提取和培养天然酵母菌。
    晓东同学查阅资料后,首先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馏水等材料配制出培养基,其中葡萄糖为酵母菌生长繁殖提供______。为了除去杂菌,他对培养基等实验器材进行了______处理。然后将新鲜葡萄皮上的少量微生物转移培养基上(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长出A、B两种菌落(见图甲)。已知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的形态特征类似,所以菌落______(填字母)可能是酵母菌菌落。
    (2)实验二:测定不同种类酵母菌的发酵能力。
    通过实验一,晓东顺利地获取了两种天然的葡萄酵母菌(J1和J2)。他将这两种酵母菌分别与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它们的发酵能力。溶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变化如图乙。由图乙可知酵母菌______的发酵能力更强,晓东决定选择这种酵母菌来发面。
    (3)实验三:制作和品尝馒头。
    为了探究______对面团发酵的影响,晓东分别在23℃、28℃和33℃条件下发酵面团。发酵时,由于酵母菌产生了______气体,面团逐渐膨胀。经过蒸制,馒头制作完成。晓东邀请同学们品尝,并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
    根据评价结果,你认为实验条件下,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______℃。请写出1条理由:______。你认为会影响馒头品质的其他因素有:______(写出1点)。
    【答案】(1)①. 营养物质 ②. 高温灭菌 ③. 接种 ④. B
    (2)J2
    (3)①. 温度 ②. 二氧化碳##CO2 ③. 28 ④. 在28℃时,作出的馒头松软度、风味、外观都是最好的(答案合理即可)⑤. 酵母菌的数量(或发酵时间、面粉的质量等,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详解】(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可见,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馏水等材料配制出培养基,其中葡萄糖是酵母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能为其提供能量。
    为了除去杂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对培养基等实验器材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结合分析可知,将新鲜葡萄皮上的少量微生物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大多白色。由于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的形态特征类似,结合题图可以推测B菌落的特征符合酵母菌菌落的特点。
    (2)通过图乙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与J2酵母菌混合的葡萄糖溶液剩余量较少,说明J2酵母菌的发酵能力更强,能够更快地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因此,晓东决定选择J2酵母菌来发面。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实验三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面团发酵的影响。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面团逐渐膨胀。根据评价结果表可以看出,在28℃条件下发酵的面团制作的馒头在松软度、风味、外观方面均得分最高,且色泽也很好。因此可以认为在实验条件下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28℃。除了温度外,还会影响馒头品质的其他因素包括酵母菌的数量(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发酵效果)、发酵时间(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馒头的口感和质地)以及面粉的质量(面粉的筋度、蛋白质含量等都会影响馒头的品质)等。
    30. 一年级的小妹妹看了克隆动物的新闻,对此很感兴趣,问七年级的哥哥关于克隆的问题,请你帮哥哥一起解答妹妹的问题:
    (1)妹妹:我们是克隆动物吗?
    哥哥:当然不,我们的生命起点是爸爸妈妈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______。我们体内的遗传物质是______,有爸爸的一半,也有妈妈的一半,所以我们和爸爸妈妈都有相像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些就是生物特征中的______现象。
    (2)妹妹:克隆动物没有爸爸妈妈吗?
    哥哥:给你看个图,这是我国成功案例,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过程。
    克隆猴的长相与图中______(填图中字母)猴最为相像,此猴提供______,克隆猴体内大部分的遗传物质与它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如图所示,形成的融合细胞经过______(生理过程)发展成X,在合适的环境下发育成克隆猴,严格来说是没有父母的。
    (3)妹妹:家里的玫瑰谢了,我们可以克隆它吗?
    哥哥:玫瑰是植物,而猴是动物。虽然动植物细胞结构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通过______(填能量转换器名称)将细胞中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但是动植物的组织不一样,例如,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称为______组织。而且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克隆猴会形成______这一层次,而玫瑰没有,所以动物和植物是不一样的。我也不知道玫瑰可不可以克隆,等我学好了《生物学》再教你……
    【答案】(1)①. 受精卵 ②. DNA ③. 变异
    (2)①. A ②. 细胞核 ③. 相同 ④. 细胞分裂、分化
    (3)①. 线粒体 ②. 分生 ③. 系统
    【分析】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
    题图中,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取B猴的一个卵细胞,把细胞核去掉,得到无核卵细胞,再把一个A猴体细胞去掉细胞核,与无核卵细胞融合,形成融合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形成初期胚胎(X),然后将初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C体内,发育成克隆猴。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1)我们的生命起点是爸爸妈妈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这些遗传物质决定了我们的生物特征,既有与爸爸妈妈相像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生物特征中的变异现象。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结合题图可知,克隆猴的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A猴最为相像,因为细胞核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所以克隆猴体内大部分的遗传物质与A猴相同。形成的融合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等生理过程,发展成初期胚胎X,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下发育成克隆猴。所以,克隆猴严格来说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父母的。
    (3)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这一能量转换器,它可以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但是,动植物的组织不同,例如植物体内有分生组织,这些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克隆猴是动物,会形成系统这一层次,而玫瑰是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发酵温度/℃
    感官评价(各项满分均为10分)/分
    松软度
    风味
    外观
    色泽
    23
    84
    8.5
    7.8
    8.3
    28
    9.2
    9.3
    8.6
    8.7
    33
    9.0
    9.2
    8.5
    8.9

    相关试卷

    [生物]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共11页。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共11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