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表1所示现象的发展有利于,某学者认为,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广西桂林晓锦遗址中,发现非常多的灰坑、柱洞、烧陶用火遗迹和墓葬。该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经鉴定其品种属亚洲地区的一种粳稻”。据此推断,当时该地区
A.农业成为先民主要生活来源 B.受到了良渚文化的影响
C.自给自足农业模式已经形成 D.先民逐渐走向定居生活
2.“亲眼见,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词中谈及的工程的修建
A.接通了“海上丝绸之路”B. 使当地成为“天府之国”
C.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D.旨在推动民族交流交融
3.268年,晋武帝颁布《晋律》,该律对汉、魏以来的律令条文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将维护亲亲、尊尊”学说的五服制度纳入律中。由此可知,《晋律》的制定
A.维护了伦理纲常 B.完善了律例合编的编撰方法
C.缓和了社会矛盾 D.体现了西晋多元文化的融汇
4.宋代茶坊、酒肆、瓦子遍布市井街巷,茶坊和酒肆提供了说书、评话、小唱等文化娱乐服务,瓦子中广泛存在着杂技表演、古玩字画交易等商业活动。这反映出宋代
A.雅俗文化呈现合流发展趋势
B.商业进步推动大众文化发展
C.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
D.政府放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5.表1所示现象的发展有利于
表1
A.削弱土司贵族的特权 B.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C.平衡官员的地域分布 D.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
6.1723年,雍正帝正式批准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由于土地较人口而言具有更强的固定性和可见性,相对不容易弄虚作假,这一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官员营私舞弊。这说明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
A.降低了农民税收负担
B.使百姓彻底摆脱了人身束缚
C.缓解了土地兼并现象
D.提高了征税的效率和规范性
7.某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临时大总统享有总揽政务、统率全国海陆军等诸多权力,又规定国家事务应当由临时政府各部门实行,且国务员具有副署权”,最终形成最高行政中枢二元化的行政体制。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不利于民初政局的稳定 B.提高了总统的行政效率
C.强化了中央机构的权力 D.导致中枢机构权力不明
8.表2所示为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中对文官高等考试规定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时期的文官考试
表2
A.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B.重视行政能力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注重德才兼备
9.1920年,阮孟才在《中国宣种果树说》一文中谈到惜乎乡愚既鲜知能,长官不加劝导,土宜物产,消息盈虚,听其自生自灭,以致美洲之苹果、欧西之葡萄,皆以汽车、汽舟贩售吾国,积成漏卮”。该论述
体现出当时中国水果市场的整体状况 B.重在解决中国果树种植的技术难题
C.揭示出近代中国农产品贸易被动地位 D.表明推广农业技术成为国人的共识
10图1所示是画家费龙翔1954年创作的年画《把余粮卖给国家支援工业
化》。该画意在
图1
A.引导社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B.营造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
C.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造势
D.宣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1.据统计,我国每人公里污染治理费用,如以高速铁路为 1,则高速公路为3.76,飞机为5.212008-2016年,我国通过高速铁路减少了1476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高速铁路桥梁主要为高架,节约了大量的耕地。材料表明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
A.提高了人流和物流的安全性 B.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C.致力于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 D.降低了我国的能源消耗
12亚述帝国除连通本土大部分地区的四条御道交汇于都城尼尼微外,还有众多普通道路与御道相连构成全国交通网。且亚述帝国道路走向与传统商路大体一致,以尼尼微为枢纽连接行省省会和附属国都城。据此可知,亚述帝国的道路交通建设
A.提高了社会治理能力 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C.消除了地域间的差异 D.维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13.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关于法国、瑞典、普鲁士等国领土的重新划分;神圣罗马帝国内诸侯国的主权及外交主权;正式承认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家以及承认新教的合法地位;等等。据此可知,该和约
A.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B.使集体安全体制得以完善
C.构建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D.确立了教权高于王权原则
14.1828年美国开始铺设第一条铁路,从巴尔的摩到俄亥俄共13英里,1830年该铁路建成通车。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有3万多英里的铁路线纵横交错,建设规模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美国铁路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南北战争后的重建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产业革命持续推进 D.联邦政府的建立
15据统计,1920年末,日本文官共计289662人,当时日本全国人口55391000人,平均每千人中有文官5.23人。1942年,日本文官总计达1406864人,全国人口72300000人,平均每千人有文官19.46人。这说明,日本
A.文官改革成效显著 B.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C.行政管理愈加混乱 D.政府机构日益膨胀
16.1980年,欧共体的社会保障费用开支占整个共同体国民总产值的6%,1981年占27.1% 与此同时,各国社会保障开支在政府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且增幅加快。这说明欧共体的社会保障
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体现了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
C利于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D.推动垄断资本主义最终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861年天津被迫开埠后,尤其是李鸿章、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后,天津成为北方的洋务重心和清末新政的示范地,汇集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洋务新政人才。民国初年,以京津冀为重心的华北和环渤海圈市场,真正成了世界市场的一环,由此引起的近代交通、能源、电讯、工业革命真正展开,机器大工业在一批重要部门取代手工业,以新式融资机构银行证券、保险、新式集股有限责任公司、新式大型综合百货零售业为重要标志的商业革命广泛展开,农产品商品率明显上升,市场规模扩大。不但京津两大城市近代化步伐大大加快,而且在直隶省这一空间范围内,初步构建起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唐山、秦皇岛、沧州、承德、张家口、石家庄、邯郸、邢台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胜芳、泊头、祁州等一大批小城市以及独流、芦台、河头、稻地镇等一大批商业集镇组成的梯次分明、商务联系密切的城市网络体系。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条件。(8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截至19世纪中叶,丝绸之路上的中西关系,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前一个时期,从远古时代到郑和下西洋结束的15世纪前期,可以称为古典时期。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汉唐盛世,陆上丝绸之路为主体;宋元时代,海上香瓷之路则有了更重要的地位。汉唐时期,西域的交流最活跃;宋元时代,南海的贸易最繁盛。后一个时期,主要是明清时期,从15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叶,我们可以称之为近代早期。就地区而言,这个时期中国与亚洲国家的交通往来依然频繁,但最具影响力的是中国与欧洲的交往。此时期,虽然中国在经济和科学领域已经逐渐落伍,但西方文明的东渐和中国文化的西传却保持一个互惠和平等的格局。
-摘编自张国刚《丝绸之路背后的动能》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超越国界阻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发展阶段区别,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地缘利益纷争,是开放包容的合作进程;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各方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共同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摘编自贾丁《共建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划分丝绸之路上中西关系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重大事件,并简析古典时期丝绸之路主体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塑经济全球化。(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所谓“活”的制度史,不仅是指生动活泼的写作方式,而且是指一种从现实出发,注重发展变迁、相互关系的研究方式。官僚政治制度不是静止的政府型态与组织法,制度的形成及运行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有“运作”,有“过程”才有“制度”,不处于运作过程之中也就无所谓制度”。
-摘编自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为例,自拟论题,从运作过程视角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叙述完整。)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二战结束前,美国已经着手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即在国际贸易领域创建国际贸易组织,在国际金融领域创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美国主导建立的这种国际经济体系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作为“中心国”),美国可以从“外围国家”获取一系列资本流动收益。这些收益包括弥补国内储蓄缺口,其他国家承担美国经济调整的负担(财政赤字、泡沫经济、经常项目收支赤字,等等。
-摘编自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
材料二
世界大战使各国经济日趋封闭化,这与迅速发展的生产国际化和国际贸易背道而驰。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无疑有助于解决这种状况。这个体系力图协调各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的政策,将古典金本位制的优点(汇率稳定性)与浮动汇率的优点(各国可独立地制定国内经济政策)结合起来。它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货币政策协作的规则,以稳定汇率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与历史上各资本主义国家自行制定货币政策和确定汇率不同。这种完全新型的开放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有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而且对缓和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刘生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着手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背景。(6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贡献与局限。(8分)
2025年春季高二开学质量检测卷
历史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B 6.D 7.A 8.B 9.C 10.B 11.B 12.A 13.C 14.C15.D 16.A
17.(1)表现:基础设施和民众生活条件改善;形成城市网络体系。(4分)
(2)历史条件:天津开埠;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成果的积累;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近代工厂制的传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商业经营方式的更新。(8分,答出四点即可)
18.(1)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
原因: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政府政策支持。(6分,答出三点即可)
(2)阐释:贯彻开放包容理念;强化合作共赢;拓展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空间;重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补充和完善国际经济机制;促进经济全球化治理机制的多元化。(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示例
论题:三省六部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
阐述: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为隋朝的政治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六部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朝廷的不同职能。唐朝在实际政务处理中,根据情况对三省六部制进行灵活运用。宋朝初期,三省六部制仍然保留。宋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来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使得三省六部的部分职权被转移。元朝实行一省制,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六部也归中书省管辖,这种变革是统治者为了适应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等特点而作出的调整。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中书省也随之被废除。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其权力得到提升。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中央官制,六部仍然是中央重要的行政机构。但清朝设立军机处后,军国大事主要由军机处商议,皇帝裁决。六部在行政事务处理中,更多是执行军机处和皇帝的命令。(10分)
三省六部制在隋朝确立,经过唐朝的完善、宋朝的调整、元朝的变革和明清的演变,其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变迁、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断变化的过程。(2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标题如以科举制度为例看中国古代制度的演变历程、从“过程”视角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历程、从“过程”视角看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等亦可)
(1)背景:二战即将结束;英国等传统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实力大幅衰退;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各国对经济稳定和合作的需求增加。(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贡献:重塑了国际货币制度和规则;创立了一个完全新型的开放的国际货币体系;促进了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对缓和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4分,答出两点即可)
局限: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成员间具有不平等性;制度设计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4分,答出两点即可)文献
人物
世袭官职
事迹
《明史》卷三百十八《广西土司二》
岑业
广西思恩府土司
“仕为大理寺副三司”
《万历野获编》
宋儒
贵州麻哈州土司
为“隆庆辛未进士”,“入为京朝近吏”,“为礼部主事”
程序
考试形式
考试科目
甄录试
笔试
国文、历史、地理、笔算
初试
笔试、口试
国法学、刑法、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经济学、财政学7种主科和商法、政治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通商约章5种附科
大试
笔试、口试
现行法令解释、设案之判断、草拟文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宋刑统》注释疏义载,郑观应曾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