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6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6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初步观察并描述其外形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校园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激发学生对校园植物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观察并描述其外形特征。
难点: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植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地考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提前规划好校园植物观察路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区域。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表,记录内容包括植物名称、外形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教学课件,包含校园常见植物的图片及相关知识介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校园四季景色的视频,视频中突出校园里各种植物的画面。
提问:同学们,在视频里看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校园里有好多植物呀,你们都认识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仔细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二)认识常见植物(10 分钟)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校园常见植物的图片,如杨树、柳树、月季花、冬青等,一边展示一边介绍植物的名称。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校园里是否见过这些植物,对它们有哪些初步印象。
(三)实地观察(15 分钟)
带领学生按照规划好的路线来到校园植物观察区域。
教师引导观察: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植物身边,大家可以先整体看看这棵植物的大小,是高大的树木,还是矮小的花草?再看看它的颜色,叶子、茎、花等部分分别是什么颜色?观察叶子的形状,是圆形、椭圆形,还是其他形状?用手轻轻触摸(在确保安全、不伤害植物的前提下),感受一下植物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学生自主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教师巡视各小组,提醒学生观察要仔细,记录要真实。
(四)课堂总结(5 分钟)
集合学生,回到教室。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及特点。
与学生一起回顾观察校园植物的方法和要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校园植物。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观察校园植物的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了解不同植物结构的特点。
通过对比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增强学生对植物结构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科学的深入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了解校园植物的结构,比较不同植物结构的差异。
难点:准确找出不同植物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
三、教学方法
对比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讲解法
四、教学准备
在校园内选择几种具有明显结构差异的植物,如草本植物(如三叶草)、木本植物(如樱花树)等,提前做好标记。
放大镜、小铲子(用于小心挖掘浅根系植物,观察根部)等观察工具,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
教学课件,展示植物结构的示意图及不同植物结构对比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分钟)
展示上节课学生观察校园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观察的校园植物吗?谁能说一说某一种植物的外形特点?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校园植物观察知识。
(二)观察植物结构(10 分钟)
带领学生来到提前选定的植物区域。
教师以一种植物为例,如樱花树,讲解观察植物结构的方法:我们先从地面以上看,这粗壮的部分是树干,也就是茎,茎上有树枝。再看叶子,注意观察叶子是怎么生长在树枝上的。如果有花或者果实,也仔细看看它们的样子。然后,我们用小铲子小心地挖一挖靠近根部的土壤(在老师指导下,且尽量不伤害植物),看看植物的根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植物,利用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结构,小组内交流观察发现。
(三)对比分析(15 分钟)
各小组回到教室,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不同植物的结构。
提问:同学们,我们观察了几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根有什么不一样?茎呢?叶子、花和果实又有哪些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小组讨论,填写对比分析表格(教师提前准备好,内容包括植物名称、根的特点、茎的特点、叶的特点、花的特点、果实特点、相同点、不同点)。
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对比分析的结果,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
(四)课堂总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不同植物结构的特点,强调植物结构的多样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更多的植物,进一步探索植物结构的奥秘。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第三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校园植物特征,对植物进行简单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制作植物观察手抄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加深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校园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根据植物特征进行分类,制作出内容丰富、美观的植物观察手抄报。
难点:确定合理的植物分类标准,在手抄报制作中突出植物特点和观察收获。
三、教学方法
分类法、实践操作法、启发法
四、教学准备
收集校园植物的更多资料,包括不同植物的详细特征、生活习性等,用于学生分类参考。
制作手抄报所需的材料,如大白纸、彩笔、剪刀、胶水等,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
展示一些植物分类的示例图片和优秀的植物观察手抄报图片,用于启发学生的分类思路和制作灵感。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分钟)
展示不同校园植物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植物,谁能说一说这些植物的结构特点?
回顾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结构知识,为植物分类做铺垫。
(二)植物分类(15 分钟)
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要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特征给校园植物分分类。想一想,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标准来分呢?是植物的茎的质地(木质茎还是草质茎),还是植物是否开花,或者其他的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标准,然后进行分类操作。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分类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如提醒学生分类标准要统一,分类结果要清晰合理。
各小组展示分类结果,向全班介绍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和建议,共同探讨更科学的分类方式。
(三)制作手抄报(15 分钟)
播放制作植物观察手抄报的视频,展示优秀的手抄报图片,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教师讲解制作手抄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首先确定手抄报的主题,比如 “校园植物大揭秘”。然后规划手抄报的布局,把纸张分成几个板块,如植物分类展示区、植物观察记录区、植物知识科普区等。接着,在每个板块里用彩笔、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校园植物的观察和了解。可以画上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写上植物的名称、特点,也可以摘抄一些植物的有趣知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色彩搭配协调,书写工整。
学生动手制作手抄报,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突出植物特点和自己的观察收获。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剪刀、胶水的安全,保持教室卫生。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 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向全班介绍手抄报的主题、内容以及自己的创作思路。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度、分类合理性、美观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肯定,表扬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3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3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一认校园里的植物,记录观察的植物,介绍观察的植物,认识更多周围植物,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3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