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份
人教版(2024)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件出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加、减法意义的过程,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意识与概括能力。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学会并熟练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完成算式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铁路吗?(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
师介绍:图中显示的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也就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进青藏铁路。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加法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1)】
(1)自主探究。
(2)交流汇报。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预设2:要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师:你们是如何画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的呢?
预设1:
预设2:814+1142=1956(km)
(3)概括加法的意义。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预设:要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要把西宁到格尔木段与格尔木到拉萨段两段铁路的长度合并成一个数,因此用加法进行计算。
师:想一想,什么是加法?
在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规范学生的表述:把两个加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师:你还记得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你在这个算式中标出来。
预设:
2.探究减法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1(2)、(3)】
(1)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
师: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预设1:第(2)题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和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度,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度,用减法计算。
1956-814=1142(km)
预设2:第(3)题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度,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度,用减法计算。
1956-1142=814 (km)
(3)概括减法的意义。
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在学生交流后,教师规范表述: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作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作减数,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作差。
师:请你标出这两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
预设:
3.探究加、减法的关系。
【课件出示】
师:观察算式,想一想,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如果已知和与一个加数,能求出另一个加数吗?
预设: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师: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能求出减数吗?如果知道减数和差,能求出被减数吗?
预设: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5.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题。
(1)明确已列出的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照样子填表格,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评议。
3.完成教材“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指名汇报。
四、拓展运用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是300。如果差是43,被减数和减数各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激活学生对加、减法已有的知识经验,再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活动和巩固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时,我注意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我构建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1 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 导 入,新知 探究(29,巩固 练 习,课堂 总结,布 置 作 业,教学 板书,教学 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