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垂线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在作图中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培养抽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应用能力和作图能力.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数学思维自主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重点:垂线的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难点:运用垂线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一、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
图①中,当直线AB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AOC=90°时(如图②),你能求出其他角的度数吗?此图形有什么特点?此时两直线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垂直的概念
活动1: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a、b所成的夹角为∠α.转动木条的同时观察其夹角的变化.
(1)当∠α分别为35°、90°时,其余的角分别是多少?
(2)当∠α为90°的位置关系有几个?此时,木条a和木条b所在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1)145°,35°,145°;90°,90°,90°.
(2)当∠α为90°的位置关系只有一个;此时两根木条的位置关系——a与b垂直,记作a⊥b.
要点归纳:
1.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2.通常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记作:AB⊥CD(或CD⊥AB)或l⊥m(或m⊥l).
探究二:垂线的画法及基本事实
活动2: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点A在直线l上,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条?如果点A在直线l外呢?
问题1:这样画l的垂线可以画几条?如图,已知直线l,画l的垂线.
无数条.
问题2:(1)如图,点A在直线l上,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条?如果点A在直线l外呢?
都只能画一条垂线.
(2)如图,已知直线l和l上的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点A在直线l外呢?
问题3:如图,点P是直线l外一点,PO⊥l,点O是垂足.点A,B,C在直线l上,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线段PO最短.
要点归纳:1.垂线的性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议一议:你知道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吗?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CO⊥DO于点O,若∠1=145°,则∠3的度数为(C)
A.35° B.45° C.55° D.65°
如图,AC⊥BC,AC=3,BC=4,AB=5.
(1)试说出点A到直线BC的距离;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2)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1)点A到直线BC的距离就是线段AC的长;点B到直线AC的距离就是线段BC的长;(2)过点C作CD⊥AB,垂足为D.点C到直线AB的距离就是线段CD的长,可利用面积求得.
(1)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3;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4;
(2)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因为S三角形ABC= eq \f(1,2) BC·AC= eq \f(1,2) AB·CD,所以5CD=3×4,解得CD= eq \f(12,5) .所以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 eq \f(12,5) .
三、当堂检测
1.如图,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 B )
A.AB的长 B.CB的长 C.BD的长 D.AC的长
2.如图,过点A画线段B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其中正确的是( D )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本节课学习了垂线的概念和垂线的性质,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要说明两条相交线的位置关系,一般都是垂直.垂线的两条性质中,不要遗漏条件“在同一平面内”,以保证数学依据的精确性.对于垂线的概念和性质,要让学生理解记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10.1 相交线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学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典例精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