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8.2 整式乘法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8.2 整式乘法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计算法则.
2.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从实际问题引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4.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通过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光的速度大约是3×105km/s,从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比邻星)发出的光,需要4年才能到达地球,1年以3×107s计算,试问地球与这颗恒星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初步感受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激发继续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问题地球与比邻星的距离应是(3×105)×(4×3×107)km,这个式子应如何计算呢?
观察:
(3×105)×(4×3×107)=4×3×3×105×107=4×32×1012=3.6×1013(km).
因而,地球与这颗恒星的距离约为3.6×1013km.
交流:1.上面的运算应用了哪些性质?
2.如果把上面算式中的数字换成字母,例如bc5×abc3,该如何计算呢?
3.完成下面计算:
从以上的计算过程中,你能归纳出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吗?
[教学说明]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完成“交流”第3问的计算,再相互交流各自的心得,然后共同归纳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
例2计算:
例3 已知-2x3m+1y2n与4xn-6y-3-m的积与-x4y是同类项,求m、n的值.
[教学说明]教师给出例题,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教师可让几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算,然后给予点评.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计算:
.
2.计算:
3.“勇气”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在火星上成功登陆.“勇气”号探测器是按第二宇宙速度(11.2km/s)飞行了6个月后到达火星的,此时,它飞行了多少千米?(1个月按30天计算)
4.小红家新购了一套结构如图的住房,正准备装修.
(1)用代数式表示这套住房的总面积.
(2)若x=2.5m,y=3m,装修这套房子多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板砖?
[教学说明]
教师给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正,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
【答案】
1.(1)原式=6x5;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伴交流.
[教学说明]
学生相互交流,回顾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0.1 相交线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2024)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 相交线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8.3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