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运动和力第三节 重力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运动和力第三节 重力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5.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6.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7.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重心、重垂线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重锤、细线、橡皮、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刻度尺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二、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课件视频:①苹果下落;②水往低处流;③抛出的球落地.引导大家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就学生举例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不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它们最终都落回了地面.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重力.
三、进行新课
重力
1.认识重力
师:生活中,同学们可以随处发现像上面视频中的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物理学中把地球的这种吸引作用叫作引力.
板书: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师:既然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那么地球以外的太空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受到地球的吸引.师由此可见,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吸引.那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地球.
板书:(1)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
2.重力的方向
师:好,我们再来探究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如何呢?请大家猜想.
生:向下,向上,水平方向……
教师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板书: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师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理解为垂直于支持面向下.所谓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方向垂直并指向地球中心.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其方向与支持面的情况有关,而竖直向下是唯一的、确定的方向,不随支持面的情况而变化.注意不要把竖直向下等同于垂直向下.
师:重力的方向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教师演示实物).请同学们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生:重垂线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
师:请大家说说重垂线的应用在哪些方面?
生:建筑工人砌墙时用重锤线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即是否与水平地面垂直.师: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示用“水平仪”)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平仪”,并讲解“水平仪”的工作原理.
水平仪(多媒体课件)
(1)水平仪的制作:
找两块木板A、B,相互垂直钉在一起,如图所示,在A木板中间画一条线,在线的上端钉一个钉子,将重锤线拴在下面.便可用它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
(2)水平仪的工作原理:
当把它放在桌面上时,如果重垂线与所画的直线重合,说明桌面是水平的,若不重合,被检查的桌面就不水平.因为A木板与B木板互相垂直.若桌面水平,B木板就是水平的,A木板上的刻线就在竖直方向上,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垂线总是竖直向下,这时两线重合.桌面不水平时,B木板也不水平,刻线就不在竖直方向上,重垂线就不能与它重合.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凡是力都有大小,那么重力的大小如何呢?重力的大小通常叫重量.我们有这样的体会,有的物体所受重力大,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小.请大家猜想,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发表看法:
生1: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生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生3: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生4:可能与它相对地面的位置有关;
生5: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教师总结学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师:请大家按照教材P37学生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探究.
学生分析数据(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参照教材P39图7.3-9做图像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教师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
[教师总结]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用公式表示为:G/m=g(或G=mg)
(3)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之比是一定的,这个定值用g表示,一般情况下g取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注意:g是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就地球上某一点而言,它是一个常数.
g的数值与海波、维度有关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并不是不变的,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g的数值可能不同.在同一纬度上,海拔越高的位置,g值越小.我国海南三亚地区g=9.780N/kg,北京地区g=9.802N/kg;黑龙江漠河地区g=9.816 N/kg.因为g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g值最小,在两极上g值最大,g=9.8N/kg是个平均值,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g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也不同,如在月球上,g月= g地.
板书: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N/kg.
(3)用公式表示为:G/m=g (或G=mg),g取9.8N/kg.
例题 (用多媒体展示)一块质量为0.5 kg的冰,它所受的重力为 N.若它遇热融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根据公式G=mg可得,冰的重力G=0.5 kg×9.8 N/kg=4.9 N.若冰遇热融化成水,水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也不变.
答案: 4.9 不变
重心
师:最后,我们来研究重力的另外一个要素: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好,先看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教师在刻度尺的重心处标上记号,引导学生理解刻度尺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对重心的六点认识”,并讲解.
对重心的六点认识(多媒体课件)
①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②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铅球的重心就在球心;
③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④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图甲所示,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图甲 图乙
⑤薄板重心的求法(悬挂法):薄板的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求出,如图乙所示.先在A点把板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理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O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
⑥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内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如一个充气的篮球,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处,若将篮球内充入一半体积的水,则球(含水)的重心将下移.
板书: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
[教师结束语]
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重力.知道了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个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重锤线.还知道了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位置.好,谢谢!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运动和力第六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2024)第五节 二力平衡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