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3等高线地形图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4世界海陆分布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6世界气温、降水和气候图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7世界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5板块构造学说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5板块构造学说,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答,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这六大板块分别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红海在不断 (扩张、缩小),原因是板块 (挤压、张裂)
(3)地中海在不断 。(扩张、缩小),原因是板块 (挤压、张裂)。
(4)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是 。
(5)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 。
解题技巧: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上;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位于亚洲,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1、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2、海陆变迁的证据: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变动,
(2)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海平面升降
(3)荷兰围海大坝,日本、澳门填海造陆——人类活动
3、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的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来人们根据他的大陆漂移学说,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4、板块构造学说: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3)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5、板块运动方式:
(1)碰撞挤压:在陆地形成山脉。例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2)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例如: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促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6、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及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2.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3.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4.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答: 。
5.说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及常见的防震措施。
6.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陆地/海洋)
(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的变动和 的升降。材料三说明 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3)图中①和②代表喜马拉雅山脉的是 ,由板块运动方向判断:喜马拉雅山脉将会 。(升高/降低)
(4)由板块运动方向判断:④处的红海海域面积将会 。(扩大/缩小)
(5)写出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 B 。
7.读“地球局部板块构造图”,回答下面问题。
(1)从板块角度看,甲位于 板块。
(2)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会不断地 (扩大、缩小)。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4)AB两个半岛从大洲上看属于 洲,从板块上看属于 板块。
(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011年4月15日下午15时44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交界突发4.5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地震发生时,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任答一点即可)
8.读材料并结合我们学过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5月31日凌晨至2020年6月29日晚十一点;全球共发生98次地震,在我国境内发生51次。6月29日08:46:34,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3.4级地震;6月29日20:52:47,在台湾宜兰县发生4.7级地震。
材料二:板块构造示意图。
(1)写出板块的名称:B 板块,F 板块。
(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填字母)。
(3)我国地震活动频繁,原因是 。
(4)根据图中板块的运动情况判断,红海的面积将不断 (扩大或缩小),原因是红海处于 (挤压或张裂)地带。
(5)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9.根据材料,读左图“汤加位置示意图”、右图“汤加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汤加于2022年1月14~15日连续两天发生剧烈的火山喷发,造成汤加交通和通讯中断,经济受损。
材料二:低层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易产生雨、雪等天气现象。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稳定。
(1)汤加和澳大利亚同属 洲,其境内多发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火山地震带;为恢复经济,汤加可利用热带海岛风光,大力发展 业。
(2)读右图可知,此次汤加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灰已到达大气的 (填“对流”或“平流”)层。因火山喷发还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汽结合会形成酸雨,酸雨出现在图中的 (填“甲”或“乙”)层。
(3)澳大利亚绵羊数量居世界之首,被誉为“ ”。
10.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 代表的山脉。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 洋。
(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 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 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 洲。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是 (“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海洋”或“陆地”)。
(4)地震是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为减轻其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11.读下列的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1月23日,美国阿拉斯加附近海域(甲处)发生7.9级地震。此前,阿拉斯加还发生过人类历史上八大地震中的三次。
材料二:2018年1月11日,巴厘岛(乙处)阿贡火山喷发,火山灰达2500米,并引发轻微地震。
材料三:2018年3月以来,日本新燃岳火山(丙处)连续喷发,并引发火山性地震。
(1)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板块是 板块,我国位于 板块。
(2)从图上可以看出,三则材料所述的火山、地震均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 处,此处地壳比较 ,其中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3)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日本和阿拉斯加都位于 火山、地震带。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地中海将不断 (扩大或缩小)。
12.下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2)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这两大板块发生碰撞、 、隆起形成的。
(3)2021年10月24日我国台湾宜兰发生6.3级地震,该地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地带,属于 火山、地震带;2021年9月16日,我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属于 火山、地震带。
(4)红海位于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将形成新的大洋,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原因 。
13.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12月8日,基于全球高程基准,我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身高”为8848.86米,比上一次测量“长高”了4.43米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拔8848.86米是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出 的垂直距离。
(2)图中丙是 板块,根据图中乙、丙两板块的运动形式推测,红海的面积在不断 (扩大/缩小)。
(3)图中山脉①为 ,该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在“长高”的主要原因是 。
(4)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图中②海域会消失,欧洲与非洲将连成一块大陆,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
(5)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①楼层较高时,躲在狭小的空间,或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②楼层较低时,迅速离开房屋到户外空旷处
③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④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要冷静行动,听从指挥,有组织地离
⑤发现有电梯时,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研究性学习:沧海桑田
材料—: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在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中国神话有“精卫填海”的故事。《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东晋诗人陶渊明写过一首诗,诗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材料三: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壳运动的方式
(1)写出“精卫填海”的故事蕴含的地理道理。
(2)分析材料三某同学演示实验中地壳运动的方式及产生的结果。
(3)分析四川泸州市泸县繁盛地震的原因,并写出遇到地震你该采取的自救措施。
(4)荷兰等国家通过长期的围海造陆增加了许多土地,而有一些官员却提出应该将这些土地归还大海,对此你有何看法。
15.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21年10月24日13时11分(北京时间),台湾宜兰县(24.55°N,121.80°E)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0千米。
材料2日本朝日电视台10月17日报道,日本小笠原诸岛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发导致周边地壳发生变动,曾是二战战场之一的硫磺岛持续上升,多艘美军沉船出现在了海滩上。
(1)①大洲是 ,它位于六大板块中的 板块,②大洲是 ,它位于六大板块中的 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
(2)图中箭头代表的是 ,根据箭头所示,地中海的面积在逐渐 (扩大或缩小),喜马拉雅山脉在逐渐 (升高或降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中的 地震带上。
(3)据科学家测算红海面积在逐渐扩大,请解释原因。 。
(4)请用板块理论说明,台湾宜兰县地震发生原因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正确掌握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措施非常重要,假如地震来临时你正在10楼家中,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躲到桌子底下B.立刻坐电梯下楼逃生
(5)日本小笠原诸岛附近,出现二战时期多艘美军沉船出现在海滩上的原因是 。
喜马拉雅山脉“长高”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缩小”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红海面积增大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日本多地震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或者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专题05 板块构造学说-【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参考答案:
1.(1) 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2) 扩张 张裂
(3) 缩小 挤压
(4)大陆漂移假说
(5)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分析】本题以六大板块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六大板块的位置、名称、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影响、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据图可知,A板块是包括亚洲和欧洲大部分的亚欧板块;B板块是包括非洲绝大部分在内的非洲板块,C板块是包括印度洋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在内的印度洋板块;D板块是几乎全部为海洋的太平洋板块,E板块是包括南、北美洲绝大部分在内的美洲板块。
(2)
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由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展张裂,所以红海的面积将逐渐扩张,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3)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4)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5)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拉伸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
【详解】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运动对板块内部的影响较小,而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会发生张裂或碰撞挤压,所以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拉伸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
3.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不断缩小。
【详解】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4.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
【详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的。
5.(1)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防震措施:①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做出瞬间避险抉择;②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③要选择空旷地带;④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⑤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⑥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详解】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学会保护措施,以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害。常用的防震措施有: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做出瞬间避险抉择;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要选择空旷地带;不要盲目破窗跳楼;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6.(1) 海洋 陆地
(2) 地壳 海平面 人类
(3) ② 升高
(4)扩大
(5)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海陆变迁相关信息和部分板块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海陆变迁及其原因、板块运动的影响、板块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2)材料一中提到的喜马拉雅山脉从海洋变陆地,材料二中的东部海底从陆地变海洋,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而形成的;材料三中的荷兰,通过围海造田工程,人为的海洋变成了陆地,所以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3)图中①是阿尔卑斯山脉,②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往相对方向运动不断的碰撞挤压,所以喜马拉雅山脉将会升高。
(4)④处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往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红海海域面积将会不断的扩大。
(5)图中A地位于欧亚板块,B地位于印度洋板块。
7.(1)非洲
(2)缩小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4) 亚 印度洋
(5)抱住头,躲在课桌底下等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局部板块构造图为材料,涉及板块构造理论及常见的自然灾害等内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由图可知,甲非洲位于非洲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由图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
(3)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由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由图可知,A为阿拉伯半岛,B为日本半岛,两大岛位于亚洲南部,属于亚洲,从板块上看属于印度洋板块。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发生时,选择坚固牢靠的角落或家具来躲避建筑物坍塌的打击。比如床头桌下,空旷的墙角等;选择空间较小,稳定性相对来说更好的功能房躲避。比如卫生间、厨房。不要慌张地向外跑,以免被坠物砸伤;户外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如果自己被埋在废墟,就要保护好自己的重要部位,头部和面部,给自己增加生存几率等。
8.(1) 美洲板块 亚欧板块##欧亚板块
(2)C
(3)位于板块交界处,或者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 扩大 张裂
(5)B
【分析】本题以地震资料和板块构造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板块B为美洲板块,板块F为亚欧板块,是最大的板块。
(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C太平洋板块。
(3)我国地震活动频繁,因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
(4)读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作张裂分离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
(5)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时间很短,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远离高压线,来不及跑时可拔掉电源,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不能乘电梯逃生,不能从高楼跳窗逃生,不能呆在床上,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ACD错误,B正确。故选:B。
9.(1) 大洋 环太平洋 旅游
(2) 平流 乙
(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分析】本大题以“汤加位置示意图”、“汤加火山喷发示意图”等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汤加和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火山喷发的影响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得,汤加和澳大利亚同属大洋洲。汤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其境内多发火山地震。汤加是太平洋上一个岛国,地处热带地区,热带自然风光秀丽,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
(2)由图可以看到,此次汤加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灰已到达大气的甲层—平流层。乙层是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火山喷发还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汽结合会形成酸雨。右图中云朵降雨可以得到,酸雨出现在图中乙层—对流层。
(3)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草原辽阔,地下水丰富,农牧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澳大利亚的绵羊数量居世界之首,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0.(1) ① 太平
(2) 亚欧 欧亚 亚
(3) 海洋 陆地
(4)进行防震知识的宣传,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建筑多使用轻质材料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海陆变迁的实例、大洲大洋和大陆的分布、防震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
读图可得,图中①是喜马拉雅山脉,它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形成的;②是阿尔卑斯山脉,它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形成的。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太平洋。
(2)
就大陆而言,甲印度半岛属于亚欧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印度半岛属于亚洲,位于亚洲的南部。
(3)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它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壳上升)形成现在的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普经是陆地,这些都属于海陆变迁的事例。
(4)
为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的防灾措施是:进行防震安全教育和防震知识学习宣传,定期开展防震防灾演练;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设计与选材要严格按照抗震标准;设置地震避难场所;地震发生时要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等。
11.(1) 太平洋 亚欧
(2) 交界 活跃 亚欧 太平洋
(3)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
(4)缩小
【分析】本大题以六大板块分布图和世界地震资料为材料,涉及板块的分布及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读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可知,全球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2)
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读图可知,美国阿拉斯加附近海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巴厘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三则材料所述的火山、地震均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此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3)
读图可知,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它们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和阿拉斯加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
读图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所以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地中海将不断地中海将不断缩小。
12.(1) 稳定 活跃
(2)挤压
(3) 太平洋 亚欧(顺序可调换)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4) 非洲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发生张裂运动,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内容、板块运动的影响、六大板块的分布、主要火山地震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据所学知识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于这两大板块不断发生碰撞、挤压、隆起形成。
(3)读图可知,我国台湾省位于亚欧(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同时也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四川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读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板块不断张裂拉伸,红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将形成新的大洋。
13.(1)海平面
(2) 印度洋 扩大
(3) 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4)认同;②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5)D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海拔、板块运动和影响、防震意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海拔8848.86米是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该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是世界最高山峰。
(2)图中丙是印度洋板块,乙是非洲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的张裂拉伸运动,红海面积不断扩大,将来这里会成为新的海洋。
(3)图中①是喜马拉雅山脉,该山脉的主峰珠穆期玛峰在不断“长高”;是因为该山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使得珠穆朗玛峰逐年在升高。
(4)图中②是地中海,我认同地中海海域会消失,欧洲与非洲将连成一块大陆;因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将来会消失。
(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发生时,楼层较高时,躲在狭小的空间,或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楼层较低时,迅速离开房屋到户外空旷处;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要冷静行动,听从指挥,有组织地撤离;不要乘坐电梯逃离,因为有可能被困在电梯里,不容易施救。①②③④正确、⑤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14.(1)“精卫填海”的故事蕴含的地理道理有海陆变迁。我们常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海陆变迁。
(2)图一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山脉;图二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张裂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新的裂谷或者海洋。
(3)四川泸州市泸县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缘附近,板块边缘的地壳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或者地震。地震时,按照指定线路逃生,不慌乱、不拥挤。如果楼层较高,就躲在墙角等狭窄的空间里,如果在室外,应尽量迅速地远离建筑物。
(4)荷兰的填海问题:1、填海占用导致滨海湿地面积缩小,迁徙鸟类数量减少,近岸动植物资源下降;2、填海改变了海水水动力及冲淤环境,近岸海水污染严重,淤泥增加;3、填海物料来自于内地丘陵,开挖地丧失了大面积植被,气候变化,内地降雨量少;4、人工岸线适应不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拦海大堤多次被冲毁,近海城市经常遭受洪水影响。因此,应该将这些土地归还给大海。
【分析】本大题沧海桑田的知识和某同学演示地壳运动的实验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海陆变迁、板块运动、地震、填海造陆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精卫填海”的故事蕴含的地理道理有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就是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地或是由陆地变为海的变化。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我们常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海陆变迁。
(2)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地壳运动造就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由图可知,图一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山脉;图二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张裂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新的裂谷或者海洋。
(3)地球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的结构稳定,板块边缘的结构活跃。四川泸州市泸县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缘附近,板块边缘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或者地震。地震时,按照指定线路逃生,不慌乱、不拥挤。如果楼层较高,就躲在墙角等狭窄的空间里,如果在室外,应尽量迅速地远离建筑物。如果被压住,应节省体力,等待救援机会。
(4)荷兰的填海问题:1、填海占用导致滨海湿地面积缩小,迁徙鸟类数量减少,近岸动植物资源下降;2、填海改变了海水水动力及冲淤环境,近岸海水污染严重,淤泥增加;3、填海物料来自于内地丘陵,开挖地丧失了大面积植被,气候变化,内地降雨量少;4、人工岸线适应不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拦海大堤多次被冲毁,近海城市经常遭受洪水影响。因此,荷兰现在采用退滩还水的做法,逐步拆除以前填海造田的区域,转变为滨海湿地,一方面可以利用湿地抵御海潮,另一方面恢复滨海湿地系统增加动植物,也增加了滨海生态景观。
【点睛】
15.(1) 亚洲 亚欧 非洲 非洲 太平洋板块
(2) 板块运动方向 缩小 升高 地中海-喜马拉雅
(3)位于红海两侧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所以红海面积在逐渐扩大。
(4)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A
(5)1.日本小笠原诸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频发。
2.海底火山喷发导致周边地区发生地壳发生变动。
3.硫磺岛持续上升,多艘美军战船出现在海滩上。
【分析】本大题以六大板块和亚洲、非洲轮廓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小题,涉及板块运动、大洲的轮廓、名称、火山地震带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①大洲是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它位于六大板块中的亚欧板块,②大洲是非洲,它位于六大板块中的非洲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世界上最大的板块是亚欧板块。
(2)由图可知,图中箭头代表的是板块运动方向,根据箭头所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地中海的面积在逐渐缩小;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在逐渐升高,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中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另一个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红海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位于红海两侧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所以红海面积在逐渐扩大。
(4)板块内部结构稳定,边缘活跃。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地震发生,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到桌子底下或者狭小的空间里。如果在室外,应迅速远离建筑物。故A正确。
(5)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跃。日本小笠原诸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频发;海底火山喷发导致周边地区发生地壳发生变动,出现海陆变迁的现象,硫磺岛持续上升,沧海边桑田,所以日本小笠原诸岛附近,出现二战时期多艘美军沉船出现在海滩上。
【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30青藏地区,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藏地区,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2中国的工业,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四大工业基地,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地形区,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