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19中国的河流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0中国的自然资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2中国的工业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3中国的交通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4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1中国的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1中国的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为山地,B为丘陵,C为河岸平坦地形区,D为水电站。在保护环境、促使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请合理安排该地的农业生产。
(1)选择 A、B、C、D 填空:
①地形陡峭,适宜发展林业的地方是 。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大棚蔬菜种植的地方是 。
③适宜栽植果树的地方是 。
④适宜发展渔业的地方 。
(2)若种植果树可以种植 (柑橘、苹果);若种植油料作物,可以种植 (大豆、油菜)。
(3)如果在 A 处开荒种地,你认为 (合理、不合理)请说出理由 。
(4)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水电站D水量丰富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季。
二、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A 牧区、B 牧区、C 牧区、D 牧区、
(2)曲线I为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它是中国农业类型的重要分界线。
(3)图中曲线Ⅱ是中国种植业类型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 (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此线以南是 (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4)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北方某大型制糖厂为了扩大销售市场,准备在A、B两省(区)的原料产地设立分厂,你认为该种原料是 。
(5)D牧区的代表牲畜是被誉为“高原之舟”的 ,B牧区有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 河(填名称)。
三、解题技巧:
1、运用地图、资料,了解我国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2、联系实际案例简单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农业生产部门分为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副业。
2、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2)东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西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4)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3、九大商品粮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4、五大商品棉基地:黄淮平原、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南疆地区。
5、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2)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3)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4)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6、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4.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中有A、 B、C、 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 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C、 D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分别是:A 、B 、C 、D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以及发展鱼、肉、 禽、蛋、奶生产,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
5.下图为我国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及资料回答问题。
(1)我国四大牧区大体分布在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其地形多以盆地、山地和 为主。B是 牧区;D牧区所处的地形区是 。
(2)我国种植业多分布在四大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和 区;E、F处是我国糖料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其中,E主要种植 作物;F主要种植 作物。
(3)根据表格资料的农业部门比重特点分析,甲乙丙丁与图中①②③④数字分别对应的关系是:甲--③;乙-- ;丙-- ;丁-- 。
6.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① 牧区② 牧区③ 牧区④ 牧区
(2)图中黑粗线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它是我国农业 部和 部的大致分界线。
(3)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作物熟制在山脚下是一年三熟,随着山体升高,农作物一年收获的次数越来越 (多或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是 ,而导致气候因素变化的因素是 。
(4)a地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粮食作物为 ,糖料作物为 。
(5)我国保护耕地的红线保有量是 亿亩。
7.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较表
材料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南北分布 (均匀/不均匀),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影响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2)图中数字所示的地区中,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的是 ,沙漠、戈壁分布广泛的是 。(填数字)
(3)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③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④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4)土地是立国之本。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5)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在生活中应如何行动? (答一点即可)。
8.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Ⅰ为 毫米年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农业类型的重要分界线。此线以西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此线以东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2)图中曲线Ⅱ是 毫米年降水量,中国种植业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中国 (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熟制是 或两年三熟,主要气候类型是 ,耕地类型以 为主,糖料作物是 ;该线以南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
(3)可能为④区域种植作物的是 。
A.小麦 B.甜菜 C.花生 D.甘蔗
(4)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著名的两大牧区是:A ,C 。D牧区的优良畜种是 ,B牧区的优良畜种是 。
9.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B C 。
(2)B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3)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C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
(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 。(填代号)
(5)在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 。(填代号)
(6)E、F是四大地理分区分界线上重要的山脉,它们分别是:E ;F 。
10.读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了我国农业分布 部与 部有明显的差异。我国西部位于 ( 季风/非季风)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农业类型以 业为主。
(2)位于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地区以 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 林区、 林区和 林区。
(3)在我国东部,南、北方地区一般以 一线为界。耕地类型上北方以 地为主。
(4)粮食作物上,北方地区以 为主,南方地区以 为主。
11.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三大优势棉区是:甲 自治区优势棉区,乙黄河流域优势棉区,丙是 (河流)流域优势棉区。丙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三个优势棉区中,只有甲地区适合长绒棉生长,读三个优势棉区气候资料图,分析甲棉区具有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①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后期采摘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③降水丰富,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④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三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是优质棉花生产的净土。在有河水、地下水等水源的地区发展 农业。(选填“河谷”或“灌溉”)
(4)甲地区植被保护无人机、智能深翻犁地机、打包采棉机、残膜回收机等广泛应用,单产水平高于其他地区,说明本地棉花生产 (选 填“劳动力密集”或“机械化水平高”)。
(5)甲地区棉花除了满足当地的需求外,大部分销往国内、外市场。若运往我国东 部山东、江浙等地的纺织厂,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运输。
12.读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立夏节气来临,气温逐步升高,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
(1)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对发展农业相同的有利条件是 ,所以三地所在的东部地区以 业(农业部门)为主。
(2)A、B两地都种植了 (粮食作物),但明显处于不同农业生产阶段,原因是两地的
(地理位置)不同,产生了 条件的差异。
(3)C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这里位于 — 一线以北,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耕地类型以 (旱地/水田)为主。
(4)地处西部地区的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立夏时节万亩水稻田刚完成育秧。读图“乌鲁木齐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这里的气候特点是 , ,5月的平均气温大致是 ℃左右,此时才能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米东区大规模进行水稻种植主要依靠附近山地的 解决水源问题,发展的是 农业。
(5)米东区的水稻生产在5月插秧期和9月收获期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是 (冻害/洪涝)。
13.读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为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以东以 业为主,主要地形类型以 和丘陵为主,该线以西以 业为主。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A所在的区域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牧区。
(3)西部地区的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西部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B (省级行政区),当地生产的棉花品质优良。 棉享誉全国。该区域棉花大部分实现了 采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北方地区
旱地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地区
水田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现状
发展成就
举世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
面临挑战
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发展方向与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建立商品粮基地
科技兴农
种植业比重(%)
牧业比重(%)
林业比重(%)
渔业比重(%)
其他比重(%)
甲
77.2
10.8
1.4
9.4
1.2
乙
8
90
0.4
0.1
1.5
丙
16.2
14
62.6
0.4
6.8
丁
25
12
0.8
70
3
资源类型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耕地资源
64%
366
水资源
19%
81%
《专题21 中国的农业-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参考答案:
1. A C B D 柑橘 油菜 不合理 因为 A 为山地,开荒种地易导致水土流失 夏
【知识点】农业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
【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
【详解】(1)①根据材料可知,A为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所以A地适宜发展林业。
②根据材料可知,C地为河岸平坦地形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所以C地利于大棚蔬菜种植。
③根据材料可知,B地为丘陵,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耕种,但适宜栽植果树,所以适宜栽植果树的地方是B。
④根据材料可知,D为水电站,库区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
(2)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我国东南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题中两个选项中,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苹果属于温带水果。油菜属于南方的主要油料作物,大豆属于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
(3)根据材料可知,A为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所以如果在A处毁林开荒种地,是不合理的。
(4)水电站D所在的河流位于南方地区,这里属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使得河流水量增大,所以水电站D水量丰富的时期一般出现在夏季。
【点睛】
2.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400 小麦 水稻 甜菜 牦牛 额尔齐斯河
【知识点】外流河、内流河及其分布、举例、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南北差异
【解析】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场。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详解】(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我国四大牧区: A是内蒙古牧区,B是新疆牧区,C是青海牧区,D是西藏牧区。
(2)曲线|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种植业、林业、渔业发达,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或者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
(3) 图中曲线II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中国种植业类型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小麦的主要产区,此线以南是水稻的集中产区。
(4)A为内蒙古自治区,B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是我国北方的糖料作物。中国北方某大型制糖厂准备在A、B两省(区)的原料产地设立分厂,原料应该是甜菜。
(5)D西藏牧区的代表牲畜是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点睛】
3.自然条件:①光照;②热量;③水分;④地形;⑤土壤。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运输;②市场需求量;③国家政策;④农业技术水平。
【知识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的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条件、交通运输、劳动力、科技、国家政策等。
4. 畜牧业(种植业) 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 渔业 可行 A地距离城区近,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大但地价较高。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分析】该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答。一般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沿海沿河可发展渔业,山区可发展林业等。
【详解】(1)读图可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两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所以最适合发展种植业。同时A地位于城市近郊,靠近市场可以发展畜牧业,为城市地区提供新鲜的肉制品和乳制品,C地位于丘陵地带,最适合发展林业,坡度较缓的地区也可以发展畜牧业,D地海洋,所以最适合发展渔业。
(2)读图可知,A地是城市郊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A地距离城市近,交通便利,同时市场对花卉蔬菜、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水稻高,由水稻改种花卉、蔬菜、肉乳、禽、蛋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是可行的。
【点睛】
5. 400 高原 新疆 青藏高原 湿润 甜菜 甘蔗 乙--④ 丙--② 丁--①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所以我国农业分布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
【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的四大牧区大体段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西部地区,地形多以盆地、山地和高原为主;B是新疆牧区,D西藏牧区是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青藏高原。
(2)我国的种植业多分布在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E、F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产区,其中E东北地区种植甜菜,F南部沿海地区种植甘蔗为主。
(3)由图可知,乙地牧业占90%,种植业和林业比重少,是位于西北地区的④;丙地林业占绝大部分,是位于②西南林区;丁以渔业为主,是①表示的黄海沿岸。
【点睛】
6. 新疆 内蒙古 青海 西藏 400 东 西 少 气温 地形 早地 小麦 甜菜 18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我国耕地的分布
【解析】(1)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所以我国农业分布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
(2)我国的西部和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为我国的牧区畜牧业,牧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牛、马、羊等多种牲畜;中国的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饲养的牲畜要占到全国总数的80%,是我国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畜产品中占主要地位。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新疆牧区、②是内蒙古牧区、③是青海牧区、④是西藏牧区。
(2)图中的黑粗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农业的东部与西部的大致分界线。
(3)我国西南区的山脚下是一年三熟,随着海拔升高,作物熟制越来越少,这是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导致,是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a地区是东北平原,这里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作作物以小麦为主,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5)我国的人均耕地十分少,保护耕地的红线保有量是18亿亩。
【点睛】
7. 不均匀 南方地区 水资源缺乏 ① ⑤ 林业 畜牧业 耕地 保护环境、绿色出行,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农业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地图和材料的分析运用的能力,读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详解】(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匹配不合理,耕地资源分布是南少北多,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北方地区耕地多水少,所以影响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水资源缺乏。
(2)读材料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可知,我国旱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即图中的①,沙漠戈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即图中的⑤。
(3)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③地是我国的横断山区,这里地势陡峭,最适合发展林业;④地乙草地为主,所以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
(4)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记住即可。
(5)联系实际解答即可,如从实际出发,少开私家车,宣传环境保护,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小事做起。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土地资源的保护等,读图分析解答。
8. 400
畜牧业 种植业 800 小麦 一年一熟 温带季风气候 旱地 甜菜 油菜 D 内蒙古牧区 青海牧区 牦牛 细毛羊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1)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所以我国农业分布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
(2)我国的西部和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为我国的牧区畜牧业,牧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牛、马、羊等多种牲畜;中国的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饲养的牲畜要占到全国总数的80%,是我国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畜产品中占主要地位。
【详解】(1)依据位置,图中曲线I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农业类型的重要分界线。此线以西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畜牧业,此线以东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种植业。
(2)依据位置,图中曲线II是8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中国种植业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中国小麦的主要产区,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耙地以旱地为主,糖料作物是甜菜,此线以南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3)图中④区域位于南部沿海的热带,种植作物的是甘蔗,故选D。
(4)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图中字母A代表的牧区是内蒙古牧区,C代表的牧区是青海牧区;D西藏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B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细毛羊。
【点睛】
9.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水田 小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① ② 昆仑山 秦岭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B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C是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
(2)B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3)B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C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作物熟制 是一年两至三熟。
(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是以平原为主的是①东北平原,②是黄土高原。
(5)②黄土高原和③横断山脉,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②黄土高原,这里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6)图中E、F是四大地理分区分界线上重要的山脉,其中E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F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
【点睛】
10. 东 西 非季风 草地 畜牧 种植 东北 西南 东南 秦岭-淮河 旱 小麦 水稻
【知识点】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本大题以农业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中国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及南北方差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反映了我国农业分布东部与西部有明显的差异。我国西部深居内陆,位于非季风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与之相对应,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2)位于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地区气温、降水等条件良好,以种植业为主;我国的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三大林区。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
(4)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南方地区农田多为水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点睛】
11. 新疆维吾尔 长江 南方地区 A 灌溉 机械化水平高 铁路
【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绿洲农业、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解析】本题以我国三大产棉区分布图和相关地区的气候图为材料,设置了五道小题,涉及了三大棉花产区的位置分布,棉花的生长条件,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的特征,运输棉花所选择的交通方式,考察了学生对我国的主要棉花产区,及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的三大产棉区分别是甲新疆棉产区、乙黄河流域、丙长江流域,丙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
(2)三大产棉区中,只有新疆适合种植长绒棉,原因是这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合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3)由于新疆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种植业需要依赖灌溉水源,在高山山麓的绿洲地区,河流沿岸等有水源的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
(4)新疆产棉区已经广泛使用植被保护无人机、智能深翻犁地机、打包采棉机、残膜回收机等 广泛应用,单产水平高于其他地区,说明本地机械化水平相当高,棉花种植,采摘大部分使用机械化,所以生产效率非常高。
(5)甲地区棉花除了满足当地的需求外,大部分销往国内、外市场。若运往我国东 部山东、江浙等地的纺织厂,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因为铁路运输的运量大,运费低,距离远。
【点睛】
12.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种植 水稻 纬度位置 热量(气候、气温) 小麦 秦岭 淮河 800 旱地 冬冷夏热 降水少 14(13-15) 冰雪融水 灌溉(绿洲) 冻害
【知识点】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南北差异、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分析】本题主要以我国气候类型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成因、差异、对农业影响等问题,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
【详解】(1)从图中可知,A地位于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B地位于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三处均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三地的东部均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业发展。
(2)A、B两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但因两地的纬度不同,导致热量条件不同,水稻种植的生产阶段不同。
(3)C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发展旱地种植,主要农作物为小麦。
(4)结合乌鲁木齐的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全年干旱少雨,冬冷夏热。5月份气温大约13-15℃。该地降水少,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农业类型为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
(5)由于该地纬度较高且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影响明显,春秋季节易发生冻害,不利于农业生产。
【点睛】
13. 400 种植业 平原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长绒棉 机械
【知识点】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我国西北地区的牧业、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
【分析】本题以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为材料,主要考查农业东西部差异、我国主要牧区分布以及棉花种植业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识记能力。
【详解】(1)如图反映了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内蒙古牧区。
(3)中国大部分可以种植棉花的地方都在高纬度地区,棉花需要高热量,而且不喜欢太多的水分。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出产的长绒棉品质优良,其纤维柔长,而享誉全国。目前新疆地区棉花采摘多采用机械采摘,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3中国的交通,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中国主要铁路枢纽图,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中欧班列相对于传统海运的优势?,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读我国主要铁路线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2中国的工业,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四大工业基地,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19中国的河流,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长江,黄河,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