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开学物理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开学物理检测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一列长280米的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长1000米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B. 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以汗滴为参考系,土地是静止的
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时开播,19时指的是时间
D. 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小,而加速度却可能比较大
【答案】D
【解析】A.研究一列长280米的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1000米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时,由于需要考虑火车的长度对通过大桥时间的影响,因此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故A错误;
B.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以汗滴为参考系,土地并不是静止的。因为汗滴在下落过程中,相对于土地有向下的运动,所以土地相对于汗滴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时开播,这里的“19时”指的是开播的时刻,而不是时间,时刻是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故C错误;
D.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使速度变化量很小,但如果这个变化发生的时间非常短,那么加速度就可能很大,故D正确。
故选:D。
2. 2024年6月24日中国滑板街头巡回赛(杭州站)圆满落幕。一运动员在side(使用滑板在障碍上横向滑动)落地后,在地面上做匀减速滑行,地面上等间距的画有标记a、b、c、d、e等,如图所示,已知相邻标记间距为2 m,现测出他从a标记运动到b标记用时0.4 s,从b标记运动到c标记用时0.6 s,运动员及滑板可视为质点,则该运动员( )
A. 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B. 经过b标记的瞬时速度为4.0 m/s
C. 经过2 s后与a标记的距离为143mD. 不能经过d标记
【答案】D
【解析】由平均速度求出v0.2s=2m0.4s=5m/s,v0.7s=2m0.6s=103m/s
A、加速度大小a=103-5m/s0.7-0.2s=103m/s2,故A错误;
B、经过b标记的瞬时速度vb=v0.2s-at0.2s=5m/s-103×0.2m/s=133m/s,故B错误;
C、经过0.7s后继续运动时间为t,t=103m/s103m/s2=1s,共运动1.7s,运动员的初速度为v0=v0.7s+103×0.7m/s=173m/s,经过2 s后与a标记的距离s=173×12×1.7=28.96m,故C错误;
D、由28.96m3mg,则砖块A、B之间的摩擦力为110F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这些知识点;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再结合相对运动的发生条件,列式分析求解即可。
A.若在F作用下三个砖块保持相对静止的一起向上运动,对ABC整体分析,有F-3mg=3ma,得a=F3m-g,故 A错误;
B.设3个砖块刚好相对静止一起加速向上运动,此时A、B和B、C之间的摩擦力均为最大静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2f-mg=ma,f=μN,N=Fcs30∘,得μ= 39,易得当μ> 39时,A、B和B、C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无论F多大,砖块A、B、C都将保持相对静止,故 B正确;
C.若μ= 33> 39,且F>3mg,A、B和B、C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砖块A、B、C保持相对静止向上匀加速运动。对B,有2f-mg=ma,得f=16F,故C正确;
D.若μ= 310< 39,且F>3mg,砖块A、B、C发生相对滑动,得f=μN=320F,故D错误。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1(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目的是探究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和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是否相同。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______(填“理想模型”或“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
(2)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过程中弹簧的拉力越大越好
B.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一定要取90°
D.应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
(3)实验中,某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其示数F'= ______N。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同学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在图上标出的F1、F2、F和F'四个力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力是______。
【答案】等效替代 B 4.60 F'
【解析】本题关键掌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和利用作图验证方法。
(1)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
(2)A.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应适当大些,但并不是越大越好,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B正确;
C.为减小实验误差,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应适当大些,但因为是通过作图求合力,故不必取90°,故C错误;
D.如果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能会超过其量程,使弹簧测力计损坏,故D错误。
故选B。
(3)测力计最小分度值为0.1N,所以读数为4.60N。
(4)根据图像可知,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合成得到的理论值,不是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力。
故答案为:(1)等效替代;(2)B;(3)4.60,F'。
12.(10分)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实验步骤如下:
A.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B.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C.在砝码盘中加砝码,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1)以上实验步骤中,步骤A中的操作目的是 .
(2)通过正确的操作,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可求得“2”点的速度为___ 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实验中必须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4)该组同学收集了其他几组同学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如图,造成各小组图线斜率不同的原因是 .
(5)若动滑轮不是轻质的,对本实验结果 (选填“有”、“无”)影响.
【答案】平衡摩擦力 0.36 0.16 C 小车的质量不同 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熟练应用逐差法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完成分析。
(1)步骤A中的操作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
(2)由图示纸带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5×0.02s=0.1s,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则“2”点的速度等于1到3的平均速度,则有:v2=3.52+3.682×0.1×10-2m/s=0.36m/s,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x34-x122T2=3.84-3.522×0.12×10-2m/s2=0.16m/s2;
(3)A、由图可知,小车的加速度是砝码盘加速度大小的2倍,故A错误;
B、因为有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出细线的拉力,故不需要保证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B错误;
C、小车相连的细线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保证拉力沿着木板方向,故C正确;
D、实验过程中,砝码向下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故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小于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故D错误;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即a-F图像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可得造成各小组图线斜率不同的原因是小车的质量不同;
(5)细绳的拉力是由弹簧测定的,动滑轮不是轻滑轮,不影响弹簧拉力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3.(10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向匀速行驶,汽车的速度大小v1=25m/s;摩托车的速度大小v2=10m/s。如图所示,在两车并排相遇时汽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a=5m/s2,在以后的运动中,求:
⑴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⑵从汽车开始刹车,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再次并排相遇。
解:(1)对汽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用逆向思维法
v1=at1
得t1=v1a=255s=5s
(2)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距离x1=v12⋅t1=252×5m=62.5m
此时摩托车匀速运动的距离x2=v2t1=10×5m=50m,说明此时摩托车还没有追上汽车,之后汽车停止,摩托车还需要t2时间才能追上汽车并排相遇,依题意
t2=x1-x2v2=62.5-5010s=1.25s
故再次并排相遇的总时间t总=t1+t2=5s+1.25s=6.25s
答:(1)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经历的时间为5s;
(2)从汽车开始刹车,经过6.25s两车再次并排相遇。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刹车时间;
(2)根据再次相遇时满足的位移关系列式求解时间,注意汽车是否已经在摩托车追上前停止。
考查汽车刹车类问题,特别注意刹车时间和刹车距离,结合追击问题的位移条件列式求解。
14.(14分)滑草运动可简化为图甲所示的模型。如图甲,一质量为M的儿童乘坐质量为m的滑板,从倾角为30°的斜坡上匀速滑下,已知斜坡各处粗糙程度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板和斜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按图乙方式用一水平推力把该空滑板从坡底匀速推到坡顶,求该水平推力的大小。(结果均可用根号表示)
解:(1)以儿童和滑板为研究对象,其沿斜坡匀速下滑,则有
M+mgsin30∘=f1M+mgcs30∘=FN1
又f1=μFN1
联立解得滑板和斜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3
(2)以空滑板为研究对象,其沿斜坡匀速上滑时,设水平推力为 F ,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Fcs30∘=mgsin30∘+f2FN2=mgcs30∘+Fsin30∘
又f2=μFN2
联立解得F= 3mg
15.(18分)如图所示,一平板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速度v0=15m/s匀速行驶,在车厢平板中央放有一个货箱一起随车匀速运动,货箱与前挡板之间的距离x0=5m,货箱和车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4(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
(1)匀速行驶过程中,货箱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若平板车突然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刹车,请通过计算说明货箱是否会碰到挡板;
(3)若货箱是在平板车行驶的过程中无初速度的放置在平板中央,放置货箱的同时车以大小为3.6m/s2的加速度刹车,请通过计算说明货箱是否会离开车厢。
解析: (1)由于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 Ff=0;
(2)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初速度为v0=15m/s。
若车突然以大小为a1=3m/s2的加速度加速刹车,假设若货箱与车厢相对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ma1=3m>Ffmax=2.4m,所以假设不成立,货箱与车厢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
以车为研究对象,车停止运动的时间t1=v0a1=153s=5s,
车的位移x1=v0 2t1=152×5m=37.5m。
以货箱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货箱的加速度a2=μmgm=μg=2.4m/s2,
停止运动的时间t2=v0a2=152.4s=6.25s,
货箱的位移x2=v0 2t2=152×6.25m=46.875m。
所以货厢相对车向前的位移为Δx=x2-x1=9.375m>5m。
所以货箱会碰到挡板。
(3)设经时间t速度相等,相等时速度为v。以货箱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货箱向右的加速度a2'=μmgm=μg=2.4m/s2, v=a2't。
货箱向右的位移为x2'=12a2't2。
以车为研究对象: v=v0-a'1t
车的位移 x1'=v0 +v2t,
联立方程得:t=2.5s,v=6m/s,x2'=7.5m,x1'=26.25m,Δx=x'1-x'2=18.75m>5m。
所以货箱会离开车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12月 物理检测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监测模拟(一)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检测试卷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