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一、走进分子世界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一、走进分子世界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一走进分子世界pptx、71mpg、72mpg、74mpg、75mpg、分子间作用力swf、布郎运动swf、细胞分子运动swf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天体、大楼、灰尘、水滴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些外表连续的物质内部结构相同吗?人们又是怎样研究物质内部结构呢?
提出某种结构模型的猜想
1.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什么?
结论:表面看起来连续的线条是由很小的颗粒组成, 颗粒之间有空隙。
现象:看到笔画的线条并不连续,组成线条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2.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和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有什么变化?
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结论:水和酒精并不是连成一片的,水和酒精之间都有空隙。
结论:固体颗粒可以进入液体内部;
3.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高锰酸钾颗粒熔化,水慢慢变红;
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请选择一种模型,并尝试解释。
模型1 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 固体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模型3 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我选择 。
物质是可分为很多细小微粒的,当物质被分到一定程度后,这些细小微粒就不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了。
古人云:一尺之木,日取其半,万世不绝。那么木棒是由什么组成?最后分割的最小微粒是什么呢?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例:水分子的直径:4×10-10m 氢气分子的直径:2.3×10-10m
组成物质的分子非常多。
例1 若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他们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之比。1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任何气体约有2.7×1019个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s跑出1亿个,则约需多少年才能跑完?
解:t= 2.7×1019÷108s= 2.7×1011s = 2.7×1011÷(365×24×60×60)年 ≈9000年
闻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
初步结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运动
总结: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一般是气体扩散最快,固体扩散最慢。
归纳: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也间接证明了分子间有空隙;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装修的房子中多放一些植物可有效吸收甲醛
是微小粒子或者颗粒在流体中做的无规则运动,由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所发现而得名。这些小的微粒处于液体或气体中时,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液体分子的碰撞。由于这种不平衡的冲撞,微粒的运动不断地改变方向而使微粒出现不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随着流体的温度升高而增加。
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为什么物体没有散开呢?
收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拓展实验:体验分子间引力
既然分子间有吸引力,为什么分子没有紧靠在一起,分子间还有空隙呢?
收集分子间存在排斥力的证据
用手捏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吸引力、只有排斥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科学家把关于分子、分子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认识称为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 间有间隙;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最大,约为分子直径10倍以上
在某点附近振动,无流动性
在某一范围运动,有流动性
除碰撞外,做匀速直线运动,有流动性
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纳米材料:是指由1~50纳米的颗粒经特殊制备所得到的材料;(1nm=10-9m)
纳米技术:是指是指在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
纳米材料特点: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纳米抗菌不锈钢塑料复合管
分子特征:分子非常小,分子直接数量级为 10-10m;分子非常多
内容: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表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由空隙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1 .下列常见的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公路上大雾弥漫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C.两个小水珠靠近后会结合成一个大水珠,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端午节、粽飘香”——分子间有斥力
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A.墙里桂花墙外香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盐水腌蛋,蛋会变咸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3 .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4 .为了研究“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明进行如下操作: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口对口连接(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如图三种放置方式。把玻璃片抽掉后,观察现象。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放置方式都是合理的B.实验可以得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C.实验可以得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图中二氧化氮密度大,所以二氧化氮分子不能运动到空气中
5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直径大约在0.001~100μm之间,能传播真菌和病毒,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疾病的流行和爆发。“气溶胶”颗粒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其中2μm= m以下的颗粒随着粒径的减小被吸入后在肺内滞留的比率大大增加,对肺的伤害较大。
6 .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原因是: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 。
7 .如图所示,在一根长直玻璃管中分别注如一半水和一半酒精,然后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你认为最好应先注入 (选填“水”或“酒精”),并选取内径 (选填“较细”或“较粗”)的玻璃管进行实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一、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课件ppt,共21页。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一、走进分子世界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深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走进分子世界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观察现象,得到结论,建立模型的方法,物理方法,请你了解,现象说明,一分子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