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华为新产品Mate60pr手机搭载麒麟9000S芯片,标志着中国芯片正在崛起。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晶片(Si),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A. 半导体材料B. 超导材料C. 磁性材料D. 绝缘材料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B. 高炉炼铁C. 光合作用D. 食物腐败
3.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硫B. 臭氧C. PM2.5颗粒物D. 氮气
4. 下列物质显酸性的是( )
A. 食盐水B. 胃液C. 纯碱溶液D. 氨水
5.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氯化钠B. 蒸馏水C. 金刚石D. 氧气
6. 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利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煤B. 石油C. 氢能D. 天然气
7. 化学肥料中通常含有N、P、K等元素。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2CO3B. NH4NO3C. Ca3(PO4)2D. KNO3
8.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足球烯(C60)B. 氧化镁C. 烧碱D. 稀硫酸
9. 牛奶及奶制品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因其富含
A. 维生素B. 糖类C. 脂肪D. 蛋白质
10.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2NaOH+SO2=Na2SO3+H2OB. H2O+CO2=H2CO3
C. Fe2O3+3CO2Fe+3CO2D. 2Al+6HCl=2AlCl3+3H2↑
11.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闻气味区分白酒和白醋 B. 用水区分NaOH和NH4NO3固体
C. 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 D. 用酚酞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密度大--用作制冷剂 B. 盐酸具有酸性--除铁锈
C 石墨导电性好--用作电极 D.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洁精和汽油均可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三个条件
D. 2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与水的质量比为1:5
14.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B. 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可服蛋清减轻毒性
C. 人体缺锌可引起佝偻病D. 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夜盲症
15.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快速制取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内出现红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锥形瓶中生石灰的作用是促进浓氨水的挥发 B. 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减轻
C. 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 D. 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16.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千里江山图》所采用的颜料有:朱砂(含HgS)、赭石(含Fe2O3)、砗磲(含CaCO3)和孔雀石[含Cu2(OH)2CO3]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从朱砂中可以炼制出水银 B. 赭石是白色固体
C. 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 Cu2(OH)2CO3属于碱
17. 我国科学家提出由CO2和甲烷转化为乙酸(CH3COOH)的催化反应,其微观历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序号表示反应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①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H4失氢,转变为-H和-CH3
B. 二氧化碳在步骤③开始参与反应
C. 甲烷、乙酸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机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质量比为11:4
18. 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 B. a点溶液升温可得不饱和溶液
C. 40℃时50g水中溶解30g MnSO4得b点溶液 D. c点溶液降温至20℃可得MnSO4晶体
19. 多功能瓶是一个由导管、胶塞、集气瓶组成的装置,因用途广、使用方便被称为多功能瓶。下列实验利用多功能瓶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 收集氢气B. 检验二氧化碳
C. 除去氧气中的水分D.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0.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常含有少量H2S。在酸性介质中,可将天然气中的H2S转化为S,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4是天然气脱硫过程的反应物
B. 脱硫过程可导致环境pH增大
C. 反应结束后,Fe2(SO4)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 反应过程中每消耗32g氧气,则能处理34gH2S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 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1)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合金,所谓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颜色呈青,故名青铜。
①加入锡或铅可以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熔铸”时所需温度。
②通过X射线衍射法检测某铜器表面锈蚀物质的组成为Cux(OH)y(CO3)2。称取73.8g该物质加热使其完全分解为三种氧化物,将产物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分别增重了9.0g和8.8g,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秦朝•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①兵马俑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某种黏土的主要成分为Al2Si2O5(OH)4,将其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aAl2O3•bSiO2•cH2O,则a:b:c=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②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BaCuSi2Ox),其中铜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和+4价,则x的值为_______。
(3)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
①宣纸的制作过程中会将植物的茎浸泡在水中,加入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纯碱,写出其中发生的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绘画所用毛笔的笔杆常用竹管制作。竹管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化学式为(C6H10O5)n,纤维素_______(填“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4)宋•沈子藩《梅鹊图》所用缂丝中含有桑蚕丝。
①桑蚕丝是一种天然动物蛋白质纤维,其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
②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鉴别桑蚕丝和人造丝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2. 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制氧方法。
(1)工业液冷法:在低温条件下将空气压缩成液态,升温后,氮气先逸出,剩余物质主要为液态氧。空气中两种主要成分的沸点如表。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_______(填“A”或“B”)是氧气。
(2)实验室制氧气
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用甲装置研究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平菇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用传感器测定装置中压强的变化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数据如图乙所示。
②根据乙图分析曲线a在0~10s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③乙图中能初步说明平菇是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催化剂的证据是_______。
④分析曲线a、b,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
(3)变压吸附法:利用变压吸附技术,以分子筛为吸附剂制取氧气。
由图1、图2可知:过程1中,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材料时,_______分子更容易被吸附;过程2中,采用_______方法,能使被吸附的气体释放出去(此过程称为解吸),分子筛吸附材料恢复吸附能力。过程1和过程2交替进行,可连续生产大量高纯度氧气。
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分子筛制氧机的应用场所_______(写一处)。
23. 建设生态扬州,共创节水城市。
(1)净水:
I.生活中: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①图中紫外光消毒时发生的是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滤膜的作用与_______(填操作名称)原理相同。
II.工业上:纳米零价铁(nZVI)用于去除废水中金属离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分三种途径(如图所示),第一类是吸附捕捉(如Zn2+),第二类是吸附捕捉再慢慢反应(如Pb2+),第三类是直接反应(如Cu2+)。
②结合图分析,Ni2+属于第_______类;若Cd2+属于第一类,则金属Cd比金属Ag的活动性_______(填“强”、“弱”或“接近”);废水中CuCl2与纳米零价铁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验水:
【查阅资料】水的硬度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Mg2+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mgCaO称为1度,1L水中含有20mgCaO即为2度,以此类推。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
①长期饮用硬水有害健康,为了判断直饮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取直饮水加入_______,振荡后产生大量浮渣、泡沫很少的是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②取某水样1L,经实验测定,其中含Ca2+0.2g,此水样的硬度约为_______度,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③日常生活中可采取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探水: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①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_______(填“a”、“b”或“c”)处。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②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加入氯化钠溶液,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请设计实验证明氯化钠参与了化学反应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仪器:氯离子浓度传感器)
24. 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1)人类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参与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呼吸作用属于_______(填“缓慢”或“剧烈”)氧化。
(2)在航天服、航天器、空间站等密闭系统中,CO2浓度会高得多,而超过一定浓度会导致呼吸急促、头晕头痛、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必须通过一定方法将CO2清除。
【探究除碳技术】
I.非再生式氢氧化锂(LiOH)除碳技术
①我国“飞天”舱外航天服采用非再生式氢氧化锂(LiOH)吸收CO2生成碳酸锂,该技术设备操作简单,功能可靠,适用于短期出舱任务。吸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吸收等量二氧化碳,采用LiOH而不用NaOH的原因是_______。
II.萨巴蒂尔(Sabatier)除碳生氧技术
②利用萨巴蒂尔(Sabatier)反应清除二氧化碳并再生氧气的大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萨巴蒂尔(Sabatier)反应是放热反应,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非常重要,反应在300℃~400℃时转化率较高,所以一般会将进入反应器的气体预热到此温度,同时反应器配有_______装置,确保反应器高效率、低能耗的持续运行。这种方法再生O2的最大缺点是需要不断补充_______(填化学式)。
III.催化固碳技术
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利用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不仅可以解决固碳问题还可以生成可做燃料的甲醇(CH3OH)。
③结合图可知,温度为_______K时甲醇产率最高;压强越大,甲醇产率越高,但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压强越大越好,其原因是_______。
④催化固碳条件较为苛刻,实验小组发现还可以利用电解法来固碳,写出电解法固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5. 铝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一)了解铝的冶炼
(1)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写出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二)探究硫酸铝铵晶体(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制取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12O3和少量SiO2、Fe2O3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取硫酸铝铵(铵明矾)晶体,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①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②Al(OH)3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可溶性钠盐[偏铝酸钠(NaAlO2)]。
③A1(OH)3加热分解成氧化铝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2)步骤I中所得滤液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步骤Ⅱ生成的固体b为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之一为CO2+NaAlO2+2H2O=Al(OH)3↓+X,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
(5)步骤V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硫酸铝铵[NH4A1(SO4)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从硫酸铝铵溶液中获得硫酸铝铵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据此可知硫酸铝铵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是_______。
(6)步骤Ⅱ中加过量烧碱的目的是_______;若步骤Ⅱ所加烧碱量不足,则最终硫酸铝铵晶体的产率将_______(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7)工业上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可以同时生产硫酸铝铵和硫酸铝。欲使制得的硫酸铝和硫酸铝铵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1,则投料时铝土矿中的A12O3和H2SO4的“微粒”数之比为_______。
(8)通过加热分解硫酸铝铵晶体可得到纳米材料氧化铝。取4.53g硫酸铝铵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53)加热分解,最终剩余的固体只有Al2O3,其质量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成分
A
B
沸点
-196℃
-18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玲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玲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