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短诗五首统一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短诗五首统一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诺贝尔文学,朗读诗歌,朗读感知,听读感知,精读细研,写作特色,语言浅显意蕴深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自主学习和当堂检测,能够概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2.通过默读与朗诵,能够判断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并 在此基础上说出诗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1946年因智利政局变化,聂鲁达被迫流亡国外,从事世界和平运动,到过欧、美、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统一》写于20世纪70年代,是聂鲁达晚年的作品。原收录在诗集《世界末日》中。当时,诗人已认识到原子能时代的危险,该诗集的主题均为“启示”。
聂鲁达(1904-1973), (国家)诗人。获1971年 奖。主要作品有《 》《 》等。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统一 聂鲁达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1.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 “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2.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3.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生命的传递。因此繁多是生物存在的表象,他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4.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和“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
全诗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以“叶”“花”两个意象来说明事物的统一性,第二句以“果实”“树木”为意象,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语言浅白平实。第一句中“繁多是个谎言”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统一”的深刻理解。而第二句中“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花,表达了作者对统一的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待。
(1)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问题: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 的是哪些方面?
(2)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
(3)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墓畔(pàn) 吟唱(yín) 寂寞长途B.舵手(duò)繁多(fán) 长夜漫漫C.房舍(shě)差异(chā) 卧听海淘D.芦荻(dí) 卞之琳(biàn) 房舍如舟
【解析】C项中,“舍”应读shè,“淘”应为“涛”。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月夜》的前两句运用环境描写,通过霜风和月光,创设了一个 恬静优美的环境。B.《萧红墓畔口占》中的“红山茶”既寄托了作者对萧红的怀念 和哀思,也象征着萧红如山茶花般热烈、灿烂的生命,传达了诗 人对萧红的赞美与激赏。C.《断章》静态地呈现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白天的景象,一幅是夜 晚的景象。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 相对”的关系。D.《统一》中,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统一的美好世界 的期待。
《统一》这首诗,作者以叶、花、果为喻,以叶、花的“繁多”喻指万物的个性差异,以果实“并无差异”、树木“无非一棵”喻指万物皆有共性,把深刻的哲理寄寓到普通的事物之中,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并遵循共同的法则,因而能够构成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北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强调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内在统一性。
你喜欢新诗吗?如果喜欢的话请仿照你喜欢的一首 诗的形式,写一首小诗,班内交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统一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汉一背景,外族的侵扰,二措施,七国之乱,四汉武帝的措施,确立儒家正统地位,汉代教育状况,三东汉建立,四光武中兴,党锢之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统一背景图ppt课件,共9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短诗五首统一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九下语文第3课《短诗五首》之《统一〉同步课件pptx、统一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