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严于律已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严于律已授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严于律己,法律规定,漫画解读,延伸拓展,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能结合具体案例,认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学会辨识不良行为;2. 能针对不良行为制定预防措施,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课前互动:如果是你遇见下列情形,会怎么做?
观察下图,谈谈你的认识。
观察下图,说说你的发现。
批捕、起诉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先降后升,总体呈上升趋势。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
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家庭:家庭保护不到位,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当,家庭关系不和谐学校:学校保护不到位,德育管理欠缺社会:普法力度不够,影响未成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自身:自制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
初一辍学,父母忙于工作且溺爱孩子,不明逃课后的去向
结交社会上的一帮朋友,一起“拉车门”赚钱
经常逃学打游戏,不顾学校和家长劝阻,索性辍学
尝到甜头后就开始砸车玻璃盗窃,达到疯狂作案的程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小杰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说说下列行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属于不良行为,可能最终导致其走上犯罪的道路。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下图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属于不良行为吗?
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的危害
2024年10月,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直属公安刑警大队二中队根据工作中掌握的线索,打掉未成年人持刀抢劫、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5名。经查,2024年10月2日至9日,关某某(15岁)、李某某(15岁)、李某某(15岁)伙同贾某某(13岁)、吕某某(13岁),接连实施持刀胁迫受害人转账、抢走受害人手机并售卖、持刀砍伤受害人等行为之后,犯罪嫌疑人关某某、李某某、李某某因涉嫌抢劫罪被依法刑事拘留;贾某某、吕某某因案发时未满14周岁,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以上案例对我们青少年成长有哪些启示?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防范的名言警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做法 国家:完善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环境。 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青少年参加法治宣传活动;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家庭: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成长;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在行为习惯上树立良好的榜样。
珍惜美好生活,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要严于 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下 列古语与材料意思相符的是( ) A.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
对于陈某的变化轨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预防犯罪,要杜绝不良行为,严于律己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C.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都是“朋友”的责任D.未成年人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
3.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这告诫我们( ) ①要注意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②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没关系 ③不良行为一定会演化成犯罪 ④犯大错和犯小错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以“远离违法犯罪”为主题,班级组织编排情景剧,展现校园暴力和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危害,尝试做一期专题节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严于律已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识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人须有自尊图片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识结构,镜头一,镜头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严于律已课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观察,新课导入,学习目标,相关链接,以案说法二,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