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北师版七下数学-教案【专辑】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问题 借助截线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思考 反过来,如果已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等量关系呢?
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平行线的性质
探究1:画两条平行线 a∥b,然后画一条截线 c 与 a,b 相交,标出如图所示的角。任选一组同位角度量,把结果填入下表,由此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按照要求绘制平行线,并度量相应角度填写表格;完成表格后小组交流讨论,选派代表回答问题——同位角相等。探索和交流的时间要充分,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想一想 如果改变截线位置,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对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课后在进行测量等操作)。
预设:猜想结果仍然成立。
归纳总结:
类比探究
(2) 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3) 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师生活动:对于内错角之间、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方法,如测量、剪贴,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同位角进行比较,用推理的方法得到有关结论。
探究2:能否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来证明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呢?
1.如图,如果 a∥b ,能得出∠4 = ∠5 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可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证明思路,学生独立完成证明,选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巡视。
2.如图,如果a∥b,能得出 ∠4 +∠6 = 180° 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可以;
学生独立完成证明,选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巡视。
解:如果 a∥b,
那么 ∠1 = ∠5,
因为∠5+∠6 = 180° (平角的定义),
所以∠2+∠4 = 180°。
要点总结:
思考·交流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 AB 与 DE 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 =∠2,∠3 =∠4。
(1)∠1 与∠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 与∠4 呢?
(2)反射光线 BC 与 EF 也平行吗?
师生活动:教科书设置的判断∠1与∠3,∠2与∠4的大小关系,以及光线BC与EF是否平行三
个问题,教学中宜逐次递进,对全体学生不宜跳步进行。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并鼓励他们充分进行交流,对于全体学生,只要求能看懂这种形式,说明每一步的理由即可,不必强求学生按照此种方式书写理由。
练一练
1. 如图,如果AB∥CD∥EF,那么∠BAC + ∠ACE + ∠CEF = ( )
A. 180° B. 270°
C.360° D. 540°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学生阐述思路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1. 如图,已知平行线 AB、CD 被直线 AE 所截。
(1) 从∠1 = 110° 可以知道∠2 是多少度吗?
为什么?
(2) 从∠1 = 110° 可以知道∠3 是多少度吗?
为什么?
(3) 从∠1 = 110° 可以知道∠4 是多少度吗?
为什么?
2. 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的前后两条路互相平行。 若第一次拐弯时∠B 是 142°,则第二次拐弯时∠C 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图,直线 a∥b,直线 b 垂直于直线 c,那么直线 a 垂直于直线 c 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为后面平行线性质的学习做铺垫;由已知推动未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结论当然是重要的,但
是探究结论的过程,更应该重视,这不仅因为结论的得出依赖于过程,而且因为探究的过程也是运用、体验归纳推理的过程,是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在直观数据中感悟平行线的性质。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探究得出结论,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平行线的性质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归纳和证明能力,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设计意图:提供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释光的反射现象的活动,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光线反射的背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直观体验。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与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与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掌握,锻炼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锻炼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阅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锻炼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课后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汇总图。
教学反思
本课提供了通过测量同位角探索两直线平行关系的活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探索,对于内错角之间、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方法,如测量、剪贴,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同位角进行比较,用推理的方法得到有关结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3 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