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课时分层作业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当堂检测题,共7页。
A.512B.510C.34
2.(2023秋•东阿县期末)涂色部分不能用12表示的图片是( )
A.B.
C.D.
3.(2024秋•肇庆期中)5千克糖平均分成8包,每包糖重( )
A.18B.18千克C.58D.58千克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天桥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读作 .
5.(2024•鼓楼区)159的分数单位是 ,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
6.(2023秋•璧山区期末)7个 是78,45里面有 个15。
三.判断题(共4小题)
7.(2023秋•南昌县期末)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8. (判断对错).
8.(2023秋•城阳区期末)把一个西瓜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的15 .
9.(2023秋•宁南县期末)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45. .(判断对错)
10.(2024秋•裕华区期中)一根铁丝用去35米,就是用去这根铁丝的35。 (判断对错)
(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1分一分(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3秋•诸城市期末)分针从数字12走到5,所经过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 )
A.512B.510C.34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A
【分析】把整个钟面看作一个整体,钟面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112,分针从12走到5,所经过的区域正好是5份,占整个钟面的512。
【解答】解:分针从数字12走到5,所经过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512。
故选:A。
【点评】此题除考查钟表的认识外,主要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2023秋•东阿县期末)涂色部分不能用12表示的图片是( )
A.B.
C.D.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B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据此这项进行分析,再选择.
【解答】解:A、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能用分数24=12来表示;
B、不是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所以阴影部分就不能用分数12来表示;
C、可以看成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所以阴影部分就能用分数12来表示;
D、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能用分数24=12来表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如果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要注意必须是在“平均分”的前提下.
3.(2024秋•肇庆期中)5千克糖平均分成8包,每包糖重( )
A.18B.18千克C.58D.58千克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D
【分析】用总重量除以平均分的包数,就是每包的重量.
【解答】解:5÷8=58(千克);
答:每包的重量是58千克.
故选:D.
【点评】本题注意每包的重量与每包的重量是总重的几分之几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用除法的意义求解;后者是一个分率,根据分数的意义求解.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天桥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14 ,读作 四分之一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份是它的1÷4=14.读分数时,先读分母,中间的分数线读作“分之”,然后再读分子.
【解答】解:每份是它的1÷4=14,
14读作:四分之一.
故答案为:14,四分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读法等有关于分数的基础知识.
5.(2024•鼓楼区)159的分数单位是 19 ,增加 4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最小的质数是2,用2减去原分数的结果,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1)159=149的分母是9,所以分数单位是19;
(2)最小的质数是2,2-149=49,即再加4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19,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要注意最小的质数是2.
6.(2023秋•璧山区期末)7个 18 是78,45里面有 4 个15。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18;4。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8,7份就是它的78;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5,45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4个15。
【解答】解:7个18是78,45里面有4个15。
故答案为:18;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三.判断题(共4小题)
7.(2023秋•南昌县期末)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8. √ (判断对错).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8.
【解答】解: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8.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8.(2023秋•城阳区期末)把一个西瓜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的15 ×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这个西瓜看作单位“1”,如果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的15,此题没说平均分,不能确定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15,因此答案×;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9.(2023秋•宁南县期末)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45. × .(判断对错)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判断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研究的,本题只说了“分成5份”,没说“平均分成5份”,所以就不能确定4份就是这张纸的45,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题干没说“平均分”,所以“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45.”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注意分数的意义首先要满足“平均分”这个前提条件,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10.(2024秋•裕华区期中)一根铁丝用去35米,就是用去这根铁丝的35。 × (判断对错)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将一根铁丝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其中3份,可用铁丝长度乘35得出用去的长度;因为这根铁丝的长度未知,也就无法求出这根铁丝的35是多少米,不能与铁丝用去的35米比较大小。据此可判断得出答案。
【解答】解:用去一根铁丝长度的35,是指将铁丝长度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其中的3份,可假设铁丝长度5米,则用去了5×35=3(米),与用去铁丝35米不相等。35米和35是不同的概念,则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明确具体数与分率表示不同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
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关系.形式为:整数+真分数.
【命题方向】
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34米,第二根用34,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同样长
分析:分别求得两根绳子剩余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
解:第一根剪去34米,剩下的长度是:3-34=214(米);
第二根剪去34,剩下的长度是3×(1-34)=34(米).
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选:A.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题号
1
2
3
答案
A
B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二)课堂检测,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二)课时训练,共10页。
这是一份数学分一分(二)同步测试题,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