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科学新大象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和课件(2025春)
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体验单元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体验单元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
初步体验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与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初步经历利用简单工具观察并获取证据的探究过程,体验工具可以拓展感官的观察范围。
[科学思维]
分别使用感官观察和用温度计观察四杯水的冷热,进行比较和排序,验证自己对于水温的判断。
[探究实践]
能够对用感官进行观察和用工具进行观察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初步意识到利用工具可以使观察结果更准确。
[态度责任]
与小组同学和谐相处,有序实验,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分别使用感官和温度计测量水温并排序,在比较中意识到利用工具可以使观察结果更准确。
【教学难点】使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学准备】
[教师]介绍电子温度计的课件;三盆温度不同的水:热水(40~45℃)、温水(比室温稍高)、冷水(10~15℃)
[学生]每组准备四个装有不同温度水的带盖水杯:1号杯40~45℃,2号杯和3号杯温度在26~28℃之间,温差不要超过两度,四号杯为冷水,可放冰块;每人一支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10分钟)
1.问题与猜想
师:这里有盖着盖子的四杯水,怎样比较它们的冷热?
生1:用手摸一摸。
生2:用嘴尝一尝。
生3:用眼睛看一看……
师:安全起见,我们先用眼睛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1号杯里有冰块,应该是最冷的。
生2:4号杯冒热气,应该最热。
生3:2号杯和3号杯没什么区别。
师:怎么判断2号杯和3号杯呢?
生:用手摸一摸。
师:同学们可以先摸1、4,再摸2、3;也可以先摸2、3再摸1、4。按照自己选定的顺序观察,比较四杯水的冷热。
生1:我先摸了1号和4号杯中的水,再摸2号和3号杯中的水,我感觉……
生2:我先摸了2号和3号杯中的水,再摸1号和4号杯中的水,我感觉……
师:请把你自己的观察顺序和比较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并在小组内比较同学的观察顺序和结果,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自己的发现和疑问。
生1:1号和4号杯冷热差异明显,大家填的都一样。
生2:2号和3号杯大家填的不一样……
师:为什么用手摸以后,大家的排序结果还不一样呢?
生3:摸的顺序不一样,可能会受到影响。
师:看来用手感觉到的冷热不太准确,有什么办法能够更加准确的观察水的冷热呢?
生4:温度计。
[设计意图]借助温差较小的两杯水,且触摸的先后顺序不同,使学生体会用手感受的冷热是不准确的,需要使用能测量冷热的工具来获得准确的结果,产生使用温度计的需求。
二、探究与结论(15分钟)
师: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科学上称为“温度”,温度计是一种可以测量出物体温度的工具,这是一个电子温度计,它是这样使用的:
1.使用时,按压开关后,先将探头浸入水中,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这个示数就是水的温度。
2.读数时,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字,数字大的温度高;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字大小一样,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请你试着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每杯水的温度,重新比较它们的冷热,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下面汇报我们的观察结果。
生:我发现用温度计测量以后,我们的排序结果都一样了。
师:为什么一开始排序结果不一样,现在全班都一样了呢?
生:说明借助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冷热后,将用感官判断的排序结果和使用工具测量水的冷热后的排序结果进行比较,初步体会到使用工具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感受工具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反思与评价(5分钟)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证明温度计比手的感觉更准确。
这里有三盆水,分别是热水、温水和冷水。实验时,将左手和右手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停留5秒,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中,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左手觉得温温的,右手觉得凉凉的。
师:谁有疑问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生1:放入同一盆水中,两只手的感觉怎么会不一样呢?
生2:先摸热水再摸温水,会觉得温水凉凉的;先摸……
师:你从大家的交流中,能总结出用温度计测量和用手感觉冷热的区别了吗?
生1:用感官观察会受影响。
生2:还是用温度计测量更准确!
师:两个实验都体现出,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能够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学习、多尝试使用各种工具。
[设计意图]利用感觉对比中的继时对比现象,使学生体会感官感受的不稳定性,再次体会温度计这种测量工具的客观与准确。
四、应用与迁移(10分钟)
师: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能判断出图中的情景,哪里使用了感官去感受,哪里使用了工具来测量吗?说说你的看法。(出示教材插图:家长为感到身体不舒服的学生摸额头、测体温。)
生1:妈妈用刚摸过热水的手去摸额头是用手去感受,不准确。
生2:爸爸用体温计是用工具测量,更准确。
师:为什么爸爸强调妈妈刚摸过热水,这对摸额头有什么影响?
生:妈妈刚摸完热水,再摸额头会觉得额头不热,就不知道妙妙到底有没有发烧。
师:老师这里有电子体温计,大家知道怎样使用吗?
生:和刚才的电子温度计一样,把探头放在腋下,然后读数。
师:具体用法是:打开开关,把探头放在腋下中间位置,夹紧,听到“滴滴”声再拿出来。腋下温度的正常范围为36.0~37.0℃,发烧严重时要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并治疗!下面试着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并读出自己的体温吧。
学生活动
师:学会了使用体温计,可以试着测量自己一天中不同时段的体温并填写在记录单中,看看有没有变化?注意,与他人共用的温度计在使用前后均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迁移应用的真实情境,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普及基础的医疗卫生常识,指向学科育人。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2 常见植物的特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认识小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2 找空气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