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科学新大象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和课件(2025春)
科学一年级下册(2024)1 空瓶不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下册(2024)1 空瓶不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
认识空气是重要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活动,认识空气是客观存在的,能说出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和利用简单工具搜集空瓶子里是否有空气的证据,通过口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的存在做出简单猜想,并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具有初步制订计划的意识;在教师指导下,在观察空气的活动中,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证明空瓶子里是否有空气,具有初步地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应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空气表现出直觉兴趣。当对空气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以及假设产生不同意见时,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认识空气是客观存在的,能说出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难点】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和利用简单工具搜集空瓶子里是否有空气的证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瓶水、1个水槽、气球
[学生]小组实验材料(8个小组):
第一次给出:透明大水槽1个,水槽里装入约三分之二的水,带盖子空矿泉水瓶1个。
第二次给出:气球1个,盖子扎孔的空矿泉水瓶1个。
第三次给出:套好气球的空矿泉水瓶1个。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5分钟)
1.问题与猜想
师出示:拧紧盖子的一瓶水。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一个水瓶。
生2:里面还有水。
师演示:打开盖子,将瓶子里的水全部倒出(事实上很难达到全部),拍拍瓶子,拧紧盖子。
师:现在这个瓶子里你觉得是什么样?
生:空空如也,一滴水都没有。
生:我觉得里面有小水珠。
生:有小水雾。
生:里面还有空气。
生:还有水蒸气。
师:你怎么知道有水蒸气的?
生:幼儿园老师教过我。
生:里面有很多的水珠。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关注并思考空矿泉水瓶里有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的解答是基于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所以就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本活动所选用的空矿泉水瓶应是学生较熟悉的,不要用饮料瓶,不要用形状不常见的。对于学生提出的见解,教师不要做直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应引领学生说出该见解的提出依据。
二、探究与结论(25分钟)
2.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师:我们需要证明空瓶子里到底有没有东西?小组选一个想法,讨论怎样证明。
小组讨论。
生:我选择小水珠,因为等老师倒完的时候,我看见里面还有一些水粘在瓶子上。
师:我们亲眼看到瓶子里有小水珠,说明瓶子里确实有小水珠。其他的想法呢?
生:我们刚才把手指放在有水的地方,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像水蒸气一样的东西。
师:手指插水里?
生:不是,是放旁边。
师:你看到什么了?
生:看到了水蒸气。
师:我们研究的是瓶子里有什么?先不研究水槽里有什么。
生:我认为里头有空气。因为我喝完的瓶子,盖上盖子一踩,盖子就会崩很远。
师:你认为是谁把盖子崩跑的?
生:空气。
师:哪里的空气?
生:瓶子里的。
师:哪个组研究的也是瓶子里有空气的?(有5个小组)也说一说。
生:瓶子外边有空气,打开盖子,空气就进去了。盖上盖子再打开,空气又出来了。
师:怎么看到呢?是真的吗?
生:空气是看不见的。
师:可是我就想看见,就想把空气抓住。
生:我见过爸爸妈妈喝可乐,把可乐瓶拧开,空气就会把可乐推出来,落在我们身边。
师:我们看这个瓶子,没有可乐。
生:把瓶子盖拧开,倒过来放到水里,稍微倾斜一下,就会有水泡冒出来,那个就是空气。
师:你想到了借助水的办法证明瓶子里有没有空气。我们试试借助其他工具能不能证明瓶子里有否有工具。
教师讲解工具。出示两个辅助工具——气球和另一个瓶子(瓶子里已经晾干了、瓶盖扎了一个小孔)
实验1 瓶口绑着气球的空瓶子
师:观察这个瓶子和桌子上已经有的瓶子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用这个新的工具研究。
生:气球套在瓶口。
师:怎么证明瓶子里有什么呢?
生:倒过来。
师演示:瓶口套好气球,倒过来。
师:这能证明什么呢?
生:就是挤这个瓶子,看看气球有没有立起来,有没有变大。
师:你希望看到什么现象?
生:看到气球变大。
师:气球如果变大了,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有空气。
师:哪里有空气?
生:瓶子里。
师演示实验,生激动。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生:气球变大了,是因为瓶子里有空气,你捏的时候把空气给放出去了,正好到了气球里边。
师:气球怎么又瘪了?
生:因为不捏的时候它就变瘪了。
师:气球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被瓶子里边给吸走了。
师:又回到瓶子里去了。你觉得这个实验能不能证明瓶子里有空气呢?
生:能证明。
实验2 瓶盖带孔的空瓶子
师:第二个实验同学们自己做。你看到了这个瓶子有什么特点吗?
生:我们观察上边的那个盖儿上中间有一个小洞。
师:用这个有洞的盖子和瓶子合作能证明瓶子里有空气吗?
[设计意图]聚焦到空瓶子里有空气的证据搜集上来。但是这个聚焦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即由“瓶子里到底有没有东西”到“瓶子里有东西,是空气”。
由于对空气的观察经验的不足,学生对证实空瓶子里有空气的实验设计会较少,教师可准备一些小视频做资源补充,如:挤压瓶子崩飞盖子、给空瓶灌水等。
师:空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试一试,看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
生,我们把瓶子倒着放到水里,用力挤。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有泡泡。
师:泡泡从哪里跑出来的?
生:瓶口。
师:瓶口什么地方?
生:那个眼儿。
师:同学们觉得这个证据能说明瓶子里有空气吗?
生(齐):行。
生:把有孔的瓶子横过来,手伸到前面捏它就会有空气。
师:你怎么知道有空气的?是谁告诉你的?
生:因为捏的时候这里会感觉凉,会有声音,所以我认为是空气。
师:声音是什么声音?能学一学吗?
生:是很小的丝丝声。
生:我发现瓶子在水里会快速地冒泡。
师:我看到有同学把小孔冲着自己的脸,谁说说?
生:就是脸上感觉到冷空气。
师:冷空气从哪里来的?
生:是瓶子里的空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主观能动地利用多种方法证实空瓶子里有空气。
三、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四、反思与评价(5分钟)
师: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说一说哪些工具可以用来证明空瓶子里有空气?
生1:可以用水槽和水,空瓶子在水里冒泡能证明。
生2:可以给瓶子盖打孔,用瓶子里的空气吹自己。
生3:还可以用气球,挤一挤空瓶子,气球能鼓起来。
师: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办法来证明空瓶子里有空气,回家和你的爸爸妈妈,继续做这个游戏,看谁能找出更多的办法来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并鼓励学生多联系实际生活,关注证明空气存在的多种方法。
五、应用与迁移(5分钟)
制作空气沙漏
制作一个空气沙漏,看看每次倒放后水把空气挤到上面的瓶子中,所用的时间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磁铁能吸什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2 常见植物的特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1 认识小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