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的嘴是运动的
B. 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
C. 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 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A.由于飞行时,鸟把树枝衔嘴里,可知,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嘴是静止的,故A错误;
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即树枝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知,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运动的,故B错误;
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可知,此时鸟是静止的,故C正确;
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知,此时鸟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图描绘了一名运动员在跳远中助跑、起跳、飞行、落地的动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 研究运动员助跑过程中的运动快慢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 研究运动员的起跳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 研究运动员的飞行轨迹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答案】A
【解析】A.研究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
B.研究运动员助跑过程中的运动快慢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运动员的起跳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不计,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
D.研究运动员飞行轨迹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3. 我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赢得冠军,决赛中潘展乐在50米长的泳池中游一个来回,前50米用时22.28秒。后50米用时24.12秒,总成绩为46.40秒,打破世界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6.40秒”表示时刻
B. “100米”指的是位移大小
C. 前50米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D. 全程100米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答案】C
【解析】A.“46.40秒”表示时间间隔,故A错误;
B.决赛中潘展乐在50米长的泳池中游一个来回,故“100米”指的是路程,位移大小为零,故B错误;
C.前50米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C正确;
D.因全程的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大小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4. 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后,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处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如图所示。有关礼花弹从炮筒射出后上升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礼花弹的速度变化得越来越慢,则其加速度越来越小
B. 若礼花弹的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大,则其加速度越来越大
C. 礼花弹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
D.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礼花弹发射初速度越大,在空中运动时间越短
【答案】A
【解析】A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变化量大小无关,故A正确,B错误;
C.礼花弹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礼花弹腾空过程减速上升,则有
则礼花弹发射初速度越大,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故D错误。
故选A。
5. 某同学制作了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关于该测量尺样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
可得
当h=10cm=0.1m时t≈0.14s
当h=20cm=0.2m时t=0.2s
当h=30cm=0.3m时t≈0.25s
当h=40cm=0.4m时t≈0.28s
故选B。
6. 某建筑工地的载物电梯从地面竖直向上经加速、匀速、匀减速至某一位置。若电梯加速运动的位移占总位移的,进入匀速运动开始计时,此后电梯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电梯最终到达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电梯最终到达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h,根据图像有
解得
D项正确。
故选D。
7. 如图所示,风景秀丽的平直公路两旁种植着间距相等的树木,一辆汽车沿该公路行驶,遇到危险时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公路上的摄像机每隔相同的时间拍下了汽车的位置分别处在A、B、C处,则可推断汽车最终( )
A. 停在D处B. 停在E处
C. 停在EF之间D. 停在F右侧
【答案】D
【解析】设相邻两颗树间距为d,则根据
可得
经过B点时的速度
则从B点开始到停止运动的距离
可知汽车最终停在F右侧。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四只蚂蚁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爬行,经过相同的时间分别到达B、C、D、E四个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爬到B、D位置的两只蚂蚁,位移相同
B. 爬到B、D位置的两只蚂蚁,路程可能相同
C. 爬到C、E位置的两只蚂蚁,平均速度相同
D. 爬到C、E位置的两只蚂蚁,平均速率可能相同
【答案】BD
【解析】AB.爬到B、D位置的两只蚂蚁,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同,路程可能相同,A错误,B正确;
CD.爬到C、E位置的两只蚂蚁,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平均速度不同,路程可能相同,平均速率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BD。
9. 如图所示,小球以5m/s的初速度自由冲上光滑的斜面(设斜面足够长),2s末速度大小变为1m/s,则这段时间内小球的(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一定等于4m/s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5m/s
C.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大于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
【答案】BD
【解析】AB.若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这段时间内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大小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这段时间内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大小
故速度变化的大小不一定等于4m/s,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5m/s,故A错误,B正确;
CD.若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故加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大于,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0.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乙图线为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C.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BC
【解析】AB.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车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可知开始时,甲的速度比乙大,甲在乙的前方,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错误,B正确;
CD.时间内,由图像可知,甲、乙的位移相等,根据
可知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根据图像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
乙图线为抛物线,可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时刻乙车的速度为
可知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取一带有纸带的重锤从高处静止释放。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实验中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B.实验时应先由静止释放纸带,然后赶紧接通电源
C.在接入电源时,不需要考虑电源的正负
D.在对打出的纸带进行分析后发现,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近似相等
(2)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请指出其中一处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________。
(3)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___端和重物相连接。(填“左”或“右”)
【答案】(1)CD##DC (2) 打点计时器不应接直流电;重锤不应远离打点计时器 (3)左
【解析】(1)A.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计时,不需要使用秒表测量时间,故A错误;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B错误;
C.打点计时器采用交变电流,在接入电源时,不需要考虑电源的正负,故C正确;
D.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2)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不应接直流电;重锤不应远离打点计时器,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3)纸带做加速运动,则相邻的计数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观察打出的纸带可知,实验时纸带的左端和重物相连接。
12. 结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1)如图,刻度尺的0刻度与“A”点对齐,测量点“B”到“A”的距离为_____;
(2)在打出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打点计时器可以用来测位移
B. 实验时,牵引小车的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而且长木板也必须水平放置
C. 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但该同学并不知道,则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
D. 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的电压略低于220V,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小于实际值
【答案】(1)120 (2)0.233 (3)0.75 (4)C
【解析】
【小问1解析】
由题图可知,刻度尺的0刻度与“A”点对齐,测量点“B”到“A”的距离为。
【小问2解析】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小问3解析】
根据逐差法可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小问4解析】
A.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打一个点,可以用来计时,但不能用来测位移,故A错误;
B.实验时,牵引小车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长木板可以水平放置或倾斜放置,只要小车能加速运动即可,故B错误;
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可知实际打点周期大于,但该同学并不知道,则代入计算的时间偏小,使得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故C正确;
D.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的电压略低于220V,可知电源的频率不变,则打点周期不变,则加速度的测量值等于实际值,故D错误。
故选C。
13. 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个物体脱落,使物体从高8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物体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1)4s;(2)40m/s;(3)35m
【解析】(1)由位移时间公式
得
t=4s
(2)由速度时间公式
v=gt
解得
v=40m/s
(3) 由位移时间公式
解得
H=35m
14. 如图所示,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城市文明和交通规范的体现。小王驾驶汽车以15 m/s的速度沿直线行驶。发现前方斑马线有行人他立即制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停车等待9s后,又用了6s时间匀加速至原来的速度。求:
(1)汽车从刹车开始8s内的位移大小x;
(2)汽车从刹车开始至加速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2)4.125m/s
【解析】(1)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设为t,则有
所以汽车从刹车开始8s内的位移大小实际上为刹车5s内的位移,位移大小为
(2)汽车加速阶段的时间为,则加速过程的位移为
因礼让行人,减速、等待、加速的总时间为
t=(5+9+6)s=20s
故平均速度为
15. 五人制足球赛因其比赛规则和比赛场地相对灵活,给那些想在将来改踢常规足球的球员提供了绝佳训练。如图所示,某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40 m,宽20 m。在比赛中,攻方队员在中线附近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v1=6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1 m/s2。该队员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启动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1 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2=4 m/s。求∶
(1)在该队员追赶足球的过程中,该队员与足球之间的最大距离;
(2)该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答案】(1)=9 m;(2)6.5 s
【解析】(1)当该队员与足球的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设经过的时间为t0,则有
v1-a1t0=a2t0
解得
t0=3 s
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
Δx=v1t0-a1a2
解得
Δx=9 m
(2)设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x1,则有
x1=
代入数据解得
x1=18 m
足球匀减速运动时间
t1==6 s
队员加速追赶的时间
t2==4 s
在此过程中的位移
x2==8 m
之后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位移
x3=v2(t1-t2)=8 m
由于x2+x3=16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电白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docx、高一物理期中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PDF版附答案),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