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2025一年级下册语文17、《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部编版2025一年级下册语文17、《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2025一年级下册语文17、《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2025一年级下册语文17、《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小猴子下山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小猴子下山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识记“猴”,巩固生字,书写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字理识字、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3.了解故事主要情节,知道小猴子走到什么地方,看见什么,做了什么,并能借助板书简要说说故事情节。
    4.明白“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的意思。
    2.能借助板书简要说说故事情节,明白“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词条板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会写“非、常、块、往”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字理识字、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掰、扛”等词,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3、借助板书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识记“猴”
    1.出示小猴子的图片和词卡“小猴子”,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2.指导学生借助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猴”。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2.指导认读生字词。
    (1)逐段检查朗读,随文正音。
    (2)分类盘点词语,学生认读:
    结得又大又多 只好 空着手
    掰 扛 扔 摘 捧 抱 追 蹦
    3.学生自学,了解故事大意。
    (1)引导学生圈出小猴子下山走到的地方。
    (2)指名交流,板铁磁卡“玉米地里、桃树下、瓜地里、树林边”,学生校对。
    (3)指名“小老师”领读词卡。
    (4)请学生按照小猴子下山的顺序,将词卡贴到黑板上的路线图中。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摆放词卡,并说明理由。
    4.引导学生结合课题和板书,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简要说说故事情节。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小猴子的“所见”和“所做”
    1.交流小猴子的“所见”,提取信息,积累“又大又多”。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用波浪线画出小猴子看见的东西。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板贴“又大又多”
    (3)引导学生体会心情,“开火车”读好“又大又多”。
    (4)出示玉米地的图片,结合图片解释:既有这个特点,又有那个特点,可以用“又 又 ”来说
    (5)出示苹果、梨、小狗等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上“又 又 ”拓展说话。
    2.交流小猴子的“所做”提取信息,并学习表示动作的词语。
    (1)引导学生发现小猴子做了什么,圈出关键词。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板贴“掰、扛”。
    (3)识记“掰”字。
    ①请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发现。
    ②引导学生通过演示动作体会字义:两只手把东西一分为二。
    ③拓展积累:掰( )
    (4)识记“扛”字。
    ①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了解“扛”的动作。
    ②拓展积累:扛( )
    3.男女生赛读,读好第一自然段。
    4.学法小结: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又会遇到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巩固生字,书写练习
    1.齐读儿歌,巩固生字
    小猴子,下山来
    掰玉米,摘桃子,
    抱西瓜,追兔子,
    见了一样扔一样,
    两手空空回家去。
    2.指导书写“非、常”。
    (1)引导观察“非”: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第二竖比第一竖长;注意横画间距均匀。
    (2)引导观察“常”:小字头和巾字底宽度相当,秃宝盖要舒展,“口”形体小而扁。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评价。
    3.指导书写“块、往”。
    (1)引导观察“块”:左短右长,左边的提穿插到右边的横下方,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的提下方。
    2)引导观察“往”:左右等高,三横间距均匀,长短不同。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多音字“只、空”;会写“瓜、进、空”3个字。
    2.通过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扔、摘、捧抱、蹦”等词的意思。
    3.学会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明白“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4.读懂故事内容,图文对照,尝试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写法
    1.回顾内容,引导学生填空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块( )里,再走到一棵( )下,接着走到一片( )里,最后看见了一只( )。
    2.齐读第一自然段,回顾写法,教师板贴词条“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做了什么”。
    3.引导学生按词条顺序,讲一讲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1)学生看板书自主练说。
    (2)学生上台戴头饰展示讲故事。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借助插图讲故事
    1.请学生选择第二至四自然段中最喜欢的一段,用波浪线画出小猴子的“所见”,圈出“所做”。
    2、学生分自然段反馈,教师随机板贴关键词。
    第二自然段:又大又红 扛 扔 摘
    第三自然段:又大又圆 捧 扔 摘
    第四自然段:蹦蹦跳跳 抱 扔 追
    3.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1)学生做动作理解“扔、摘”。
    (2)动作体验,区分“捧”和“抱”,知道小东西用“捧”,大东西用“抱”。
    (3)关注偏旁,动作体验,识记“蹦”和“追”。
    4.指导学生加上动作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5.引导学生借助板书把小猴子的“所见”和“所做”说清楚。
    6.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讲一讲故事。
    7.引导学生探究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填空说一说。
    因为小猴子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
    三、巩固生字,书写练习
    1.引导学生观察“瓜”和“进”的字形及书写要点。
    瓜:第三笔竖提从田字格竖中线起笔。
    进:注意笔顺,先里后外。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评价。
    3.指导学生书写“空”,注意上宽下窄。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活动三——动作演示,随文识字,活动四——借助图片,讲好故事,活动五——总结拓展,启迪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初知课文,理清思路,研读重点段,巩固识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