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五)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五)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1ml,转移的电子数为 0, 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 分钟 总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Cl-35.5 Mn-55 C-59 Zn-65
C-5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 年 8 月 18 日,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 7000 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 300 次
下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22 号钛元素属于 d 区元素
B. 聚酰亚胺解决了潜水器超低温下的密封性问题,它属于纯净物
C. 金属铁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赤铁矿得到
D. 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
【答案】B
【解析】
【详解】A.22 号钛元素位于ⅣB 族,属于 d 区元素,A 正确;
B.聚酰亚胺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B 错误;
C.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可以得到铁单质,C 正确;
D.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通过在铁中加入铬和镍等金属制成,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D 正确;
答案选 B。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
B. 水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C. 基态 Br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第 1页/共 24页
D. 甲乙醚: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键的表达式为 X-H···Y,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 ,A 正确;
B.水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V 形,VSEPR 模型为: B 错误;
C.基态 Br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C 错误;
D.甲乙醚结构简式为: ,D 错误;
答案选 A。
3. 二氧化氯 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工业制备 的一种方法为
(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消毒原理与明矾相同 B. 的中心原子是 杂化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15 D. 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酸根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氯离子是还
原产物,铁元素、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二硫化铁是还原剂、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是氧化产物,由
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详解】A.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明矾没有氧化性,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故 A 错误;
B.氯酸根离子中氯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杂化,故 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氯酸根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二硫化铁是还原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 2页/共 24页
,则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15:1,故 C 错误;
D.由分析可知,氯酸根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是氧化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
化产物可知氯酸根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铁离子,故 D 正确;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明矾是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吸附水中的故选 D。
4.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收集气体,合理的是
选项 试剂 试剂 中收集的气体 装置
A 稀硫酸 石灰石 CO2
B 稀硝酸 Cu NO
C 浓硫酸 Na2S H2S
D 浓盐酸 Ca(ClO)2 Cl2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不能用于制备二氧
化碳,A 错误;
B.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
化氮,B 错误;
C.浓硫酸与硫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硫化氢,C 错误;
D.浓盐酸与次氯酸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D
正确;
答案选 D。
5.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HCl 气体中,H+的数目为 NA
B. 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通过 NA 个电子时,阳极溶解 32g 铜
C. 4.6gNa 与 稀硫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第 3页/共 24页
D. 已知 NaH2PO2 为正盐,则 1ml H3PO2 含羟基数为 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l 气体是由分子构成,未发生电离,无 H+,A 错误;
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铜和比铜活泼的多种金属放电,无法通过转移电子数计算溶解金属的质量,
B 错误;
C.4.6g Na 物质的量为 0.2ml,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即使稀硫酸量不足,水也会和钠反应,故 Na 完全反应
生成 H2 0.1ml,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C 正确;
D.含氧酸中羟基氢原子有酸性,NaH2PO2 为正盐,H3PO2 为一元酸,故 1ml H3PO2 含羟基数为 NA,D 错
误;
故选 C。
6. 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 溶液中加入少量 溶液:
B. 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C. 溶液滴入 溶液中:
D. 水杨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S,铜离子与 HS-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A 错误;
B.铅酸电池在充电时阳极 失电子,其电极反应式为:
,B 错误;
C. 用来鉴别 生成滕氏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正确;
D.因苯环上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的酸性,当水杨酸过量时,酚羟基不参与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第 4页/共 24页
,D 错误;
故选:C。
7.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项
将打磨过的铁铜合金放在氨水
A 溶液变为深蓝色 可能是铜在氨水中发生吸氧腐蚀
中一段时间
将 和 NH4NO3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
C 该反应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熵增
生,并伴随降温
固体混合并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用精密 pH 试纸测定
D 溶液的 测得 pH 7.8
pH 值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铜合金中铜在氨水中失去电子发生吸氧腐蚀,形成 Cu2+,Cu2+结合溶液中的 NH3,形成四氨
合铜离子[Cu(NH3)4]2+使得溶液显蓝色,A 正确;
B.加入 Cu 粉后,铜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降低 Fe3+的浓度,使得
平衡逆向移动, 导致溶液中 Fe(SCN)3 浓度降低,因而溶液的血红色变浅,
不能说结合 SCN-的能力:Cu2+>Fe3+,B 错误;
C.根据 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中温度降低、生成气体为熵增的吸热反应,则该反应能发生
的主要原因是熵增,C 正确;
第 5页/共 24页
B
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加
入 Cu 粉后,血红色变
浅
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再加入少量 Cu 粉
与 SCN-的配位能力:Cu2+>Fe3+
D.溶液 pH 为 7.8,溶液显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故电离平衡常数:
,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B。
8. 可用作高压发电系统的绝缘气体,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非极性分子 B. 键角 并不都等于
C. S 和 F 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 F D. 中心原子 S 采取 杂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SF6 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S 原子位于正
八面体的中心,该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 A 正确;
B.SF6 是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确切地说角 FSF 可以是 90 度,但也有处于对角位置的角
FSF 为 180 度,故键角∠FSF 不都等于 90°,故 B 正确;
C.由于 F 的电负性比 S 的大,S 与 F 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 F,故 C 正确;
D.中心原子 S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6,不采取 杂化,采取 杂化,故 D 错误;
故选 D。
9. 某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X、Y、Z、M、Q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 的原子序数等
于 X、Y 原子序数之和,Q 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6页/共 24页
A.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Z>X>Y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X、Y、Z、M、Q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 的原子序数等于 X、Y 原子序
数之和,Q 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结合图中信息可知,Q 为 F,Z 为 C,X 为 H,Y 为 B,M 为 N,据此
分析解题。
【详解】A.Z 和 M 的氧化物均有多种,无法比较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故 A 错误;
B.MQ3 分子 NF3,有 4 个价层电子对,其 VSEPR 模型为四面体,故 B 错误;
C.F 不能与氢元素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故 C 错误;
D.Q F,Z 为 C,X 为 H,Y 为 B,M 为 N,电负性:F>N>C>B>H,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 D。
10. 有机物 X→Y 的异构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红外光谱区分 X 和 Y
B. X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含-OH 和 的 Y 的同分异构体有 18 种
D. 类比上述反应, 的异构化产物为
【答案】A
第 7页/共 24页
【解析】
【详解】A.X 和 Y 所含官能团不同,故可用红外光谱区分 X 和 Y,A 正确;
B.X 分子中和羟基相连的 C 杂化方式为 sp3,该碳原子与周围相连的三个碳原子构成三角锥形,故 X 分子
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 错误;
C.Y 的分子式为 C15H12O,则含-OH 和 的 Y 的同分异构体还含有一个—CH3,共有
23 种: ,含有-CH2OH 和
的 Y 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即
,C 错误;
D.类比上述反应, 的异构化产物为 或 ,D 错误。
故选 A。
11. 乙烷催化氧化为乙醛在合成化学和碳资源利用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在 Fe+催化下乙烷氧化成乙醛的机
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 H2O
第 8页/共 24页
B. 乙醛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 反应Ⅰ和反应Ⅱ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每生成 1mlCH3CHO,消耗 N2O 的物质的量大于 2m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反应 I 为[(C2H5)Fe(OH)]+ [(C2H4)Fe]++X,根据质量守恒可知,
X 的化学式为 H2O,A 正确;
B.乙醛分子中既含有 C-H、C=O 极性键又含有 C-C 非极性键,B 正确;
C.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反应 I 为 C2H6+FeO+ [(C2H5)Fe(OH)]+,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
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
D.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若无副反应,则每生成 1mlCH3CHO,消耗 N2O 的物质的量等于 2ml,但过
程中存在副反应发生,且生成的 Fe+能还原 N2O,故消耗 N2O 的物质的量大于 2ml,D 正确;
故答案为:C。
12. “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 a 为 Ti02 电极,b 为 Pt 电极,c 为 WO3
电极,电解质溶液为 pH=3 的 Li2SO4 一 H2SO4 溶液。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 A、B 两个区,A 区与大气
相通,B 区为封闭体系并有 N2 保护。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用导线连接 a、c,则 a 为负极,该电极附近 pH 减小
B. 若用导线连接 a、c,则 c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HxWO3-xe 一=WO3+xH+
C 若用导线先连接 a、c,再连接 b、c,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化
D. 若用导线连接 b、c,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 一═2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有图可知,连接 a、c 时,a 极上水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则 a 极是负极,电极
第 9页/共 24页
反应式是 2H2O-4e-=O2+4H+,生成氢离子,a 极附近 pH 减少 ,故 A 不选;
B.有图可知,用导线连接 a、c,a 极上水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则 a 极是负极,c 极是正极,
则 c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WO3+xH+ +xe 一= HxWO3 ,故 B 选;
C.若用导线先连接 a、c,则 c 电极是正极,发生 WO3 生成 HxWO3,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再连接
b、c,b 极发生氧气生成水,为正极,则 c 电极是负极,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外供电,故 C 不选;
D.用导线连接 b、c,b 电极发生氧气生成水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 一═2H2O ,故 D 不选;
故选:B。
13. 某小组回收锌锰电池废料(主要含 、 等)制备高锰酸钾,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浸出”过程使用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B. “系列操作”中,进行高温干燥
C. “氧化”操作利用 氧化 制备 ,可推知在碱性条件下 氧化性大于
D. “碱熔”的产物 是氧化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锌锰电池废料主要含 MnO2、MnOOH 等,因二氧化硅与碱高温下反应,可选铁坩埚碱熔,Mn 元
素的化合价升高,氯酸钾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 K2MnO4 溶液,碱熔时氯酸钾可能分解生成氧气,
氧化时氯气可氧化生成 KMnO4,加热结晶分离出固体 KMnO4。
【详解】A.“浸出”过程使用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A 正确;
B.高温干燥 会受热分解,B 错误;
C.“氧化”中氯气是氧化剂,高锰酸钾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C 正确;
D.“碱熔”的产物 是氧化产物,D 正确;
故选 B。
第 10页/共 24页
14. 常温下,现有含 的废液,可加入 溶液或 FeS 固体生成沉淀除去
,加入 溶液或 FeS 固体引起溶液的 pH 变化,进而引起溶液中含 S 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及
浊液中 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A. 溶液中:
B. 加适量 固体可使废液中 浓度由 b 点变到 a 点
C. 由图 1 和图 2 得知,当溶液的 ,发生的反应为
D. 向废液中加入 FeS 固体,可使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 Na2S 体系中各含 S 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 pH 的关系可知,Ka1(H2S)=10-7、Ka2(H2S)=10-13,
硫化钠溶液中 S2-部分水解且分步水解:S2-+H2O HS-+OH-、HS-+H2O H2S+OH-,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第一步水解平衡常数 Kh1= = = =0.1,0.01ml/LNa2S 溶液中 =0.1,解
得 c(HS-)≈0.0092ml/L, c(S2-)≈0.0008ml/L, 则 溶 液 中 离 子 浓 度 大 小 为 :
,故 A 错误;
B. ,加入适量 Na2S 固体,Cd2+与 S2-形成 CdS 沉淀,可使废液中 浓度降低,不
可能由 b 点变到 a 点,故 B 错误;
C.由图 1 知,随着 pH 的增大, H2S 浓度减小,HS-浓度增大后减小,后面 S2-增大,当溶液的 ,
第 11页/共 24页
以 HS-为主,由图 2 得知,含 0.1ml/LCd2+的废液中 ,随 pH 增大 浓度逐渐减小,故发生的
反应为 ,故 C 错误;
D.向含 的废液中加入 FeS 固体,存在沉淀转化: ,
平衡常数 K= =108.9, ,当 时,可使
,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
15. 二硼化钛(TiB2)是一种高熔点、高硬度、电阻小的导电陶瓷材料,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废
弃 SCR 催化剂(主要含 TiO2、V2O5、Al2O3、SiO2 等),制备 TiB2 并回收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TiO2、V2O5 都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的 Na2TiO3 和可溶性的 NaVO3;
②B2O3 高温下蒸气压大、易挥发;
③溶液酸性较强时,五价钒粒子主要以 VO 的形式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中生成 Ti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3)“热水解”工艺中,经处理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热还原”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每制备 1mlTiB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l。过程中 B2O3
的实际用量超过了理论用量,主要原因是_____。
(5)“沉钒”时,溶液 pH 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生成 NH4VO3 沉淀,原因是_____。
(6)含钛 X 晶体是一种高温超导母体,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α=β=γ=90°),Ti 原子与 As 原子构成的八面
体如图乙所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回答下列问题:
第 12页/共 24页
①一个晶胞中,由 Ti 原子与 As 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的平均数目为_____。
②X 晶体的密度为_____g·cm-3。
【答案】(1)
(2) 、
(3)
(4) ①. 10 ②. 高温下蒸气压大,易挥发,为充分反应
(5)pH 过低, 化为 的程度大;pH 过高, 化为 的程度大,两因素均使沉钒率
降低
(6) ①. 2 ②.
【解析】
【分析】废 SCR 催化剂(含 TiO2、V2O5、Al2O3、SiO2 等)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浸,TiO2、V2O5、Al2O3、SiO2
都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Na2SiO3、NaAlO2、NaVO3 和不溶性的 Na2TiO3;过滤得滤渣为 Na2TiO3,
加入硫酸进行溶解,进行热水解后得到 TiO2·xH2O,焙烧脱水得 TiO2,加入 C、B2O3 还原得 TiB2;碱浸后
的滤液调 pH=8,Na2SiO3、NaAlO2 转化为 H2SiO3 和 Al(OH)3 沉淀,过滤即为滤渣①,滤液中加入氯化铵形
成 NH4VO3 沉淀,过滤后煅烧得 V2O5;
【小问 1 详解】
第 13页/共 24页
“酸浸”时不溶性的 Na2TiO3 转化为 TiO2+,离子方程式为 Na2TiO3+4H+=2Na++TiO2++2H2O;
【小问 2 详解】
由分析,“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 H2SiO3 和 Al(OH)3;
【小问 3 详解】
“热水解”工艺中,TiO2+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过滤后溶液中为 H2SO4,可以酸浸时重复
利用;
【小问 4 详解】
“热还原”时,TiO2、C、B2O3 反应得 TiB2,由元素守恒,推出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为 CO,则发生的化学反
应为 TiO2+5C+B2O3=TiB2+5CO,每制备 1mlTiB2,生成 5ml CO,转移电子 10ml,由已知②B2O3 高温下
蒸气压大,易挥发,为充分反应,B2O3 的实际用量超过了理论用量;
【小问 5 详解】
“沉钒”时,溶液 pH 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生成 NH4VO3 沉淀,原因是 pH 过低, 化为 的程度大;
pH 过高, 化为 NH3⋅H 2O 的程度大,两因素均使沉钒率降低;
【小问 6 详解】
①由图可知,由 Ti 原子与 As 原子构成的八面体处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内,根据"均摊法",个数为 =2;
②根据"均摊法",O 处于晶胞的上下面心和侧棱,个数为 ,Ti 处于侧面面心和底面棱心,
个数为 ,As 处于体内和侧棱,个数为 =4,Na 处于体内和侧棱,个数为
,故晶体密度为
。
16. 碳酸锂在医疗上可用于治疗狂躁性精神病,作镇静剂等。电解铝废渣(主要含 、 、 、
等)可用于制备 。
已知:① 时, , , 。
第 14页/共 24页
② 可溶于硫酸。
③ 的溶解度: , , 。
(1)在加热条件下“酸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写出“酸浸”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转化”后所得的 溶液中含有的 需要加入 稀溶液除去。“除钙”步骤中其他条件
不变,反应相同时间,温度对除钙率和 产率的影响如图 1 所示。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 的产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②当温度高于 50℃时,除钙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热分解后,获得 的操作是先加热蒸发,然后_______。
(5)锂硒电池是新一代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其正极材料为附着硒化锂 的
碳基体。 与正极碳基体结合时的能量变化如图 2 所示,图中 3 种 与碳基体的结合能力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_______。
(6)对电解铝废水中 含量的测定和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工业上常采用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
电解铝废水中的 含量:取 电解铝废水置于 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柠檬酸,煮沸;
再加入 的 EDTA 标准液 ,调节溶液的 至 4.0,加热,冷却后用 的
第 15页/共 24页
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标准液 。该矿业废水中 的含量为_______ 。
(已知: 、 与 EDTA 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 )
【答案】(1)
(2)
(3) ①. ①温度过高 分解产生 沉淀,与 一同被过滤 ②. ②温度升高,
水解程度增大,使溶液中 离子浓度减小
(4)趁热过滤 (5)
(6)108
【解析】
【分析】铝废渣用浓硫酸酸浸溶解,生成 HF 和硫酸钙,形成含有 Al3+、Li+、Na+、Ca2+、 的溶液,
过滤得到的滤渣含有硫酸钙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使 Li+、Al3+、Ca2+转化为 Li2CO3、Al(OH)3 及
CaCO3 沉淀,过滤后向沉淀中加水,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使 Li2CO3、CaCO3 沉淀溶解转化为碳酸氢锂和碳
酸氢钙,过滤则滤渣为 Al(OH)3,再向滤液中加入 Li3PO4 除去溶液中的 Ca2+生成 Ca3(PO4)2 沉淀,过滤后得
到碳酸氢锂溶液,对其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锂,据此解答。
【小问 1 详解】
在加热条件下酸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为 HF,则 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氟化氢,化
学方程式为: ;
【小问 2 详解】
由流程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小问 3 详解】
①温度过高 分解产生 沉淀、CO2 和 H2O,与 一同被过滤除去,导致最终的产
率逐渐减小;
② 是弱酸根离子易水解,当温度高于 50℃时, 水解程度增大,使溶液中 离子浓度减小,
除钙率下降;
第 16页/共 24页
【小问 4 详解】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热分解后,获得 的操作是先加热蒸发,然后趁热过滤;
【小问 5 详解】
由 与正极碳基体结合时的能量变化分析可知,结合碳基体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越多,形成的物质越稳
定,越易形成,则 3 种 与碳基体的结合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小问 6 详解】
步骤 2 中用 标准溶液滴定的 EDTA 标准液为与 反应后剩下的 EDTA 标准液,已知消耗
标准液 ,且 与 EDTA 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 ,则与 反应后剩下的 EDTA 标准液的物
质的量为 ,则与 反应消耗的 EDTA 的物质的量
,又 与 EDTA 反应的化学计量
比也为 ,则该废水中 的含量为 。
17. 沙丁胺醇有明显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其中一条通
用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
结合上述合成路线,请回答:
(1)沙丁胺醇的分子式为____;A→B 的反应类型____。
(2)D→E 过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
(3)请写出 D→E 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4)化合物 F 的结构简式为____。
(5)A 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种。
第 17页/共 24页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6)请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涉及的反应,设计以苯酚、甲醛和 H2NC(CH3)3 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
【答案】(1) ①. C13H21NO3 ②. 加成反应
( 2) 保 护 酚 羟 基 ( 3) +CH3COOOCCH3
+CH3COOH
(4) (5)25
(6)
【解析】
【分析】由有机物 转化关系可知, 在酸性条件下与 HCHO 发生加成反应生
成 ,则 B 为 ;
与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则
C 为 ; 与 CH3COONa 发生取代反应生
成 ,酸性条件下
与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第 18页/共 24页
,则 E 为 ;
在 CH3Cl 作用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则 F 为
;
与 发生取
代反应生成 ,则 H 为
;
在盐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
做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
。
【小问 1 详解】
第 19页/共 24页
由分析可知,沙丁胺醇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式
为 C13H21NO3;A→B 的反应为 在酸性条件下与 HCHO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故答案为:C13H21NO3;加成反应;
【小问 2 详解】
由 D 和 I 的结构简式中都含有酚羟基可知,D→E 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酚羟基,故答案为:保护酚羟基;
【小问 3 详解】
由分析可知,D→E 过程的反应为酸性条件下 与乙酸酐发生
取代反应生成 和 CH3COOH,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OCCH3
+CH3COOH,故答案为:
+CH3COOOCCH3
+CH3COOH;
【小问 4 详解】
由分析可知,F 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小问 5 详解】
A 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说明 A 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可能连有甲酸酯基或者
第 20页/共 24页
醛基,若连有一个取代基,则可能为 HCOOCH2—、-OCH2CHO、-CH(OH)CHO 共有 3 种结构,若连有 2
个取代基则可能连有 HCOO—和—CH3、—CHO 和—OCH3、—CHO 和—CH2OH、—CH2CHO 和—OH,每
组又有邻、间、对 3 种结构,若连有 3 个取代基即—CHO、—CH3 和—OH,共有 10 种结构,则符合条件
的结构简式共 25 种,故答案为:25;
【小问 6 详解】
由题给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以苯酚、甲醛和 H2NC(CH3)3 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的合成步骤为 酸性条件下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 与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
与 H2NC(CH3)3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则合成路线
为,故答案为:
。
18. 利用 —丁内酯(BL)制备 1,4—丁二醇(BD),反应过程中伴有生成四氢呋喃(THF)和 1—丁醇(BuOH)的
副反应,涉及反应如下:
已知:①反应 I 为快速平衡,可认为不受慢反应 II、III 的影响;②因反应 I 在高压 氛围下进行,故 压
第 21页/共 24页
强近似等于总压。回答下列问题:
(1)以 或 为初始原料,在 、 的高压 氛围下,分别在恒压容器
中进行反应。达平衡时,以 BL 为原料,体系向环境放热 ;以 BD 为原料,体系从环境吸热 。忽
略副反应热效应,反应 焓变 _______ 。
(2)初始条件同上。 表示某物种 的物质的量与除 外其它各物种总物质的量之比, 和 随时间
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实验测得 ,则图中表示 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反应 I 平衡常数
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以 为原料时, 时刻 _______,BD 产率 _______(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
(3) 为达平衡时 与 的比值。 、 、
三种条件下,以 为初始原料,在相同体积的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
随时间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因反应在高压 氛围下进行,可忽略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曲线 a、b、c 中, 最大的是_______(填代号);与曲线 b 相比,曲线 c 达到
所需时间更长,原因是_______。
第 22页/共 24页
【答案】(1)
(2) ①. a 或 c ②. ③. ④.
(3) ①. ②. 由于 和 代表的温度相同,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忽略,压强增大反应 II、
III 均是逆向移动, 增大,故 所需时间更长
【解析】
【小问 1 详解】
依题意,结合已知信息,可推定在同温同压下,以同物质的量的 BL 或 BD 为初始原料,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相同,两个平衡完全等效。则以 的 为原料,达到平衡时放出 热量与同物质的量的
为原料达到平衡时吸收 热量的能量二者能量差值为 ,则 时二者能量差值为
,反应 I 为放热反应,因此焓变 ;
【小问 2 详解】
实验测定 ,则达到平衡时 物质转化量大于 物质转化量,平衡状态 物质的量较小,根据图
示可知,表示 变化的曲线是 或 ;该平衡状态下 , 的压强近似等于总压,
故反应 I 平衡常数 ;以 为原料时,根
据题给反应 I、II、III 可知,体系总物质的量的增加量正好是 BD 参与反应 II、III 的量,也正好是
的物质的量,设 时 转化了 , 转化了 ,则体系总物质的量为 ,得到
、 ,求得 、 ,则 时刻
;此时 的产率为 ;
【小问 3 详解】
依题意,反应 I 是正向放热过程,以 BL 为初始原料,温度升高则平衡逆向移动,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达到平衡时的时间越短, 越小, 的值越大;相同温度时,压强增大, 的比
重增大, 增大,又可忽略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最大即 最小,
第 23页/共 24页
对应曲线 ;由于 和 代表的温度相同,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忽略,压强增大反应 II、III 均是逆向
移动, 增大,故 所需时间更长。
第 24页/共 24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五)化学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r~91,7mlHF时,被还原的为0,2ml,D正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