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细胞学说建立于 19 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为进化论的提出埋下伏笔
C. 施莱登、施旺提出了“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精子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
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提出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并未提
出细胞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A 错误;
B、细胞学说提出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为生物进化论的
确立埋下了伏笔,B 正确;
C、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
补充,C 错误;
D、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其实是死
细胞,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精子等是荷兰的列文虎克,D 错误。
故选 B。
2.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是( )
A. 细胞器 B. 细胞 C. 组织 D. 个体
第 1页/共 13页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B 符合题意。
故选 B。
3. 下列元素中,参与叶绿素构成的是( )
A. Mg B. Cu C. Zn D. Mn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
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有些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 C、H、O、N、Mg,所以选项中参与叶绿素构成的元素是 Mg。
故选 A。
4. 水是生命之源,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 生命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对细胞代谢有影响
D. 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
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
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
越差。
【详解】AB、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结合水是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AB 正确;
C、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对细胞代谢有影响,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
C 正确;
D、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是固定不变的,D 错误。
故选 D。
第 2页/共 13页
5. 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相同 B. 单糖都可以为生命活动供能
C. 淀粉属于二糖 D. 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 C、N、O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水解情况可将糖类分为单糖(不能水解的糖)、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和多糖(水
解后能够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
【详解】A、 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 A 正确;
B、有些单糖不可以为生命活动供能,如单糖中脱氧核糖构成 DNA 组成成分,B 错误;
C、淀粉属于多糖,C 错误;
D、糖类的组成元素不一定都是 C、H、O,如:几丁质属于多糖,它的组成元素是 C、H、O、N,D 错误。
故选 A。
6. 某些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或性激素类似物),对青少年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从化学成分上分
析,性激素属于( )
A. 糖类 B. 脂质 C. 蛋白质 D. 核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胆固醇是构成细
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
胞的形成;维生素 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即性激素属于脂
质,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A. B.
第 3页/共 13页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氨基酸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
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详解】A、该物质含有一个氨基和二个羧基,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
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A 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
个侧链基团,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B 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但氨基和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
氨基酸,C 符合题意;
D、该物质含有二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
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 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排出细胞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
【答案】A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
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胞吞与胞吐:囊
泡运输,消耗能量。
【详解】CO2 是气体,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至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故选 A。
9. 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所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
A. 支持和保护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第 4页/共 13页
D.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如下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细胞内有稳定的环境;控制
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融合是由于细胞膜能通过直接接触完成细胞之间的识别,即进行细胞
间的信息交流。
故选 C。
10. 被称为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中心体 D. 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高尔基体,单层膜网状结构,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A 错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 错误;
C、中心体和细胞分裂有关,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C 错误;
D、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D 正确。
故选 D。
11.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在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 )
A. 酒精 B. 酒精和 CO2 C. 乳酸 D. 乳酸和 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
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详解】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故选 C。
12. 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着丝粒在纺锤丝牵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该时期是( )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答案】B
第 5页/共 13页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
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
失。
【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纺锤丝牵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该时期是中期,此时染
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故选 B。
二、多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
或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3. 下图是细胞核模型图,①~⑤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⑥和⑦是两种细胞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⑥是生物膜的一部分
B. ⑦ 形成与⑤有关
C. ⑥不能与②直接相连
D. 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离不开⑥和⑦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
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
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详解】A、②核膜的外膜和⑥内质网(含有单层膜)是生物膜的一部分,A 正确;
B、⑦核糖体的形成与⑤核仁有关,B 正确;
C、⑥内质网与②核膜的外膜能直接相连,C 错误;
D、分泌蛋白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⑦核糖体中合成,经⑥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D 正确。
故选 ABD。
14. 如图为进行有丝分裂的某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6页/共 13页
量化工作统计表 日期:2025/2/20 站点: 考核人: 岗位:
N 工作内容 核算规则 量化数据 量化积分 绩效数据 绩效积分 积分小计 绩效核算
1 出勤签到 - 1 次 / 5 分 4 20 0|0 20.0000 13.25
2 资源作者更新 安徽 10 份 / 1 分 9 0.9 119|141 0.9900 20.00
3 资源作者更新 甘肃 10 份 / 1 分 18 1.8 127|155 1.9800 20.00
4 资源作者更新 山东 10 份 / 1 分 1 0.1035 20|15 0.1035 20.00
5 资源作者更新 浙江 10 份 / 1 分 19 1.9 216|188 2.0900 20.00
6 资源个人核查 全站 10 份 / 10 分 294 294.5216 203|873 323.7216 214.48
7 专题汇编/专项式汇编 - 1 份 / 1 分 6 6 85|0 6.6000 4.37
- 合计 - - 325.2251 - 0 355.4851 312.1
A. 图中 M 为赤道板、N 为核仁、P 为星射线
B.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图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C. 核 DNA 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 ④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BC
【解析】
【分析】分析模式图可知,图中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②表示后期,着丝粒分
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③表示末期,形成了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核;④表示间期,有核膜、核
仁以及染色质;⑤表示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M 是细胞板,N 是核仁,P 是纺锤丝。
【详解】A、图中 M 为细胞板、N 为核仁、P 为纺锤丝,赤道板不是客观存在的结构,星射线存在于动物
细胞中,A 错误;
B、分析图可知,①表示前期,②表示后期,③表示末期,④表示间期,⑤表示中期。有丝分裂包括分裂期。
因此,在有丝分裂中,细胞图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B 正确;
C、核 DNA 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核 DNA 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都发生在间期,C 正确;
D、④所示时期为间期,D 错误。
故选 BC。
15. 蛙体内的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无丝分裂。下列有关蛙体内的两种细胞
分裂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过程中有 DNA 的复制,无丝分裂则没有
B. 有丝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体的存在,无丝分裂则没有
第 7页/共 13页
C.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
D. 在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都从中部凹陷缢裂成两部分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
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
化,所以叫作无丝分裂。
【详解】A、无丝分裂也存在 DNA 复制,A 错误;
B、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B 正确;
C、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没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C 正确;
D、蛙体内的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在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都从中部凹陷缢裂成两部分,D 正
确。
故选 BCD。
16.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会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
B. 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C. 人胚胎发育时期不存在细胞凋亡
D. 细胞凋亡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
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胚胎发育时期也存在细
胞凋亡,A 正确,C 错误;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B 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该过程也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正确。
故选 ABD。
第 Ⅱ卷 (非选择题)
第 8页/共 13页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小题,共 60 分。
17. 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无膜的细胞器是_____和_____(填序号)。
(2)乙图中结构③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_______增大膜面积。
(3)若甲细胞为分泌胰岛素(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细胞,那么与胰岛素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具膜细胞
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4)乙图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
(5)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_____(填名称)而细胞代谢的中心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6 ②. 7
(2)嵴 (3) ①. 内质网 ②. 高尔基体 ③. 线粒体
(4)叶绿体 (5) ①. 细胞核 ②. 细胞质基质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1 表示细胞膜,2 表示线粒体,3 表示高尔基体,4 表示核膜,5 表示核仁,6
表示中心体,7 表示核糖体,8 表示内质网。图乙中,①表示细胞壁,②表示液泡,③表示线粒体,④表示
高尔基体,⑤表示细胞核,⑥表示内质网,⑦表示核糖体,⑧表示叶绿体。
【小问 1 详解】
甲图中无膜的细胞器为 6 中心体和 7 核糖体。
【小问 2 详解】
乙图中结构③为线粒体,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
【小问 3 详解】
若甲细胞为分泌胰岛素(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细胞,那么胰岛素在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中加工和运输,这个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所以与胰岛素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
【小问 4 详解】
第 9页/共 13页
乙图⑧表示叶绿体,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上。
【小问 5 详解】
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
18. 下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明显不同的是
____________。
(2)乙图为胰岛素分子示意图,该蛋白质含有________个二硫键,含有_______个肽键,胰岛素具有降低
血糖的作用, 由此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3)DNA 是人体细胞内的________物质,不同人的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__不同。
【答案】(1) ①. 葡萄糖 ②. 纤维素
(2) ①. 3 ②. 49 ③. 调节生命活动(或信息传递)
(3) ①. 遗传 ②. 排列顺序
【解析】
【分析】甲图中: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乙图中:该蛋白质含有 51 个氨基酸,共形
成 2 条肽链。丙图中:1 表示磷酸,2 表示腺嘌呤,3 表示脱氧核糖,4 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小问 1 详解】
甲图中的三种物质均为多糖,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其中淀粉和糖原均为能源物质,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
故纤维素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明显不同。
【小问 2 详解】
据乙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 3 个二硫键(-S-S-)。该蛋白质含有 2 条肽链,肽键的数目为 21+30-2=49 个。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属于信息分子,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说明蛋白质具有调节生命活动(或
信息传递)的功能。
【小问 3 详解】
DNA 是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同人的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或携带的遗传信息或碱基对
第 10页/共 13页
排列顺序)不同,即具有特异性。
19. 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_(选填“葡萄糖”或“脂肪”),发生反应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其全过
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_____(选填“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
(2)与有氧呼吸相比,在消耗等量葡萄糖的情况下,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______(选填“多”或“少”)。
(3)从物质或能量的角度概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点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葡萄糖 ②. 线粒体 ③. 第三阶段
(2)少 (3)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
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 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 ATP。
【小问 1 详解】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有氧呼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有氧呼
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小问 2 详解】
有氧呼吸分解彻底,释放的能量多,无氧呼吸分解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
中。
【小问 3 详解】
第 11页/共 13页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点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0. 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叶绿体内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编号①②表示结构, Ⅰ、Ⅱ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美国的鲁宾和卡门运用____________技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O₂来自于_________。
(2)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____________(填“ Ⅰ”或“Ⅱ”),该过程在叶绿体的[①]____(填
名称)中进行。
(3)在暗反应过程中,CO₂ 首先与 Cs 结合,生成两个 C₃分子,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季晴朗的中午,某些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会减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同位素示踪(标记) ②. 水
(2) ①. Ⅰ ②. 类囊体薄膜(基粒)
(3)CO2 的固定 (4)气温过高,部分气孔关闭,CO2 供应不足
【解析】
【分析】1、在光反应阶段,光能被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的色素捕获后,将水分解为 O2 和 H+等,形成 ATP
和 NADPH,从而使光能转换成 ATP 和 NADPH 中的化学能。
2、NADPH 和 ATP 驱动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将 CO2 转化为储存化学能的糖类。
【小问 1 详解】
美国的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技术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小问 2 详解】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进行水的光解及 ATP 和 NADPH 的合成,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 I,该过程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基粒)中进行。
【小问 3 详解】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O2 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 C5 结合形成 2 个 C3,这个过程称为 CO2 的固定。
【小问 4 详解】
植物需要的 CO2 是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夏季晴朗的中午,气温过高会导致部分气孔关闭,植物吸收的
第 12页/共 13页
CO2 减少,CO2 供应不足,造成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2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我国唐大诗人杜牧用诗句描绘了一幅美 丽的夜景图。诗中
的萤火虫发光于能量的转化有关。下图为 ATP 和 ADP 之间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被称为细胞能量“货币”的物质是__________。
(2)ATP 的结构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_(填“A-P~P”或“A-P~P~P”) 。
(3)酶 1 和酶2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酶。酶 1 能催化 ATP 的水解,而不能 催化ATP 的
合成,这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__(填“高效性”或“专一性”)。
(4)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 ADP 转化成 ATP 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既可来自光能,也可以来 自
___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
【答案】(1)ATP (2)A-P~P~P
(3) ①. 不 ②. 专一性
(4)细胞呼吸
【解析】
【分析】ATP 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能量流动的通货。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是细
胞内能量供应机制。放能反应伴随 ATP 的生成,ATP 水解,其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
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小问 1 详解】
ATP 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能量流动的通货,图中被称为细胞能量“货币”的物质
是 ATP。
【小问 2 详解】
ATP 含有 2 个特殊化学键,3 个磷酸基团,其结构简式是 A-P~P~P。
【小问 3 详解】
酶 1 催化 ATP 水解,酶 2 催化 ATP 的合成,酶具有专一性,二者不是同一种酶。酶 1 能催化 ATP 的水解,
而不能催化 ATP 的合成,这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
【小问 4 详解】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 ADP 转化成 ATP 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既可来自光能,也可以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
能量。
第 13页/共 13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性必修二,不定项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考试(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高一选科考试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高一选科考试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