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填涂在答题卡第1~15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3分,选对一项得3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24年11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下图为利马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上述会议之后的一周内,北京( )
A. 日落方位逐渐北移B. 昼夜长短差异增大
C. 正午室内阳光的面积减小D. 正值寒露至霜降节气之间
2. 与北京相比,利马( )
A. 纬度低,自转角速度大B. 位置偏西,更晚看到日出
C. 受寒流影响,雾天较多D. 受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11月16日之后一周,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继续南移,北京昼变短,昼夜长短差异增大,日落东南,且逐渐偏南,A错误,B正确;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正午室内阳光的面积变大,C错误;根据二十四节气,寒露位于秋分之后约半个月,寒露至霜降节气之间大致为10月8日至10月23日之间,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图中可看出,利马纬度低,但北京和利马自转角速度相等,A错误;根据经度分布,利马位于西经78°附近,北京位于116°E附近,利马更偏东,B错误;利马受秘鲁寒流影响,暖湿空气受冷洋面影响降温,水汽凝结,雾天较多,C正确;东北信风主要影响北半球,而利马位于南半球,受东南信风影响,D错误。故选C。
图(a)与图(b)分别为2024年7月29日14时与30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锋面( )
A. 反映冬夏季风势均力敌B. 过境后气温显著下降
C. 易形成较长时间的降水D. 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
4. 据图可知( )
A. 湘赣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阴雨连绵
B. 浙沪地区受反气旋影响,天气晴热
C. 川渝地区气流下沉,正值秋高气爽
D. 京津地区受偏南风影响,气压升高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锋面为准静止锋。准静止锋是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的一种锋面现象。易形成云区和降水区较为宽广、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的天气,C正确,D错;图中锋面出现于7月,不是冬夏季风的直接交锋形成的,A错误;过境后气温显著下降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征,B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海洋气压高,7月受高压影响,形成我国的伏旱天气,浙沪地区位于高压中心附近,高压中心通常对应反气旋天气系统,带来晴朗炎热的天气,B正确;湘赣梅雨季节通常出现在初夏(6月左右)与图示时间不符,A错误;川渝地区位于低压槽附近,多阴雨天气,且此时该地正值盛夏,C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可知,京津地区准静止锋锋线缓慢向东南移动,说明京津地区受偏北风影响,D错误。故选B。
图(a)与图(b)为某地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a)中( )
A. 甲山为火山喷发形成
B. 非碳酸盐岩形成最晚
C. 乙岩层晚于丁断层形成
D. 丙岩层发育喀斯特地貌
6. 从图(a)到图(b)所示时期,图示地区( )
A. 地壳运动较显著B. 地表形态趋于平缓
C. 以沉积作用为主D. 主要受到张力作用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如图中信息可知,甲山为岩浆侵入岩为主,是由于岩浆侵入向上拱起形成,A错误;结合图中岩层分布,沉积岩层越往下形成时间越早,非碳酸盐层上部存在砂岩以及石灰岩,因此其形成时间较早,B错误;乙为页岩,其形成位于断层之上,因此,乙岩层晚于丁断层形成,C正确;丙岩层为砂岩,不利于发育喀斯特地貌,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从图a到图b所示时期,岩层发生明显弯曲状况,岩层发生弯曲,地球表面变得起伏不平,岩层挤压抬升明显,地壳运动较为显著,表层沉积岩(石灰岩和砂岩)岩层变薄,受外力侵蚀作用较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土壤有机碳储量( )
A. 比例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加
B. 10—20cm土层人工林大于天然林
C. 比例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
D. 灌丛植被遭到破坏后更容易减少
8.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
A. 有5个垂直自然带B. 属于重点开发区域
C. 亚寒带针叶林广布D. 可以发展生态农业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可看出,灌丛植被20-40cm土壤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缺失,说明土层较薄或者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0—20cm的表层土壤,故植被破坏后表层土壤易流失,土壤有机碳储量更容易减少,D正确;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矿物质,不能提供有机碳,C错误;图中可看出,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比人工林略小于天然林,图中无各植被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不能推断10—20cm土层人工林大于天然林,B错误;除灌丛外,其他植被随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比先减少再增加,A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图中显示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五种植被,不代表五个自然带,水库上游流域可能自然带更多,A错误;根据图中植被可判断,有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灌木等,且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地处温带地区,并非亚寒带,并不是亚寒带针叶林广布,C错误;水库上游需要保护水质,不是重点开发区,B错;生态农业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在保护水质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生态农业,D正确。故选D。
图(a)为我国某地级市地图,图(b)为大雪山乡人居环境地形适宜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地形起伏度可以用来描述地面的高低起伏程度,其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
9. 图(a)所示地区( )
A. 南北跨度约为300千米B. 冰川广布,生物种类较多
C. 蕴藏较丰富的水能资源D. 多梯田,农作物一年三熟
10. 影响大雪山乡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河流B. 气候、河流
C. 地形、植被D. 气候、植被
11. 制作图(b)需要的数据源主要有( )
①高程数据②气候数据③人口数据④交通分布图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答案】9. C 10. A 11. A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a中该地区南北跨度约两个纬度,每相隔一纬度的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因此,南北跨度约为220千米,A错误;该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整体气温较高,冰川广布不符合现状,B错误;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因此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C正确;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因此在缓坡地区发育梯田,农作物实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大雪山乡人居环境地形适宜分布,大多分布于地形起伏度较小的区域以及山地山谷地区,孕育河流的地区,因此,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和河流,A正确;气候植被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口分布,但不是影响大雪山乡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制作大雪山人居环境地形适宜性分布示意图,需要获取该地区的地形海拔相关资料,同时,需要获取该地区人口分布数据,进行信息叠加,得到人居环境地形适宜性分布,①③正确;气候和交通会影响人口分布,但图(b)为大雪山乡人居环境地形适宜性分布图,制作图(b)不需要气候数据和交通分布图,②④错误。故选A。
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北京中轴线”( )
A. 地处城市中心地区,从古至今都属于文化功能区
B. 核心保护区古代建筑多,充分体现古都地域文化
C. 建设控制地带地租较高,适宜兴建高层民居建筑
D. 外围缓冲区应禁止发展旅游业,以避免文物破坏
13.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对城市发展的主要意义有( )
①体现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传承时空秩序观
②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文化资源知名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④缩小城乡间经济差距,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北京中轴线”地处城市中心地区,古代史皇宫,不是文化区,现在是文化功能区,A错误。“北京中轴线”核心保护区古代建筑多,充分体现古都地域文化,B正确。建设控制地带地租较高,高层民居建筑会破坏文化景观,不适合高层民居建筑,C错误。外围缓冲区可以发展旅游业,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对城市发展的主要意义有①体现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传承时空秩序观;③提高文化资源知名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①③正确。“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没有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没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②错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没有缩小城乡间经济差距,对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作用不大,④错误。A正确。故选A。
2023年10月17日,连接印度尼西亚商贸中心城市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雅万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爪哇岛( )
A. 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B. 劳动力数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较发达D.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时,易发生旱灾
15. 雅万高铁( )
①便于沿线区域运输矿石等大宗货物②带动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利用
③缓解雅加达市内交通运输紧张状况④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左图,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线附近,两板块相互挤压,因此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根据人口分布特点,东南亚为人口稠密区,印尼人口集中在爪哇岛,爪哇岛人口稠密,B错误;该岛面积较小,河流短小,航运价值不大,内河航运不发达,C错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时太平洋西部暖海水减少,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已发生旱灾,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高铁开通运行主要用于客运,对货运影响小,①错误;雅万高铁属于城市之间的交通线,高铁开通运行,不能缓解雅加达市内交通拥堵,③错误;高铁开通运行,站点附近人流量变大,会带动站点周边土地开发,②正确;高铁开通运行,方便沿线对外联系,会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④正确;故选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某校学生到山西省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山西省地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话说山西好风光
同学们在当地时常听到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
(1)说出山西省的地势特征。
任务二探究太原风向的奥秘
同学们了解到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并搜集到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太原城区M气象站风频日变化图(下图)。
(2)在10:00—18:00与22:00—次日6:00两个时段中,任选其一,说出该时段主要风向____,并绘制其形成过程的结构框图____。
任务三调研河流对古镇的影响
黄河碛口镇段(下图)极难通行,古时商船至此停泊,货物改为陆路运输。明末清初,碛口镇为当时联系晋、陕、内蒙古等地的水旱码头,商贸十分兴盛,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
(3)说明河流对碛口镇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任务四分析山西与华北地区水体的关系
山西省有“华北水塔”之称。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到山西省2021年出境水量约为117.5亿m³。
(4)分析山西省成为“华北水塔”的自然原因。
【答案】(1)东部、西部高,中部低;中部谷地北高南低;起伏大。
(2)10:00-18:00,主要风向为偏南风
(3)碛口镇位于湫水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河流流速减缓,凸岸泥沙沉积,地势平坦,河流提供充足水源;黄河河道的凹岸处,河水深,利于河港建设;所处河段多暗滩,使这里成为水陆运输的中转站,利于货物集散,促进该地商业贸易发展。
(4)山西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较高,是华北地区多条河流的源地;水资源较多,出境水量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中和材料信息可知,山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因此,山西东西两部较高,中间较低;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中部谷地地区北高南低,山西整体地势起伏较大。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在10点到18点钟,该时段主要的风向为偏南风。主要原因在于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10点之后太阳辐射较强,山坡山谷受热,此时,山坡附近空气增温速度较快,气流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近地面形成低压;而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速度较慢,气流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压;此时,空气至山谷向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因此为偏南风。绘图如下:
或者选择22点到次日6点,此时,该地主要风向为偏北风。主要原因在于夜晚时,山谷和山坡均呈现降温趋势,山坡降温速度较快,气流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压;大量冷空气顺山坡而下,使得山谷的暖空气被迫抬升,该地区形成山风,为偏北风。绘图如下: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黄河的碛口镇位于河道弯曲地区,该地位于湫水河与黄河的交汇地区,此时河流速度减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凸岸堆积,此时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村镇的聚集,河流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水源;同时,在凹岸一侧以侵蚀作用为主,因此,河道较深有利于港口建设;加上该地区暗滩较多,使得这里成为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交通较为便利,商贸十分兴盛,促进该地区商业贸易发展。
【小问4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山西省有华北水塔之称,2021年出境水量约为117.5亿立方米,说明该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促进水量较大;同时,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较高,成为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因此被称为华北水塔。
17. 长春市有“汽车城”的美誉。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于长春市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图为长春国际汽车城的位置及其产业布局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春国际汽车城以一汽集团为龙头,全面打造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建设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际汽车城建设中积极推动一汽集团与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等机构合作。
(1)说明长春国际汽车城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
同城化是区位邻近、产业结构明显互补的城市在经济社会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呈现的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的地域现象。2020年6月,长春市代管县级公主岭市,努力推动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发展。
(2)概述同城化发展中长春对公主岭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答案】(1)汽车发展历史早,工业基础好;产业集聚,协作条件好;高校及科研院所较多,人才较丰富,科技水平高;国内外市场广阔;铁路等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2)长春市与公主岭市相邻,长春市代管公主岭市,两地之间有公路、铁路相连,交通、通信联系密切,促进两地的资金、信息、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长春市技术先进,人才较多,汽车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两地汽车产业分工与协作,带动公主岭市相关产业发展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于长春市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该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历史较早,因此工业基础较好;同时,该地区形成以一汽集团为龙头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各项协作条件较好;同时,汽车城与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等机构合作,周边地区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场所较多,人才较为丰富,因此科技发展水平较高;汽车在目前来讲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市场广阔;该地区铁路分布线较为密集,交通便利;加上政府政策扶持,促进本地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同城化是区位相邻,产业结构明显互补的城市,在经济社会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呈现的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的地域现象。公主岭市与长春市地理位置相近,长春等级较高,因此,长春代管公主岭市,两地之间公路,铁路相连,交通通信较为便利,促进两地之间资金,信息,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长春市技术发展水平较为先进,人才较多,因此该地区汽车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两地汽车产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长春带动公主岭市相关产业发展。
18. 南日岛地处福建省莆田市海域东南部,被誉为台湾海峡中的一颗明珠。下图为南日岛地理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日岛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水养殖面积超4500公顷,附近海域全年4级风以上时间达300天以上。2024年6月28日,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在南日岛海域建成投产(下图),采用“漂浮式风电+深海养殖”的生产模式,助力发展新型“蓝色粮仓”。
(1)评价南日岛附近海域建设风渔融合浮式平台的条件。
(2)结合实例,阐述我国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南日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凭借优越品质走俏国内外。南日鲍不耐高温,养殖户每年都要将鲍鱼运至北方海域进行度夏,从而增加了养殖成本。近年,由于近海养殖面积饱和,又常有台风等灾害影响,鲍鱼养殖面临困境。
(3)简述促进“南日鲍”产业发展的措施。
【答案】(1)优势:海域广阔,风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强,政策支持。
劣势:海洋环境复杂,海水腐蚀性强,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设备易损坏。
(2)风力发电,提供清洁能源,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拓展生产空间,发展海洋渔业,丰富食物来源,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合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土安全。
(3)利用深海低温条件,拓展养殖空间;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投资研发耐高温的鲍鱼品种;加强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与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加强海洋环境治理与保护,保障产品品质;发展鲍鱼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南日岛地处福建省莆田市海域东南部,还是养殖面积超过4500公顷,附近海域全年四级风以上时间达300天以上,因此,本地区发展风渔融合浮式平台重要优势在于,该海域面积广阔,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加上政府政策支持,技术人员支撑,促进了本地区风渔融合浮式平台的发展。但是海洋环境较为复杂,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容易破坏浮式平台,加上海水具有腐蚀性,因此设备极易损坏。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将风力发电与渔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国家提供风能等清洁能源,从而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利用深海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拓展生产空间,发展海洋渔业,从而丰富食物来源,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土安全。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南日鲍不耐高温,可以充分利用深海的低温条件,进一步拓展养殖空间;也可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发耐高温的鲍鱼品种;面对台风等灾害的影响,可以加强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与防范措施,提前预防减少灾害损失;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海洋环境治理与保护,从而保证鲍鱼的产品品质;对于该地鲍鱼发展可以延长产业链,对鲍鱼进行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等。
19. 非洲国家科摩罗联盟(简称科摩罗),面积2236平方千米,人口约87万人(2023年)。左图为科摩罗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首都莫罗尼的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科摩罗的地理位置优势。
(2)描述莫罗尼的降水特点,说出其1月降水量多的主要影响因素。
科摩罗香料产量居世界前列,有“香料岛”之称。目前,科摩罗香料产业蓬勃发展。香料种植户开始运用现代科技改进种植和农业管理,加工企业正逐步运用现代化的制造和加工技术,销售企业也注重运用电子商务等渠道助力香料销售。
(3)概述科技对科摩罗香料产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地处热带,热量充足;印度洋上的岛国,海洋资源丰富,海运便利;位于非洲东侧莫桑比克海峡北端,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2)年降水量多,约在2700毫米左右;12月-次年7月各月降水在200毫米以上,降水多;8月-11月各月降水在200毫米以下,相对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大气环流、地形等。
(3)提高了香料产业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产品市场范围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地理位置的描述角度为: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结合图示,从纬度位置来看,科摩罗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从相对位置来看,位于非洲东侧莫桑比克海峡北端,海上交通位置重要;从海陆位置看,科摩罗是印度洋上的岛国,海洋资源丰富,海运便利。
【小问2详解】
降水特点可从年降水量及降水的季节分配来分析。结合首都莫罗尼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有8个月降水量在200mm以上,年降水量较多,从降水季节分配来看,12月-次年7月各月降水在200毫米以上,降水多,8月-11月各月降水在200毫米以下,相对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原因为科摩罗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1 月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此时,赤道低压带南移,科摩罗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量较多;从图中可知科摩罗有卡尔塔拉山等山脉,当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时,会被迫抬升,形成地形雨,故其1月降水量多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环流、地形等。
20.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小切口和基础性工程,是统筹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有效路径。湖北省全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下图为湖北省部分小流域试点的探索和实践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结合实例,论述湖北省全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答案】全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对各个小流域、湖北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茅塔河小流域着力破解工业污水处理难点,细化实施“雨污分流”;带水河小流域用“治水”拓宽增收路:建设污水管网,守牢清水入江关口;崇湖湿地建设技术支撑基地,解决养殖尾水问题。这些措施有利于减轻小流域内水污染,保护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牌楼西河小流域采取保水、补水、蓄水、节水的“四水法”,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保障水资源供给,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带水河小流域引入体育赛事项目,重振龙马风情小镇,推广“猪—沼—果”种养模式;崇湖湿地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湖区变3A景区,提升小龙虾品质,发展精深加工;羊楼洞港小流域保护历史文化,激活文旅资源,做大做强茶产业。上述措施带动了旅游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崇湖湿地完善基础设施,以及湖区变3A景区,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湖北省来看,各个小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省生态改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带水河、茅塔河、牌楼西河等最终也流入了长江,污水治理工程,守牢清水入江关口,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水质;崇湖湿地是荆江分洪区防洪、抗旱、调蓄的重要保障,从“臭水塘”转变为国际重要湿地,有利于调蓄河流径流,有效缓解长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因此,可以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湖北省全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各个流域进行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如茅塔河小流域着力破解工业污水处理难点,细化实施“雨污分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使“穿城之河”清水入库,治理区域水污染问题;带水河小流域用“治水”拓宽增收路,建设污水管网,守牢清水入江关口,治理水污染,减少水污染排放;崇湖小流域从“臭水塘”到国际重要湿地,解决养殖尾水问题,减少农业污水排放;以上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同时,牌楼西河小流域河流季节性缺水严重,成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采取保水、补水、蓄水、节水的“四水法”让这条“缺水之河”润泽一方,缓解区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带水河小流域引入体育赛事项目,重振龙马风情小镇;推广“猪—沼—果”种养模式,让汩汩山泉淌绿生金,促进本地区第一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促进本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羊楼洞港小流域依托明清时期国际茶叶贸易名镇,通过历史文化保护激活文旅资源;做大做强茶产业,再现茶马古镇繁华,调整了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社会发展;崇湖小流域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湖区变3A景区;提升小龙虾品质,发展精深加工,促进区域环境提升,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整体来看带水河、茅塔河、牌楼西河等最终也流入了长江,不同小流域的污水治理工程,守牢清水入江关口,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水质;同时崇湖湿地是荆江分洪区防洪、抗旱、调蓄的重要保障,从“臭水塘”转变为国际重要湿地,有利于调蓄河流径流,有效缓解长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因此,可以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各个小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省生态改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全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对各个小流域、湖北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本部分共5题,共5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 受本次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太阳活动增强可能, 图中第十章的标题可能为, 最可能为“将军石”景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