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作答,考生必须保持卷面整洁, 新闻播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2.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卷面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这说明研学旅行有利于( )
    ①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超越②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
    ③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④提前进入社会,迎接各种考验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②③:我们积极融入社会。题干中,研学旅行是亲社会的表现,有利于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选项说法与本题主旨不符,故①不符合题意;④:研学旅行不是提前进入社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 2024年学雷锋活动期间,某中学志愿者走上街头清除小广告,走近福利院帮扶老弱病残……他们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成长,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和力量。这告诉我们( )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④培养亲社会行为要有赖于志愿者服务活动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服务社会的意义、养成亲社会行为。①②:志愿者活动是亲社会行为,是服务社会的表现。依据教材知识,服务和奉献社会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题干未涉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培养亲社会行为有很多,不是有赖于志愿者服务活动,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3.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了“如何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的议题式教学,对于分议题“如何辨识电信网络诈骗”所提供的几种情况,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有( )
    ①社区干部上门进行人口普查 ②通知“中奖”却要求你先缴纳税款
    ③父母以微信方式转账生活费 ④电话索要个人信息及短信验证码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②④: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以下情况,需要提高警惕,通知“中奖”却要求你先缴纳税款;电话索要个人信息及短信验证码;故②④正确;①③:选项说法都是正常的,故①③排除;故本题选C。
    4.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自由不应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②③:根据所学知识,“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所以②③正确;①:自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所以①错误;④: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不一定违法,所以不一定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④错误;故本题选B。
    5. 近年来,“情绪价值”一词爆火,主要用于描述给人带来美好感受、引起正面情绪的能力。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可以选择( )
    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 ②尊重他人,消除观念差异
    ③真诚关心,回应情感需求 ④欣赏他人,全面接纳认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换位思考。①③: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核心在于增强正面情绪和美好感受。强调换位思考,有助于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强调真诚关心和回应情感需求,直接连接情绪的正向反馈,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观念差异无法消除,故②说法错误;④:尊重他人并不意味着要全面接纳认可一切,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或观念不能无原则地接纳认可,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6. 新闻播报:
    下列选项与上述两则新闻主题最符合的是( )
    A.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C.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D. 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道德。B:材料通过磊磊主动承认错误、小逸主动将钱包归还失主的故事,说明了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故B说法正确;A: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与题意不符;C: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故C说法错误;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各选项中概念关系与如图所示“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相同的是( )
    A. 刑事违法行为与犯罪B. 行政处罚与罚款
    C. 主刑与拘留D. 附加刑与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与处罚。A:刑事违法行为也叫犯罪,故A说法错误;B: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故B说法正确;C:主刑属于刑罚的种类,拘留属于行政处罚,故C说法错误;D: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附加刑属于刑罚的种类,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8. 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行为是( )
    A. 谎报险情,扰乱治安B. 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C. 殴打他人,致其死亡D. 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B:题干中触犯民法典,承担返还财产的法律责任,推断是民事违法行为,分析选项,捡到钱包,拒绝归还,符合题意,故B正确;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是行政违法行为,故排除A;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行为,故排除C;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这是刑事违法行为,故排除D;故本题选B。
    9.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①小强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
    ②小强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③小强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
    ④小强仍不知悔改,为搞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A. ②→③→①→④B. ②→④→①→③C. ②→①→④→③D. 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犯罪。C:预防犯罪,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强成长的经历,首先是小强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然而小强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之后小强仍不知悔改,为搞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小强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因此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排序合理是②→①→④→③,C说法符合题意;ABD:对小强成长经历排序不合理,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0. 父母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交警指挥交通,履行守护我们平安的责任……这表明( )
    A. 承担责任只有代价没有回报
    B. 每个人都能对自己负责
    C. 每个人都扮演着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
    D. 我们的幸福生活受惠于很多人承担责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 D:“父母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交警履行守护我们平安的责任”表明我们的幸福生活受惠于很多人承担责任,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故D说法正确; A:“只有代价”说法过于绝对,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故A说法错误; B:“都能”说法过于绝对,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故B说法错误; C:材料主要表明我们的幸福生活受惠于很多人承担责任,并未体现“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 据统计,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32亿人。他们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社会治理末梢,赢得了社会的称誉和赞许。这些志愿者( )
    ①主动关心社会,积极奉献社会 ②履行法定义务,承担应尽责任
    ③牺牲个人成长,服从集体利益 ④展现人生价值,绽放生命精彩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服务和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①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志愿者已达2.32亿人的行为赢得了社会的称誉和赞许,这些志愿者主动关心社会,积极奉献社会,展现人生价值,绽放生命精彩,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志愿者履行的是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定义务,故②说法错误;③:志愿者不是为了获利,是无私奉献,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 “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要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来实现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①②: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表明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13. 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这有利于青少年( )
    ①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②制裁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自觉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④积极为维护国家安全建言献策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①:通过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青少年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故①说法正确;④:通过参与此类教育活动,青少年可能会对国家安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积极为维护国家安全建言献策,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故④说法正确;②:制裁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通常是由司法机关或政府部门执行的,而不是由青少年个人执行。故②说法错误;③:维护国家安全是一种义务和责任,而非权利。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4. 普通钳工可以成长为大国工匠、刮腻子可以“刮”出世界冠军……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用执着的钻研、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生动展现了技能之光、劳动之美。这表明( )
    ①一线劳动者都能够创造奇迹
    ②劳动者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
    ③掌握劳动技能必定走向成功
    ④要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的光彩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劳动的要求。②④:题干材料通过普通劳动者的事迹材料,向我们说明了劳动者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要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的光彩,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都能”说法太绝对,并不是一线劳动者都能够创造奇迹,故①说法错误;③:“必定”说法太绝对,掌握劳动技不一定能走向成功,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
    15. 2023年12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下面是从报告中选取整理的三组数据:
    (1)依据材料中的三组数据,请你对未成年网民上网情况做出总结。
    (2)针对数据反映的问题,你能向未成年网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未成年人利用网络玩游戏时间较长;②大部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较高,但是在较高级别上网的未成年人比例较小;③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较大;④大部分未成年人懂得依法维权。
    (2)①合理利用网络,学会信息节食;②提高媒介素养;③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④遵守道德和法律,学会依法维权。
    16. 【善用法律,维护权益】
    2024年3月,最高检表态,要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近日,针对学生校园欺凌暴力问题,某中学开展了“拒绝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当被问及遭受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时,小勇说:“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会以暴制暴。”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勇的观点进行评析。
    (2)作为中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你打算怎么做?
    【答案】(1)小勇的观点不正确。①“以暴制暴”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触犯法律,最终害人害己。②我们既可以机智勇敢地与校园欺凌行为作斗争。还可以请求老师、家长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2)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②在上下学途中,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动。③面对欺凌时,保持冷静,不激怒对方,伺机脱身。④及时将情况告诉老师、家长或学校保卫部门,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17. 【心怀祖国,奋斗青春】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翻雪山、过草地,90年来,长征故事广为流传,长征精神永不磨灭。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
    风洞,俗称飞行器的“摇篮”。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50余年,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是“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横空出世的功臣。在国家困难时,他选择省钱的研究路径; 在申报奖项时,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后。唯图国强,不图己荣,俞老用半个世纪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让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俞老“唯图国强,不图己荣”的理解。
    (2)作为中学生,向俞老学习,我们应如何接续奋斗,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请以《青春接续奋斗·走好我的长征路》为题,完成一份你的规划书。
    思想上:__________。
    学习上:__________。
    行动上:__________。
    【答案】(1)①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③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④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心中有国家和人民。
    (2) ①. 树立远大理想,把青春梦和中国梦相结合 ②.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长本领和才干 ③. 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奉献社会,生活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长征精神。☆新闻一:学生磊磊踢球破坏了学校的宣传栏,虽无人看到,他却主动承认并赔偿损失;
    ☆新闻二:学生小逸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3千多元现金和各种银行卡等,他及时告知老师,并联系当地派出所找到失主。
    网络使用
    网络素养
    网络安全
    ◇未成年网民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88.7%。◇玩手机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达到62.8%;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看短视频的时间过长。
    ◇72.0%的未成年网民会注意识别网络诈骗;64.9%的未成年网民会避免在社交网站发布个人信息。◇掌握编程、写代码和制作网页、APP较高级别上网技能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仅为10.8%和8.6%。
    ◇未成年网民遭遇的负面信息中,渲染激化家庭、师生矛盾和歪曲传统文化或历史人物的内容比例为27.0%和22.2%。◇78.9%的未成年网民知道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侵害自身的不法行为进行权益维护或举报。

    相关试卷

    湖北省大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大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的作答,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