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4 水和溶液(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4 水和溶液(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4 水和溶液(解析版).docx
    专题04 水和溶液(原卷版)第1页
    专题04 水和溶液(原卷版)第2页
    专题04 水和溶液(原卷版)第3页
    专题04 水和溶液(解析版)第1页
    专题04 水和溶液(解析版)第2页
    专题04 水和溶液(解析版)第3页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水和溶液(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水和溶液(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4水和溶液原卷版docx、专题04水和溶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梳理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新考法试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的优秀试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点一 保护水资源
    ►考向一 水资源概况
    1.(2024·重庆)海水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关于海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蒸发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海水占全球总储水量的绝大多数
    C.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D.相同条件下海水的导电能力比纯水弱
    2.(2024·江苏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生活中可利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
    ►考向二 爱护水资源
    角度1 节水标志的识别
    (2024·江苏盐城)下列标志中,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A.B.C.D.
    角度2 生活中的节水方法
    (2024·湖南长沙)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浸灌B.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
    C.工业用水不重复利用D.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角度3 防治水体污染
    1.(2024·北京)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提倡的做法是
    A.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C.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D.景观用水大量使用自来水
    2.(2024·四川内江)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D.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考点二 水的净化
    ►考向一 水的净化方法
    角度1 常见净水方法
    1.(2024·山东青岛节选)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某校举行“水说”主题作品展,作品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可得到纯水
    C.工业上可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D.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2.(2024·内蒙古兴安盟)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起消毒杀菌作用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C.工业废水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3.(2024·四川宜宾)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B.吸附C.消毒D.蒸馏
    4.(2024·山东潍坊)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B.活性炭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护水体环境D.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5.(2024·内蒙古赤峰节选)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科学家最早研究的物质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如图是一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对于该装置淡化海水的过程认识正确的是
    海水中含有的盐分被蒸发
    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
    与自来水的净水过程相同
    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6.(2024·山东枣庄)实验室中对某河水的水样进行净化处理,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的作用是 。
    (2)操作1的名称是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一种即可)。
    (3)加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异味等。
    (4)净化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角度2 过滤操作
    1.(2024·山东临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闻气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液体D.检验氢气纯度
    2.(2024·黑龙江大庆节选)(3)实验过程中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 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率慢,可能的原因为 (填字母)。
    a.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 b.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隙 c.滤纸破损
    3.(2024·江苏常州节选)兴趣小组取京杭大运河水样进行净化实验。
    (1)设计:运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
    ①可以通过 (填操作名称)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②下图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观图示,活性炭具有 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
    4.(2024·四川达州节选)(2)过滤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条即可)。
    角度3 自来水厂净水流程
    1.(2024·辽宁)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无需处理即可排放B.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
    C.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D.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2.(2024·上海)自来水生产中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是
    A.氯气B.活性炭C.臭氧D.泥沙
    3.(2024·黑龙江大庆节选)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5)自来水厂欲将河水转化为生活用水,处理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仅填序号:①消毒②过滤③沉降④吸附)
    ►考向二 硬水和软水
    角度1 硬水和软水的定义
    1.(2024·黑龙江大庆节选)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应爱护水资源。溶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
    角度2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1.(2024·重庆节选)某实验小组对天然硬水的软化进行研究。填写下列空白:
    (1)加入的试剂A是 (填名称)。
    (2)“某现象”为出现大量浮渣,说明活性炭 (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3)过滤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2.(2024·四川巴中节选)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是某饮用山泉水的检测结果,图2是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2)天然淡水中往往含有泥沙、可溶性的矿物质和细菌等。生活中可用 鉴别天然水属于硬水或软水。除去天然水中的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操作与豆腐制作过程中的 (选填字母)原理相同。
    A.磨豆子 B.滤豆渣 C.煮豆浆
    3.(2024·青海西宁节选)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使用时会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制糖工业中常利用其 性来脱色以制白糖。
    ►考向三 自制净水器实践活动
    1.(2024·四川成都节选)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任务一:学习净水原理。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静置沉淀B.砂石过滤C.活性炭吸附D.投药消毒
    2.(2024·云南)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C.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
    3.(2024·四川成都节选)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任务三: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A.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4.(2024·黑龙江牡丹江)“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过滤B.吸附C.消毒D.蒸馏
    考点三 水的组成
    ►考向一 氢气
    角度1 氢气的物理性质
    1.(2024·四川乐山)将充满空气的气球放置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气球沉入底部(如图甲).若要使气球位置出现图乙中的变化,可以将密闭容器中的空气换成下列气体中的
    A.氢气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2024·湖北武汉节选)(1)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电解水、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都可用于制氢气。
    ②图2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是利用其 (填标号)的性质。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角度2 氢气的化学性质
    1.(2024·山东潍坊)无水可用于医药和冶金,实验室根据反应,利用如下装置制备无水(部分夹持装置略,所加药品均足量)。
    实验开始前,已将三通阀调节到“”状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左侧支管a能使甲、乙内部气压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B.先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丁,再打开装置乙的活塞
    C.装置丙和戊中生石灰作用相同
    D.关闭后,气球收集的气体可以通入b口重复利用,此时三通阀调节为“”
    2.(2024·北京)下列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
    A.B.COC.D.
    3.(2024·内蒙古通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是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可燃气体。
    (3)新型材料纳米铁粉用途广泛,它比普通铁粉更容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FeCl2和H2 → 高温反应器→氯化氢和纳米铁粉
    向高温反应器中通入氢气前,需通入氮气排净空气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4.(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氢能开发与利用的示意图。
    (1)制氢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 能。
    (2)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2024·湖南节选)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②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角度3 氢气的制取
    1.(2024·四川泸州)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与收集H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原理为:
    B.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氢气
    C.关闭旋塞后H2将反应液压入长颈漏斗中
    D.用向上排空气法代替图中的收集方法
    2.(2024·内蒙古通辽节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是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可燃气体。
    (1)实验室制取一瓶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从“A~E” 中选择,填字母序号, 下同),收集装置是 。
    (2)若用装置F干燥氢气,应从导管口 (填“m” 或 “n”) 通入气体。
    3.(2024·黑龙江绥化节选)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4)若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收集的氢气往往不纯,其中含有的杂质是 (填物质名称),想要得到纯净的氢气,则连接仪器的顺序是A→ → →C。
    角度4 有关氢气的计算
    (2024·湖北武汉)某气体含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项目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该气体的组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装置甲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减少,装置乙和装置丙的质量分别增加和。(已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B.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C.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D.若,则
    ►考向二 电解水
    角度1 电解水的实验
    1.(2024·山东济南)如图是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中的气体可燃烧,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该实验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该变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2024·四川德阳)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电过程中,观察到 b 中液面下降
    B.a和c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均为排水法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a 中的气体
    D.通过水通电生成的两种物质可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2024·内蒙古赤峰节选)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科学家最早研究的物质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晓佳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氢气所需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B.管中气体可以燃烧
    C.管与管中气体质量比为D.该实验中,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4.(2024·河南)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5.(2024·天津节选)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
    ②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 (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角度2 电解水装置改进
    (2024·海南)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利用防水透气膜将海水和电解槽隔离开,从根本上解决了海水杂质离子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理论上,该设备制得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防水透气膜选择性允许气态的水分子透过
    电解槽中a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电解槽中的氢氧化钾可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角度3 有关电解水的计算
    1.(2024·天津节选)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3)某新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使用1kg氢气平均可行驶150km。若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54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理论上可供这辆汽车行驶 km。
    2.(2024·四川内江节选)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目前相关研究热点在于低成本制氢及氢气的贮存。
    (1)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可使水在阳光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若要制取1000g氢气。理论上需要分解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2024·贵州)我国重载铁路加氢站今年投入了商业运营。机车加注80kg氢气做燃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理论上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考向三 水的综合题
    角度1 综合应用
    1.(2024·四川乐山)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低 B.将水和植物油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
    C.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2024·甘肃兰州)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
    3.(2024·山东滨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过滤操作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水电解器的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从安全角度考虑,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4)将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划,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铝片的硬度。
    角度2 有关水的物质转化关系
    1.(2024·江苏苏州)捕集空气中CO2加氢制甲醇(CH3OH),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反应②中,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2.2kgCO2
    C.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无需额外补充
    D.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实现“零碳”排放
    2.(2024·江苏镇江)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3.(2024·山东临沂)如图是有关水的知识网络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可通过蒸馏实现
    B.水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反应④⑤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③④都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角度3 水的化学式的确定
    1.(2024·上海)人类对水的认识历经了不懈的探索。
    (1)18世纪,科学家将制得的氢气点燃,观察到氢气燃烧时火焰呈 色,并证明了生成物为水,但他们并不知道可燃物燃烧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根据当时的认识和实验,所能获得的结论用现在的语言可表达为“水中含 (元素符号)”。
    (2)氧气的发现解释了燃烧的本质,进而揭示了水不是一种单质。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
    ②氢气在空气、氧气中都能燃烧,通过 (填基本反应类型)生成水。
    ③从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出发,若要证明“水的元素组成”,应使氢气在 (选填“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3)电解水实验也能证明水的组成,电解时每生成32g氧气的同时,生成 氢气。
    (4)经大量实验最终确认了水的化学式是。某课题组通过实验将水分解成了一种化合物Y和,欲根据该实验相关物质的数据确定Y中各原子的个数比,需获取的数据有 。
    2.(2024·江西)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 ,经检验管a中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3)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进而推算出结果。
    (4)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 ,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模型构建】(5)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中“▲”表示的是 。
    考点四 溶液的形成
    ►考向一 溶液
    角度1 溶液的判断
    1.(2024·江苏无锡)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泥浆水B.食盐水C.蔗糖水D.苏打水
    2.(2024·山东枣庄)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黄泥水C.冰水混合物D.澄清石灰水
    3.(2024·青海)把下列少量厨房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B.香油C.蔗糖D.白醋
    4.(2024·新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酒精C.沙土D.植物油
    5.(2024·湖北)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蜡烛C.蔗糖D.汽油
    角度2 溶液的特征
    1.(2024·湖南)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溶液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颜色不同,这种溶液是
    A.硝酸钾溶液B.硫酸钠溶液C.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
    2.(2024·内蒙古兴安盟)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B.长期放置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3.(2024·江苏苏州节选(2)“制浆”时,石灰石粉碎后加水所得浆液属于_______(填字母)。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
    角度3 溶质、溶剂的判断
    1.(2024·江苏苏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B.碘酒中,碘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溶液的溶质只能是一种D.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2.(2024·青海西宁节选)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4)碘酒中溶剂的组成元素 。
    3.(2024·山东菏泽节选)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寓意吉祥而深受人们喜爱。
    (3)亚麻酸()是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牡丹籽油中含量较高,亚麻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在生产过程中可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溶解提取牡丹籽油,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提取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残留。在提取过程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是 (填“溶质”或“溶剂”)。
    ►考向二 物质的溶解
    角度1 探究溶解性
    (真题组合)下列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2024·黑龙江大庆)
    B.室温下,分别向盛有5mL水和汽油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粒相同的高锰酸钾后振荡,比较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2024·山东潍坊)
    角度2 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真题组合)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角度3 乳化现象
    1.(2024·广西)下列家务劳动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A.用洗涤剂清洗衣物的油污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
    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
    2.(2024·西藏节选)(4)用洗涤剂清洗茶杯除去残余油污,这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
    3.(2024·江西)慧眼识化学。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B.汽油除去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
    C.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D.铝制品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考点五 溶解度
    ►考向一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角度1 饱和溶液的判断
    1.(2024·北京节选)硼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20℃时,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20℃时,硼酸的溶解度为5.0g;40℃时,硼酸的溶解度为8.7g。
    (3)下列关于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若②升温至40℃,溶质质量变大
    C.若向③中加水,溶液质量变大D.若④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2.(2024·甘肃临夏节选)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24·四川自贡节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t3℃时,50g水中加入4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2024·福建节选)氢氧化锂(LiOH)在航天器中可用于吸收CO2。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得的LiOH溶液中含有NaOH。在N2保护下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LiOH晶体。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3)电解法制得的1000g溶液中,LiOH的质量分数为10%、NaOH的质量分数为5%。
    ①该溶液中LiOH的质量为 g。
    ②将该溶液蒸发溶剂并降低温度到20℃时,当剩余水的质量为100g时,所得溶液是NaOH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2024·天津节选)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①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
    ②20℃时,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6.(2024·上海节选)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碳酸锂粗制品中的主要杂质是氯化钠。
    (2)【查阅资料】与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3)实验室对碳酸锂提纯的进行如下实验:
    ①步骤Ⅱ、Ⅲ需要加热的原因: 。
    ②室温下,滤液X是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某同学将收集到的大量滤液X进行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写出该做法的目的和一条缺点: 。
    角度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2024·甘肃白银节选)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填空。
    (3)时,将乙溶液由B点变为A点的方法是 (填一种)。
    2.(2024·青海西宁节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的溶解度。
    (2)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3.(2024·青海节选)眺望茶卡盐湖,水天相映,阳光照射下,一朵朵盐花熠熠生辉。盐花中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4.(2024·黑龙江节选)如图,依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2)通过改变温度,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填“升温”或“降温”)。
    5.(2024·江西)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是硝酸钾溶解和结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B.b点对应的溶液比a点对应的溶液所含溶质多32.3g
    C.40℃时,烧杯中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若要使烧杯中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
    角度3 结晶
    1.(2024·吉林节选)(2)海水里含有大量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 结晶过程。
    2.(2024·四川达州节选)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描述。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法提纯甲。
    3.(2024·福建节选)氢氧化锂(LiOH)在航天器中可用于吸收CO2。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得的LiOH溶液中含有NaOH。在N2保护下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LiOH晶体。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2)从电解法制得的溶液中,提取LiOH晶体,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选用冷却结晶法的理由是 。
    4.(2024·甘肃临夏节选)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
    6.(2024·四川南充节选)某化工废水中含有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钠,这三种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
    A.冷却热的硝酸钠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钠,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C.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7.(2024·黑龙江牡丹江节选)同学们通过调查实践活动,深刻理解了海洋资源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意义。
    (3)莺歌海盐场是海南省最大的盐场,阳光强烈,日照平均7小时以上、请结合图2分析海水晒盐利用的结晶方法是 晒盐时不能将水全部蒸干,目的是保证大量的析出,而、等物质基本不析出,它们基本不析出的原因 。
    ►考向二 气体溶解度
    1.(2024·四川成都)将某碳酸饮料拧开,倒入装有冰块的杯中,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拧开瓶盖后,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大
    B.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饮料与冰发生化学反应
    C.冒泡刚结束时,饮料仍然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D.图中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溶解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2.(2024·黑龙江绥化节选)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2)打开某品牌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2024·四川内江节选)(4)实验室常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CaO)中快速制取氨气,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使氨气的溶解度 (填“增大”或“减小”)的原理。
    4.(2024·四川自贡节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图中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考向三 固体的溶解度
    角度1 溶解度曲线点的含义
    1.(2024·上海节选)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碳酸锂粗制品中的主要杂质是氯化钠。
    (2)【查阅资料】与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的溶解度 (选填“减小”或“增大”)。
    ②80℃时,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2.(2024·四川自贡节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或“乙=甲B.溶剂质量:甲>乙>丙
    C.溶液质量:丙>乙>甲D.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
    角度3 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1.(2024·西藏)《梦溪笔谈》卷二十五记载“熬胆矾①铁釜②,久之亦化为铜③。”
    【注释】①胆矾:硫酸铜水合物,蓝色结晶体,溶于水后为硫酸铜溶液。
    ②釜:古代的一种锅。
    ③铜:铁锅中的铁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置换出了铜。
    请结合题意分析如图流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Cu Fe(选填“>”“=”或“乙>丙
    B.t℃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丙>乙>甲
    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蒸发结晶提纯甲
    D.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饱和
    4.(2024·江苏扬州)《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的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固体。和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大幅减小,所以“冷却结晶”时析出晶体
    D.“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
    5.(2024·四川广元)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6.(2024·山东潍坊)下表是KCl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M为
    B.a点(交点)对应的温度在30~40℃之间
    C.50℃时,c点的溶液还可继续溶解
    D.30℃时,将30g KCl溶于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7.(2024·重庆)某课外活动小组学习了溶液的知识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固体M不含结晶水),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蒸发,回答下列问题:
    (1)丁中溶液的质量为 g。
    (2)下图为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①溶液开始降温的时间是 (填“t1”或“t2”)。
    ②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③乙中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b点到c点溶剂质量不变
    B.c点表示丁中溶液的质量
    C.a点到b点表示乙变至丙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
    C.由以上分析可知,a点到b点是溶质质量逐渐增多到最大值的过程,由最终有44g未溶解,则说明此时c点溶液是66g,根据图像可知a点和c点溶液质量相等即66g,说明此时a溶液是在50g水基础上加入16gM,题干乙溶液是加入了30gM后的溶液即80G,故此a点到b点不能表示乙变至丙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此选项错误。
    8.(2024·山东枣庄)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三次实验中所得溶液饱和的是 (填序号),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2)图1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乙
    4.(2024·山东泰安·三模)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P点的含义是t1℃时,A、G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7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
    C.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D.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忽略水分的蒸发),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5.(24-25九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明矾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6.(2024·云南怒江·一模)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又要防治水体污染。
    (1)对污水进行处理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下图是污水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②二级处理时,主要使用活性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活性炭净水主要利用的是它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③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
    (2)为探究水的组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图Ⅰ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应先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 。
    ②图Ⅱ实验中,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填“a”或“b”)中可收集到氢气。
    ③关于上述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上述两实验均能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图Ⅰ实验是利用“合成”思想证明水的组成
    D.图Ⅱ实验中,玻璃管a、b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8
    7.(2024·甘肃定西·模拟预测)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 。
    (2)t1℃时将25g的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 。(写一条即可)
    (4)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要提纯A可采用 的方法。
    8.(2024·云南昆明·一模)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逐水草而居,没有水人类就不能生存。化学立足生活,不断研究水的性质和应用。
    科学探究水的组成:(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获取生活用水:(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得到的,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具有 性。
    生活中软化硬水:(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5)将t2℃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t2℃时用等质量的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的是 。
    9.(2024·云南昆明·一模)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可用 检测饮用水是否为硬水,实验室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得到乳浊液的是 。
    A.泥沙 B.食用油 C.面粉 D.蔗糖
    (3)运动会期间运动员需要补充大量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 。
    (4)“氨碱法制纯碱”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欲提取碳酸钠可选择 的方法(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②t2℃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与氯化钠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
    10.(2024·福建泉州·一模)某小组同学对生活中水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探究。
    【项目一】:探究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1)如图1是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据图回答:
    ①该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填字母序号)a.沉淀 b.过滤 c.蒸馏
    ②现在很多家庭在家中自来水出口加装净水装置,清除水中有害物质,可直接输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该饮用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③在净水时,可用明矾作絮凝剂沉降小颗粒不溶性杂质,其化学式为,n的值为 。
    【项目二】:完成水的电解任务
    (2)①利用注射器模拟电解水实验装置。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加入氢氧化钠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接通电源(图2所示)。接通电源后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②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名称)。
    ③电解开始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小于,可能原因为 (写一条即可)。
    11.(2024·云南昆明·一模)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2)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兴趣小组向图1装置中加入蒸馏水,接通电源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查阅课本后,向水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b管很快出现了气泡。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②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
    ③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 (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④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⑤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在光照下分解水,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⑥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得出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课标要求
    考点
    考向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认识溶解和结晶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3.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4.知道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浓度,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
    保护水资源
    考向一 水资源概况
    考向二 爱护水资源
    水的净化
    考向一 水的净化方法
    考向二 硬水和软水
    考向三 自制净水器实践活动
    水的组成
    考向一 氢气燃烧
    考向二 电解水
    考向三 水的综合题
    溶液的形成
    考向一 溶液
    考向二 物质的溶解
    溶解度
    考向一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考向二 气体的溶解度
    考向三 固体的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
    考向一 溶液的配制
    考向二 溶质质量分数
    考向三 水和溶液综合
    易错提醒
    只有蒸馏得到的水可视为纯水,其余方法得到的水都是混合物。
    易错提醒
    注意“吸附”的“附”的写法,易写成错别字。
    易错提醒
    消毒的过程当中,消毒剂的成分将病菌结构进行破坏,生成了新的物质,从而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常考净水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易错提醒
    “负氢正氧,氢二氧一”,其中的二、一是体积比,而不是质量比。
    易错提醒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常见有颜色的溶液有: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为黄色,含Cu2+的溶液为蓝色,高锰酸钾的溶液为紫色。
    易错提醒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CO3、NaOH、NH4NO3、CuSO4(2024·黑龙江绥化)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B.
    鉴别蔗糖和硝酸铵固体(2024·青海西宁)
    取样,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
    C.
    鉴别硫酸铜、碳酸钙、硝酸铵、氯化钠四种固体(2024·黑龙江)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实验现象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2024·天津)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等量水,比较温度变化
    E.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2024·西藏·中考真题)
    分别溶于水,比较溶液温度
    易错提醒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易错提醒
    洗涤剂去油污利用的是“乳化”的原理,汽油去油污利用的是“油能溶解油污”,碳酸钠去除油污是“和油污发生化学反应”。
    易错提醒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判断溶液饱和与否的关键是看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
    温度/℃
    溶解度/g物质
    20
    30
    40
    50
    60
    LiOH
    12.8
    12.9
    13.0
    13.3
    13.8
    NaOH
    109
    118
    129
    146
    177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易错提醒
    利用改变温度的方法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溶解度曲线是“上升型”还是“下降型”。
    易错提醒
    “提纯谁就用谁的结晶方法”,得到溶解度曲线为“陡升型”的物质适用“降温结晶”,得到溶解度曲线为“平缓型”的物质适用“蒸发结晶”。
    温度/℃
    溶解度/g物质
    20
    30
    40
    50
    60
    LiOH
    12.8
    12.9
    13.0
    13.3
    13.8
    NaOH
    109
    118
    129
    146
    177
    易错提醒
    只有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才一定有晶体析出。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易错提醒
    溶解度有单位,固体溶解度的单位为“g”。
    易错提醒
    计算溶液的质量时,要注意溶质是否能全部溶解,只有溶解的质量才能算作溶液的质量。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20℃溶解度/g
    溶解性
    1~10
    可溶
    >10
    易溶
    易错提醒
    对于“陡升型”物质,升高温度,溶解度变大,但溶质不变,溶解也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对于“下降型”物质,升高温度,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实验序号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100
    38.8
    第2次
    100
    27.6
    第3次
    100
    m
    第4次
    100
    5.2
    第5次
    100
    1.5
    易错提醒
    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时,需注意有无关键条件,只有“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
    易错提醒
    判断某物质的溶解度或比较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一定要指明温度。
    易错提醒
    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需注意溶质是否全部溶解,未溶解的部分不可算作溶质质量。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3.1
    27.5
    32.0
    37.8
    44.6
    61.8
    8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温度/℃
    0
    20
    40
    60
    80
    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溶解度/g
    22.0
    33.7
    44.5
    54.6
    55.8

    相关试卷

    专题14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分离和提纯(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4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分离和提纯(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4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分离和提纯原卷版docx、专题14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分离和提纯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常见的盐和化肥(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常见的盐和化肥(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常见的盐和化肥原卷版docx、专题07常见的盐和化肥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空气 氧气(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空气 氧气(讲练)--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2空气氧气原卷版docx、专题02空气氧气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