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
必考实验12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12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1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1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4四川成都)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B. 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不同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C. 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小,压强越大
D. 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答案】A
【解析】A.甲、乙两图,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探头所处深度不同,乙图中,深度较大,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较大,说明乙图中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较大,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A正确;
B.甲、丙两图,液体不同,密度不同,探头所处深度不同,没有控制探头所处深度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要求,因此不能得出在不同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的结论,故B错误;
C.乙、丙两图,液体不同,密度不同,探头所处深度相同,丙图中,盐水的密度较大,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较大,说明丙图中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较大,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故C错误;
D.甲、丙两图,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不能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A。
2. (2024江苏无锡市)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A. 同一个人操作 B. 液体质量相等
C. 操作时间相等 D. 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答案】D
【解析】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探究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关系,所以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故选D。
3.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正确实验的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A<hB,甲、乙两组烧杯中的液体密度分别为ρ1、ρ2,橡皮膜处的压强分别为p1、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两压强计相同,则ρ1一定等于ρ2
②若两压强计相同,则ρ1一定小于ρ2
③若两烧杯中液体相同,则p1一定等于p2
④若两烧杯中液体相同,则p1一定小于p2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②若两压强计相同,根据转换法,乙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大,根据p=ρgh可知,则ρ1一定小于ρ2
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若两烧杯中液体相同,因探头深度相同,根据p=ρgh,则p1一定等于p2,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4. (2023山东济南)在学习“液体的压强”时,同学们通过活动体验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后,物理老师把底部有小孔的空透明矿泉水瓶竖直压入水中,瓶中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喷泉”。各学习小组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以下四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 水内部的压强与所处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B.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所处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D.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B
【解析】AB.根据题意可知,物理老师把底部有小孔的空透明矿泉水瓶竖直压入水中,深度越深,小孔水喷得越高,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为了使实验具有普遍性,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因此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实验中用到的是同种液体,不能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没有探究液体压强与其它因素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
1.(2024天津)某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老师提供的器材有压强计、大水槽、刻度尺及足量的水,实验时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可以反映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如图所示。
该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获得的数据。
请你解答如下问题:
(1)分析表中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分析表中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____________;
(3)若在以上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再增加足量的食用盐,还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
【答案】(1)②④ (2)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液体的密度
【解析】(1)②④⑤三次实验只有探头方向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故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2)分析表中①②③三组数据,只有深度不同,故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要探究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则只改变液体密度,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故再增加足量的食用盐。利用题中所给实验仪器,可以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 (2024云南)实验小组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为使实验现象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选择__________的更好(选填“有色”或“无色”);
(2)在图甲中,固定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多次改变探头朝向,这是为了探究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_____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
(3)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答案】 (1)有色 (2)各个方向 (3)越大 乙、丙
【解析】(1)有色液体与周围环境间的差异更大,所以选择有色液体进行实验时实验现象更明显。
(2)固定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多次改变探头朝向,探头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压强,这是为了探究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3)由图可知,乙中橡皮膜的深度更深,U形管两侧液体高度差更大,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由图乙、丙可知,深度相同时,丙中液体密度更大,U形管两侧液体高度差更大,说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 (2024四川宜宾)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红墨水等组装成压强计,放在空气中静止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B.向U形管中继续盛装液体
C.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仪器;
(3)通过比较图中_________两个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这种实验研究方法是_________法,依据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___(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4)某次实验测得压强计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8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_________Pa;(,g取)
(5)利用如下图甲的实验器材进行拓展实验: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部分,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C表示),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如图乙,当在A中盛水,测得深度为12cm,在B中盛某种液体,测得深度为15cm,此时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B中液体密度_________。()
【答案】 (1)C (2) 高度差 (3)乙、丙 控制变量 上窄下宽 (4) 800 (5)
【解析】(1)实验前,将金属盒的橡皮管装在U形管的一侧后,如果右侧液面高,左侧液面低,说明U形管两边液面上方压强不同,则应将橡皮管取下,重新安装,使两边液面相平,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使用了转换法。
(3)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同,因此需要比较乙、丙两次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乙、丙两图可知,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使拦河坝能承受更大的水压,应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4)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5)C处橡皮膜形状刚好不改变,则容器两侧压强相等,故
则
4. (2024黑龙江龙东)小遥同学在做“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安装完实验器材后,小遥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从结构上看,压强计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3)通过比较丙、丁两图得出结论:同种液体,_________,压强越大;
(4)若图丁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8cm,请你计算该处水的压强为______Pa;
(5)小遥还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图丁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 (1)取下软管再重新安装 (2)不属于 (3)深度越深 (4) 800 (5) 错误 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解析】(1)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当使用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取下软管再重新安装,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调节压强计时。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液体压强计的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液体密度相同,丙中探头深度大,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液体压强也大,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8cm时的压强为
(5)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改变了液体密度的同时也改变了液体深度,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故结论错误。
5. (2024河南)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
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______;
(3)比较图中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______;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______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液体换成密度______(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答案】 (1)拦河大坝上窄下宽 (2) 相平 (3)甲乙 相等 (4) 深度 (5)更小
【解析】(1)拦河大坝修建得上窄下宽,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变大。
(2)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如果已经存在一段高度差,则需要拆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只有深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只有探头的方向不同,而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相同。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应只改变液体密度,所以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深度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根据,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
6. (2023四川凉山州)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通过比较______两图,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
(4)通过比较A、B、C三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
(5)某次实验时,小王同学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10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______Pa。
【答案】(1)不漏气 (2)CD (3)液体密度 (4)相同 (5)
【解析】(1)根据装置气密性的知识可知,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2)通过比较CD两图,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图,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的压强就不同,所以,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通过比较A、B、C三图,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相同时,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所以,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5)根据题意可知,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10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
7. (2023重庆A)小婷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U形管接头处加装了一个“三通接头”,如图甲所示。
(1)U形管与探头连接时,阀门K应处于________(选填“打开”或“关闭”)状态,以确保U形管内的水面相平;组装完成后,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比较图乙与______两图,可得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图丙与丁两图,还可初步得出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
(3)若需通过图丁和戊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图戊中的探头向_____移动适当的距离;移动探头后,观察到U形管水面高度差为,此时探头受到盐水的压强为,小婷取出探头放回水中,当U形管水面高度差再次为时,测出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0.2m,则_______Pa;
(4)小婷发现探头所处深度较浅时,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_____的液体以方便读数;探究过程中,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将U形管逐渐向后倾斜,偏离竖直方向,U形管中两液面所对刻度线间的距离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打开 不漏 (2)丙 相等 (3)上 2000 (4)小 变大
【解析】(1)U形管与探头连接时,需要保持U形管两侧的压强相同,因此需要把阀门K打开。
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装置不漏气。
(2)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探头所处的深度,故乙、丙两图符合题意。
丙与丁两图中,同种液体,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几乎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若要通过图丁和戊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因此图戊中的探头需要向上移动。
当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时,则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所以探头受到盐水的压强为
(4)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根据可知,可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进行实验;将U形管逐渐向后倾斜,偏离竖直方向,U形管中两液面所对刻度线间的距离将会变大。
8. (2022四川广安)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用手指轻压金属盒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是否有明显变化,这是为了检查压强计的_______ ;
(2)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
(3)通过比较D、E两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B图与__________图可知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原因。
【答案】 (1)气密性 (2)相等 (3)密度 (4) D
【解析】(1)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使用前用手指轻压金属盒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是否有明显变化,这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2)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通过比较D、E两图可知,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探头在盐水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大于探头在水中液面高度差,即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B图与D图可知,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
9. (2022湖南张家界)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___________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⑤所示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答案】 (1)不漏气 B (2)800 (3)增加 (4)密度 (5)
【解析】(1)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橡皮管里的空气对U形管内左端液面有压力,空气没有漏掉,所以装置不漏气。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和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都不能使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相等,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
h=8cm=0.08m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等于U形管左右两侧水产生的压强差,约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3)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实验时,橡皮膜两侧受到的压强容易观察,所以需要利用水和液体在橡皮膜处的压强相等来计算液体压强,因此需要测量待测液体和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如图⑤,橡皮膜相平,所以橡皮膜左侧和右侧的压强相等,即p左=p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ρ水gh4=ρgh2
解得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10. (2020黑龙江绥化)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______;
(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______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
【答案】(1)相同或相等或相平 (2)高度差 不漏气 (3)600 深度 (4)右
【解析】(1)由图甲可知,向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根据连通器原理,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
(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压强较大。
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果装置漏气,挤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也不会出现高度差。
(3)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06m=600Pa
向下移动探头,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相同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在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橡皮膜向左侧凸起,说明橡皮膜右侧的液体压强较大,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
11.(2020湖北咸宁)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
【答案】 (1) B (2) 増大 上窄下宽 (3)上移 (4) BD
【解析】(1)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2)由乙丙两图可知,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深度不变,保持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液体深度增大了,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应将探头适当上移,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
(4)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测量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测量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橡皮膜变平可得
p水=p液体
ρ水gh4=ρgh2
ρ=
12. (2023黑龙江牡丹江)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将压强计探头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改变探头朝向和浸入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如表所示。
(1)分析①②③④次实验表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
(2)分析②⑤⑥或⑦⑧⑨次实验表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______增加而增大;
(3)分析______两次实验表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4)实验中通过观察U型管液面高度差来反映______;
(5)下潜深度是潜水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制造深海潜水器多采用钛合金材料,就是利用材料______的性质。
【答案】(1)相同(2)深度(3)①⑦(或⑤⑧、⑥⑨) 密度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5)承受压强的能力强(合理即可)
【解析】(1)由①②③④次实验可以看出,探头的深度都是5cm,U型管液面高度差也相同,说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同。
(2)由②⑤⑥或⑦⑧⑨次实验可以看出,随着探头深度的增加,U型管液面高度差也增大,压强增大,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由②⑦、⑤⑧、⑥⑨次实验可以看出,探头的方向相同,浸入的深度相同,但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U型管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不同,说明在相同深度,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该实验用到了转换法,通过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来反应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5)潜水器下潜越深,液体对其产生的压强越大,越容易发生形变,所以潜水器材料应具有承受压力强、硬度大等性质。
13. (2023山东东营)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组装好压强计,将探头放入液体之前,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A从管中倒出适量液体 B.取下软管重新组装
(2)调试好压强计后开始实验,把探头放进液体中,进行不同操作,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上表所示:
a.比较第1、2、3、4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b.比较第1、5、6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c.比较第_________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有同学提出,如果不使用压强计,选用一个较深的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边缘密封好,在隔板下部开一个圆孔并用薄橡皮膜密封,也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请利用此装置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并完成分析与论证。
【实验器材】:自制的带隔板容器(如上图)、水、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____
【分析与论证】:____
【答案】(1)B (2) 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5、7 (3)左右两侧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硫酸铜溶液 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方向,橡皮膜向哪边凸,说明哪边的压强小
【解析】(1)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说明里面气压不相等,可以拆了重装,使两侧气体压强相等,故选B。
(2)根据控制变量法,1、2、3、4次实验只有探头方向不同,故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1、5、6次实验只有深度不同,故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要探究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则只改变液体密度,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故应选择第5、7组数据。
(3)利用题中所给实验仪器,为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则应使两侧液体不同,且保持深度相同,故步骤为:左右两侧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硫酸铜溶液。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可以根据橡皮膜形变方向判断液体压强大小,橡皮膜向哪边凸,说明哪边的压强小。
实验序号
探头浸入水中深度h/cm
探头朝向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①
10
向上
9
②
15
向上
13
③
20
向上
17
④
15
向下
13
⑤
15
向左
13
次数
探头朝向
探头浸入深度/cm
U形管液面高度差/cm
水
盐水
①
上
5
5
—
②
下
5
5
—
③
左
5
5
—
④
右
5
5
—
⑤
下
10
9
—
⑥
下
20
17
—
⑦
下
5
—
6
⑧
下
10
—
11
⑨
下
20
—
20
序号
容器液体种类
探头的朝向
探头在液体中深度/cm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1
水
向下
4
3.9
2
水
向右
4
3.9
3
水
向上
4
3.9
4
水
向左
4
3.9
5
水
向下
8
7.8
6
水
向下
12
11.7
7
浓盐水
向下
8
8.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常考实验07 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常考实验07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原卷版docx、常考实验07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15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15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15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13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13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13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