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
必考实验14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14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1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1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 (2022浙江绍兴)小敏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
B.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
C.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
D. 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
【答案】A
【解析】图甲中,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说明杠杆右端偏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图乙中,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杠杆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4G×2L=8GL
杠杆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3G×3L=9GL
8GLG×3L
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5)实验结果表明,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杠杆的平衡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______;
(2)通过多次实验得出表格数据:
分析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改变______的大小;
(3)分析4、5、6三次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4)如图甲所示是某次实验中的情形,把图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为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侧钩码向______移动一个格同时右侧钩码向______移动一个格;(选填“左”或“右”)
(5)实验前在调节杠杆平衡时,若杠杆静止时左端高右端低,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了方便实验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6)将杠杆一侧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先后进行如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第一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示数为F1;第二次弹簧测力计斜着拉示数为F2,若两次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两种拉的方式______(选填“第一种”或“第二种”)更省力。
【答案】(1)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及便于测量力臂 (2)力 (3)F1L1=F2L2 (4)右 左 (5)平衡 左 (6) 第一种
【解析】(1)实验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杠杆自重的重心在支点上,不会使杠杆转动;所以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便于测量力臂。
(2)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改变力F1的大小。
(3)将4、5、6三次数据中的各自的力与力臂相乘,然后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4)设一个钩码的重力G,一格的长度为L,则当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则
故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侧会下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应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一个小格,将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个格,此时
所以此时杠杆水平平衡。
(5)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左端高右端低,静止是平衡状态,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杠杆左端高右端低,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
(6)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因此第一种实验方案更方便,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杠杆垂直,能从杠杆上直接读力臂;因为第一方案的动力臂要大于第二种方案的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都相同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的越省力,所以,则两种拉的方式第一种更省力。
9.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 _____(处于/不处于)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左/右)调节;
(2)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B点处挂上 _____个钩码,可以再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A、B处所挂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1格,则杠杆 _____(选填“依然平衡”“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
(3)小明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发现按图丙中弹簧测力计使用方式校零时往往很困难,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秤钩都有一定的质量,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略 _____绳子受到的实际拉力(选填“大于”或“小于”),为了在竖直向下方向校零,一种方法是取两个弹簧测力计先竖直方向校零后,如丙图右侧所示竖直放置,秤钩对钩,在竖直方向拉到某一数值,这时只要移动弹簧测力计 _____(甲/乙)的指针,使其示数与另一弹簧测力计相等即可完成校零;
(4)实验中小明曾提出“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影响杠杆的平衡”。为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小华制作了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盘(相当于杠杆),圆盘可以绕着圆心O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如图丁所示。他先在圆盘的C点挂上4个钩码,又在G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后,圆盘在图示位置平衡,此时CD水平;接着他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_____两个点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发现圆盘仍在图示位置平衡,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1)处于 右 (2)1 右端下降 (3)小于 乙 (4) D、N
【解析】(1)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静止,处于杠杆平衡状态。
杠杆右端偏高,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左侧,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设每个钩码重为G,杠杆每格长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2G×2l=nG×4l
解得n=1,故应在B点挂1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
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面所挂的钩码同时向O点移动1格,则有
2G×l8GL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3)保持B点不变,若拉力F从a到b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F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当弹簧测力计在B点斜向下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此时动力臂等于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
图丁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11.(2023内蒙古通辽)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重0. 5N)。
(1)挂钩码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此时正确的操作是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接下来,在A、B两处挂上如图乙所示的钩码后,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处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应将B处所挂钩码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______个格;
(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右 (2)左 2 (3)变大 动力臂逐渐减小
【解析】(1)由图甲知,此时杠杆左端重,右端轻,故此时应向右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设杠杆每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处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此时杠杆左端的力臂为FA=6l,杠杆右端钩码的重力为GB=3G,杠杆水平平衡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G×6l=3G×lB
解得杠杆B端力臂的长度为
故可知应将B处所挂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
(3)由图丙可知,在旋转过程中,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动力臂逐渐减小,而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故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逐渐增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12. (2022广东)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小明安装好杠杆后,发现其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
(2)如图乙所示,杠杆调节平衡后,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方向为___________时,拉力最小,大小为___________N;
(3)课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___________。若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则杠杆的___________端将下沉。
【答案】(1)右 (2)竖直向下 2 (3)2:1 右
【解析】(1)由图甲知,杠杆的左端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B处施加的动力方向竖直向下时,对应的动力臂最大。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大,对应的动力最小。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有
3×0.5N×4l=F1×3l
解得最小拉力F1=2N
(3)由图示知,左边对杠杆的作用力为2个硬币的重力,右边对杠杆的作用力为4个硬币的重力,设每个硬币的重力为G,则有G1:G2=2G:4G=1:2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l1:l2=G2:G1=2:1
在两边同时取走一枚硬币,则左边和右边分别是
(2G-G)×l1=G×l1=2Gl2
(4G-G)×l2=3Gl2
所以杠杆的右端下沉。
13. (2022江苏徐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安装杠杆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移动;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每一格的长度为5cm,在杠杆左边挂钩码,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是动力,则动力臂为______cm;
(3)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需要对图乙所示的实验设计进行的调整是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当杠杆绕支点转动时,杠杆上A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和杠杆垂直。作用在A点的三个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的力F1、F2、F3,请指出为什么力臂最大的F2对杠杆转动的作用最大?__________。
【答案】 (1)右 (2)25 (3)将测力计移到左端第5个格处 (4) F2与其力臂的乘积最大
【解析】(1)由甲图可知,杠杆左端向下倾斜,说明左端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乙图中,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是动力,则动力臂此时落在杠杆上,测力计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就等于动力臂的长度,由于每一格的长度为5cm,共5个格,所以动力臂的长度为
l1=5cm×5=25cm
(3)钩码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要使弹簧测力计向上拉,拉力的作用效果需使杠杆顺时针转动,所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将测力计移到左端第5个格处向上拉。
(4)作用在A点的三个力虽然大小相等,但F1、F3其对应的力臂比较小,所以力与其力臂的乘积相对较小,而F2的力臂最大,F2与其力臂的乘积最大,所以对杠杆转动的作用最大。
14. (2022江苏南通)利用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如图丙所示,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1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 (1)左 (2) 6 (3) 相等
【解析】(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左端偏高,说明杠杆右侧偏重,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
解得
在B点挂6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相等,原因是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要想使杠杆平衡,右侧的拉力与力臂的乘积需等于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即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右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成反比,表达式为
15.(2023湖北天门)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乙所示,阻力臂l2为_________cm;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用F1、F2、l1、l2表示);
第3次实验的杠杆类型属于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教室里的劳动工具中有这类杠,请举一例:__________;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
(4)如图丙,F始终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__________。(填选项代码)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1)右 (2)8.0 (3)F1l1=F2l2 费力 扫帚 扫帚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4)C
【解析】(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杠杆右端上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的度数为8.0cm,则阻力臂l2为8.0cm。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杠杆的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等于杠杆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
由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该杠杆类型属于费力杠杆。
依据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可判断教室里的劳动工具中有这类杠的是扫帚。
(4)如图丙所示,F始终杠杆垂直,动力臂l1不变,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的过程中,阻力G不变,阻力臂l2变大,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l1=Gl2,F的大小将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12.0
1
24.0
2
2
5.0
1
10.0
3
3
10.0
2
150
4
3
12.0
3
18.0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
…
…
…
2
…
…
…
…
3
2.5
20.0
2.0
25.0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m
阻力F2/N
阻力臂/m
1
0.5
0.2
1.0
0.1
2
1.0
0.15
1.5
0.1
3
0.1
3.0
2.0
015
4
2.0
0.15
1.5
0.2
…
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5.0
1.5
10.0
2
1.0
20.0
1.0
20.0
3
3.0
10.0
20
15.0
……
次数
1
2
2
1
4
2
2
4
1
8
3
2
6
1
12
4
1
16
2
8
5
2
10
1
20
6
3
8
2
12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16.0
1.0
2
1.0
15.0
1.0
15.0
3
2.0
15.0
1.5
2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15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15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15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10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10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10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考实验08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物理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专项精练,文件包含必考实验08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原卷版docx、必考实验08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