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2025年中考化学(实践活动)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
中考化学实践活动09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09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0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0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4·河北·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测得常温下四种不同土壤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B.C.D.
【答案】A
【详解】A.溶液的pH=8,大于7,显碱性,故A选项符合题意;
B.溶液的pH=7,显中性,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pH=6,小于7,显酸性,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溶液的pH=5,小于7,显酸性,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湖南·中考真题)“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物质都能溶于水B.操作中一定要用到蒸馏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酚酞可测出溶液的pH为4.5
【答案】C
【详解】A、土壤中的物质不都能溶于水,例如泥土等难溶于水,故A说法错误;
B、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溶解,过滤,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操作中没有用到蒸馏,故B说法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C说法正确;
D、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酚酞不可测出溶液的pH为4.5,故D说法错误;故选:C。
3.(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以下是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溶解 B.取上层清液
C.测酸碱性 D.测pH
【答案】C
【详解】A. 溶解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此选项正确;
B. 静置足够长的时间,然后用慢慢倾倒的方法,可取出上层清液,此选项正确;
C. 滴管要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不能伸进试管内,此选项错误;
D. 测定溶液的pH时,把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此选项正确。
故选C。
4.(2014·西藏·中考真题)土壤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的土壤成弱碱性,参照下表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该地区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茶B.油菜C.甘草D.西瓜
【答案】C
【详解】A.茶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不适宜该地区的种植;故不正确;
B.油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不适宜该地区的种植;故不正确;
C.甘草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适宜该地区的种植;故正确;
D.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或中性,不适宜该地区的种植;故不正确.
故选C.
5.(2023·内蒙古通辽·三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土壤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向土壤中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铜的导电性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制造业
C.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D.医疗上可以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详解】A、熟石灰(氢氧化钙)能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使土壤的酸碱度适宜植物的生长,A说法正确;
B、铜可用于电子制造业,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氧气能提供氧元素,体现出氧化性,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可燃物燃烧的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作为反应物,而不是催化剂,C说法错误;
D、碳酸氢钠能与胃酸反应,可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D说法正确。
故选C。
6.(2022·四川泸州·一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B.铜的导电性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制造业
C.根据土壤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向土壤中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医疗上可以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不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铜用于电子制造业,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根据土壤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向土壤中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在医疗上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家里承包了一块土地,准备种植特色农产品小红薯。由于担心该地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合种植小红薯,特邀请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项目式探究。
活动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
(1)取少量土壤样品,加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澄清后过滤;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滤液滴在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 对比,读出pH,进一步确定土壤酸碱性。
【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该土地的土壤呈 性。
活动二:
【调查分析】经调查,该土地之前的承包者为使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生长茂盛,施用了大量化肥——硫酸铵,于是推测土壤的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
【设计实验】
【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硫酸铵,猜想成立,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阅资料】小红薯最适宜种植的土壤酸碱度为6.5~7.5,人们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得出结论】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分析确定用草木灰改良该土壤。
【反思拓展】经过本次项目式探究,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但对土壤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产生了争执,请你选择你支持的一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
【答案】 标准比色卡 酸 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 铵根##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碳酸钾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 施用化肥是有利的,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或施用化肥是有弊的,因为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等。合理即可)
【详解】活动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是配套使用的,标准比色卡上印刷有不同pH对应的颜色。操作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滤液滴在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确定土壤酸碱性。
[实验结论]四次实验的结果是pH都小于7,故该土地的土壤呈酸性。
活动二:
[设计实验]步骤①的实验结论是:土壤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因为硫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步骤①的操作是:取“活动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稀硝酸溶液。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铵根离子的特性是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步骤②中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实验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可得出结论:土壤中含有铵根离子,离子符号为:。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知,土壤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故土壤中含有硫酸铵,猜想成立。步骤②中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查阅资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K2CO3能和酸反应,且其水溶液呈碱性,故其改良酸性土壤的原理是:碳酸钾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
[反思拓展]土壤施用化肥既有利也有弊,应该合理施用。支持有利一方的理由是: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支持有弊一方的理由是:因为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环境污染等。(合理即可)
8.(2024·吉林·中考真题)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研究土壤酸碱性对种植业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苏打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一些作物难以优势生长。化学活动小组对苏打盐碱地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活动目标】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酸碱性及开发利用。
【活动设计与实施】
(1)任务一:测定苏打盐碱地土壤酸碱性
实验步骤:
①选取一定量的上壤样本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出液。
②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 色。
③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 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呈碱性,,在农业生产中可因地制宜选择或改良作物。结合下表选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
(2)任务二: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
提出猜想:同学们结合已有知识,猜想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中可能含有和。
查阅资料:与不反应;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
进行实验:
交流反思:
①请写出步骤2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操作不严谨,应在进行步骤1时滴加 ,才能确定土壤浸出液中含有。
改进实验:小组同学调整方案后,重新进行了实验。
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中含有和。
(3)任务三:探索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改良原理连线 。
综合利用:吉林省推进苏打盐碱地综合利用,曾经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变成了沃土良田。
【答案】(1) 红 pH试纸 作物是海水稻
(2) 或 足量或过量的/溶液
(3)
【详解】(1)②苏打盐碱地土壤呈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③②pH的测量可以使用pH试纸,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由题干信息得知,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包含pH=9的作物为海水稻。
(2)①浸出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盐酸均可和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盐酸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盐酸与可能存在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判断是否存在碳酸氢根应排除碳酸根的因素,需要加入足量或过量的CaCl2/BaCl2溶液,排除碳酸根的影响后,在滴加盐酸后,观察现象,可得出实验结论。
(3)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中淡水浇灌排盐碱,是增加溶剂的体积,降低盐分的浓度。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中混用南方酸性土,是利用酸碱中和,降低碱性,原理是与碱性物质反应。
9.(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晓丽发现班级的栀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她和同学们对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
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者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表面发白、发硬、板结。
【提出猜想】
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盆土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盆土含盐量高,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
任务一 检测盆土的酸碱性
【实验过程】
取少量盆土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试纸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记录数据如下:
(1)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
(2)由土壤浸出液的可知:盆土显 性。
任务二 检验盆土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
Ⅲ.土壤含盐量高时,一定含有,可能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过程】
取盆土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
(3)将步骤①的现象补充完整 。
(4)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5)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和 。
任务三 制定盆土的改良方案
(6)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这盆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与土壤的酸碱性和含盐量都有关系,结合本地区水土特点制定了解决方案:将盆土更换为适宜栀子花生长的土壤,并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 性肥料调节盆土的酸碱性。
【反思评价】
(7)反思过程中,晓佳认为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
【答案】(1)避免测量误差
(2)碱
(3)产生气泡
(4)
(5)Na2CO3、Na2SO4
(6)酸
(7)赞同,土壤中含有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
【详解】(1)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避免测量误差。
(2)根据表格信息,三次测定中土壤浸出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盆土呈碱性。
(3)步骤①实验结论是含有Na2CO3,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NaCl、CO2、H2O,现象是产生气泡。
(4)步骤②实验结论是含有Na2SO4,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NaCl,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任务二的结果,白色固体中含有NaCl、Na2CO3、Na2SO4,故填:Na2CO3、Na2SO4。
(6)根据资料,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根据任务一的结果,盆土显碱性,所以需要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酸性肥料调节盆土的酸碱性。
(7)根据根据任务二的结果,白色固体中含有NaCl、Na2CO3、Na2SO4,Na2CO3溶液呈碱性,所以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故填:赞同,土壤中含有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
10.(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探究一】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结合已有知识,小组同学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1)
【探究二】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
查阅资料: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2)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交流反思】
(3)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
(4)生长过程中为增加作物产量,还要合理施肥。小组同学认为原碱性土壤中不适合施用铵态氮肥,原因是 。
【答案】(1) 过量氯化钙溶液 无明显现象
(2)
(3)海水稻
(4)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详解】(1)实验结论是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只有碳酸钠,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若要检验是否有氢氧化钠,需先除去碳酸钠,则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又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土壤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则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实验现象为无明显现象;
(2)查阅资料可知,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则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pH=6.3,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8.2,说明土壤呈碱性,小麦的适宜生长的pH范围6.0-7.0,大豆适宜生长的pH范围6.5-7.5,则小麦和大豆都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而海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8.0-9.2,则海水稻适合在该地区种植;
(4)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小组同学认为原碱性土壤中不适合施用铵态氮肥,原因是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11.(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的pH一般在4~9之间,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南酸北碱、沿海偏酸、内陆偏碱的规律。某校学习小组对当地“土壤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1)检测土壤酸碱性
常温下,测定土壤浸出液pH为7.8。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结合下表,你认为当地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填编号)。
探究引起土壤呈碱性的物质
【调查发现】
① 之前当地土壤呈酸性,农民撒熟石灰改良土壤;
② 农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获得一种农家肥料—草木灰。
【查阅资料】
①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
② K2CO3+Ca(OH)2=CaCO3↓+2KOH
【提出问题】引起土壤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2)猜想 ①Ca(OH)2
猜想 ②K2CO3
猜想 ③KOH
猜想 ④Ca(OH)2和K2CO3
猜想 ⑤Ca(OH)2和 KOH
猜想⑥K2CO3和
你认为猜想 明显不合理。
【查阅资料】
① CaCl2+K2CO3=CaCO3↓+2KCI
② 氯化钙、氯化钾水溶液都呈中性。
【进行实验】
(3)
【提出建议】
小组同学建议当地农民减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
【答案】(1)③
(2) KOH ④
(3) 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为无色
【详解】(1)常温下,测定土壤浸出液pH为7.8,根据表格中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③海水稻,海水稻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5~8.5;
(2)根据猜想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可知猜想⑥K2CO3和KOH;猜想④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钾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3)步骤二: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含有碳酸盐,故猜想①、③、⑤不成立;
依据结论:猜想②成立,步骤三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故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四:步骤三所得混合物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钾和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显中性,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仍为无色。
12.(2018·河北·中考真题)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 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 (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 。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 ,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 。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贮存条件 加速溶解 C 变红 冷却装置后小气球体积保持不变 与碱性物质接触 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详解】本题通过探究硫酸铵的性质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酸碱指示剂,盐的性质等。认真审题,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查阅产品说明:根据硫酸铵的贮存条件:阴凉干燥,可以判断硫酸铵受热易分解,再根据硫酸铵的化学式(NH4)2SO4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
探究1:溶解土样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土样溶解;
探究2:根据硫酸铵溶解度曲线判断25℃时,硫酸铵的溶解度略大于70g,25℃时,50g的水溶解超过35g的硫酸铵才能达到饱和,即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不饱和溶液;图中A、B表示饱和溶液,C表示不饱和溶液,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C;氨气显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冷却装置后小气球体积保持不变,说明有气体生成,可以说明“硫酸铵受热分解”;
拓展应用:(1)硫酸铵与碱性物质接触,容易产生氨气,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2) 用熟石灰进行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13.(2023·福建宁德·二模)兴趣小组以“土壤酸碱性形成原因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研究。
【任务一】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及对作物的影响
取我市3份不同地方土样,干燥后分别与自来水按2∶5的质量比混合,操作如下图所示。测得三个土样的pH分别为5.1、5.2、5.3
(1)我市的土壤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纱布相当于过滤器中的 (填实验材料名称)。请指出该实验中不够严密的操作 (写一点)。
(3)不同农作物生长适应pH范围如下表,其中不适合在我市种植的农作物是 。
(4)模拟不同酸碱度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项目小组分别在5个烧杯中倒入不同pH溶液50mL,保持其他条件一致,放入8粒大小一样的绿豆,观察记录,数据如图。由图可知,土壤pH= 时,绿豆生长状况最好。
【任务二】酸性土壤形成的原因及改良
(5)长期施用一些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以为例:,则R的化学式是 。
(6)用适量的石灰石粉末()改良上述土壤的原理如下图
说明石灰石中的把土壤颗粒上吸附的 (填离子符号)交换下来。
(7)假设土壤浸出液的酸只有,写出用石灰水中和的化学方程式 。取100mL该浸出液(硫酸的浓度约为0.0196%),需要 mL0.148%石灰水将其恰好中和(上述溶液的密度均为1.0g/mL)。
【答案】(1)酸性
(2) 滤纸 使用自来水配制
(3)棉花
(4)8
(5)
(6)
(7) 10
【详解】(1)测得三个土样的pH分别为5.1、5.2、5.3,pH<7,呈酸性;
(2)纱布相当于过滤器中的滤纸;
该实验中使用自来水配制,自来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其它杂质,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应选择蒸馏水;
(3)实验测得我市土壤三个土样的pH分别为5.1、5.2、5.3,而棉花生长的适应pH范围为5.5-9.0,故不适合种植棉花;
(4)由图可知,在相同条件下,pH=8时,绿豆芽的长度最长,说明土壤pH=8时,绿豆生长状况最好;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S、O的个数分别是2、8、1、12,生成物中含N、H、S、O的个数分别是2、4、1、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H、2个O,故R的化学式为:H2O;
(6)由图可知,钙离子把土壤颗粒上吸附的Al3+交换下来,其它离子不变;
(7)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设需要石灰水的体积为x
x=10mL
答:需要石灰水的体积为10mL
14.(2024·山西晋城·一模)2023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某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就本地粮食增产途径、土壤酸碱性及成分、土壤酸碱性的成因、植物生长情况等问题展开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调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
【查阅资料】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有:
a.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选用优良种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c.要用科学方法种田,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分析交流】
(1)请你再提出一条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 。
任务二:探究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方法】
(2)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混合,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说明该地土壤呈碱性。
任务三:探究土壤的成分
【查阅资料】该地区土壤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3)为探究土壤成分,小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反思评价】
(4)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某同学对步骤②的结论提出质疑,理由是 。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重新进行了实验,证明该地土壤中含有NaCl。
任务四:探究植物生长情况
【调查分析】
(6)农作物健康生长需进行光合作用,但同学们发现该地农作物叶片发黄,为了使农作物健康生长,同学们认为应该施加 肥。
【进度提示】
(7)该实践小组的同学还需进行的探究项目是 。
【答案】(1)合理使用化肥
(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 有气泡产生 硝酸银溶液
(4)
(5)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会导致溶液中引入了氯离子,故加入硝酸银后,不能证明氯离子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引入的
(6)氮
(7)如何改良碱性土壤
【详解】(1)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增加粮食产量或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2)由结论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知土壤显碱性,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故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有结论可知,土壤中含有Na2CO3,所以加入稀盐酸后,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由结论可知,土壤中含有NaCl,所以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才会产生白色沉淀;
(4)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①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会导致溶液中引入了氯离子,故加入硝酸银后,不能证明氯离子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引入的;
(6)农作物叶片发黄,要使用氮肥;
(7)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突然显碱性,故还需要探究一下如何改良碱性土壤。
15.(2024·广西·中考真题)某研学小组进入柑橘园劳动。农技人员介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肥效和土壤酸碱性等因素的影响。回答问题:
(1)柑橘富含维生素C(C6H8O6),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 (填“佝偻病”或“坏血病”)。
(2)研学小组给柑橘树苗施肥时,对碳铵(NH4HCO3)、尿素[CO(NH2)2]的肥效进行比较,相同质量的两种氮肥中,含氮量较高的是 。
(3)研学小组测得某处土壤pH=4,说明该土壤呈 性,不利于果树的生长。某钾肥既可以解决此问题,又可以增强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该钾肥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 B.氢氧化钙 C.碳酸钾
【答案】(1) 3:4:3 坏血病
(2)尿素
(3) 酸 C
【详解】(1)分子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维生素C(C6H8O6)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6:8:6=3:4:3;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儿童缺钙会引起佝偻病;
(2)碳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相同质量的两种氮肥中,含氮量较高的是尿素;
(3)pH=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11 探究暖宝宝组成及其发热原理--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11探究暖宝宝组成及其发热原理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11探究暖宝宝组成及其发热原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0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08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08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0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07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07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