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含单元、期中、期末测试)
第7章 幂的运算 章节测试卷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7章 幂的运算 章节测试卷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学期第7章幂的运算章节测试卷解析版docx、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学期第7章幂的运算章节测试卷学生版docx、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幂的运算测试卷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学期第7章 幂的运算 章节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满分24分)1.芝麻被称为“八谷之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据了解,一粒芝麻的质量约为.将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是绝对值小于的数,然后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的个数所决定,然后即可求解.【详解】解:,故选:D;2.计算的值等于( )A.4 B. C.5 D.【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法则的逆用.先逆用同底数幂相乘将化成,再逆用积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故选:A.3.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解题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故该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故该项正确,符合题意;C、,故该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故该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等知识,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求的值是( )A.9 B.8 C.6 D.5【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根据幂的乘方法则和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选A.5.已知,则a,b,c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A. B. C. 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乘方的运算,据此相关性质内容先化简,再结合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进行作答即可.【详解】解:∵,∴,∵,∴,∴,故选:C.6.观察下列单项式:按此规律,第n个单项式是( )A. B. C. D.【答案】A【分析】由各单项式的系数和字母因数的规律,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规律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各单项式的系数和字母因数的规律.【详解】解:各单项式的系数为,,,,,,第个单项式系数为,各单项式字母因数为,,,,,,第个单项式字母因数为,第个单项式为,故选:A.7.的大小关系为( )A. B.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幂的乘方,先根据幂的乘方进行变形,再比较即可,能正确根据幂的乘方进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故选:B.8.《庄子》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意思是:一根一尺长的木棒,今天取它的一半,明天取它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它一半的一半的一半……,这样取下去,永远也取不完.如果将这根木棒的长度看成单位“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被取走木棒长度的总和,即:被取走木棒长度的总和=1-剩余木棒的长度,例如:取第一次得;取第二次得;取第三次得;……若,则用含m的式子表示为( )A. B. 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数字类规律探究,根据,得到,利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故选B.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9.计算: .【答案】32//【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运算,逆用同底数幂相乘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10.已知,,,为正整数,则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知识的逆运用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以上知识.逆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知识进行求解.【详解】解:∵,∴,即,,又∵,∴原式,故答案为:.11.如果成立,则 .【答案】2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零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根据零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计算即可,熟记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当即时,,当即时,,综上所述:或时,故答案为:或.12.已知是正整数,若,则的值为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解一元一次方程,先由合并同类项和幂的乘方法则得,然后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再解方程即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故答案为:.13.若,则的值是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公式逆用,熟悉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由可推出,得到,运算求解即可.【详解】解:∵∴∴∴解得:故答案为:14.若x,y均为正数,,则与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幂的运算,根据已知条件得到,进而得到,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15.若am=20,bn=20,ab=20,则= .【答案】1【分析】先根据可得,再结合可得,由此结合可得,由此可得,进而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即,∵,∴,∴,又∵,∴,,∴,∴,∴,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运算,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及幂的乘方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观察下列等式:…现有一组数:,如果,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 (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所给的等式,探索出等式的一般规律,并能灵活应用该规律计算是解题的关键.通过观察,然后根据题中所给规律可进行求解.【详解】解:由…..;可知:;∵,∴;故答案为.17.我们定义:三角形,四边形;若,则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运算、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首先根据规定的新运算可得,从而可得:,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整理可得:,然后再整体代入计算可得原式.【详解】解:,,.故答案为: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材料二:等式成立试求:(1) .(2) .【答案】 220 333300【分析】(1)根据将变形为,再利用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利用将变形为,再利用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故答案为:220;(2),,原式,故答案为:3333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熟练掌握的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准确利用题中所给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题,19-23题每题8分,24-26题每题10分,27-28题每题12分,满分96分)19.计算:(1);(2);(3);(4).【答案】(1)(2)(3)(4)【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以及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2)根据幂的乘方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3)根据积的乘方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4)根据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1)解:;(2)解:;(3)解:;(4)解:.20.计算:(1);(2);(3).【答案】(1)(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即可解答;(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即可解答;(3)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解:原式;(2)解:原式;(3)原式.21.解下列方程:(1);(2).【答案】(1)(2)【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法则变形,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2)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法则变形,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详解】(1)解:原方程可化为,整理,得,所以,解得.(2)解:原方程可化为,整理,得,即,所以,解得.22.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答案】(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计算,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1)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计算即可;(2)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计算即可.【详解】(1)解:∵,∴,∴;(2)解:∵,∴,∴.23.已知,(1)求的值;(2)试说明:.【答案】(1)(2)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逆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逆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得,故可得结论.【详解】(1)解:(2)解:因为,所以,所以.24.解答下列问题:(1)若,求的值;(2)已知为正整数,且,求的值;(3)若,,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27;(2)32;(3).【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熟练掌握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1)由题意可得,再将式子变形为,整体代入计算即可得解;(2)将式子变形为,整体代入计算即可得解;(3)由题意可得,代入计算即可得解.【详解】(1)解:∵,∴,∴;(2)解:∵,∴;(3)解:∵,,∴,∴.25.若am=an(a>0且a≠1,m,n是正整数),则m=n.你能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吗?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行!①如果2×8x×16x=222,求x的值;②如果(27−x)2=38,求x的值.【答案】(1)3;(2)−.【分析】首先分析题意,分析结论的使用条件即只须有am=an(a>0且a≠1,m,n是正整数),可知m=n,即指数相等,然后在解题中应用即可.【详解】(1)∵2×8x×16x=21+3x+4x=222,∴1+3x+4x=22,解得,x=3;故答案为3.(2)∵(27−x)2=3−6x=38,∴−6x=8,解得x=−;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底数大于1的数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①比较和的大小.当时,,即当底数相同时,指数越大值越大.②比较和的大小.解:,,,,.即指数相同时,底数越大值越大.(1)比较和的大小;(2)已知,,则a___________b.(选填“>”“=”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以及乘方的运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法则.(1)先把底数9写成底数是3的幂,然后比较指数的大小,从而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2)先逆用幂的乘方法则,把幂写成指数相同的幂,然后根据底数越大,幂就越大,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解:(1)∵,∴,∴;(2)解:∵, 又,∴,即∴,故答案为:.27.【概念学习】我们规定两数、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如果,那么;例如,记作.【初步探究】(1)根据以上规定求出: ; ;【深入思考】对于相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运算,我们有,例如.(2)小明发现也成立,并证明如下设:,则因为,所以,所以,根据以上证明,请计算,请写清楚计算过程.(3)猜想,并说明理由.【答案】(1)3,0;(2)42;(3)2,理由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的逆用,理解题中运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1)根据题中运算方法,结合有理数的乘方求解即可;(2)类比题中例题解法步骤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求解即可;(3)类比题中例题解法步骤结合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求解即可.【详解】解:(1),,,,故答案为:3,0;(2)设:,则,,,,故答案为:42;(3)猜想,理由如下:设:,则,,,.故答案为:2.28.阅读材料.对数的创始人是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1550-1617年),纳皮尔发明对数是在指数书写方式之前,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1707-1783年)才发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联系.对数的定义:一般地,若(,),那么x叫做a为底N的对数,记作,比如指数式可以转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可以转化为指数式.我们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到对数的一个性质为(,,,).理由如下:设,,则,,∴,由对数的定义,得,又∵,∴.请你仔细阅读上面的材料之后,解答下列问题.(1)将指数式转化为对数式为 .(2)计算: .(3)求证:(,,,).(4)直接写出的值.【答案】(1)(2)(3)见解析(4)【分析】本题是新定义试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性质、新定义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1)根据对数式的定义转化即可;(2)根据对数式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求解;(3)先设,,根据对数的定义可表示为指数式为:,,计算的结果,类比所给材料的证明过程可得结论;(4)根据公式:和的逆用,计算可得结论.【详解】(1)解:将指数式转化为对数式为,故答案为:.(2)解:∵,∴(3)证明:设,,则,,∴,由对数的定义得,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