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5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6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7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第8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的能源供需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当年北京公交上的“大气包”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公交车车顶都安装着一个橡胶做的大气袋。大气袋里面装的是常压下的煤气,北京老百姓称为“大气包”。思考:1.当时的公交车为什么要背着这样的“大气包”?2.“大气包”与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何关系?
    小组合作:依据四组材料,分析归纳中国能源供需特点(5min)
    图2.13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①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且消费量的增长大于生产量
    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主导地位
    与世界上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别
    读材料,思考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原因。
    中国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英国法国巴西加拿大
    ③油气资源相对短缺,对外依存度高
    2017 年我国石油消费约70%依赖进口,超过国际公认的50%的警戒线天然气约40%靠进口
    读材料,探究油气资源短缺的原因。
    2016年中国石油储量只占世界的1.5%,居世界十三位
    据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展览馆提供的数据,一个人一生要“穿掉”290千克石油,“住掉”3 790千克石油,“行掉”3 838千克石油。
    ④能源供给与消费的空间错位
    我国能源主产区集中在西部和北部我国能源消费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结合下图,说明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布特点会带来哪些影响?
    影响1:使我国能源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影响2: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影响3:对工程沿线的生态造成不利影响,会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安全
    能源供需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资源供需关系变化历程
    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其供需关系变化是我国能源安全变化的缩影。
    阶段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
    1.当时的公交车为什么要背着这样的“大气包”?2.“大气包”与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何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贫油论”盛行,我国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不足,公交车多以煤气作为燃料。当时没有煤气压缩技术,只能在常压下将煤气储存在公交车顶的大气袋中,俗称“大气包”。当时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阶段二:20世纪60年代初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我国在松嫩平原发现了中国第一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投产,使我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
    阶段三: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等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
    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1978—2017年中国石油产量
    阶段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石油生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消费量则快速增长。
    石油生产的增长远远满足不了消费的增长,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2.我国石油进口与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俄罗斯、中亚、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
    存在的问题:①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②石油长距离运输
    材料1:2019年9月14日全球主要石油输出国沙特的两处石油设施遭到无人机袭击,引起中国及全世界的关注。 石油资源的短缺,将会影响到石油加工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到以石油为能源的汽车行业和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必需品的添置等。材料2:2019年10月11日一艘伊朗油轮遭遇导弹袭击发生爆炸,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中东局势再次趋紧从而威胁该地区石油生产和供应的担忧,国际油价11日大幅上涨。
    思考:谈谈该事件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什么影响?
    出口国社会动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上海,都会导致我国石油资源进口面临威胁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料的行业发展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数量上(特点、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使用上(特点、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分布上(特点、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亿吨)及占全球总量比例
    特点: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2016年,我国探明的煤炭储量全球占比达21.4%,排名世界第三;煤炭产量全球占比达45.1%,位居世界第一。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特点:我国煤炭资源供需空间明显错位
    主产区: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内蒙古等)
    消费地:东(南)部沿海地区
    读图,分析我国煤炭资源的主产区和消费地,概括供需空间分布特点。
    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我国为什么修建运煤专线?煤炭长距离运输会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什么影响?
    生产和消费过程: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威胁环境安全
    思考:煤炭生产和消费可能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总结)
    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在消耗相同数量能源的情况下,不同类型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存在差别。燃烧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称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消费某种能源i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Ai = Bi × Ci,式中,Ai为i类能源碳排放量; Bi为i类能源碳排放系数;Ci为i类能源消费量。 (各类能源的炭排放系数:煤炭0.7、石油0.54、天然气0.39、非化石能源0)
    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20年)
    问题1:消耗相同数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排放的比例关系怎样?试简要计算。
    煤炭/石油=0.7/0.54≈1.3
    煤炭/天然气=0.7/0.39≈1.79
    消费某种能源i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Ai = Bi × Ci,式中,Ai为i类能源碳排放量; Bi为i类能源碳排放系数;Ci为i类能源消费量。 (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炭0.7、石油0.54、天然气0.39、非化石能源0)
    问题2: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可减少多少比例碳排放?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样的能源消费量下,我国碳排放:56.5×0.7+19.3×0.54+8.3×0.39+0=53.209;世界平均水平的碳排放:27.2×0.7+31.2×0.54+24.7×0.39+0=45.521; 减少比例为(53.209-45.521)/53.209=14.45%;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能源利用正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消费量增速趋缓。全球能源总需求进入低速增长状态,增长点主要在新兴经济体。
    能源利用正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消费量增速趋缓。全球能源总需求进入低速增长状态,增长点主要在新兴经济体。世界能源发展呈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的趋势。
    标准煤: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千焦)1吨秸秆的能量=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0.7公斤标准煤。
    讨论:1.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未来趋势是什么?2.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类型的未来变化与我国资源特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煤炭的使用预期何时达到峰值?煤炭消费减少对改善我国环境有哪些意义?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4.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主要能源,但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降低,消费总量在率先达到峰值后下降。(富煤)
    3. 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2021年1月26日,国家节能中心组织召开《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解读及相关节能技术推广研讨会
    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节流)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等。(调整能源结构)
    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开辟国际市场)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据此完成第1~3题。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B.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C.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D.我国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目前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能3.为保证我国石油的战略安全,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采取节油措施B.加强地质勘探C.投资开发国外石油D.减少汽车数量
    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B.原油比例大幅下降C.煤炭消费总量下降D.能源总量逐步减少5.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①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能源需求总量下降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常规能源利用率将下降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B.我国消费的石油长期以来以进口为主C.1990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7.为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C.拓宽石油出口渠道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8.如图为1988~2018年中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201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位居全球最高,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高达72%。 (1)说出中国石油消费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列举缓解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的有效途径。
    特点:消费量不断攀升途径: 1.加大我国石油开发勘探力度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3.积极开发新能源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建设石油储备体系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备课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粮食安全,耕地资源,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分析思路,增加粮食总产量,粮食的跨区调剂,建立粮食储备,耕地保护政策,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背景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引入,地质构造与地貌,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地质构造上看是向斜,地形上看是山岭,褶皱总结,断层总结,上升岩块,下沉岩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pptx、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22《中国的能源安全》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