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件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的产生,①自然系统,人类社会与环境模式,太阳能,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循环流动,单向流动,多样性遭到破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程引入:DDT——从人类的“宠儿”到“弃儿”
1.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
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
自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状态。原因:自然系统能形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人类系统无法完成物质循环过程,因此人类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人类社会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都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调节服务。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
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资源和废弃物数量增加;
2.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影响越大;区域差异显著,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费量和废弃物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3.技术水平:一方面,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前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小有何区别?
工业革命前,人口数量少、人均消费量低,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水平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限。
工业革命后,人口激增,人均消费量增大,生产力提高,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水平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关系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示例
①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人类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诱发多种疾病,如结膜炎、哮喘、气管炎等。
课程引入案例回顾:DDT的危害
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DDT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
②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许多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退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控制和治理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可能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案例分析:日本琵琶湖的污染治理
阅读教材P15-16案例,回答:1.琵琶湖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是什么?2.琵琶湖污染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①人口激增,生活污水大量排放;②工业发展,工业废水大量排人河流;③农业发展,农田退水,农药化肥等的使用。
①水体环境变差,水生生物死亡,生物多样性下降;②被污染的河流水变质发臭,影响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③人类水源减少,水资源更加短缺;④污染物质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3.日本琵琶湖水污染的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①政府通过修建城市下水道、农村生活排水设施、联合处理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②通过制定鼓励环保型农业政策,与当地农民协商减少50%的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③通过在重点污染行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可再生和再循环使用的产品和材料,降低工业污染;④采取多种措施,如疏浚河底污泥、在河流入口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对入湖河流直接净化。
课堂活动: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技术进步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很少产生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贫穷会加剧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高,会加大环保投资,选择环境友好产品,施加环保压力,使经济结构向利于环境的方面转变。
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不是。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就可以做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发展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废弃物排放,使资源的获取与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
环境问题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影响生活质量,危害身体健康
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 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 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3~4题。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③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图甲为某地区图,图乙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水土流失C.森林面积减少D.臭氧层破坏6.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件pptx、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图片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环境问题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说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环境问题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