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3节 重力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3节 重力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73重力pptx、04第3节重力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素养)2.知道重力的方向、作用点。(难点)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重点)
关于弹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B.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C.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力D.落地弹起的篮球,在离开地面之后才能恢复原状
高山上的流水、从跳板起跳的运动员最终都会下落到地面,这是什么力作用的结果?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原来这都与地球的吸引作用有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而在天宫空间站里,王亚平的“马尾”变成了“冲天辫”。
观看奔腾的黄河、长江,倾泻而下的瀑布,空中的跳伞,投掷出去的篮球等与重力有关的画面。
① 观察乒乓球在高处由静止下落的运动情况② 观察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竖直方向 抛出的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思考:什么是受力物体什么是施力物体?
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重力,用字母G 表示;地球附近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非接触力)
视频欣赏——《重力的概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中飞行的小鸟,不受重力作用 B. 只有静止的物体受重力作用C. 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D. 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回地面,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那么,下列哪些现象将会发生?(多选题)( )A.水装在漏斗里可以做到滴水不漏B.玻璃杯投掷到墙上仍然完好无损C.鸡毛和沙粒都可悬浮在空气中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
物体重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你比较下面的两幅图,两位运动员进行举重比赛,哪一运动员用的力大?原因是什么?(每个杠铃的质量都相等)
右面运动员用力大, 因为所举的杠铃质量大,重力大。
质量越大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
弹簧测力计、多个质量为50g的钩码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以质量为横坐标, 重力为纵坐标,作出钩码重力大小跟其质量的关系图像,
(1)由实验数据可知,当质量成倍数增加时,重力也成倍数增加,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不变。(2)由G-m图像可知,此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物体所受的 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约为 10N/kg(精确实验9.8N/kg)。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 — 比例系数,在地球上,约为9.8N/ kg
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g =9.8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重力,单位牛顿(N)
质量,单位千克 (kg)
常见一些物体的重力大小
质量为0.2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60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 取10N/kg)
由G = mg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
G木= m木g=0.2kg×10 N/kg=2N
答:木块所受的重力为2N,人的质量为60kg。
由G = mg可得 m= G /g , 因此人的质量
m人= G木/g=600N/10 N/kg=60kg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思考:桌子一定是水平的吗?如何改进实验?
通过观察发现,无论铁架台是否倾斜,重物静止时悬线总是处于竖直向下的方向,即和水平面垂直。所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那“下”到底是指什么方向呢?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球中心,即地心
用直角三角尺、重垂线来判断桌面是否水平。(1)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也可以用图描述操作方法);(2)实验现象:①若桌面水平,______;②若桌面不水平,_____;(3)实验中利用的物理知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①若桌面水平,重垂线始终与另一直角边平行; ②若桌面不水平,重垂线与另一直角边不平行;(3)实验所用的的物理知识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实验操作:将重垂线固定在锐角顶点上,将其顶点向上放在桌面上,使一直角边与桌面重合,观察重垂线是否与另一直角边平行;改变三角尺在桌面上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如图所示。
物体的每一部分都被地球吸引着,但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 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就好像作用在某一点上的一个力。
重心是等效作用点,不是重力的实际作用点;重心的位置跟物体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系。
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对角线的交点上
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中点
唱片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
2. 重心的位置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篮球的重心在球心而不在球面上。
这些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③ 在画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常把 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利用“悬挂法”确定。
①找一根细绳,在物体上找一点,用绳悬挂,待物体静止后,通过悬挂点连一条竖直线AB。
②在该竖直线外再找一点悬挂,通过悬挂点再连一条竖直线CD。
③两条直线的交点O就是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3. 利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视频演示——《悬挂法寻找重心》
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kg,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10N/kg)
物理学家经研究证明:增大支撑面或降低重心可以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要用到这些知识。
赛车车身很低,轮子相距尽量远,在快速行驶时不易翻倒。
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时,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4. 重心的应用—稳度
月球因受地球的吸引力才没被甩出去
用一根细线栓住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时,你会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
早在300多年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叫做万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n)。
正是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引力,使得水向低处流、抛出的石块落向地面………事实证明,牛顿的结论是正确的。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3节 重力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04,×103,竖直向下,易错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3节 重力课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73重力pptx、背越式跳高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力第3节 重力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3节重力pptx、“下”在哪里swf、万有引力模拟实验swf、悬挂法mp4、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mp4、重力引入mp4、重力的定义mp4、重力的方向mp4、重力的方向作图及应用mp4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