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雨点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雨点儿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随文识字,朗读课文,集中识字,指导书写,学生练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点、彩”等10个生字和四点底、穴字头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会读有关“不”的词语,了解“不”的变调。会写“来、半”等4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了解“不”的变调。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合作交流 多种方法识字 朗读指导 书写指导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点、彩”等10个生字和四点底、穴字头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会写“半、你”2个字和横钩这个笔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块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请大家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
雨。
是的,谜底就是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书空,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卡“点”)“点”是本节课要学的生字,请大家一起读一读。(齐读)我们可以怎么记住它呢?(生自由说)
“点”是上下结构的字。
“点”下面的四点底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它由四个点组成,注意四个点的方向是不同的。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四点底。(师生齐读后,一起书空四点底。)
“雨点儿”中的“儿”不单独发音,“雨点儿”是儿化词,我们在读“点”的时候把舌头卷起来,这就叫儿化音。请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吧。(师范读,生跟读。)
板块二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雨点儿会去哪里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
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这些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吗?谁来跟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生字)
哪些汉字的读音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说)
“彩”是平舌音,“数”和“长”都是翘舌音。
“半、问”是前鼻音,“空、方、更、长”都是后鼻音。
谁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呢?(指名读,师评价。)
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读这些生字。(开火车读)
生字难不倒大家,课文小朋友们能读流利吗?
哪位小朋友想来挑战一下,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你们发现了吗?这里还有一个多音字呢。(出示词卡“数不清”,学生齐读。)
“数(shǔ)”表示查点数目,我们之前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数学课本上见过。
“数(shǔ)”和“数(shù)”,谁能用这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呢?(指名回答)
数(shǔ)羊、数(shù)字。
小朋友们的词语积累可真不少!请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记一记。(生自由读)
天空中飘落的雨点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一大群……你们能数清楚有多少颗吗?
数不清。
“数不清”说明数量很多。我们读这句话时要重读“数不清”一词。你还能用“数不清”说一句话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指名说,师指导。)
数不清的雨点儿是怎样落下来的?(指名回答)能带上你们的动作读一读这句话吗?(让学生带动作自由读)
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哪儿落下来的呢?(出示词卡“云彩”,指导读好“云彩”的轻声。)
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彩”这个字呢?
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这个字:采+彡=彩。
“采”字加三撇就成了“彩”。“彩”表示各种颜色。“云彩”是一个轻声词,“彩”要轻读。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仿句练习: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也说一句话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指名说。)
板块三 朗读课文,集中识字
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第2~4自然段。(生自由朗读,师相机指导。)
第2~4自然段中有不少生字,我们已经认读过,现在去掉拼音,小朋友们还能读正确吗?(指名读、齐读。)
(出示“空”的字卡)“空”是上下结构,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空”。“空”的上面是穴字头,下面是工。而穴字头是我们今天要学过的新偏旁。这个偏旁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两个偏旁有些相似?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三个偏旁,不混淆它们呢?(指名回答)
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首儿歌,边读边记一记这三个偏旁。(生自由读儿歌)
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去记住其他生字呢?
“答”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笔”有点儿像,都是竹字头。
“问”和“回”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如门+口、囗+口。
“方”通过谜语“一万点”来识记。
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我们来做个识字游戏“让花变红”吧!(师生玩“让花变红”的识字游戏,生齐读词语。)
板块四 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两个会写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半、你)
请小朋友们先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字。
“半”是独体字。“你”是左右结构的字。
我们先来学习独体字“半”怎么写。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半”这个独体字的笔顺和占位。
“半”写在田字格正中间。“半”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是的,观察汉字的占位时一定要注意关键笔画的位置,如“半”字的第二横要长,竖写在竖中线上。(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它是左右结构的字。
它有撇画。
小朋友们,“你”中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横钩“乛”。(出示字卡“乛”)“横钩”起笔稍重,在转弯处稍停顿一下,再向左下出钩。(师范写,生书空。)
(指导书写)“你”字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两撇的变化,竖钩在竖中线的右侧。(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生临写,师巡视指导。)(小组推荐写得好的作业全班共评)
《雨点儿》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雨点儿能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主要突出两点:
1.识字教学分散难点。教师在教学生字时,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在语境和游戏中巩固识字。
2.注重语言文字训练。字词的理解不能脱离句子。理解“数不清”和“落”这两个字词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数不清的( )”“从( )落下来”,用补充句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这样教,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谜语导入,揭示课题,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
结合课文,随文识字,在识记的同时进行语言训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然后运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将语言内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
相机识字,运用儿歌区分新偏旁与学过的偏旁的不同。抓住生字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始终站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之上,随后用游戏及时巩固识字成果。
设计意图
本环节运用观察、范写、解说、评价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写字,结合新笔画重点指导,反复强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读准多音字“长”,会写“来、有”2个字。会读有关“不”的词语,了解“不”的变调。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板块一 复习字词,回忆课文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点儿》这篇课文。
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字词。(齐读)
接着我们来听写两个词语:“半天”“你好”。请小朋友们对照课件,自己批改。(课件出示词语,生自批自改。)
这篇课文讲述了谁与谁之间的故事?(指名回答)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一起来填一填吧!
板块二 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一想: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了些什么?请你用“ ”画出大雨点儿说的话,用“_____”画出小雨点儿说的话。(生自由朗读,画线,师指名回答。)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了些什么?老师请小朋友分自然段来朗读课文。
谁来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
(相机指导)这一句中的“哪里”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这句话是谁问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句话是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的,我是从前面的提示语知道的。
谁接着来读第3自然段?(相机指导)“有花有草”一词不能断开读,要读出对“哪里”的回应。
谁来挑战读第4自然段?(相机指导)“没有花没有草”之间要稍微停顿一下。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要去的地方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4自然段。老师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儿,我们来配合读一读第2~4自然段。(师生分角色朗读)
现在同桌之间开展合作,分角色读一读第2~4自然段。(小组展示读,师生评议。)
让我们男女生合作,一起读一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吧!(男女生读)
板块三 朗读课文,感受变化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聊完了天,是否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呢?它们的愿望实现了吗?请一位小朋友朗读第5自然段。(指名读)
有花有草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呢?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出示“更”的字卡)小朋友们一定要读准字音,“更”是后鼻音,跟着老师读3遍。(师示范,生齐读。)
在小雨点儿的帮助下,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更怎么样了?
麦苗更高了,池塘更满了,小鸭子更高兴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呢?
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这里的“长”是一个多音字,谁能根据不同的读音来组词?(指名回答)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词语。
雨点儿来到这些地方,多长时间后,这些地方就有了变化呢?第5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大家注意到了吗?(出示词卡“不久”)“不久”是时间不长的意思。请小朋友们读一读下面一组词语。
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不”的读音不一样,有的读第四声,有的读第二声。
你真爱思考。那什么情况下“不”读第四声,什么情况下“不”读第二声呢?
含有“不”的词语中,第二个字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不”都读第四声;第二个字是第四声,那“不”就读第二声。这就叫“不”的变调。(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这些地方的变化可真大呀!有花有草的地方更美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你们想不想去那些地方看一看?(播放动画,展示草地的变化)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都忍不住要发出赞叹声了。带着这样的感情,请小朋友们一起读第5自然段。(齐读)
板块四 关注标点,读好停顿
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这么美丽的景色,是因为有了谁的帮忙呢?
雨点儿。
如果你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大小雨点儿说些什么?大家可以展开想象,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生自由讨论,完成活动二。)
大雨点儿,谢谢你们滋润了土地,在我们的成长中提供水分!
大雨点儿,谢谢你们给我浇水!谢谢你们让我结的果子快快长大!
如果你是雨点儿,你会到哪里安家?(课件出示沙漠、秧田等场景,生自由表达。)
想象一下:这些地方如果有了雨点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雨点儿给大地带来了生机。有了雨点儿,禾苗长高了,桃花盛开了。雨点儿真是润泽万物啊!
(出示第5自然段)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该怎样读好它呢?
读句子时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读句子时除了要注意节奏以外,还要注意句子中的逗号和句号之间的停顿。(生自由朗读,然后展示读,师生评价。)
让我们配上音乐,一起读一读课文吧!(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块五 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下面,进入到我们的写字环节了。“来”“有”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字呢?
“来”是独体字,“有”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我们先观察“来”字的笔顺,小朋友们一起书空。(生书空)写“来”字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来”字的一竖是关键笔画,要写在竖中线上,两点像倒八,最后的撇和捺要写舒展。(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我们书写“有”字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月”在“有”字中有什么变化呢?
“月”的第一笔竖撇变成了竖。
对。“有”字的第一笔横写得长一些,要写得平直,第二笔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要写得舒展。(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展示几位学生的作品,教师批改点评,学生对照批改、修改。)
这篇课文虽浅显但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以读为主线,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感受阅读的乐趣。
1.朗读训练突出重点。
整个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有分句指导读、分角色读、师生配合读、小组展示读等,将朗读训练巧妙地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在第2~4自然段的对话朗读指导中,教师创设情境,采用示范朗读、师生合作读、同桌练习读、男女生表演读的展示形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角色朗读。在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中,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发生的变化,还要指导读好长句子的停顿。但遗憾的是,教师虽强调标点符号间的停顿,却忽视了学生学情,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示范朗读,学生学起来会更轻松。
2.问题设计更加开放。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语言。在品读课文时,教师问学生:“如果你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大小雨点儿说些什么?”“如果你是雨点儿,你会到哪里安家?”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们在学习课文时,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设计意图
生字反复呈现符合学生的记忆特点。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由整体感知进入分段阅读作好准备。
设计意图
用画线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了什么,哪些是问,哪些是答。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感受两个角色的语气,读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高兴与期待。
设计意图
在初步朗读课文后,从“更”字入手展开想象,体会变化,带领学生走近文字,走进文字背后的画面。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感受雨点儿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之大、改变之快,并结合动画视频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雨点儿带给大地的美好变化。
设计意图
本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范字,关注笔画的细微变化及其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写字能力,重视教师的示范指导,直观呈现汉字书写的动态过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2024)雨点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雨点儿教案设计,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内容,学情分析,学习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雨点儿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