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层闯关,巧学活用,字词句运用,情境演练,学习交际,交际小结,强化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姐、妹”等5个生字和女字旁,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词语中的轻声,写好“爸、妈”2个字。
2.能区分弯钩和竖钩、撇折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书写。
3.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4.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进一步感受方位词。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5.朗读、背诵谚语,初步了解谚语蕴含的道理。
6.尝试和大人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7.能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1.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了解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复习、巩固生字。
3.正确分辨弯钩、竖钩等形近笔画,能正确书写。
读背谚语与儿歌,初步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朗读法 随文识字 联系生活
多媒体课件、“猴子”头饰等。
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姐、妹、叔、爷、奶”这5个生字和女字旁,正确认读并运用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正确书写“爸、妈”这2个字。
2.比较弯钩和竖钩、撇折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能正确书写。
3.积累偏旁是“日”或“女”的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今天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在我们的“花果山之旅”中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四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生答)
板块二 分层闯关,巧学活用
师: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第一关:介绍自己的家人。
师:谁来说说,你的家里有哪些亲人?
生:我有爸爸、妈妈和哥哥。
生:我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师:外公、外婆,北方人还称为什么?
生:姥爷、姥姥。
师:非常正确,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生:我还有姐姐、舅舅、舅妈。
师:舅妈是亲人,但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可以算作亲戚。
生:我还有弟弟、姑姑、姨妈。
师:小朋友们平时很关注亲人,老师把他们列出来了,请你们借助拼音认读。(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识字加油站”的词语)
师:谁来读给我们听?(指名读)
师:小朋友们读的时候,千万记住,这些表示亲属称谓的词,第二个字读轻声。谁再读给我们听?(指名读)
师:读得准。我们一起读一遍。(齐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准确动听。我们再写一写“爸”和“妈”这两个字。
师:(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爸”和“妈”及笔顺图)小朋友们先边读笔顺图,边书空。(生边读边书空。)
师: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爸”和“妈”,你们在田字格中描红。(师范写,生描红。)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写:“爸”上面的撇捺要舒展。“妈”中的第一笔撇点,撇长,点向下,略短。右边的“马”变瘦。小朋友们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教师巡视、指点。)
师:小朋友们写好“爸”和“妈”后,接着闯第二关。大家看,这些都是我们的亲人,为什么要分成三行排列呢?我们先读第一行,边读边思考。(齐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师:对呀,他们和你们是一样的辈分,是平辈。接着读第二行称呼。(齐读)
师:我们喊爸爸的兄弟姐妹什么?
生:叔叔、姑姑。
师:喊妈妈的兄弟姐妹呢?
生:舅舅、姨妈。
师:第二行表示哪一个辈分?
生:和爸爸妈妈一个辈分,是长辈。
师:爸爸妈妈的父母,我们又叫什么呢?
生:爷爷、奶奶、姥爷、姥姥。
师:对,他们也是我们的长辈。小朋友们有礼貌地读一遍。(齐读)
师:小朋友聪明能干。请你们想一想:除了按照辈分分类,还可以怎么分类呢?(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师:小朋友们都分完了,谁来说说你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
生:按男女来分组。男的,全部放在左边圈里。女的,放在右边圈里。
师:小朋友的眼睛亮晶晶。我们来到第三关,请再看这些女性亲人称呼的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妈、奶、姐、妹)
生:它们都是女字旁。
师:猜一猜:这些字为什么是女字旁?(指名说)
师:原来大部分表示女性的汉字的偏旁是女字旁。请再看这四个字,小朋友们先认读。(课件出示:明、晚、昨、春)
师: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师:原来,偏旁是“日”的字大多和时间有关。咱们的汉字真有趣,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这两组汉字。(齐读)
师: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相同的字?试着写一组同偏旁的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选择一个偏旁,写2个以上含有这个偏旁的字。
伙、伴
师:我们来交流。
生:我选了草字头:花、草、莲。
生:我选了木字旁:桃、松、林。
师:小朋友们在学习时,有细心的发现,真好。“明、晚、昨、春”这几个字的意思都和时间有关。“妈、奶、姐、妹”这几个字的意思都和女性有关。
板块三 字词句运用
师: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汉字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了你们。你们有信心攻克第四关,练就火眼金睛吗?
师:我们先来看八个字,小朋友先认一认它们。(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字词运用”第1题)
师:读得很好!怎样写好它们呢?请小朋友们读题目。(齐读)
师:8个字分成了4组,每两个在一起比什么呢?请小朋友学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赶紧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
生:我发现每两个字中都有一个笔画淡淡的。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你再细细比较,这些笔画有什么不一样。
生:“了”的弯钩开始有点儿弯弯的,“才”的竖钩中的竖笔直。
师:细小的不同也逃不过你的眼睛,真好。请小朋友们看老师写一个。(师范写)
师:你们在书上认真写一个。(生练写)
师:“云”中撇折的撇和折差不多长,“山”中竖折的竖短、折长。小朋友们在书上再写一个,看谁能写好这两个笔画。(生练写)
师:老师带着你们写,尤其比较了两个不同的笔画。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仔细看剩下的两组字,看看它们每两个字中的笔画有什么不同。然后试着各写一个。(生练写,师相机指导。)
师:小朋友们看得清楚,写得认真。谁能告诉我们,你注意到了什么?
生:“儿”中竖弯钩的竖长、弯短,记得钩。“四”中的竖弯小小的竖弯,没有钩。
师:看得准,说得有趣。老师写,你们书空。(师范写,生书空。)
生:我来说“我”和“心”的不同。“我”中有一个长长的斜钩,向右下方行。“心”中是卧钩,起笔低,向右行,钩向左上斜出。
师:小朋友说得详细,我写,你们书空。(师范写,生书空。)
师:还剩4个田字格没写,请小朋友做到“三个一”,看谁关注到笔画的不同,端正写好每一个字。(生练写)
师:小朋友们又学会一个本领,写字时比一比,看清一些相似的笔画。第四关成功闯过,孙悟空奖励小朋友们做小小书法家,写一写这8个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本课教学采用富有挑战的闯关的形式,让学生在一次次挑战中,学会观察、思考与归类比较,从熟悉中发现陌生,感受学习与发现的乐趣。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的请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学习情境中。
设计意图
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闯关游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接受神通广大的美猴王的挑战这一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高,学得轻松。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每组汉字进行两两比较,说出每组汉字中颜色不一样的笔画的名称。在闯关游戏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获、巩固知识。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读背儿歌,进一步感受方位词,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2.朗读、背诵谚语,了解谚语蕴含的道理。
3.尝试和大人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板块一 读背儿歌,确定方位
师:文文早早地起床上学了,他面向太阳往前跑,一边跑一边念着儿歌。(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相关的儿歌)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练读,想想文文念的是什么。(生自读)
师:儿歌中生字不算多,谁来帮我们先读一读生字?(指名读)
师:“晨”是前鼻音,读得准确。“晨”在“早晨”一词中读轻声。面,我们吃的面条就是这个“面”。请小朋友读一读下面三个词。(课件出示:在儿歌中圈出“早晨、面向、太阳”三个词语,生读。)
师:儿歌里藏着我们前段时间学习的表示方位的词语,老师读儿歌,你们边听边圈。(师范读)
师:小朋友们圈出了哪些方位词?
生:有“前、后、左、右、东、西、北、南”。(课件出示这些方位词)
师: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老师出示方位词,你们用手指一指现实中的方向。(做游戏)
师:生活中的方向很清楚,文文的方向你认得清吗?小朋友再读一读儿歌。(生读)
师:谁来读给我们听?(指名读)
师:小朋友们一起读。(齐读)
师:读得好还不够,你能在图上标出文文的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师:小朋友们边读儿歌,边标注,真好。请你们分享文文的东、西、南、北面分别在哪里。(课件出示上图,生报方位,老师点课件,标注出方位。)
师:小朋友们找得对,我们一起边合作读边做手势。(师生合作读)
师:同桌小朋友边背边做手势,看谁记得快。(同桌合作背)
师:谁会背?请来展示一下。(指名背)
师:小朋友们,傍晚回家,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请你试着填一填。(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师:(在教室西边贴上太阳)谁来边说边做手势?
生:傍晚回家,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师:说得真棒!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根据一天的时间,看着太阳,就能找到东西南北。
板块二 学谚语,明道理
师:我们的生活是个大课堂。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谚语。今天,我们就来读几句。(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日积月累”)
师:请小朋友们先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生自读)
师:谁来读第一句?
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师:还有谁读?
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师:第二句,谁读?
师:读得非常准确。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读一遍。(生齐读)
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师:小朋友们,我们校园的树很大,是今年、今天才栽的吗?
生:不是,是很久以前栽的。
师:是我们的上辈们栽种的,今天长大了,可以帮我们遮挡太阳。这就叫——
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师:请继续读下去。
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师:未来的路,得从走好眼下每一步做起。小朋友们再读一遍。(生读)
师:最后一句有点儿难读,谁读给我们听?(指名读)
师:小朋友已经读得很好了,老师希望你记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以读得更好。
师:四句话,小朋友们自己再读一读,记一记。(生读)
师: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对一对。(同桌合作读)
师:我们一起背一背。(齐背)
师:小朋友们会正确运用这些谚语吗?试试看。(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下列情境,适合用哪句谚语?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平时付出多少,就会取得多少成绩。
2.哥哥考得不错,爸爸说:“别骄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得从现在做起。
师:谁来说给我们听?
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平时付出多少,就会取得多少成绩。
生:哥哥考得不错,爸爸说:“别骄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未来,得从现在做起。
板块三 拓展延伸,亲子阅读
师:小朋友们,老师读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师范读《猴子捞月亮》)
师:小朋友们自己练习读,我来听你们读。(生读,师相机指导。)
师:老师和你们配合读。我读叙述部分,你们读猴子们的话。(合作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用心。我来问,你来答。看谁真的读进了故事里。
师:故事里讲到了哪些猴子?
生: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还有附近的猴子。
师:猴子们是怎么捞月亮的呢?
生:他们倒挂在树上,一只拉着一只,小猴子挂在最下边。
师:说得很清楚。他们捞到月亮了吗?
生:没有。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
师:小朋友们读懂了故事。你们能看着插图,练习讲故事吗?自己练一练吧。(生练讲)
师:请几个小朋友各讲一段故事,然后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别的小朋友给他们鼓励的眼神,静静听。(角色扮演讲故事)
师:小朋友们都是讲故事高手,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日积月累,不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在情境中运用。教学中通过根据儿歌判断方向、说话时恰当用句子,让学生学以致用。
《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很长,通过听一听,看一看,答一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读。遵循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他们有所感悟的前提下,再组织交流学习所得。在交流中,注意不同个体的特点,保护他们的发现,给他们更多的肯定,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并熟读成诵。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辨别方向,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习得生活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
“日积月累”中的内容要避免生硬的讲解,也不能拔高要求,因此,采用以读为主,再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举例,整个过程循序渐进。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对于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要指导学生细读品味,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第3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知道选择合适的音量是文明、礼貌交流的礼仪之一。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课件出示三幅在不同场合大声喧哗的图片)小朋友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如果你也在乘电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吵闹。
生:很不舒服。
师:如果你也在电影院里,遇到这种情形你觉得怎样?
生:很烦。
生:影响看电影的心情。
师:平时发言,老师让你们大声说话。但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交际话题)
板块二 模拟情境,指导交际
师:(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三幅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片分别画的是什么地方?
生:第一幅图是在图书馆里。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有书橱,书橱旁边的墙上贴着“静”的标语。
师:会观察。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是在哪里?
生:第二幅图在老师的办公室里。
生:第三幅图是在教室里。
师:小朋友们都会定位。图上的小男孩在说话,猜猜:他们说话时的声音高低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幅图在图书馆,小男孩轻声细语,怕打扰别人。
师:你试着说说那句话。(课件圈出小男孩说的话)
生:请问,这里有人吗?
师:生怕打扰别人,讲话轻轻的,声音低低的。谁也愿意试试?
生:请问,这里有人吗?
师:真懂事。只向个别人询问,所以只要他一个人听见,就行。(板书:有时候小声)第二幅图中的话,谁会说?
生: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师:向老师一个人汇报,声音也是低低的,不用大呼小叫。我们一起说一说。
生:(齐读)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师:最后一幅图,小朋友在课堂上讲故事,你觉得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声音应该让每一个同学都听见。
生:大声说清楚。
师:对呀,教室空间比较大,讲故事要让每个人都能听见,所以是大声说。(板书:有时候大声)
师: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要选择不一样的声音。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接下来,我们来演一演。假如教室是老师的办公室,你们有事想和老师说,请试一试。
生:老师,我捡到一条红领巾。
师:声音不大,但我听得清清楚楚。
生:老师,刚才上课很开心。
师:很高兴听到你说开心。声音也没有影响到别的老师,真好。
师:现在,假如你和你的同桌在图书馆里。突然,想到一件事一定要和同桌说。你会说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和同桌表演在图书馆交流的场景。
师:小朋友们在图书馆一般不说话,如果是重要的话,那就轻轻说,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别人的阅读,好样的。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进老师的办公室,要先得到老师的允许,要小声说话,不打扰老师们的工作或休息。图书馆是公共场所,大家在安静阅读,我们要保持安静,如果需要说话,也要轻声地说。上课发言声音要响亮,要让教室里每位同学都听得见。
板块三 游戏体验,情境运用
师: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悄悄话”。老师对每一组的第一位同学说一句悄悄话,悄悄话不能让其他同学听见,要一个一个地传给别人听。最后一个同学听到后,到讲台上说给大家听。(玩传话接龙游戏)
师:老师来采访你们,你们说说:同学们的音量合理吗?
生:第一小组在传话的时候,声音太大,我都听见了,有点儿干扰。
生:最后一个上台的小朋友有的是大声喊叫,不合适。
师:你觉得怎样的音量合适?
生:大声说话,不是喊叫,他可以让音量正常点儿。
师:说悄悄话的时候要小声说话,到讲台上汇报的时候要大声说话,但不能扯着嗓子喊叫。
板块四 情境演练,学习交际
师:我们在高铁上、电影院里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请小朋友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跟同桌演一演、说一说。请做到:
◎注意说话的语气和音量。
◎使用礼貌用语。
◎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
(同桌合作演练)
师:小朋友们演得可认真了。请两位同学来演一演,别的小组看一看、听一听。注意听的要求。
◎同学表演时,眼睛看着同学,注意听他们说的是什么。
◎观看时不发表意见,听完之后再发表意见。
师:演一演开始啦,其余同学静静听,一会儿来评一评。(指生表演)
师:你们觉得这组同学演得怎么样?他们的音量合适吗?
生:他们在高铁上,说话交流时声音轻轻的,不打扰别人,好。
生:他们讲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
师:看来,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能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音量,好样的。
板块五 交际小结,强化认识
师:刚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
师:“有时候”是指哪些时候呢?
生:在和人单独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小。
生:在一些公共场所,和朋友或家人交流时,声音要小。
生:在对很多人说话时,声音要大一点儿,争取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师:知道根据场合,选择多大的声音,真是会交际的小朋友。
本次口语交际提出了要求: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本节课为了落实口语交际的核心目标,我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课堂上,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改变了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全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假交际”。课堂上采用演一演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表达,乐于表达。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张弛有度。
2.注重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如果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几幅图片上,就忽视了口语交际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课堂上模拟课本插图上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又在演练环节创编多种情境,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想象情境,与生活挂钩,联系生活实际。
3.体现多向互动的交际过程。
突出学生的交际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小组合作,在多个回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设计意图
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发学生对声音高低的关注,为真实表达打实基础。
设计意图
学生先自由观察图片,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逐一观察图片,引发思考:到底说话要大声还是小声?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设计意图
设计“悄悄话”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亲身体验中,感知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声音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
在情境演练中,将口语交际课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明确口语交际听、说的要求,适当指导,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设计意图
本环节对本节课的交际要点进行交流巩固,旨在将课堂引向学生的生活,让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2024)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课堂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