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 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章;选择性必修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Ti 48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再用酸洗涤,其中涉及沉淀的转化
B. 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C. 生活中节日燃放的焰火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
D. “中国芯”的主要原材料为单晶硅,硅属于分子晶体
【答案】D
【解析】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可将水垢中的转化为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酸的碳酸钙,A正确;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生活中节日燃放的焰火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C正确;硅属于共价晶体,D错误;故选D。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的VSEPR模型:
B.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C. 基态锂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D. 氯化铵的电子式:
【答案】A
【解析】的中心原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VSEPR模型:,A正确;铜是第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B错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则基态锂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C错误;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故选A。
3.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位体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NH3中氮原子分别与3个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有一对孤对电子,可以作为配体,故A不符合题意;中N与4个H通过共价键相连,其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对电子,故不能做配体,B符合题意;H2O中O与2个H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有2对孤电子对,故可以做配体,C不符合题意;SCN-中S和N存在孤对电子,可作为配体,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4.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 (金刚石)和B. 和
C. 和D. 和
【答案】C
【解析】C(金刚石)为原子(共价)晶体,所含化学键为共价键,CO2为分子晶体,所含化学键为共价键,晶体类型不同,A不符合题意;NaBr为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HBr为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晶体类型和化学键均不同,B不符合题意;CH4和H2O都是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C符合题意;Cl2为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KCl为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晶体类型和化学键均不同,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5.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减小压强B. 增大的投料比
C. 升高温度D. 更换高效催化剂
【答案】B
【解析】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压强对CO的转化率无影响,A错误;增大的投料比,平衡正向移动,的转化率提高,B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更换高效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D错误;答案选B。
6. 强碱的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强碱的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的溶液混合,、HA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强碱弱酸盐MA,A-水解溶液呈碱性,且A-水解程度较小,所以,故选C;
7. 氨基酸是构成人体必备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某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氧原子的核外有8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B. 第一电离能:
C. 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和
D. 该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答案】A
【解析】氧是第8号元素,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基态氧原子的核外有8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B错误;该分子中饱和碳为sp3杂化,碳氧双键为sp2杂化,碳原子无杂化,C错误;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D错误;故选A。
8. 石灰氮(化学式为)是一种肥效长的固态氮肥,同时也是一种低毒、无残留的农药(),其结构式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石灰氮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B. 石灰氮含有键和键
C. 石灰氮属于离子晶体
D. C、N和O三种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
【答案】D
【解析】根据结构可知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碳、氮之间的极性共价键,A正确;根据的结构可知,其含有键和键,B正确;根据结构可知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C、N和O分别处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VA族和VIA族,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D错误;故选D。
9.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可通过图1装置测稀硫酸的
B. 可通过图2装置验证对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C. 可通过图3装置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D. 可通过图4所示操作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答案】C
【解析】用试纸测定溶液的,不能将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A错误;温度和催化剂都影响反应速率,为比较催化剂的影响,应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B错误;温度不同,两边的反应中平衡移动的方向不同,气体颜色有差别,C正确;图4是用尖嘴向上赶出碱式滴定管乳胶管中的气泡,而不是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D错误;答案选C
10. 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与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B. 不能作“钡餐”,而可以
C. 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滴加几滴溶液
D. 实验室中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答案】B
【解析】与两种溶液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作泡沫灭火剂,与盐的水解有关,A不符合题意;不能作“钡餐”,因为其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溶液,钡离子为重金属离子,与盐的水解无关,B符合题意;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加入后增大,水解平衡向左移动,抑制水解,与盐的水解有关,C不符合题意;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因此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与盐的水解有关,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11.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纯水加热至95℃,,说明加热可导致纯水呈酸性
B. 将的溶液稀释10倍后一定变为7
C. 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答案】D
【解析】纯水中,,温度升高到95℃,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增大,减小,但氢离子浓度依然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仍为中性,A错误;将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无限接近于7但仍大于7,B错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C错误;常温下,的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是由水电离出来的,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故水电离出的,D正确;故选D。
12. 已知: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散气体,如、与和等。它们虽是微量的,有些却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是平面形分子
B. 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C. 在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
D. 属于极性分子
【答案】D
【解析】分子中N原子是杂化,分子呈三角锥形,A错误;中只有左侧一个手性碳原子,B错误;为非极性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中的溶解度,C错误;的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D正确;本题选D。
13. 下列关于一些实验事实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水分子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与氢键无关,水加热到较高温度都难以分解,说明水中存在的化学键较强,A项错误;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四个顶点上分别占有一个P原子,键角为,B项错误;按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极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溶剂中,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难溶于水,C项正确;非金属氢化物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有关,的沸点高于,是因为水中含有氢键,D项错误;选C。
14. 利用丙烷制备丙烯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步骤II
B. 反应过程中碳的成键总数不变
C.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
【答案】B
【解析】步骤II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步骤II,A正确;由丙烷制备丙烯过程中碳的成键总数减少,B错误;由图可知参与反应,且反应前后本身没有变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正确;根据图示,由丙烷制备丙烯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D正确;故选B。
15. 某酸是二元弱酸,。常温下,若混合溶液的与含R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例如: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II代表与溶液的的关系
B. 时,溶液中最大
C. 的
D. 的数量级为
【答案】D
【解析】根据该酸的电离特点为:一级电离:,二级电离为:,依图可知,随着的增大,逐渐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后一直增大,曲线表示,曲线表示,曲线表示。
的第一步电离常数大于第二步电离常数,起始时溶液中R的粒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H2RO3>cHRO3−>cRO32−,故曲线II代表与关系,A正确;由图像知,时最大,B正确;A点表示,,,B点表示:,,,的,C正确;A点表示,,,数量级为,D错误;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铜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已知下列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___________。
(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3)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中含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与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中的键角___________(填“>”“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故答案为:2;
【小问2详解】
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sp3;
【小问3详解】
乙酸乙烯酯分子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则1ml乙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ml×11×NAml—1=11NA,故答案为:sp2和;11NA;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对称的直线形,属于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不对称的V形,属于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二氧化硫;碳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亚硫酸根离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则碳酸根离子中的键角大于亚硫酸根离子中的键角,故答案为:;>。
17. 已知将溶液中的、、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需要溶液的分别为9.6、6.4、3.7。现有含有杂质的,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和引入杂质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物质Y是,为了除去,促进水解,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和___________。
(4)过滤后,将所得溶液Ⅲ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操作,可得到晶体。
(5)由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需要在___________气氛中加热。
(6)常温下,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某酸性溶液中含少量的,为制得纯净的溶液,宜加入调至溶液,使转化为沉淀,此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
【答案】(1)C (2)将氧化为,便于生成沉淀从而与分离(答案合理均可)
(3)
(4)①.蒸发浓缩 ②.冷却结晶
(5)(或氯化氢)
(6)
【解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氧化剂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可以将铁离子沉淀,得到氯化铜的水溶液,然后在酸性环境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氯化铜晶体。
【小问1详解】
做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水,可避免环境污染和引入杂质;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加入氧化剂可将氧化,便于生成沉淀从而与分离;
【小问3详解】
和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水、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铁离子水解正向进行,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发生离子反应:;
【小问4详解】
要从溶液Ⅲ得到晶体,操作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小问5详解】
直接加热铜离子会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得不到氯化铜,应该在HCl氛围中加热抑制铜离子的水解得到无水氯化铜;
【小问6详解】
加入试剂需和氢离子发生调节pH且不能引入铜离子之外的其它离子,故应该加入CuO(或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 调至溶液,溶液中,。
18. 钛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舰艇、医疗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1)已知TiC在碳化物中硬度最大,工业上一般在真空和高温(>1800℃)条件下用C还原制取。基态O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根据所给信息可知,TiC属于___________晶体。
(2)钛的化合物,熔点为-24℃,沸点为136.4℃,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可溶于甲苯分子和氯代烃。
①固态属于___________晶体。
②钛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金属晶体中的___________(填“金属阳离子”或“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3)钛的一种氧化物是优良的颜料,该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Ti原子位于6个氧原子围成的正八面体中心)。
①该晶胞中2个O原子位于晶胞内部,4个O原子位于上、下面上,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在晶胞中T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若该晶胞边长均为an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氧化钛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列式表示)。
【答案】(1)①. ②.共价(或原子)
(2)①.分子 ②.自由电子
(3)①. ②.③.[或](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原子含有8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轨道表示式为:。根据所给信息可知,在碳化物中硬度最大,并且耐高温,说明它是共价晶体(或原子晶体)。答案为:;共价(或原子)。
【小问2详解】
的熔点为,沸点为,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它是分子晶体。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金属晶体中的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答案为:分子;自由电子。
【小问3详解】
氧原子个数:,原子个数:,所以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在晶胞中以中心钛原子为例,与该钛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氧原子有个,则原子的配位数为,若晶胞边长为,氧化钛晶体的密度为:。答案为:;;。
19.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平衡常数
②平衡常数
③平衡常数
(1)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表示)。
(2)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投料比发生反应③,起始气体总压强为,测得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___________;试在图中绘制出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
②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___________(填含的代数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保留分数形式)。
③下列事实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每生成,同时生成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3)向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和发生反应③,在不同催化剂(M型、N型)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0~T1温度下,使用___________(填“M”或“N”)型催化剂效果更好;在两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它们的正、逆反应活化能差值分别用、表示,则___________(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PDF版附解析),共7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德惠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等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等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等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