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模拟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模拟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我国C919飞机所用的材料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风挡——玻璃B. 发动机部件——钛合金
C. 轮胎——橡胶D. 尾翼主盒——碳纤维
【答案】B
【解析】玻璃主要由石英砂、石灰石等材料组成,不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钛合金为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正确;橡胶主要成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是金属材料,C错误;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金属材料,D错误;故答案选B。
2.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有关U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92B. 中子数为143
C. 质子数为235D. 电子数为143
【答案】B
【解析】原子表示法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的质量数是235,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是9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故选B。
3. KMnO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下列对KMnO4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
【答案】D
【解析】高锰酸钾由钾、锰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不是氧化物;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高锰酸钾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构成,故不属于酸、不属于碱,属于盐;选D。
4.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CO2B. H2OC. Na2OD. NH3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内只含共价键,A不符合;水由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内只含共价键,B不符合;Na2O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含离子键,C符合;氨气由分子构成,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内只含共价键,D不符合;答案选C。
5.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此时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红褐色液体是
A. 溶液B. 胶体C. 悬浊液D. 乳浊液
【答案】B
【解析】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当光束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红褐色液体属于胶体分散系,故B正确。故选B。
6.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关键的部件——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是用钛合金制造的。钛合金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耐高压B. 易与海水反应C. 硬度小D. 易与氧气反应
【答案】A
【解析】用钛合金制造耐压球壳,利用的是耐高压、强度大的性质,与其他选项的性质无关,故A符合题意;答案选A。
7. 物质的俗名往往反映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的俗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胆矾:CuSO4 ·5H2O 净水B. 纯碱:Na2CO3 去油污
C. 天然气:CH4 燃料D. 铁红:Fe2O3 红色颜料
【答案】A
【解析】胆矾为CuSO4 ·5H2O,但是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但通常不能用于净水,A错误;纯碱为碳酸钠,碳酸钠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能使油脂水解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故有去油污的作用,B正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常作燃料,C正确;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颜料,D正确;故答案选A。
8. 工业上粗硅的生产原理为2C+SiO2Si+2CO↑,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该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
9. 下列实验装置可用于分离汽油和水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汽油和水密度不等、不互溶,应该用分液的方式进行分离,A是过滤、C是蒸发、D是蒸馏,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10.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 NO、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C. NH3极易溶于水
D. 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答案】B
【解析】N2分子结构稳定,要破坏氮气分子需要大量能量,故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A正确;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的主要原因是NO2会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故B错误;NH3极易溶于水,通常1体积水中能溶解700体积氨气,故C正确;浓硝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实验室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即避光保存,故D正确;故选:B。
11.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a+、CO3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Ca2+B. Ag+C. OH-D. H+
【答案】C
【解析】Ca2+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Ag+与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OH-与Na+、CO32-、Cl-均不反应,能大量存在,故C正确;H+与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故选C。
12. 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铁矿石冶炼铁B. 煤生产水煤气
C. 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 蒸馏法淡化海水
【答案】D
【解析】铁矿石炼铁,从铁的化合物得到铁单质,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到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煤生成水煤气,C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得到CO和H2,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到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石油裂解,是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品中的长链烃(包括石油气)断裂成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到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蒸馏海水,利用沸点的差异分离易挥发和难挥发的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D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13. 反应2NO+2CON2+2CO2可应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O是还原剂B. CO发生氧化反应
C. CO2是还原产物D. N2是氧化产物
【答案】B
【解析】NO转变成N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0,化合价降低,NO是氧化剂,A错误;反应前后CO转变成CO2,碳元素化合价由+2→+4价,化合价升高,CO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O2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C错误;N2是NO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为还原产物,不是氧化产物,D错误; 故选B
14. 天然气、沼气和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 ml CH4 的体积为22.4 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ml
C. 1 ml CH4气体中分子数约为6.02×1023
D. 1 ml CH4气体中氢原子为4 ml
【答案】A
【解析】常温常压下,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 L/ml进行计算,A错误;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摩尔质量单位是g/ml,故摩尔质量为16 g/ml,B正确;1 ml CH4气体中含有NA个CH4分子,数目约为6.02×1023,C正确;1 个CH4气体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则1 ml CH4气体中氢原子为1 ml×4=4 ml,D正确;故选A。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这种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非金属、碱等发生化学反应。
15. 下列关于Cl2的制备、净化、收集及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氯气B. 除氯化氢
C. 收集氯气D. 吸收尾气
16.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断开Cl—Cl键放出能量
B. 形成H—Cl键吸收能量
C. 如上图能正确反映该反应的能量变化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2的结构式为H—HB. Cl2的电子式为
C. 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NaOH=Na++O2-+H+
18. 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其中Na和Cl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
A. 质子数B. 电子数C. 电子层数D. 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15. D 16. C 17. A 18. C
【解析】
15.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加热才反应,故A错误;氯气和氯化氢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除氯气中的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故B错误;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故C错误;氯气可以与碱发生反应,故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尾气,故D正确;故选D;
16.断开Cl—Cl键吸收能量,故A错误;形成H—Cl键放出能量,故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物,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C;
17.氢气分子中两个氢原子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H—H,故A正确;氯气两个氯原子是8电子稳定结构,Cl2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NaOH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选A;
18.Na质子数是11,Cl质子数为17,两者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Na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为11,Cl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两者核外电子数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Na和Cl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两者核外电子层数都为3个电子层,故C符合题意;Na质子数是11,最外层电子数为1,Cl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7,两者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Cl) > r(Na)B. 碱性:NaOH>Mg(OH)2
C. 非金属性:N > OD. 热稳定性:H2S>H2O
【答案】B
【解析】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递减,原子半径:r(Na)> r(Cl),A不正确;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递减,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NaOH > Mg(OH)2, B正确;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O >N,C不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热稳定性: H2O>H2S,D不正确;答案选B。
20. 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是工业制硫酸的一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温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B.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C.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 达到化学平衡时,SO2能100%转化为SO3
【答案】C
【解析】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2SO2(g)+O2(g) 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SO2与O2不可能100%转化为SO3,D错误;故选C。
21.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 氧气与臭氧B. CH3CH2OH和CH3OCH3
C. 35Cl和37ClD. H2O与H2O2
【答案】B
【解析】氧气(O2)与臭氧(O3)为氧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符合题意;35Cl和37Cl是氯元素的不同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C不符合题意;H2O与H2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式不同,是两种不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 下列属于高分子物质的是
A. 乙酸乙酯B. 乙炔C. 葡萄糖D. 纤维素
【答案】D
【解析】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
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乙炔的结构简式为,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葡萄糖是单糖,分子式为,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纤维素的化学式为 (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物质,故D正确;故选D。
23. 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易溶于水B. 分子式为C2H6
C. 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 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常温下乙烯难溶于水,A错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H2C=CH2,分子式为C2H4,B错误;乙烯含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乙烯含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C。
24. 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4+Cl2CH3Cl+HCl
B. CH2=CH2+H2OCH3CH2OH
C. 2CH3CH2OH+O22CH3CHO+2H2O
D.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答案】B
【解析】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B正确;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为氧化反应, C错误;CH3COOH与CH3CH2OH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和H2O,属于取代反应, D错误;故选B。
2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 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O-+Cl-+H2O
C.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2H+=CO2↑+H2O
D. 铁粉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答案】B
【解析】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为2Na+2H2O=2Na++2OH-+H2↑,选项A错误;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选项B正确;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 CO2↑+H2O,选项C错误;Fe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2+而不生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选项D错误;答案选B。
26.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蚕丝
B. 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NaOH
C.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盐酸和硫酸溶液
D. 用品红溶液鉴别CO2和SO2
【答案】D
【解析】蚕丝和羊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燃烧气味相同,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 A错误;不同的阳离子,焰色试验的现象不同,NaCl和NaOH中的阳离子相同,不能用焰色实验来鉴别,B错误;盐酸和硫酸溶液均属于溶液,均没有丁达尔效应,不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盐酸和硫酸溶液,C错误;CO2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品红溶液可以鉴别CO2和SO2,D正确;答案选D。
27. 液氨可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用于汽车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是正极
B. 工作时O2发生还原反应
C. 电子经导线由电极a流向电极b
D. 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A
【解析】从图分析a极NH3变为N2,发生了氧化反应,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正极,a为负极,A项错误;b极为正极,b极O2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B项正确;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则电子从a极经导线流向b极,C项正确;该装置为原电池,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项正确;故选A。
28. 固体为紫色,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为探究其性质,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相同质量的二份固体,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浓KOH溶液和水中,加入水中的完全溶解,溶液中有气体生成,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内部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浓KOH溶液中有大量紫色固体未溶解,溶液中无气体生成,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内部无光亮的通路。
实验2:向少量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完全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所得溶液为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变为红色。
依据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可作水处理剂的原因是其具有强氧化性
B. 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在浓KOH溶液中
C. 在水中可能有和胶体生成
D. 与盐酸反应后有和生成
【答案】C
【解析】实验1:取相同质量的二份 K2FeO4固体,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浓KOH溶液和水中,加入水中的K2FeO4完全溶解,水溶液中有气体生成,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内部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K2FeO4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气体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KOH溶液中有大量紫色固体未溶解,溶液中无气体生成,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内部无光亮的通路,说明K2FeO4在浓KOH溶液中溶解度较低,且未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实验2:向少量K2FeO4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完全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所得溶液为黄色,则气体为氯气,滴加KSCN溶液后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分析回答。
K2FeO4为水处理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K2FeO4在水中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这种强氧化性使其能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A正确;由分析可知,K2FeO4易溶于水,但在浓KOH溶液中溶解度较低,B正确;根据化合价升降关系可知,K2FeO4在水中与水反应会生成Fe(OH)3胶体和O2,同时生成KOH,C错误;由分析可知,K2FeO4与盐酸反应后,主要生成氯气、氯化钾、氯化铁和水,D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
29. 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之后,CO2的排放和转化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利用两种不同的金属催化剂,可在水溶液中将CO2分别转化为CO和HCOOH,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HCOOH是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CO2被捕集后生成NaHCO3。理论上1ml NaOH捕集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L。
(3)一定条件下,CO2可与H2O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反应生成H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羧基 (2)22.4
(3)2CO2 + 2H2O = 2HCOOH + O2
【解析】
【小问1详解】
HCOOH为有机物,名称是甲酸,其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小问2详解】
NaOH捕集的CO2生成NaHCO3。化学方程式为,1ml NaOH捕集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ml ×22.4L/ml=22.4L;
【小问3详解】
一定条件下,CO2与H2O以物质的量1:1发生反应生成HCOOH,则除了有HCOOH生成外还有O2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30. 碳酸亚铁(FeCO3)难溶于水,常用于制取铁盐或补血剂。一种FeCO3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烧杯中溶液变浑浊,恰好完全反应时,三颈烧瓶内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1)盛装NH4HCO3溶液的实验仪器名称为_______。
(2)反应后从三颈烧瓶中获得FeCO3产品需进行的操作:_______、洗涤、烘干、研磨。
(3)Fe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转化为Fe(OH)3并进一步转化为Fe2O3。写出FeCO3在潮湿的空气中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某FeCO3固体被部分氧化,为测定其中Fe3+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5.000g固体样品,加足量盐酸溶解,将溶液稀释至100mL,量取20.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l/L Na2S2O3溶液滴定,当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已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如下:2Fe3++2I-=2Fe2++I2,I2+2=+2I-。计算FeCO3固体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过滤 (3)4FeCO3+O2+6H2O=4Fe(OH)3+4CO2
(4)由2Fe3++2I-=2Fe2++I2、I2+2=+2I-得:, FeCO3固体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恰好完全反应时,三颈烧瓶内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结合元素守恒可知为硫酸铵,则碳酸氢铵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硫酸铵、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小问1详解】
盛装NH4HCO3溶液的实验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过滤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则反应后从三颈烧瓶中获得FeCO3产品需进行的操作:过滤、洗涤、烘干、研磨。
【小问3详解】
Fe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转化为Fe(OH)3,则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同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则FeCO3在潮湿的空气中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6H2O=4Fe(OH)3+4CO2。
【小问4详解】
已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如下:2Fe3++2I-=2Fe2++I2,I2+2=+2I-。则存在关系式:, FeCO3固体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调研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试题定稿docx、化学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