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万州三中、璧山大路中学等50多校联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三中、璧山大路中学等50多校联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ml 和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规范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Pb 20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42分。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B.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
C. 用溶液处理水垢中的D. 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牙釉齿对牙齿起着保护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的溶解度比更小,使用含氟牙膏会将转化为,转化过程中利用了沉淀转化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碳酸钾水溶液显碱性,氯化铵水溶液显酸性,碳酸钾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草木灰的成分是碳酸钾,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B不符合题意;处理锅炉水垢中的,可先用饱和溶液浸泡,利用沉淀转化的原理,硫酸钙变为碳酸钙,过滤后,碳酸钙加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以除去,C不符合题意;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钡溶于盐酸,硫酸钡难溶于水和盐酸,硫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D符合题意;故选D;
2. 已知HCN:,:,,下列有关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用制备:
B. 明矾用于净水:
C. 向中通入少量的气体:
D. 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C
【解析】水解得到,方程式为,故A正确;用于净水的原理是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的吸附达到净水目的,铝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根据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2CO3>HCN>HCO,故向中通入少量的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电离出氢离子和硫离子,氢离子在溶液中以水合氢离子形式存在,故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答案选C。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目为
B. 向含1ml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数目为
C. 0.1ml 和0.1ml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D. 2ml NO和1ml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一定小于
【答案】A
【解析】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氢氧根离子的数目,A错误;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后,溶液呈中性,n(H+)=n(OH-),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n(Cl-)+n(OH-)=n(NH)+n(H+),所以n(Cl-)=n(NH)=1ml,即铵根离子为NA个,B正确;氢气和碘蒸气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0.1 mlH2和0.1m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C正确;2mlNO和1mlO2充分反应生成2mlNO2,生成的NO2气体又存在2NO2⇌ N2O4反应,所以所得气体分子数一定小于,D正确;故选A。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中性溶液中:、、、
B. 硫酸中:、、、
C. 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D. 的溶液中:、、、
【答案】B
【解析】、与间存在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酸性环境下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水电离出的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能呈碱性,酸性条件下,与间反应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与反应,不能共存,C错误;的溶液呈酸性,酸性环境下,、可以结合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
5. 下列反应装置图及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利用气体密度小,所以碱式滴定管排气泡应该将尖嘴往上,故A正确;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不能仰视读数,故B错误;N极上产生气泡,说明N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因此M为负极,活泼性:M>N ,故C错误;由于AlCl3+3H2O⇌Al(OH)3+3HCl,生成的HCl要挥发,因此AlCl3溶液蒸干得 Al(OH)3固体,故D错误;答案选A。
6. 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 ,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B. 已知 ,则燃烧热为
C. 、 ,则
D. 在稀溶液中: ,若将1L浓度均为的和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答案】C
【解析】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已知 ,则白磷能量比红磷高,红磷比白磷稳定,故A错误;燃烧热是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放出的热量, 中水是气态不是液态,不符合燃烧热概念,故B错误;硫由固体变成气体,需要吸热, 、 ,则,故C正确;醋酸为弱酸,电离时需要吸热,在稀溶液中: ,若将1L浓度均为的和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少于5.73kJ,故D错误;故选C。
7. 、、和HCl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由以下表格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冰醋酸中, 的电离度约为0.4%
B. 在冰醋酸中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C. 水对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D. 在冰醋酸中,在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弱
【答案】D
【解析】的,即,假设1ml/LHClO4电离出xml/LH+,则,解得x=0.004ml/L,电离度为,故A正确;在冰醋酸中硝酸的,可知硝酸在其中部分电离,所以其电离方程式为,故B正确;水对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因为在水中均完全电离,但冰醋酸中都是部分电离,Ka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所以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故C正确;在冰醋酸中,的Ka最大,电离程度最大,所以HClO4在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强,故D错误;答案选D。
8. 某科研所利用图示微生物电池(M、N均为石墨电极)将污水中苯酚()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并产生电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电池不适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B. 电池工作过程中,正极附近的pH降低
C. 电池工作时,由M极经质子交换膜移向N极
D. 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N极上通入的O2只能被还原,则N极作正极,M极作负极,N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M极电极苯酚被氧化,反应式为。
温度过高,可能使微生物失去活性,处理含苯酚污水效率降低,则该电池不适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A正确;N极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消耗H+,则正极区的pH增大,B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迁移,故电池工作时,由M极经质子交换膜移向N极,C正确;由分析,M极苯酚失去电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氢离子,D正确;故选B。
9. 联氨()是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常用的燃料,已知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则x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有(x+4a+b-c-4d) =,解得x=;
答案选C。
10. 下列实验过程能达到目的,且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等体积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的氢气多,说明HA的浓度更大,HA酸性弱于HB,A符合题意;向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溶液,但是氯化钠溶液和碘化钠溶液在题中未说明浓度是否相等,若氯化钠溶液浓度小于碘化钠溶液浓度,生成黄色沉淀则无法说明KspNaCl>KspNaI,B不符合题意;取一定浓度的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说明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C不符合题意;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扩大到原来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新平衡时A的浓度由0.25ml/L,事实上新平衡中平衡A的浓度为0.3ml/L,而0.3ml/L>0.25ml/L,平衡逆向移动,结论为:减小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11. 室温下,用含少量Mg2+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Ksp(MgF2)=5.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除镁”得到的上层清液中:
B. “沉锰”发生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MnCO3↓+CO2↑+H2O
C. 溶液中:
D. “沉锰”后的滤液中:
【答案】B
【解析】“除镁”得到上层清液为MgF2的饱和溶液,存在Ksp(MgF2)=c2(F-)•c(Mg2+),即c(Mg2+)=,故A错误;“沉锰”时锰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和二氧化碳,发生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Mn2++2=MnCO3↓+CO2↑+H2O,故B正确;NaHCO3溶液中物料守恒关系为c(Na+)=c()+c(H2CO3)+c(),故C错误;“沉锰”后的滤液中含有Na2SO4、少量H2CO3,存在的电荷守恒关系为c(Na+)+c(H+)=c()+c(OH-)+2c()+2c()>c()+c(OH-)+2c(),故D错误;故选:B。
12. 在起始温度均为T℃、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X(恒温)、Y(绝热)中均加入0.1ml A和0.4ml B,发生反应 ,X、Y容器中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M表示容器Y中A的转化率变化
B. T℃时,
C. X、Y容器中反应分别达平衡时,平衡常数:
D. 容器Y在0~200s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答案】B
【解析】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正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M是绝热条件下进行,N表示恒温下进行,据此作答。
根据分析,曲线M表示容器Y中A的转化率变化,故A正确;T°C条件下,容器X中A的平衡转化率为25%,则转化的A、B、C、D均为0.025ml,平衡时A、B、C、D的浓度分别为0.075ml/L、0.375ml/L、0.025ml /L、0.025ml /L,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B错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达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平衡常数:K(X)>K(Y),故C正确;容器Y在0~200s内,A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1ml×20%=0.02ml,则B的物质的量变化也为0.02ml,化学反应速率为=0.1ml⋅L−1⋅s−1,故D正确;答案选B。
13. 已知 ,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净化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催化剂因某些杂质固体覆盖在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上导致催化剂中毒而失活
B. 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生产中压强越大越好
C. 步骤③中热交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D. 步骤⑤⑥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答案】B
【解析】催化剂表面附着杂质可能会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故在步骤①需要净化处理,故A正确;“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原料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实际生产中要考虑设备的承压能力和成本问题,所以压强不是越大越好,故B错误;热交换可以充分利用热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故C正确;步骤⑤⑥将NH3液化分离,N2和H2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D正确;答案选B。
14.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布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例如,向0.5L浓度为的氨水中通入气体。已知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电离常数:,
B. 当时,pH为5.0
C. 当时,
D. 通入 时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当pH=2.2时,c(H2SO3)=c(),根据=10-2.2,当pH=7.8时,c()=c(),根据=10-7.8,据此回答。
根据分析可知,Ka1=10−2.2,Ka2=10−7.8,A正确;,,,当时,c(H+)=10-5ml/L,pH为5.0,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有,当pH=7.0时,,所以,则,C错误;通入0.05ml 时,此时溶质为,根据物料守恒:,D正确;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醋起源于我国,有3000多年历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记载“醯入主醯”,“醯”是指醋,醋中乙酸()含量约为3%~5%。
(1)在化工生产中,其中一种制取乙酸的反应原理如下: ___________。
已知:在25℃、101kPa时,几种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2)某学习小组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是弱电解质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随着溶液中浓度的增大,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25℃时,向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数据变小的是___________。
a. b.
c.水的电离程度 d.
(3)在某温度下,纯水电离出的约为,向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的HCl溶液。
①的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为___________。
②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加热该溶液,可得到pH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该温度下,的电离常数为,当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答案】(1)
(2)①.的溶液pH大于3(或的溶液稀释到时,pH变化值小于2) ②.减小 ③.ad
(3)①. ②.碱 ③.加热溶液,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增大,同时水的电离程度也增大,也增大,比增大程度更大,从而使增大,所以pH减小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表可知,①,②,③,根据盖斯定理可得②×2+③×2-①,;
【小问2详解】
溶液pH大于3(或的溶液稀释到时,pH变化值小于2),说明未完全电离,故是弱电解质;
②根据表中数据,0.0100ml/L的 pH为3.38即c(H+)=10-3.38ml/L,0.0200ml/L的 pH为3.23即c(H+)=10-3.23ml/L,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随着溶液中浓度的增大,的电离百分数减小,电离程度将减小;
③25℃时,向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
a.醋酸物质的量不变,体积增加,所以减小;
b.电离常数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不变;
c.加水稀释,酸性减弱,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少,故水的电离程度增强;
d.根据电荷守恒:,加水稀释酸性减弱,c(H+)减小,故减小;
故答案为:ad;
【小问3详解】
①的HCl溶液中,所以水电离出的;
②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加热该溶液,p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原因可能是加热溶液,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增大,同时水的电离程度也增大,也增大,比增大程度更大,从而使增大,所以pH减小;
③该温度下,的电离常数为,可得的水解常数为,向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的HCl溶液,当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又醋酸根电离大于其水解,溶液呈酸性,,钠离子和氯离子不水解,,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比较小,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16.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临床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某实验小组为了分析某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用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放___________(选“a”或者“b”)中。
(3)该实验_____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加入指示剂。
(4)滴定时,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5)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能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滴定过程中读数时开始仰视,后来俯视
b.滴定管未润洗即装入标准溶液
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里不慎有液体溅出
d.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取待测液前锥形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7)该实验小组称取14.0g补血剂在容量瓶中配成200mL溶液,量取20.00mL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滴定数据如下表,则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8)若该小组配制溶液和滴定操作时引起的误差忽略,最终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仍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2)a (3)不需要
(4)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5)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6)bd (7)36.0%
(8)溶解的空气中的氧气将氧化为,导致所用溶液的体积偏小
【解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补铁剂中的铁含量。
【小问1详解】
氧化还原滴定发生的反应为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锰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所以滴定过程中高锰酸钾溶液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选a;
【小问3详解】
酸性条件下溶液中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离子完全反应后,再滴入半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会变为浅红色,所以该实验不需要滴入指示剂,故答案为:不需要;
【小问4详解】
滴定时,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直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小问5详解】
酸性条件下溶液中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离子完全反应后,再滴入半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会变为浅红色,所以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故答案为: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小问6详解】
a.滴定过程中读数时开始仰视,后来俯视会使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测结果偏小,故错误;
b.滴定管未润洗即装入标准溶液会使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结果偏大,故正确;
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里不慎有液体溅出会使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测结果偏小,故错误;
d.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结果偏大,故正确;
e.取待测液前锥形瓶内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液中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对所测结果无影响,故错误;
故选bd;
【小问7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8.02mL、19.44mL、17.98mL、18.00mL,第二次实验的误差较大应舍去,则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00mL,由方程式可知,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0%,故答案为:36.0%;
【小问8详解】
该小组配制溶液和滴定操作时引起的误差忽略,最终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仍偏小的原因是溶解的空气中的氧气将氧化为,导致所用溶液的体积偏小,故答案为:溶解的空气中的氧气将氧化为,导致所用溶液的体积偏小。
17. NO可产生于人体多种细胞中,微量的NO可增强免疫系统等多种能力。但NO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危害人的呼吸系统,损伤肺、脑、肝等机能。为减少汽车尾气等产生的NO等污染气体,科学家在实验室拟进行如下反应: 。现控制一定温度,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测得反应时间和NO的转化率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A. 较高温度B. 加入催化剂C. 较大压强D. 较低温度
(2)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体系的总压强不变 b.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该条件下达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若测得初始时容器内总压强为,平衡时的总压强为,则___________。压强平衡常数可以用生成物分压幂之积除以反应物分压幂之积表示。若该条件下该反应平衡时总压强为kPa,则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计算结果不带单位)。
(4)若改变外界条件,下图中NO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意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5)科学家通过研究测得该反应生成N₂的初速率可用速率方程表示为,其中k为速率常数。某温度下测定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初始浓度及反应的初速率,列于下表:
请计算该条件下的速率常数___________(可不带单位)。
【答案】(1)D (2)abe
(3)①. 33.3% ②. 9:10 ③.(或)
(4)D (5)(或、)
【解析】
【小问1详解】
,是正向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自发进行的条件是较低温度,答案选D。
【小问2详解】
a.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不变,可以作为平衡判断的依据;
b.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成分的含量不变,可以作为平衡判断依据;
c.,不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作为平衡依据;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能作为平衡依据;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可以作为平衡判断依据;
答案选:abe;
【小问3详解】
,一定温度,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平衡时NO转化率为40%,设起始加入的反应物物质的量为a,列三段式:
NO的体积分数为:;
若测得初始时容器内总压强为,平衡时的总压强为,则1.8a∶2a=9∶10;
压强平衡常数可以用生成物分压幂之积除以反应物分压幂之积表示。若该条件下该反应平衡时总压强为kPa,则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
【小问4详解】
A.根据图A,T1>T2,但是,根据反应特点,温度越高,NO的体积分数越高,故A错误;
B.根据图B,P1>P2,根据反应特点,压强越大,平衡正向移动,NO的体积分数越低,B错误;
C.催化剂的使用,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状态,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不变,C错误;
D.根据图示,T1>T2,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增大,D正确;
答案选D;
【小问5详解】
对比实验1,2,3,可以发现:当一氧化氮浓度一定时,氢气的浓度扩大2倍或3倍,则反应速率相应扩大2倍或3倍,说明反应速率v和c(H2)成正比;
对比实验4,5,6,可以发现:当氢气浓度保持一定时,c(NO)扩大2倍或3倍,则反应速率相应扩大4倍或9倍,这表面反应速率v和c(NO)的平方成正比,同时考虑c(H2)和c(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得 v∝c(H2)[ c(NO)]2,利用速率常数k,建立等式v=k c(H2)[ c(NO)]2
写成微分式 ,由速率方程得:,将实验1数据代入式中,。
18. 某污水处理厂用“Pb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主要含,还含有少量的、并回收Cr元素制取铬黄()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时的pH分别为6.7、5.6、2.8。
(1)已知“预处理”是为了除去含铬废水中的油污,请用已有知识解释用于除油污的原理: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氧化”过程一般在80℃进行,温度不宜过低和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写出“氧化”时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沉降”过程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___________。
(5)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6)“沉铬”时,往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该图示对应温度下___________。
(7)已知另外的应用之一为制作铅蓄电池。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请回答:
①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当电路中转移 时,两电极增重之差为___________g。
【答案】(1)
(2)温度过高,分解,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
(3)
(4)6.7 (5)①.过滤 ②.、
(6)
(7)①. ②. 64
【解析】“Pb2+沉淀法”工艺,加碳酸钠预处理,除去含铬废水中的油污,加入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Cr3+在碱性环境下被氧化为,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除去Cu2+、Fe3+,过滤后,再加入硫酸铅发生沉淀转化生成铬酸铅沉淀,除去铬元素。
【小问1详解】
中的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因此用于除油污,碳酸根离子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氧化”过程一般在80℃进行,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分解;
【小问3详解】
“氧化”时,Cr3+在碱性环境下被氧化为,做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水,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加入氢氧化钠除去的是Cu2+、Fe3+,,沉淀完全时的pH分别为6.7、2.8,故应调节的pH最小值为6.7;
【小问5详解】
操作Ⅰ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是过滤操作;滤渣是,的氢氧化物沉淀,为和;
【小问6详解】
“沉铬”时,往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则相当于沉淀转化为沉淀,两种沉淀为同种类型的电解质,则,由图可知,当=0时,,,常温下,。
【小问7详解】
①正极反应物得电子被还原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即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根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当外电路中通过电子时,理论上有转化为,则负极板上增加了的质量,正极上相当于转化为,正极增加了的质量,两电极增重之差相当于的质量,为64g。
反应装置图
及操作
实验目的
A.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操作
B.读取液体体积
反应装置图
及操作
实验目的
C. N极上产生气泡
活泼性:
D. 溶液蒸干得固体
酸
HCl
化学键
键能
a
x
b
c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物质酸性强弱
等体积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的氢气多,说明HA的酸性较HB弱
B
探究难溶物的溶度积的大小
向Na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₃溶液
有黄色沉淀析出,则
C
探究可逆反应的热效应
已知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取一定浓度的溶液,升高温度
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说明该反应
D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A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次平衡时A的浓度为
说明该反应减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物质
燃烧热
871.2
393.5
285.8
浓度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0.2000
pH
3.88
3.38
3.23
2.88
2.83
实验序号
待测溶液体积/mL
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0.00
0.00
18.02
2
20.00
0.56
20.00
3
20.00
0.22
18.20
4
20.00
0.36
18.36
实验标号
NO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生成N₂的初速率
1
2
3
4
5
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三中、璧山大路中学等50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璧山大路中学等50多校联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B000585414_5化学220B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