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第二课《姓氏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第二课《姓氏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第二课《姓氏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姓氏歌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姓氏歌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初识姓氏(6分钟)
    1. 活动设计:
    点名游戏:教师随机抽取班级姓名贴,学生听到自己姓氏起立,其他同学跟读姓氏(如“张—张三”)。
    揭题板书:出示课题《姓氏歌》,用彩色粉笔圈出“姓”的“女”字旁,提问:“你知道哪些姓氏?”
    2. 预设与应对:
    预设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常见单姓(如“王、李”),但对复姓陌生。
    教师引导:展示“诸葛”“欧阳”等复姓卡片,简单解释“两个字的姓叫复姓”。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对姓氏的已有认知;渗透汉字结构知识,引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 活动设计:
    教师范读:学生手指课文跟读,注意“赵、钱、孙、周”的发音;
    自主朗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认识的姓氏,提问:“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姓氏?”
    2.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混淆“孙”和“子”的发音。
    教师引导:板书标注拼音“sūn”,对比朗读“孙子—子孙”。
    (设计意图:初步建立课文内容框架,培养指读习惯;通过问题引导,训练信息提取能力。)
    (三)识字学词,突破难点(15分钟)
    1. 活动一:字理识字
    “姓”字教学:展示甲骨文(女子旁+生),讲解“姓氏最早随母系传承”;
    “双”字教学:用两人并肩图片辅助理解,组词“双人、双手”。
    姓氏卡片配对:学生将生字卡片(李、张、赵)与对应的名人图片配对(如李白、张衡、赵云)。
    2. 活动二:问答游戏
    “话筒传声”:用话筒道具练习对话,A问“你姓什么?”,B答“我姓李,木子李”,全班重复“木—子—李”。
    3.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学生在回答时可能只说“我姓李”,缺少拆解部分。
    教师引导:示范拆分姓氏(如“张—弓长张”),提供“拆分口诀卡”辅助表达。
    (设计意图:字理溯源增强文化认同感,图文配对强化识字记忆;角色扮演降低问答畏难情绪,培养语言节奏感。 )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0分钟)
    1. 活动设计: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问句“你姓什么?”,女生读答句“我姓李,木子李”;
    动作创编:为“古月胡,口天吴”设计手势(如“古”比划胡子,“吴”双手撑开作“口+天”);
    复姓拓展:播放动画《复姓故事》,简单介绍“诸葛、欧阳”等复姓,举例“诸葛亮”。
    2. 预设与应对:
    预设回答:学生可能将“欧阳”误读为“区阳”。
    教师引导:板书标注拼音“ōu yáng”,结合动画人物强化记忆。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强化问答句式结构;动作与动画结合,化解复姓理解难度。)
    (五)书写指导,规范练字(8分钟)
    1. 重点指导:
    “姓”字:强调“女”字旁撇点角度,右侧“生”三横间距均匀;
    “双”字:对比“双”与“又”,口诀“双人一对,左右对称”。
    2. 学生练习:
    书空后描红,教师用投影展示优秀字例,学生评选“最美姓氏字”。
    3.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学生可能将“双”的“又”写得太小,导致结构失衡。
    教师引导:用田字格磁贴动态演示左右部件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口诀和对比,掌握汉字结构规律;评选活动激发书写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 活动设计:
    姓氏接龙:学生用“我姓X,XXX”接龙(如“我姓王,三横王”),教师记录黑板上形成“班级姓氏墙”;
    布置任务:“回家问问家人的姓氏,用课文句式介绍给同桌。”
    2. 预设与应对:
    预设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记不清家人的复姓。
    教师引导:建议学生画“家庭姓氏树”,标注拼音辅助记忆。
    ( 设计意图:接龙游戏巩固知识,增强集体归属感;实践任务推动语文学习与家庭互动。 )
    九、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
    朗读课文3遍,用“○”圈出家人的姓氏;
    在田字格本上书写“姓、什、么、双”各5遍。
    2. 拓展作业:
    制作“我的姓氏卡”:画一画姓氏的组成(如“李=木+子”),并写一句介绍(如“我姓李,桃李的李”)。
    十、板书设计
    《姓氏歌》
    问:你姓什么?
    答:我姓李,木子李。
    我姓张,弓长张。
    (简笔画:姓氏树,枝叶写“李、张、赵、钱”)
    生字田字格范写:
    姓 什 么 双
    (红色标注易错点:“姓”的女字旁斜撇角度)
    (设计意图:左侧以问答句式为核心,右侧用“姓氏树”呈现常见姓氏; 生字范写突出结构要点,便于模仿。)
    十一、教学反思(样板)
    成功之处:
    1. “话筒传声”游戏有效提升学生问答对话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高;
    2. 姓氏卡片配对活动帮助学生联系历史人物,增强文化认同。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书写“双”时左右部件大小不均,需加强结构指导;
    2. 复姓拓展环节时间不足,少数学生仍混淆“双姓”概念。
    改进方向:
    1. 下一课时增设“姓氏小讲堂”,邀请学生分享家庭姓氏故事;
    2. 利用课间播放《百家姓》儿歌,潜移默化巩固记忆。
    课题
    识字2姓氏歌
    统编版(2024)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 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等生字,会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中国姓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3. 通过问答游戏,学习用“你姓什么?我姓…”的句式进行简单交流。
    学习重点
    1.认读“姓、李、张、赵、钱”等生字,正确书写“姓、什、么、双”。
    2.朗读课文,学习问答句式。
    学习难点
    1.区分“姓”与“氏”的含义,理解“双姓”(复姓)的概念。
    2.用清晰的发音和节奏进行问答对话。
    学情分析
    学生对“姓氏”有生活认知(如自己的姓),但对复姓及姓氏文化缺乏了解;识字量有限,需借助图文结合和游戏强化记忆;问答对话时易出现声音小或句子不完整,需通过情境演练增强信心。
    单元教学要求
    人文主题: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姓氏文化的魅力。
    语文要素:
    1. 积累与姓氏相关的汉字和短语;
    2. 学习问答式语言表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课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阅读与鉴赏:诵读儿歌,展开想象,体会语言节奏和趣味。
    3.表达与交流:能认真听他人讲话,用简单的句子进行问答交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姓氏动画、汉字书写演示);
    2.姓氏卡片(李、张、赵、钱等)、班级学生姓名贴;
    3.田字格磁贴、生字卡片、问答话筒道具。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小青蛙优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小青蛙优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下册(2024)姓氏歌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册(2024)姓氏歌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春夏秋冬精品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春夏秋冬精品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