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PPT+讲义+专练(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四章第二节洋流课件pptx、第四章第二节洋流专练docx、第四章第二节洋流教师版docx、第四章第二节洋流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运用图示,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综合思维)2.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人地协调观)3.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等自然地理事物的影响。(人地协调观)4.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
目标一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目标二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概述(1)概念: 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在海洋表层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2)影响因素:盛行风、 、地转偏向力等因素。
(1)离岸风是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主要指信风。(2)补偿流:离岸风将沿岸海水吹走,水位降低,周围海水和底层海水就过来补充;周围海水为水平补偿流,底层海水为上升补偿流(又称为上升流)。(3)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盛行信风的地区。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 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 时针方向流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南极大陆外围,海面广阔。这里终年受 影响,形成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冬季盛行 风,海水向 流动,呈 时针方向旋转;夏季盛行 风,海水向 流动,呈 时针方向旋转。
(1)冬季①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②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图甲)。(2)夏季①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②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③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组成
(1)巧记洋流的分布规律采用想象法分数式“ ”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为赤道逆流,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具体如图所示:(2)洋流流向的判断方法①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②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③洋流概念法:一般而言,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
(3)寒暖流的判断方法①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②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则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中低纬度(30°为中心):大陆东暖西寒;大洋东寒西暖。中高纬度(60°为中心):大陆东寒西暖;大洋东暖西寒。
一对德国老夫妇在德国北部海岸的阿姆鲁姆岛度假时拾到一只在海上漂流了约108年之久的漂流瓶。他们打开瓶子后,发现里面有一张明信片,还有一封用英文、德文与荷兰文写的信,信中是一份调查问卷,内容为请拾获者
HEXINTANJIU
将资料填写后,寄回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生物协会,随后能获得一笔奖金。1.[区域认知]为什么漂流瓶会从英国普利茅斯漂到德国北部海岸?
答案 在英国普利茅斯与德国北部海岸之间存在一支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漂流瓶在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最终到达德国北部海岸。
将资料填写后,寄回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生物协会,随后能获得一笔奖金。2.[地理实践力]若在上海附近海域投放一漂流瓶,若干年后有没有可能漂到阿拉斯加附近海域?
答案 有可能。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等漂到阿拉斯加附近海域。
将资料填写后,寄回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生物协会,随后能获得一笔奖金。3.[综合思维]家住印度西海岸的某居民也想投放漂流瓶,为使其尽快到达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该居民应该选择什么季节投放漂流瓶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答案 冬季。理由:索马里位于印度的西侧,北印度洋存在冬夏季明显不同的季风洋流,冬季时该海区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动,故冬季投放漂流瓶,漂流瓶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据某报刊2021年8月5日报道,世界最强暖流M(见下图)的流速已接近停滞。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海域东侧的洋流流向与性质是A.向南 寒流 B.向南 暖流C.向北 暖流 D.向北 寒流
DUIDIANLUOSHI
据某报刊2021年8月5日报道,世界最强暖流M(见下图)的流速已接近停滞。读图完成1~2题。2.导致M成为全球最强暖流的主要因素是A.赤道低压带 B.低纬信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 D.盛行西风带
如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该海域全部位于东半球。读图,回答3~4题。3.该大洋为A.北印度洋 B.南印度洋C.南大西洋 D.南太平洋
如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该海域全部位于东半球。读图,回答3~4题。4.在该环流中,②④分别表示A.西澳大利亚寒流、厄加勒斯暖流B.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C.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D.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1)对全球①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 ,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 和冷水。②减小地球上高纬度和低纬度间温差, 更为明显。(2)对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1)中低纬度寒流流经海区。中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海区,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2)寒、暖流交汇海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形成逆温结构,进而形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3)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而湿的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沉积于海底的 上涌,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2)上升流: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 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 ,形成渔场。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但会使污染范围扩大。
如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1.[综合思维]分析图示沿海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
答案 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气温较低。
如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2.[地理实践力]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答案 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向北流)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耗时和耗能增加;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
如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3.[地理实践力]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
答案 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2023·河北廊坊质检)如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图”,实线和虚线代表两种不同性质的洋流。据此回答1~3题。1.关于A洋流的性质以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暖流 增温增湿 B.暖流 降温减湿C.寒流 增温增湿 D.寒流 降温减湿
(2023·河北廊坊质检)如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图”,实线和虚线代表两种不同性质的洋流。据此回答1~3题。2.墨西哥湾发生原油泄漏,最先扩散到A.乙地 B.丙地 C.丁地 D.戊地
(2023·河北廊坊质检)如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图”,实线和虚线代表两种不同性质的洋流。据此回答1~3题。3.最有可能形成渔场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盐影响较大,如图为“挪威海—格陵兰海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受洋流影响,浮游生物丰富的海域是A.甲海域 B.乙海域C.丙海域 D.丁海域
5.图中M海域洋流对该海域的影响是A.船舶航行顺风顺水 B.海面全年封冻C.污染物易向南扩散 D.水汽丰富多海雾
读“冬季太平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1~2题。1.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盛行风影响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D.受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
读“冬季太平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1~2题。2.②洋流属于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暖流
图示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图示洋流环流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B.②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水温较低C.③处洋流主要是由信风吹拂形成的D.④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图示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3~4题。4.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2023·新疆和田月考)如图为“某一科考路线图”。读图,完成5~6题。5.考察人员坐船沿着如图考察路线科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B.②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处迎风坡,多雨雾天气C.过德雷克海峡时为逆风逆水D.在大陆西岸航行时会经过大片热带雨林区
(2023·新疆和田月考)如图为“某一科考路线图”。读图,完成5~6题。6.关于流经③处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 述,正确的是A.减慢途经海轮的航速B.不利于渔场的形成C.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读图,完成7~8题。7.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
读图,完成7~8题。8.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为A.日本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C.本格拉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2020·7月浙江选考)如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9~10题。9.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2020·7月浙江选考)如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9~10题。10.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如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1~13题。11.当该海域洋流出现如洋流②的流向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
12.下列有关洋流①的成因及其对海洋生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洋流为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13.下列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①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B.洋流②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C.洋流③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D.洋流④流经的两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2023·广东深圳期中)如图示意世界某半球洋流俯视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14.图中洋流A.①受东北信风吹拂而形成B.②受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C.③名称为东澳大利亚暖流D.④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
(2023·广东深圳期中)如图示意世界某半球洋流俯视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15.受洋流影响A.甲附近海域形成北海渔场B.乙地比同纬度西海岸干旱C.丙地附近沿海区域有海雾D.丁岛东侧植被为热带草原
16.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半球;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处洋流是_____流,
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3分)(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____(填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表示寒流的海域可能出现在____海区,按洋流成因分类,该洋流是______________流,前往该海域捕鱼一般应选择北半球____季。(4分)
16.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3)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出现上升流现象?(4分)
答案 有些沿岸海区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岸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海区的海水和底层海水就会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上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平面高度的差异,从而形成上升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期中检测试卷--人教版高考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期中检测试卷课件pptx、期中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期中检测试卷专练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四章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课件pptx、第四章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专练docx、第四章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教师版docx、第四章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教学课件ppt,共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