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PPT+讲义+专练(新教材)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pptx、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专练docx、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师版docx、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运用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的特点。2.运用资料,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说明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3.归纳学习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一般方法。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一、生态脆弱区1.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 、水陆交界、森林边缘、 等地区。2.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土地退化(1)概念: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2)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 、土壤肥力下降等。
3.我国的生态脆弱区(1)特点:面积大, ,分布广。(2)石漠化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
(3)石漠化的恶性循环
将下列土地退化表现与其典型分布区连接起来。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北方农牧交错带(1)概念: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2)现象: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当气候出现 、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2.土地退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 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沙化。
(2)人为原因①本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②不合理的开矿、 、道路建设等,也会造成土地退化。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治理原则(1)应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 、 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2)应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类问题的分析思路环境问题的考查,经常结合最新的时事材料或研究成果,探究当前困扰人类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如下(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
1.荒漠化(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①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②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针对荒漠化的不同成因,所采用的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具体图解如下:
2.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二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三是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下表为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对比。
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类型最多、发生范围最广,且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是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二 下图为晋陕内蒙古地区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图。
1.[综合思维]从外力作用看,该区域的土地退化主要与 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区域认知]图示盐碱化严重土地主要分布在(双选)A.蒸发强烈的平原洼地B.灌溉农业区C.风蚀严重的高原山地D.过度开垦区
3.[综合思维]选择下列恰当内容,完成“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过程框图”(填字母)。A.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B.粗放经营C.脆弱的生态环境D.沙丘开垦E.风蚀、水蚀加速F.土地肥力下降
4.[人地协调观]简要分析该区域农牧交错带控制土地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 因地制宜,退耕还草还牧,合理利用土地;发展喷灌、滴灌技术,合理灌溉,避免次生盐渍化;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单产和效率,走集约化经营之路;(避开大风季节、少雨年份)因时制宜地开垦;植树造林,加强农田防护网的建设;增施有机肥;控制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避免过度放牧;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022·江西赣州月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B.乙地区—水土流失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2.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层次性 D.可变性
3.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包括①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②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③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④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广东省南雄市大塘镇地处红色砂岩地区,当地土壤被雨水冲刷露出红色石山后形成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又称为红漠化,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关注,该地区红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据此完成4~6题。4.红漠化的实质是A.开山取石 B.乱伐森林C.水土流失 D.风力侵蚀
5.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红漠化现象的是A.植树造林 B.合理灌溉C.退耕还牧 D.开源节流
6.适合当地引种的植物特性有①喜干热 ②耐贫瘠 ③喜湿热 ④耐盐碱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荒漠化土地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扩大的自然基础是A.植被稀少,土地荒芜B.河流稀少,水源匮乏C.气候干旱,降水较少D.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2.近几十年来,图示区域内的荒漠加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B.过度垦殖、放牧和樵采C.冬季风势力增强,破坏地表植被D.地面植被覆盖率下降,沙尘天气增多
3.与图中2沙漠相比,6沙地更容易治理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影响较小 B.土壤较肥沃C.气候较温暖 D.降水较丰富
(2022·河北石家庄市期末)在库布齐沙漠采用“治沙+种植+养殖+发电+致富”五位一体的治沙新模式,主要是种植锁边林,生态经济效果明显。读图完成4~6题。4.与甲地相比,选择在乙地建设锁边林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坦,植树方便B.沙漠北部,风力较小C.水源充足,土壤肥沃D.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5.库布齐沙漠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有A.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丰富B.闲置土地多,地价低C.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廉价D.离黄河近,水源充足
6.库布齐沙漠所产瓜果蔬菜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热量充足B.临近黄河,水源充足C.海拔较低,地势平坦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回答7~8题。7.A所在省区盐碱地占耕地的比重大,其原因主要是①耕地面积少,盐碱地面积较大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B.不合理灌溉,水资源紧缺C.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D.夏季风强劲
(2021·河南永城高中期中)库布齐沙漠海拔1 200米,年日照量超过3 100小时,这样长的日照时间意味着干旱和颗粒无收。然而在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腹地,光伏电站不仅发电,还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庄稼地”和“养殖场”。昔日贫瘠的沙漠,如今成为“聚宝盆”。在当地,老百姓还把光伏电板称作“庄稼守护神”。据此结合如图,完成9~10题。9.光伏电板成为“庄稼守护神”的依据有①阻挡光照,减少杂草生长 ②降低风速,形成防风固沙带 ③减少蒸发,提高土壤含水率 ④吸收热量,提高土壤温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列利用光伏发电治理沙漠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清洗发电板的废水用于灌溉B.提供能源,减少樵采行为C.发展养殖业,增加居民收入D.硬化土地,减少风沙侵蚀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了流域治理,兴建了一批生态恢复工程。读“北洛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1~13题。11.若北洛河流域普降暴雨,则产沙量最大的区域是A.黄土丘陵沟壑区 B.林区C.高塬沟壑区 D.阶地平原区
12.野外调查发现,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缓坡、阴坡植被生长较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坡度 B.热量C.光照 D.水分
13.受流域内生态恢复工程的影响,当地A.空气湿度减小 B.大气温差减小C.地表径流加快 D.地下水位下降
塞罕坝地区的海拔在1 010~1 940米之间。五十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如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适合塞罕坝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类型是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C.常绿硬叶林 D.热带季雨林
15.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涵养水源,减轻风沙危害B.净化空气,美化环境C.根本解决旱涝问题D.减少盐碱化和生物多样性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北京地区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泃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这些河流上修建了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等大型水库,其中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2003年以来,北京市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旨在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右图分别示意北京地形、水系分布和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
(1)指出北京地区大型水库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主要功能。(6分)
答案 特点: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山区。功能:控制山区洪水,缓解下游洪涝灾害;为京、津等城市提供水源。
(2)下表中列出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三道防线”的分布、措施和功能。请将空格处需填写的内容书写在相应位置。(6分)
构、节水灌溉、治理污水
库周边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演示ppt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pptx、22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教案-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课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沙漠边缘,质量下降,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面积大,农牧交错带,喀斯特,半湿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